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2011年6月中旬(前调查)、7月上旬(中调查)和7月中旬(后调查)黄河口海域3航次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类数占79.0%,棘皮动物仅占3.0%。调查期间黄河口海域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上均占有优势地位,3次调查优势种均为中小型的软体动物和小型多毛类动物。3次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出现较大变化。前调查和中调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接近;而后调查与前调查、中调查相比,丰富度指数更低,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更高。群落中多毛类比例较高而棘皮动物比例较低,表明黄河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处于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状态。多样性分级结果表明,3次调查多样性指数均为差级,后调查丰富度指数为差级,前调查、中调查丰富度指数虽为中等,但非常接近差级。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生物量已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山东沿海的重要经济种类,在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影响下,资源已大幅衰退。为恢复三疣梭子蟹资源量,山东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大规模增殖放流工作。截止2019年,累计放流37亿尾,回捕产量超过16万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疣梭子蟹和日本鲟(Charybdis japonica)均属十足目、梭子蟹科,两者食性相近,在黄渤海均有分布。了解三疣梭子蟹的食物来源和食物竞争状况,是科学确定放流最佳数量的重要基础,是增殖放流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多毛类底栖动物常作为环境扰动的指示生物.对2011年莱州湾20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沉积物理化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应用于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多毛类共60种,4季平均生物密度为548.7个/m2,平均生物量为2.79 g/m2,机会种种类数量占优势种种类37.5%.种类多样性较高站位主要集中在湾东部,较低站位集中在湾西部和南部.ABC曲线表明多毛类动物处于中等扰动状态.BOPA指数显示,春季,站位S15和S16为中度污染,夏季,S14站位为重度污染.BIO-ENV分析结果显示,5个最佳环境变量组合相关系数ρs>0.8,表明沉积物理化性质对多毛类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沉积物粒度是最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可通过多毛类种类、数量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评价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污染控制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春、秋季黄海山东海域鱼类资源结构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解山东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及数量分布现状,2006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利用疏目变水层双拖网对黄海山东海域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近岸浅水区资源量指数明显高于远岸深水区,以海州湾资源量指数最高;秋季,近岸浅水区资源量指数仍稍高于深水区,资源量指数以调查海域南部中间区域最低而海州湾最高.春、秋季调查各捕获鱼类50种.基于生物量的分析表明,按经济价值结构划分,春、秋季均以经济价值较低种类为主;按栖息水层划分,春季以底层鱼类为主,秋季以中上层鱼类为主;按适温类型结构划分,春季以冷温性种类为主,秋季以暖温性种类为主.春季生物量最高的3个种类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鳀(Engraulisjaponicus)和方氏锦鳚(Enedrias fangi),秋季为鳀、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玉筋鱼.春、秋季标准生物量谱的斜率均小于-1,表明种群生物量随着个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鱼类资源组成以小型种类为主,春季鱼类平均体质量为2.36 g,秋季为3.34 g.春季平均个体质量小于10g的种类合计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5.74%,秋季则为82.09%.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本次调查期间鱼类的经济结构更加低质化;资源衰退的趋势虽有所遏制,但渔业资源尤其是传统经济种类资源并未根本恢复;优势种类更替明显,玉筋鱼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将伏季休渔期提前.  相似文献   
5.
大型藻类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中的食物产出和生态调控功能显著,为研究底播菊花江蓠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效果,在中试池塘(0.1 hm2)进行仿刺参1个投放密度[(100.0±23.6) g/m2]和菊花江蓠4个投放密度[0、100、300、600 g/m2]的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期间,底播菊花江蓠对池塘底层水温有降低的作用(P<0.05),对底层溶解氧含量有增加的作用(P<0.05),且有随着菊花江蓠投放密度的增大影响越来越大的趋势;仿刺参收获数量和质量随菊花江蓠投放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此试验条件下对照组仿刺参生长和成活与各密度组均差异显著(P<0.05),各密度组的菊花江蓠自身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后仿刺参的生长与各密度组均差异显著(P<0.05),各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表明,池塘底播菊花江蓠能降低水温、增加溶解氧含量,可显著提高仿刺参的成活和生长,菊花江蓠投放密度为300~600 g/m2时,仿刺参成活和生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