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明 《内陆水产》2003,28(5):15-15
1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3公顷,池底平整为沙泥底质,池深1.5~2米,坡比1∶2,池角弧形。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冬季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清除池底污物、杂草,翻耕暴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翌年春季,在放苗前20天左右,用生石灰85千克/667米2彻底消毒,杀死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病原的中间宿主。放苗前15天,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30厘米,每667米2施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0.3千克,培育基础饵料。以后视水质情况每2~3天施肥一次,用量为首次的一半。放苗时池水加深至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水色为…  相似文献   

2.
一、调节水质,科学管理l.注换新水俗话说:"水深养大鱼。"一般来讲,成鱼池的水位可加深到2米以上,鱼种培育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2米之间,进排水方便的鱼塘,在确保水位不低于2米的前提下,每周注换水一次,到秋末时可每半月注换水一次,每次0.5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刺参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刺参增养殖的实践,介绍一下刺参池塘养殖中水质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池塘清整经累年养殖后,池底和参礁上沉积了大量残饵、粪便、污泥、腐烂的海草以及动物尸体等杂物,其上滋生了大量的有害微生物,易败坏池水环境,故一般养殖2~3年就要彻底清整一次。池塘清整多在春季进行,也有的在秋末池内刺参捕完后清整,方法如下:1.清淤排干池水、捡净刺参,将参礁移出或用高压水泵冲净,清除池底淤泥和敌害生物。但不能把池底挖得低于海水低潮线,否则不利于池底水体交换,必要时回添新沙,然后曝晒一周以上。清理完的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4.
春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养殖高产稳产,池塘管理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池塘改造利用冬季或初春休塘抓紧进行池塘改造,浅池改深,漏水改保水,消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道。改造好的池塘,放干池水,经曝晒后于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消毒。池水深留5~10cm,用生石灰50~80kg/亩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后5~6天,注水深0.8m左右,放鱼后逐渐培肥水质,增加水中饵料生物,以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渐加深池水。二、饲料投喂当水温10℃以上,青草鲤鲫等鱼类开始摄食,这时应及时投喂颗粒饲料等,春季隔天或每天投喂1次,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2009,(7):38-41
8月仍处于高温期,养殖池塘水质往往变化很快,极易引起恶化。其原因主要是养殖密度较高,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池塘水质恶化后,溶氧量降低,对鱼类正常生长的不利因素增加,轻者影响鱼类生长,重者造成泛池泛塘和死亡。因此,高温期间养鱼,及时科学调控池塘溶氧、合理投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可比正常管理增产30%以上,并大大提高鱼的体质,为安全越冬打下坚实基础。改善水质保持良好水质,是促进鱼类长膘的关键。一是勤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5~6天左右加注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以15~25厘米为度;二是泼洒生石灰,消毒灭菌,增加钙质,每月泼洒2~3次,按每667米2水深1.5米池塘,用生石灰10~15千克,溶解后全池泼洒。追肥培饵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浮游植物,秋季看水施肥培育池中饵料生物尤为重要。在秋初气温较高时,追施肥…  相似文献   

7.
我们探索出上半年快速养殖鲤成鱼,下半年养殖鲤鱼种的高产高效新技术。现把有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0米,底泥10~20厘米,水源为无污染的地下井水,注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备投饵机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一台,有充足的电力保障。不配备投饵机的池塘可采用人工投喂。二、池塘的清整与消毒鲤成鱼养殖时,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数天。注水20厘米左右,每亩用20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消毒。在鱼种放养前的5~7天,每亩池塘施发酵后的鸡粪150千克左右,培肥水质。下半年养殖鲤鱼种时,用氯制剂对池塘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8.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季节 ,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 ,不仅能够增加产量 ,而且能为鱼类安全越冬打好基础。一要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 ,是促进鱼类长膘的关键。一是勤注新水 ,增加水中溶解氧 ,一般 5~ 6天加注新水 1次 ,每次注水量 1 5~ 2 5cm ;二是泼洒生石灰 ,消毒灭菌、增加钙质。每亩水深 1 5m的池塘 ,用生石灰 1 0~ 1 5kg溶解后全池泼洒 ,每月泼洒 2~ 3次为宜。二要追肥培饵。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浮游动植物 ,秋季看水施肥培育池中饵料生物尤为重要。在秋初气温较高时 ,追施肥料要本着少量多次、主追化肥的原…  相似文献   

9.
池塘残饵分解对养殖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艾青  郑陶生  杨四秀 《水利渔业》2006,26(5):81-82,85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精养池塘底层残饵腐败分解后对池塘水质的影响、更换池水后池底水质的变化以及清除池底残饵后底层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池底残饵的腐败分解,使鱼池水质变坏,DO下降至0,COD cr上升到78.63 mg/L,pH下降至6.3,不能满足鱼的生理需要。更换池水后,池底水质仍受到一定的影响。清除池底残饵后,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大量硫化物释放出来,仍严重影响鱼池水质。在高产精养池应尽量控制饵料的残留,并坚持每年清理1次池底,保持养殖水环境的清洁。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中混养鳜鱼的基本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3):76-76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养殖中珍贵的鱼类。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可增加产量和收入,又可防止池塘中一些小型鱼类过多、饵料浪费和污染水质。现将池塘中混养鳜鱼的一些基本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池塘要求混养鳜鱼的池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且清塘一定要彻底。具体清塘方法如下:1.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挖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并进行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消毒清塘。2.清除底泥后,每亩水深15-20毫升施用生石灰70-80千克或每亩用生石灰150-18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可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10天必须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蚌、鱼白混养已成为一种新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正在我县各地蓬勃兴起。这一模式具有周期短、易管理、高效益、无公害等特点,是我县效益渔业的又一新亮点。1池塘要求面积2~6.7公顷为宜,水深1~1.5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2池塘消毒放养前每667米2用生石灰75~100千克清塘消毒。清塘方法:在池塘四周和中间挖若干水坑,生石灰溶化后不待冷却即进行泼洒,彻底杀灭病原体,尤其是要杀灭对翘嘴红鱼白危害极大的小瓜虫和指环虫等寄生虫,所以,最好在生石灰清塘第2天,用推耙将池底淤泥推一次,将表层石灰…  相似文献   

13.
河流水对盐碱池塘的淡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本县户家乡渔业基地村,利用洛河水配合施肥等技术措施,对盐碱池塘的水质进行了淡化观察,通过化验室随机抽样检测,证明其淡化效果良好,并总结出在当地条件下,每10-15天加水一次,每次注水深10-15cm的方法,更有利于降低盐碱,改良水质,直接促进鱼类生长 。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精养高产型池塘的中后期水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精养池塘中后期水质的科学管理是加快鱼体生长,减少病害,提高饵料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水质管理的探讨:一、适时加注新水注入新水不仅能给鱼池带来较多的溶解氧,还会带入池中已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冲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有毒代谢物的浓度。一般掌握在每15~2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5~30厘米,加注新水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养殖用水。对于没有清新水源而依靠城市生活污水的池塘,要根据水源总铵等指标酌情加注,池塘水深应保持在1.…  相似文献   

15.
林克文  张映 《科学养鱼》2000,(10):29-29
文蛤是海水贝类的佳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近年来由于人工育苗技术的完善,解决了文蛤苗种的缺乏。另外出口畅销,价格上扬,经济效益显著。   一、池塘的准备   1.池塘条件 以沿海潮水无污染,水来源方便,进排水通畅,池底平整无淤泥,以沙多泥少底质为佳,若是泥底必须铺 5~ 10厘米厚的细纱,池深 50~ 100厘米,每口池塘以 30亩左右为好,过大水质难以控制,管理方便。   2.池塘整理 新池整理较方便,底部平整后,铺上细沙,曝晒数天、即可进水。如果是老池,要清淤,用人工挖或水泵冲,再要曝晒、翻土,深度一般为 20…  相似文献   

16.
一、合理搭配滤食鱼放养时,搭配三成左右的花白鲢,既能有效地降低水的肥度,又能提高池塘的产量。二、适时注入新水在6~9月份,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加注新水不仅带入较多溶氧,还带来池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三、定期泼洒生石灰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既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又能预防鱼病。四、合理使用增氧机使用增氧机要正确掌握开机时间。开机时间应采取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  相似文献   

17.
王桂芳 《齐鲁渔业》2014,(11):47-47
秋季鱼塘的管理措施有:1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鱼种放养多、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较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所以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8.
二、鱼苗培育技术1.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池塘要求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质清新。面积3~7.5亩,用前7~15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进水必须经40目的筛网过滤,与孵化池基本相同。鱼池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和整修,并彻底清塘消毒。2.施基肥在鱼苗下池前3~5天,向池内加注新水0.5~0.7米(要严防野杂鱼及有害生物进入池内),并施放基肥。通常每亩施发酵的畜粪200~400  相似文献   

19.
1.虾池选择 养虾池塘宜选择在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动植物饵料丰富的地方,面积1亩以上,并有较大的浅水滩脚,池底淤泥5厘米左右,水生植物面积不超过1/3。水深1~1.5米,池埂不漏水,池水不串通。虾苗下塘前,必须清塘消毒,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清除敌害。  相似文献   

20.
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鱼类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保证鱼类池塘养殖安全越冬的有效技术措施。1.入池准备1.1 池塘选择。池塘水深(冰下有效水深)应维持在1.5~20m,池塘底泥为10~20cm,池中无杂草,有良好的保水性,注排水方便。1.2 水质管理。越冬鱼入池前,池塘要用生石灰或“富氯”清塘,并清除吃鱼的凶猛鱼类和耗氧的野杂鱼。向越冬池灌注新水(最好采用地下水),尽量不用坐塘水或少用坐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