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金沙江攀枝花段共采集了160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对其繁殖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沙鳅的绝对怀卵量最大为10681粒,平均为6780粒;相对怀卵量最大为443粒/g,平均为269粒/g。中华沙鳅性比接近1∶1,产漂流性卵,产卵类型为一次性产出,繁殖高峰期为5~6月。为保护我国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对中华沙鳅繁殖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华沙鳅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金沙江攀枝花段共采集了160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对其繁殖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沙鳅的绝对怀卵量最大为10 681粒,平均为6 780粒;相对怀卵量最大为443粒/g,平均为269粒/g.中华沙鳅性比接近1:1,产漂流性卵,产卵类型为一次性产出,繁殖高峰期为5~6月.为保护我国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对中华沙鳅繁殖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神农架多鳞铲颌鱼的繁殖生物学。生殖季节可凭"珠星"等副性征辨别雌雄,首次性成熟年龄雌鱼为3龄、雄鱼为2龄;雌雄性比为1.08∶1。繁殖期为每年的4月底至6月中旬,属多次性产卵类型。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527~15875粒,平均为(5568±3172)粒;个体相对繁殖力为11~41粒/g,平均值为(27.14±7.46)粒/g。  相似文献   

4.
2014年4月下旬对江苏广陵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原种保存江面-夹江的沙塘鳢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沙塘鳢亲本母本体色较暗,体表粗糙,规格较小;父本体色较鲜艳,体表光滑,规格较大。亲本性腺集中发育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亲本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 100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40粒/g体重,催产率为64%,卵受精率约88%。孵化时间平均约21d。对人工繁殖过程中的要点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对江段瓦氏雅罗鱼2只船渔获物234尾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捕捞群体平均体长16.6 cm(15~29.5 cm),平均体重151.4 g(50~300 g),年龄由1~ ~5~ 龄组成,2~ 占36%;绝对生殖力为8050~12448粒/g,平均为3700粒/g;相对生殖力9. 04~100.6粒/g,平均为34.3粒/g;肥满度系数雌性为0.9436~2.0547%,平均为1.999%。雄性为1.4577~2.054%,平均为1.6262%。捕捞数量2005年春汛6.75 t。嫩江中游讷河江段瓦氏雅罗鱼资源呈现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亟待采取限定捕捞规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利渔业》2005,25(2):23-24
初步研究了2004年5~8月汉江鱼类资源调查中采集的银(鱼句)的繁殖生物学.汉江中游的银(鱼句)5月中旬至8月上旬繁殖,成熟亲鱼个体全长6.5~16cm,平均(9.25±2.34)cm,平均体重(9.51±3.28)g;亲鱼97.5%为2~3龄鱼,2.5%为4龄鱼,均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左右两性腺等重,绝对怀卵量平均(4 823±1 0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365±43)粒/g,成熟卵粒径(0.98±0.11)mm;属一次产卵类型.繁殖亲鱼评估数量为15.26万尾,产卵3.68亿粒,有谷城、茨河等7个产卵场;产卵水温17.5~27℃,多处于两个江水上升峰之间的波谷期产卵;卵粒吸水膨胀后具双层卵膜,外膜具微粘性,是漂流性卵系中唯一具双膜的鱼卵;卵外膜直径(3.6±0.42)mm,内膜直径(1.88±0.12)mm;胚胎发育分为4个阶段、50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7.
三角鲤亲鱼培育与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8.
汉江中游银(鱼句)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2004年5~8月汉江鱼类资源调查中采集的银(鱼句)的繁殖生物学.汉江中游的银(鱼句)5月中旬至8月上旬繁殖,成熟亲鱼个体全长6.5~16cm,平均(9.25±2.34)cm,平均体重(9.51±3.28)g;亲鱼97.5%为2~3龄鱼,2.5%为4龄鱼,均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左右两性腺等重,绝对怀卵量平均(4 823±1 0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365±43)粒/g,成熟卵粒径(0.98±0.11)mm;属一次产卵类型.繁殖亲鱼评估数量为15.26万尾,产卵3.68亿粒,有谷城、茨河等7个产卵场;产卵水温17.5~27℃,多处于两个江水上升峰之间的波谷期产卵;卵粒吸水膨胀后具双层卵膜,外膜具微粘性,是漂流性卵系中唯一具双膜的鱼卵;卵外膜直径(3.6±0.42)mm,内膜直径(1.88±0.12)mm;胚胎发育分为4个阶段、50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9.
扁吻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扁吻鱼的生物学进行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获得第一手的扁吻鱼生物学资料。发现扁吻鱼依靠其上、下颌骨上附生着的特异“拟小齿”(Pseud-denti- cle),捕捉他种鱼类为食;泄殖孔和肛门包藏在“外腔”内,不外露;扁吻鱼的性成熟需6~7年,而扁吻鱼性腺发育的再成熟需两周年以上,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77 772±128 8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44.6±18.3粒/g;成熟卵为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46±0.08mm,同步成熟,一次产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河水上涨之始,即为扁吻鱼的产卵繁殖期。本扎提河—克孜尔水库中的扁吻鱼捕捞群体由2000年的平均体重2.67kg至2005年平均体重增达7.09kg,个体老龄化,资源严重衰退。并对扁吻鱼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文章最后对扁吻鱼的濒危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及提出建立扁吻鱼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铠平鲉繁殖生物学特征及胚胎发育规律,完善铠平鲉繁殖生物学研究内容,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实验利用春季于青岛胶州湾海域采集的铠平鲉生殖群体样本,开展了其繁殖生物学研究,并使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观察了铠平鲉体内胚胎的发育过程,定性和定量描述了各发育阶段胚胎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实验采集样本的体长范围为62~137 mm,体质量范围为9.4~126.8 g,雌雄性比为1.85∶1,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生殖群体主要由2~4龄个体组成,初次性成熟体长为70.6 mm。绝对怀卵量F为656~9235粒,平均3176粒,体长相对怀卵量FL为12~67粒/mm,体质量相对怀卵量FW为72~140粒/g。雌鱼体内受精卵呈正圆球形,平均卵径为(1.50±0.03)mm,淡黄色,自心跳期开始,受精卵逐渐由正圆球形变为梨形。受精卵在海水中为沉性,具多个油球,在胚胎发育早期存在油球聚合现象,一般至原肠胚末期时仅剩1个大油球。雌鱼体内初孵仔鱼全长(5.57±0.06)mm。研究表明,虽然卵胎生铠平鲉的胚胎发育规律与大多数海水硬骨鱼类基本相似,但胚胎发育中油球数量、色素分布和受精卵外部形态变化等仍具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云南裂腹鱼驯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yunnanensisNorman俗称弓鱼。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弓鱼肉质细嫩多脂 ,味道鲜美 ,深受群众欢迎 ,为云南历史上四大名鱼之一。俗称弓鱼的还有大理裂腹鱼。弓鱼历史上为洱海的主要经济鱼类 ,年产约占当年总渔产量的 5 0 % (张玺 ,194 5 )。弓鱼年产量曾达 5 0万千克 (潘牛 ,1973)。由于洱海生态环境变化 ,人类生产活动等原因导致弓鱼资源量锐减。 1973年以前年收购量在 6 0 0 0~ 15 0 0 0千克之间 ;1974年下降为 4 0 0 0千克 ;1976年为 5 0 0千克 ;1977年…  相似文献   

12.
云南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从弥苴河中捕获的性成熟野生亲鱼进行挤卵干法授精 ,受精率 50 %。将受精卵分别在室内静水 (水温 1 1 0~ 1 8 5℃ )和室外流水 (水温 1 2 5~ 1 4 8℃ )条件下孵化 ,孵化 1 99h ,室内的受精卵开始出膜 ,而室外的受精卵大量出膜 ,室内孵化率为 71 1 % ,室外为 79 2 %。用轮虫等作为开口饵料培育鱼苗 ,饲养 40天 ,鱼全长达 2 3 5mm。  相似文献   

13.
云南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室内静水孵化,在平均水温12.4℃、最低水温9.4℃、最高水温16.0℃条件下,经过约210 h开始出膜,约48 h出膜完毕。在平均水温13.0℃、最低水温12.0℃、最高水温14.5℃条件下,经过约168 h开始出膜,约45 h出膜完毕。鱼苗生长良好。水温变幅对鱼卵孵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成鱼性腺发育及周年变化情况,为云南盘鮈全人工化繁殖提供基础资料。实验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每月中旬解剖成鱼取性腺,雌雄各5~8尾,活体状态下测量常规生物学数据,解剖后肉眼观察性别及性腺发育情况,并记录色泽等其他外形特征。取性腺称重并测量其长度和宽度,计算其性腺成熟系数(GSI),观察其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云南盘鮈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性成熟,并能繁殖后代。卵巢发育可分为Ⅱ、Ⅲ、Ⅳ、Ⅴ、Ⅵ期,Ⅱ期卵巢持续时间最长(6-11月),11月开始出现Ⅲ期卵巢,12月主要为Ⅱ、Ⅲ期卵巢,次年1-3月主要为Ⅲ期卵巢,4-5月主要为Ⅳ期卵巢,5月底到达Ⅴ期即成熟期,排卵后,进入短暂的Ⅵ期,后迅速退化至Ⅱ期。本实验没有观察到Ⅰ期性腺。云南盘鮈精巢发育也可分为5期。6-12月主要为Ⅱ期精巢,12月开始出现Ⅲ期精巢,以Ⅱ、Ⅲ期精巢过冬;次年1-3月主要为Ⅲ期精巢,含少量Ⅱ、Ⅳ期精巢,4月主要为Ⅳ、Ⅴ期精巢,5月全为Ⅴ期精巢,6月则以Ⅱ期精巢为主,含少量Ⅴ、Ⅵ期精巢。云南盘鮈卵巢成熟系数为1%~18%,最大成熟系数18%;精巢成熟系数为0.2%~8.0%,最大成熟系数为8.0%;性腺成熟系数在4-6月出现一次高峰,成熟系数变化趋势与周年变化一致,说明云南盘鮈为一次产卵类型鱼类,且繁殖期集中在5月底至6月初。  相似文献   

15.
云南倒刺鱼巴(Spinibarbus yunnanensis)属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1、2],地方名为青鱼.其体重可达20 kg左右,近年曾从抚仙湖中捕捞到体重达70 kg的个体,被称为抚仙湖的"鱼王",目前青鱼的市场收购价每千克都在百元以上,是名优大型经济鱼类,曾广泛分布于云南的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和异龙湖,但这一重要的地方经济鱼类的种群正趋衰落,云南倒刺鱼巴已在异龙湖灭绝,阳宗海和星云湖,可能也已濒临灭绝,现仅在抚仙湖尚存一定的数量.因此,开展云南倒刺鱼巴的研究资料不多,并仅集中在形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盘鮈属(Discogobio)鱼类口吸盘的发育特点,本研究选取刚出膜的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仔鱼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人工养殖,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云南盘鮈口吸盘的发育过程,利用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乳突和味蕾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口吸盘的功能。结果显示,口吸盘的发育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口吸盘形成前期、口吸盘形成期和口吸盘完善期。其中,在口吸盘形成前期,云南盘鮈口吸盘原基尚未形成;在口吸盘形成期,口吸盘各组分原基出现,下唇瓣、肉突、侧突与吸盘主体愈合但仍具缺刻,口吸盘雏形形成;在口吸盘完善期,愈合处缺刻消失,口吸盘发育完整。除马蹄形隆起两侧和中央肉质垫前缘具无乳突分布区外,口吸盘其他区域均布满大小不一的乳突;味蕾主要分布于吻皮、须、唇突、中央肉质垫和口角处。  相似文献   

17.
云南裂腹鱼肌肉生化成分分析与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洱海上游弥苴河的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肌肉营养组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裂腹鱼肌肉蛋白质含量16.86%,脂肪含量1.15%;饱和脂肪酸含量27.9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2.4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5.35%,必需脂肪酸含量41.50%,二十碳五烯酸(C20:5)与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总含量1.67%;氨基酸总量78.50 mg·100 mg-1,必需氨基酸总量36.86 mg·100 mg-1,呈味氨基酸总量27.95 mg·100 mg-1,赖氨酸(Lys)含量仅次于谷氨酸(Glu),高达8.66 mg·100 mg-1,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Met)+胱氨酸(Cys)的氨基酸分和化学分最低,分别为89和66,为云南裂腹鱼肌肉中的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采用催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A2,LHRH-A2)和地欧酮(domperidone,DOM)对性腺发育良好的野生云南盘(绚)(Discogobio yunnanensis)进行人工催产,干法授精.利用体视镜观察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并详细记录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时序.结果显示,云南盘(绚)成熟卵圆形、黄绿色、弱粘性,卵径平均2.1 mm.受精后卵迅速吸水膨胀,卵膜外径平均3.29 mm.在水温17 ~19℃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168 h 30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器官发生6个阶段,共27个分期.初孵仔鱼平均体全长为7.16 mm,平均体质量为0.012 g,初孵仔鱼口凹形成,鳃循环明显,泄殖孔处可见输尿管,残余卵黄囊较大.  相似文献   

19.
云南倒刺(鱼巴)mt DNA D-loop区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PCR-测序技术对采自抚仙湖的云南倒刺Ba5个个体进行了mtDNA D-loop区始自3‘端共450bp碱基的序列测定。共检出2种单倍型。2个单倍型的差异是在第187碱基位置处发生一个T/C颠换。种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35%。与鲫、银鲴等淡水鱼相比,云南倒刺Ba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比较丰富。在抚仙湖云南倒刺Ba的保护上,努力恢复其种群数量是首要且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温度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实验设置14、17、20、23和26℃五个温度梯度,以刚出膜且发育正常的云南盘仔鱼为实验对象,定期观察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统计死亡数量,测定全长、体长、体重等生长参数。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云南盘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进程加快;实验结束时,23℃组云南盘鮈口吸盘最早发育完整,20℃组云南盘鮈存活率最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20、23和26℃组间全长和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几个温度对云南盘的全长、体重生长产生的效应大致相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以20~26℃作为云南盘的养殖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