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北部海域主要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2010年5月、8月在渤海及黄海北部进行的底拖网定点调查资料,分析了中国北部海域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中国北部海域共捕获无脊椎动物32种,其中虾类15种,蟹类10种,头足类7种;在渤海,虾类占主导地位,春季其生物量及密度比例分别为86.57%和96.55%,夏季为46.16%和80.85%;在黄海北部,春季蟹类在生物量组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91.07%),夏季则为头足类占优势地位(80.41%)。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研究了渤海及黄海北部的优势种类组成,优势种类随季节及海区的变化差异较大。使用多样性指数D、H’、J’分析了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渤海生物多样性高于黄海北部。分析了渤海及黄海北部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两个海区物种组成相似性分别为春季0.315和夏季0.297。使用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研究了两个海区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表明从春季至夏季,黄海北部部分种类向渤海迁移。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3年春季、1992年秋季和2006年春、秋季在北部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渔业生物的资源状况、渔获种类的组成结构、优势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业生物资源量指数的季节差异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年均值变化不大.重要种类组成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1993年春季和1992年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2006年春季为发光鲷和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秋季为发光鲷、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与1992-1993年相比,2006年主要种的种数明显减少,种类也发生变化.与1992-1993年相比,2006年春季和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出现明显下降,而种类丰富度变化不大.重要种类呈现低质化和小型化趋势.文中讨论了北部湾渔业生物量的历史变化、种类更替特征及多样性指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0~2004年在山东半岛南部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多学科综合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及1991年等相关历史资料,从体长组成、集群特征、年龄结构、性腺成熟度、性成熟系数、性比、摄食强度等多个方面研究了鳀鱼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鳀鱼生殖群体全长组成范围为6~16cm,优势长度9~12cm,长度组成年代际变化明显,生殖群体组成趋向小型化;(2)生殖群体由1~4龄鱼组成,与1991年相比1龄鱼比例增加,生殖群体的平均年龄减小;(3)6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鳀鱼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以IV期、VA期占优势,6月下旬IV期和VA期比例减少,VB期和VI-IV期比例增加,7月上旬VI-III期和VI-II期比例占优势,盛产期结束;(4)鳀鱼生殖期间摄食强度较弱,空胃率超过60%。(5)生殖群体按个体大小集群产卵,各群聚优势长度组成存在明显差别,性腺发育程度不一致。本文还对鳀鱼资源衰退给生殖群体结构和种群补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春、秋季黄海山东海域鱼类资源结构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解山东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及数量分布现状,2006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利用疏目变水层双拖网对黄海山东海域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近岸浅水区资源量指数明显高于远岸深水区,以海州湾资源量指数最高;秋季,近岸浅水区资源量指数仍稍高于深水区,资源量指数以调查海域南部中间区域最低而海州湾最高.春、秋季调查各捕获鱼类50种.基于生物量的分析表明,按经济价值结构划分,春、秋季均以经济价值较低种类为主;按栖息水层划分,春季以底层鱼类为主,秋季以中上层鱼类为主;按适温类型结构划分,春季以冷温性种类为主,秋季以暖温性种类为主.春季生物量最高的3个种类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鳀(Engraulisjaponicus)和方氏锦鳚(Enedrias fangi),秋季为鳀、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玉筋鱼.春、秋季标准生物量谱的斜率均小于-1,表明种群生物量随着个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鱼类资源组成以小型种类为主,春季鱼类平均体质量为2.36 g,秋季为3.34 g.春季平均个体质量小于10g的种类合计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5.74%,秋季则为82.09%.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本次调查期间鱼类的经济结构更加低质化;资源衰退的趋势虽有所遏制,但渔业资源尤其是传统经济种类资源并未根本恢复;优势种类更替明显,玉筋鱼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将伏季休渔期提前.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2004年在山东半岛南部鳃鱼(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多学科综合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及1991年等相关历史资料,从体长组成、集群特征、年龄结构、性腺成熟度、性成熟系数、性比、摄食强度等多个方面研究了鳃鱼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鳃鱼生殖群体全长组成范围为6~16cm,优势长度9~12cm,长度组成年代际变化明显,生殖群体组成趋向小型化;(2)生殖群体由1-4龄鱼组成,与1991年相比1龄鱼比例增加,生殖群体的平均年龄减小;(3)6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鳃鱼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以Ⅳ期、ⅤA期占优势,6月下旬Ⅳ期和ⅤA期比例减少,VB期和Ⅵ—Ⅳ期比例增加,7月上旬Ⅳ—Ⅲ期和Ⅳ—Ⅱ期比例占优势,盛产期结束;(4)鳃鱼生殖期间摄食强度较弱,空胃率超过60%。(5)生殖群体按个体大小集群产卵,各群聚优势长度组成存在明显差别,性腺发育程度不一致。本文还对鲤鱼资源衰退给生殖群体结构和种群补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至12月按季节对童庄河河口段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33种,隶属于6门62属.不同季节的种类为34~88种,拟多甲藻为春夏季、隐藻为秋冬季主要优势种类,现存量的主要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多样性指数从高至低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和春季.上、中、下游断面之间,种类主要门类组成顺序不变.夏季上游断面密度和生物量、冬季上游断面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游、下游断面.多样性指数自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秋季依次小幅下降、冬季呈依次升高趋势.0~15 m现存量分布,春、冬季下降,夏、秋季为上升-下降分布.0 m或1 m最高、15 m最低.与156 m蓄水前同期相比,蓄水后种类增加了1.88倍,种类的主要门类组成没变.春季优势种类由3种减少到1种,秋季新出现了1种优势种类.现存量主要组成变得更单一,多样性指数下降了32.32%~85.52%.现存量的垂直分布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5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2016年1月(冬季)3个季节的渤海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动。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捕获96种游泳动物,其中鱼类55种、甲壳类37种、头足类4种。各季节优势种物种数为2~5种(相对重要性指数大于500),春季优势种为口虾蛄和脊腹褐虾,夏季优势种为鳀、口虾蛄、矛尾虾虎鱼、枪乌贼和葛氏长臂虾,冬季优势种为脊腹褐虾、矛尾虾虎鱼、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和斑尾刺虾虎鱼。游泳动物相对丰度在春季最小,为244尾/h,夏季最大,为11 391尾/h;相对生物量在春季最小,为1.56 kg/h,夏季最大,为38.57 kg/h。从春季到冬季,渔获物相对丰度和相对生物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61~4.99,春季最高,冬季最低;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为1.83~2.40,冬季最低,春季最高;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49~0.59,冬季最低,春季最高。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表明,渤海各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并无明显季节变动。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渤海春、夏、冬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主要由鳀、枪乌贼和口虾蛄资源量季节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8.
2010年莱州湾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进行的19站位弓子网调查数据,对弓子网渔获物组成、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弓子网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78种,春季种类最少,而其他季节种类数接近。弓子网渔获物质量组成由高到低依次为甲壳类、鱼类、头足类、贝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生物量各季节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主要由少数优势种类的季节分布差异引起。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全年优势种为玉蟹科、寄居蟹、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以夏季为最高,而其他3个季节则较为接近。分析表明,冬季与其他季节的Jaccard种类相似性较低;春季群落的生物量和丰度组成与其他季节的Bray-Curtis相似性均较低。各季节的迁移指数均大于100,群落稳定性较差。莱州湾底层生物群落主要由小型、低质种类构成,个体平均质量较小,群落优势种类季节更替明显。为保护莱州湾渔业资源,应严格控制弓子网作业渔船数量。  相似文献   

9.
渤海鱼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渤海鱼类群落进行了研究。渤海鱼类群落无论渔获量和种类组成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种类和渔获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洄游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冬季以渤海地方性种类为最多;整个渤海鱼类可划分为6个生态类群,它们分别反映了鱼类在渤海出现的月份和离开渤海的时间,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夏和秋3季,渤海鱼类种类组成复杂,分区较多;冬季,种类组成简单,分区较少,但分区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这可能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所造成的。目前,南海北部渔业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资源结构呈现小型化和低值化。对南北海域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资源相对较好。应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渔业资源,同时加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主要报道了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carpio var.wuyuanensis)与大头鲤(Cyprinus.pellegrini pellegrini)杂交F_2在温度骤降过程中,温度对其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固醇、尿素氮、血糖和甘油三酯等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骤降试验以2℃为降幅,每次间隔1h,依次将10℃、8℃、6℃和4℃,对应编号为A组、B组、C组和D组。数据经SAS8.0统计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温度对尿素氮有显著性影响外{F0.05(3,28)=3.99,P=0.0175(P<0.05)},温度与其它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关联。再对4组样本血清的各项指标进行Ducan式多重范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组(4℃)与B组(8℃)总胆红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组(6℃)与A(10℃)、B (8℃)组尿素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据普查,福建省现有各类海洋捕捞渔船32556艘,平均功率45.9kW。其中拖网渔船4425艘,占总功率的53.3%,产量占总海捕量的42.3%,受燃油涨价和资源衰退影响,许多拖网船亏本经营、全省现登记在册的定置网渔船有7389艘,定置渔船的大型化、钢质化,并向外拓展已成潮流。全省围网船376艘。全省现有渔船总数太多,捕捞结构不合理已成主要问题,减船转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14.
美国金鳟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养殖型美国金鳟眼(E)、心(H)、肾(K)、肝(L)、肌肉(M)五种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过氧化物酶(POD)等7种同工酶进行电泳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金鳟中ADH、EST、G-6-PDH、GDH、LDH、MDH、POD、SOD 7种同工酶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美国金鳟群体同工酶分析共记录18个基因座位,其中有8个基因座位为多态,等位基因总数为26个,从而得出多态座位百分数P为44.44%,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444,表明美国金鳟群体遗传多样性偏高。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是新型生物农药,但其价格昂贵,为有效降低印楝素的用量,节约成本,本文将印楝素与其它一些常见药物进行复配,以大肠杆菌(Ecoli)、大型蚤(Daphainmagnastraus)、线虫作为试验材料,来进行复方试剂的设计。结果表明,经过在抑菌试验,大型蚤的初步试验,在减少印楝素剂量的情况下,复方试剂比单独使用印楝时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动物骨粉产品的研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骨头是肉类加工的副产品,由于富含蛋白质,钙、磷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知,将其加工为骨粉后用于畜牧养殖已在生产实践中大量利用。了解骨粉的营养特性、掌握骨粉的加工及应用方法,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骨粉的营养功效,提高骨粉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七彩神仙鱼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a)是名贵的热带观赏鱼之一.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因其雍容华丽,备受观赏鱼爱好者的宠爱,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该鱼对养殖条件与养殖技术要求苛刻,稍有不慎.就难获得成功.我们从1999年起,在80 m2的平房内,利用水族箱进行七彩神仙鱼的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摸索,在2002年自繁自养共培育出七彩神仙鱼2万余尾,获纯利19.2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疫苗学翻开新的篇章。DNA疫苗作为第三代疫苗,已经被证实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然而,传统佐剂制备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很低,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力。因此,寻找新型佐剂已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近年免疫佐剂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常用及研究较多的新型佐剂的特点,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毒支原体(MG)是造成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通常采用血清学方法诊断该病,由于存在非特异性交叉反应,这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为解决MG快速诊断问题,该研究根据已发表的鸡毒支原体种特异性序列FMG-2合成一对引物(MG1,MG2),用PCR方法检测MG。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对MG能特异性扩增732bp目的片断,而对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却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PCR产物经测序,其序列与Genbank序列同源性为98.86%。用PCR方法检测60份感染样本,其阳性检出率为80%,而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检出率仅为50%。  相似文献   

20.
熏烤鲐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宪时  许钟 《齐鲁渔业》1996,13(1):28-30
研究了熏烤鲐片的加工技术。用1.3%左右,复合有机酸处理鲐片,收到了抗氧化、去组胺、去腥去脂等综合效果,制品品质和保藏性大大提高。对调味配方、烘干、液熏、烘烤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