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斑节对虾家系氨氮耐受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洲(F)、泰国(T)、印尼(Y)3个地理群体的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1Ttonodon)为亲本构建家系,通过96h氨氮急性毒性试验对其中45个家系进行氨氮耐受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96h高氨氮的胁迫下各家系的死亡率为15.56%~100%,斑节对虾家系间对氨氮的耐受性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死亡率低于30%的高氨氮耐受性家系有7个,死亡率在30%~60%的中等氨氮耐受性家系有29个,死亡率高于60%的低氨氮耐受性家系9个。不同父本和母本来源的家系氨氮耐受性由高到低分别为来源非洲、印尼和泰国。不同交配组合氨氮耐受性由高到低分别为F♀×F♂、Y♀×Y♂、Y♀×T♂、T♀×Y♂和T♀×T♂。对印尼和泰国杂交组合家系的氨氮耐受性进行杂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在氨氮耐受性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1.98%~19.80%),其中Y♀×T♂组合的杂交优势高于T♀×Y♂组合。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蛤仔2个壳色品系群体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10月,以F1代海洋红(R)和斑马蛤(Z)为材料,开展了2个壳色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品系的群体杂交。试验由RR(R♀×R♂)、ZZ(Z♀×Z♂)、RZ(R♀×Z♂)和ZR(Z♀×R♂)组成。结果表明,2个壳色品系亲贝壳长、重量和产卵量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卵径、受精率和D形幼虫大小元显著差异(P〉0.05),但杂交组孵化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浮游期间幼虫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但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RZ和ZR的生长优势平均值分别为(1.63±0.81)%和(2.58±0.67)%;生长速度分别为(8.64±0.32)和(8.67±0.31)μm·d^-1,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存活优势分别为(10.30±1.92)%和(16.30±1.04)%。室内培育期间稚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存活优势。RZ、ZR的生长优势平均值分别为(11.25±2.98)%和(20.31±2.10)%;生长速度分别为(9.88±1.45)和(10.79±1.32)μm·d^-1,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存活优势分别为(40.85±9.90)%和(57.08±11.98)%。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选育子二代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选育和未选育2个群体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繁育得到的子代的卵径、油球径和口径进行测量,以及对其子代养殖过程中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比较,分析选育效果。结果显示,选育大黄鱼子代(XY-F2)和未经选育大黄鱼子代(HB-F1)平均卵径、平均油球径和平均口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拟合1~10月龄XY-F2和HB-F1的体长(x)、体质量(y)的生长曲线及体长(x)与体质量(y)的关系表明,两群体间体长(x)与体质量(y)的关系存在差异;XY-F2在体长(x)和体质量(y)的生长在后期高于HB-F1。分析其数量性状,选育子一代(XY-F1)2龄鱼体长、体质量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6、0.18,而XY-F2的体长、体质量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029、0.134。结果说明选育具有一定的作用,今后选育应该结合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进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等方法对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minalis)和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进行了配组繁殖,成功地获得了4类组合的子一代群体。比较了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生存力,结果表明:正交子一代(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组合的受精率明显高于父本和反交子一代组合,与母本子一代组合差异不显著(p〉0.05),孵化率和成活率与双亲自繁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O.05),高于反交子一代(美洲红点鲑♀×白斑红点鲑♂)组合。杂交子一代和亲本后代140d室内生长试验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交子一代表现出杂种优势,体质量的杂种优势率为27.09%~35.66%,体长的杂种优势率为8.47%~11.25%,在体质量、体长增长量均高于双亲子一代。反交子一代群体生长发育始终没有表现杂种优势(H〈0)。  相似文献   

5.
郑尧兰 《齐鲁渔业》2008,25(9):37-39
进行了大黄鱼和(鱼免)的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鱼免)(♀)×大黄鱼(♂)杂交组受精率为52%,孵化率为71%,但孵化后未能开口摄食,15天内杂交苗逐渐全部死亡。大黄鱼(♀)×(鱼免)(♂)杂交组受精率为75%,孵化率为83%,度过了开口摄食轮虫和开始摄食桡足类2个死亡高峰期,存活率仅为1.2%。并分析了(鱼免)(♀)×大黄鱼(♂)的杂交子代不能存活的原因,以及大黄鱼(♀)×(鱼免)(♂)的杂交子代的遗传本质和成活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两个养殖群体:日本群体(J)和中国抗病选育群体(C)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J(♀)×J(♂)、J(♀)×C(♂)和C(♀)×J(♂)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针对受精率、孵化率、白化率和存活率4个性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计算了各项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对组间各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存活率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C(♀)×J(♂)后代在孵化率和存活率两个性状上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3.99%和31.37%。对4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657,受精率和存活率相关系数为0.432,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分析结果认为,两个不同群体间的种内杂交是牙鲆优良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不同群体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罗氏沼虾3个群体:缅甸群体(AA)、浙江养殖群体(BB)和广西养殖群体(CC)及其6个杂交组合子一代5月龄的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杂种优势率,并对各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BB♀×AA♂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在腹长和体重上没有表现出杂种优势,CC♀×BB♂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在头胸甲长指标上表现出杂种劣势外,5月龄的杂交子一代在4个生长指标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0.11%~10.18%)。不同杂交组合间和不同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AA♀×CC♂杂交组合子一代4个指标的杂种优势率均高于其他杂交组合子一代,体重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均高于其他3个指标的平均杂种优势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繁群体后代间在4个生长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杂种子一代与该组合的自繁后代相比较,只有缅甸群体、广西养殖群体及其杂种子一代的体长指标在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6个杂交子一代的体重指标差异不显著,其他3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AA♀×CC♂杂交子一代体长与自繁(CC♀×CC♂)后代的体长存在显著差异;在头胸甲长、腹长和体长3个指标中,CC♀×BB♂杂交子一代与AA♀×BB♂杂交子一代和AA♀×CC♂杂交子一代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CC♀×BB♂杂交子一代在3个指标中的平均值均低于这两个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舟山蓝科海洋生物研究所(岱山)大黄鱼和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大黄鱼亲本,构建12个家系:岱山♀×舟山所♂(A1、A2、A3),舟山所♀×岱山♂(B1、B2、B3),岱山♀×岱山♂(C1、C2、C3),舟山所♀×舟山所♂(D1、D2、D3),并对其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的体长(L)、体质量(m)进行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家系A1、A2、A3、B1、B2、B3、C1、C2、C3的体长体质量在各个月龄均大于家系D1、D2、D3,且差异显著(P0.05),并拟合其中两个生长特性差异较大的家系生长曲线如:A1,m=0.0212L~(2.9248)(r~2=0.9987),D3,m=0.0362L~(2.6816)(r2=0.9971),拟合度较好,表明该生长阶段网箱养殖的大黄鱼为等速生长,但不同家系间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差异显著。综合结果表明,通过岱山大黄鱼和舟山所大黄鱼产生F1代大黄鱼的生长性能优于同代舟山所大黄鱼子代,可应用于下一步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日本沼虾淀山湖群体选育子代和杂交选育子代的生长性能,对淀山湖自繁群体和两个杂交选育群体进行了室内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淀山湖青虾自繁子代(DS)F7相比,淀山湖♀×洞庭湖♂(SD)F1代的体质量日增长量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淀山湖♀×长江♂(SC)F1代的体长日增长量较大,SD和SC群体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P<0.05),两个杂交群体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可为淀山湖日本沼虾的种质创新和良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引进的两个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azou)群体及其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早期生产性能,如授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等不存在显著优势,自交组合BH08♀×BH08♂的最终成活率为63.37%,远低于其他三组的成活率(P〈0.01);(2)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表明,杂交组合与自交组合的体质量、绝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等存在一定差异,养殖时间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组间差异仅为显著水平(P〈0.05)或没有差异(P〉0.05);(3)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束时,两个杂交组合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对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然海水和天然饵料,采用无泥砂采苗方法,在天津沿海成功开展了青蛤工厂化育苗。幼虫初始壳长(120±1.28)μm,壳长平均日增长5.05μm,成活率23.0%;第19~31d为变态期,壳长平均日增长14.1μm,变态率32.9%;变态后至第53d,壳长平均日增长32.5μm,成活率82.3%。本次育苗试验充分利用天津沿海水质条件与环境特点,改进育苗方法,建立了适于天津海区的青蛤人工育苗工艺,共得到双水管稚贝约1.25亿枚。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斑海豹生长规律,达到科学饲养的目的,对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豢养斑海豹进行体检,获取动物性别、年龄、体质量和体长等信息;通过SPSS 13.0软件对动物的生长曲线、体长-体质量关系和雌雄间生长差异进行分析。试验共获得30头豢养斑海豹的体检数据,雌性11头,雄性19头。统计分析发现: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模型回归的斑海豹最大体长、体质量依次为167、170、171 cm和153、175、191 kg ;体质量-体长关系为(r2=0.908);研究还发现体长-年龄、体质量-体长间的相关关系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反映斑海豹的生长规律,而体质量年龄模型准确度较差。控制年龄的协方差分析未发现雌雄斑海豹生长规律间的差异(体长:P >0.05;体质量:P >0.05)。  相似文献   

13.
大黄鱼选育子一代生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测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选育子一代群体的生长性状,比较分析大黄鱼体长和体质量。结果显示:大黄鱼体质量的变异系数高于体长;选育子一代(EG)群体绝对增重率[(0.02±0.002)~(0.67±0.198)g/d]、绝对增长率[(0.04±0.007)~(0.08±0.007)cm/d]、增积量[(0.0006±0.0002)~(0.318±0.1089)]和肥满度[(1.2±0.18)~(1.96±0.23)]等生长性能均优于对照(CG)群体;EG群体的体质量最大特定生长率为9.08%/d,EG群体的体长最大特定生长率为2.15%/d。  相似文献   

14.
以海捕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进行选择育种,其子代与网箱养殖选育群体子代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的受精率虽小于对照群体,但孵化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群体(P0.05);野生群体的质量绝对增加率[(0.02±0.004)g/d~(0.26±0.081)g/d]、绝对增长率[(0.02±0.008)cm/d~(0.11±0.009)cm/d]、增积量(0.007±0.005~0.153±0.015)和肥满度(1.66±0.18~1.97±0.29)等生长性能均优于对照群体。野生群体的生长性状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遗传力,体长和体质量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027~0.185和0.001~0.040。对野生群体进行良种群体选育时可以提早根据体长和体质量进行苗种选择淘汰,将节省大量的选育时间和避免后期操作的不便,但野生群体现实遗传力较低,选育应该结合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25~28.5℃条件下,于室外土池中培养小球藻18 d ,分别采集不同生长时期(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的小球藻样本,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研究了土池小球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指数生长期的粗脂肪含量(占鲜质量4.85%)明显高于其他生长期(占鲜质量1.44%~1.85%)。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最高值出现在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和延缓期次之,衰亡期最低。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延缓期和衰亡期的含量分别为总脂肪酸的23.37%、17.92%、17.53%和12.47%;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分别为总脂肪酸的17.92%、12.98%、13.02%和8.62%。因此,指数生长期末期或稳定期初期是室外土池培养小球藻的最佳收获期。  相似文献   

17.
在洛河中共随机采样兴凯鱊183尾,测定了体长、全长、体重、年龄、食物组成、个体生殖力等指标,对兴凯鱊的年龄生长、食性和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渔获兴凯鱊由0+~2+龄共3个年龄组组成;兴凯鱊全长与体重关系比体长更为密切,其关系式为:W=7.9×10-3 L,3.2564(R2=0.941 8);兴凯鱊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腐屑、浮游生物等为食。兴凯鱊个体绝对生殖力(F)范围为870~1 600粒,平均1 205.7粒。  相似文献   

18.
虾夷扇贝獐子岛红品系家系建立及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欣  梁峻  赵学伟 《水产科学》2016,(5):510-515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1∶3),建立了12个金贝广场挑选的獐子岛红虾夷扇贝父系半同胞(A、B、C……L)和36个母系全同胞(A1、A2、A3,B1、B2、B3,C1、C2、C3……L1、L2、L3)家系,比较各家系间浮游幼虫期和稚贝期的生长及存活指标,以评估虾夷扇贝"獐子岛红"品系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K3家系5日龄幼虫生长速度最快,比生长最慢的B3平均壳长大9.40%;I1家系在15日龄时生长速度最快,壳长为164.83μm,C3、D3家系25日龄壳长最大,较平均壳长高17.71%;D2家系120日龄稚贝壳高生长最快,较生长最慢的C1和D1家系平均壳高大40.41%;D2家系180日龄壳高依然最高,较H1平均壳高(18.3mm)高38.96%。I1家系幼虫存活率最高,较D1家系平均存活率高17.67%;F2家系稚贝存活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108)。综合36个同胞家系的各指标,D2、I1家系生长、抗逆性状最优,可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自18世纪以来,大气中的pCO2增加了大约36%,大气中1/3以上的CO2为海水吸收,形成了大量的碳酸氢根(HCO-3)离子,使海洋表面的pH下降,形成不断加剧的海洋酸化现象[1],若不能有效控制CO2排放,到21世纪末,海洋表面的pH将下降0.3~0.4个单位,使表层海水pH达到80万年以来的最低值[2],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和海洋生  相似文献   

20.
2015年6月上旬,将3个家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分别饲养在面积为40m2(6.50m×6.15m)的稻田围隔中,每个围隔约2500尾。2015年7月中下旬,随机从中选取各3个家系的幼蟹,放入室内300L的养殖缸(30只/缸)中对比养殖。2015年8—10月连续测量了幼蟹的头胸甲宽、头胸甲长、体质量,用多重方差分析了环境、家系及生长阶段的性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养殖环境对A家系幼蟹生长性状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B家系则极显著(P0.01),对C家系,除了初始的生长性状影响不显著外(P0.05),其余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表明A家系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家系因素对幼蟹生长性状参数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表明遗传对于幼蟹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分析表明,蟹种的头胸甲宽、头胸甲长在两种养殖环境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14、0.305;体质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146,P0.05),表明以头胸甲宽、头胸甲长为选育指标得到的后代对两种养殖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