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率先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了云纹石斑鱼的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养殖基地选用的平均体重50 g/尾规格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 25℃、盐度28~31、pH7.8~ 8.2的水环境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65 kg/尾的商品鱼,平均单尾月增重50 g,成活率93.5%;共收获成鱼9.35万尾,单产49.9 kg/m3.本研究为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放养平均全长(29.95±2.51)cm、平均体重(357.00±8.31)g和平均全长(11.63±1.13)cm、平均体重(19.85±1.23)g两种规格的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鱼种进行深海网箱养殖试验。试验期水温为14.2~29.2℃,投喂含46%~48%粗蛋白的石斑鱼配合饲料,经12个月饲养,大规格云龙石斑鱼平均体重达(1 650.22±20.23)g、平均全长达(44.72±3.73)cm,小规格云龙石斑鱼平均体重达(480.20±22.32)g、平均全长达(32.41±3.53)cm,饲料系数为1.22。大规格云龙石斑鱼体重和全长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方程W=0.001L~(3.667),小规格云龙石斑鱼体重和全长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方程W=0.011L~(3.142)。云龙石斑鱼深海网箱养殖最适水温为21.2~28.7℃。试验结果表明云龙石斑鱼适合福州深海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部扶贫项目网箱养鱼试验示范基地,选用4口网箱,进行山地河流型水库长吻鮠鱼种培育试验,共投放鱼种12000尾,平均规格3.3g/尾,经过6个月的两次分级分箱饲养,获得大规格鱼种8054尾,平均规格48.7g/尾,成活率67%,投入产出比为1∶1.43。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突破中国北方网箱养殖品种少的缺陷,并合理利用闲置网箱,通过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开展斑点鳟(♀Oncorhynchus mykiss×♂Oncorhynchus mykiss)的陆海接力养殖试验,并与工厂化养殖进行了对比,达到提高斑点鳟的养殖存活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结果显示:从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9日,3种规格斑点鳟的初始体质量分别为(225.1±36.2)g、(102.8±23.5)g、(55.3±12.3)g,经384 d的工厂化养殖,养成平均质量分别达到(2143.4±253.1)g、(1 763.8±210.3)g、(946.3±120.4)g,存活率分别为91.2%、90.6%、89.3%;经384 d的陆海接力养殖,养成平均质量分别达到(2 408.3±321.2)g、(2 065.5±256.3)g、(1 142.6±156.3)g,存活率分别为87.5%、88.1%、85.3%,其中大规格苗种的平均日增体质量达到8.5 g/d。由此可见,最适宜进行陆海接力养殖的斑点鳟规格为体质量100 g以上的中等规格斑点鳟,且"陆海接力"养殖的斑点鳟具有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斑点鳟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棕点石斑鱼有效的经济养殖模式,在海水池塘中构建网箱进行了养殖试验。放养全长12.42±0.37 cm的棕点石斑鱼鱼种5 000尾,经过11个月的养殖,养成的商品鱼平均体质量达493.35 g,平均全长达31.80±2.03 cm,养殖成活率为91.24 %。同时在网箱外部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5万尾,收获成虾2 000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池塘网箱养殖模式,棕点石斑鱼的养殖周期可相对缩短,比港湾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半流水养殖分别缩短7个月和1个月。而在网箱外部放养南美白对虾,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单位水体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对野生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 Temminck et Schlegel)在池塘、微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试验情况。均重9.0g/尾的尖头塘鳢7 707尾,按规格大小分为3级(≤10g/尾、10~15g/尾、≥15g/尾),放在三种不同驯养环境共7组(池塘1组、玻璃钢微流水池3组、网箱3组),经3个月的驯养,共收获6 742尾,总成活率87.74%,均重29.4g/尾;其中,池塘组驯养成活率为86.51%,平均增重率为227.8%;微流水组驯养平均成活率为92.45%,平均增重率为232.1%;网箱组驯养成平均活率为90.26%,平均增重率为212.5%。不同规格尖头塘鳢驯养结果也存在差异,其中,规格≤10g/尾驯养成活率为86.72%,平均增重率为226.9%;规格10~15g/尾驯养成活率为93.11%,平均增重率为222.0%;规格≥15g/尾驯养成活率为94.74%,平均增重率为218.5%。驯养试验对尖头塘鳢具有较大的研究保护及推广养殖价值。  相似文献   

7.
“陆海接力”模式改变北方网箱无法养殖高附加值的石斑鱼局面。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在池塘、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养殖试验情况。395g/尾的花斑裸鲤855尾,经过170d的池塘驯养,成活778尾,驯养成活率91.0%,均重450g/尾,平均增重55g/尾,增重率13.9%;378g/尾的花斑裸鲤405尾,经过180d的流水池驯养,均重530g/尾,平均增重152g/尾,增重率40.2%,成活308尾,驯养成活率76.0%;345g/尾的花斑裸鲤2029尾,经过14个月的网箱驯养,均重500g/尾,平均增重155g/尾,增重率44.9%,成活1002尾,驯养成活率49.4%。野生花斑裸鲤驯养试验平均总成活率为72.1%。寄生虫病是导致花斑裸鲤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驯养试验对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大菱鲆鱼种南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并探讨了其网箱养殖前景。在水温12~22℃,盐度26~28,pH值7.9~8.1条件下,平均体重168g的大菱鲆鱼种经3个多月养殖达到商品鱼规格(平均体重556g),大菱鲆鱼种运输成活率98.3%,养殖成活率95.5%。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报道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在池塘、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养殖试验情况。395g/尾的花斑裸鲤855尾,经过170d的池塘驯养,成活778尾,驯养成活率91.0%,均重450g/尾,平均增重55g/尾,增重率13.9%;378g/尾的花斑裸鲤405尾,经过180d的流水池驯养,均重530g/尾,平均增重152g/尾,增重率40.2%,成活308尾,驯养成活率76.0%;345g/尾的花斑裸鲤2029尾,经过14个月的网箱驯养,均重500g/尾,平均增重155g/尾,增重率44.9%,成活1002尾,驯养成活率49.4%。野生花斑裸鲤驯养试验平均总成活率为72.1%。寄生虫病是导致花斑裸鲤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驯养试验对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仙女湖网箱养鱼的效益、调整网箱养鱼的结构,2006年,我们在仙女湖原江口水库的一个库湾中进行了四个网箱养殖匙吻鲟的试验.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于当年11月下旬验收,平均个体达到750g,成活率达98%,单只网箱养殖匙吻鲟的产值、效益是常规水产养殖的10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2个不同生长阶段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设计了蛋白水平分别为37%、40%、43%、46%和49%5组等脂等能的饲料。大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41.29±5.72)g,小规格石斑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83.93±0.30)g,每个网箱15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8周。结果显示,大、小规格石斑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大规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43%组石斑鱼特定生长率最大(P0.05)。2个生长阶段石斑鱼的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胆固醇和血糖随蛋白水平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P0.05)。大规格石斑鱼的肌肉灰分随蛋白水平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小规格石斑鱼则显著升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随蛋白水平增加显著降低,p H逐渐增加,肌肉硬度和弹性先增加后降低(P0.05)。结果表明,大规格石斑鱼适宜蛋白需求量为40.94%,小规格石斑鱼蛋白需求量为43.44%,小规格石斑鱼品质优于大规格石斑鱼。  相似文献   

13.
平潭县网箱养殖真鲷,是由陈大关联合体进行试养获得成功而发展起来的。该联合体于1986年5月在本县自然海区购买真鲷鱼苗35000尾,利用放养石斑鱼的网箱进行养殖,经过18个月的精心管理。达到商品鱼规格,平均个体重达0.95公斤。总产30吨,产值12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殖红鳍笛鲷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齐鲁渔业》2002,19(7):11-12
2000年在深圳市进行了7个月网箱养殖红鳍笛鲷试验,个体增重48.4倍,群体增重29.1倍,平均成活率60.2%。商品率(0.4kg/尾)达98%以上,投入产出比1:1.70。  相似文献   

15.
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国沿海主要有青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现将云纹石斑鱼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发育率和畸形率进行统计;分别对45~245日龄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别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在生长时间跨度为2~13月龄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并于13月龄时统计成活率(苗种为2016年繁育);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对测定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Excel软件拟合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受精率平均为55.5%±26.7%,正常发育率平均为33.9%±23.6%,畸形率平均为8.3%±0.9%。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体长、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7) cm、(316.7±57.3) g,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3) cm、(123.2±30.2) g,云龙石斑鱼比云纹石斑鱼生长快,云龙石斑鱼的体长为云纹石斑鱼的1.3倍,体质量为云纹石斑鱼的2.6倍。云龙石斑鱼在45~245日龄阶段的生长曲线为W=0.039 2L2.891 2(R2=0.986 9),云纹石斑鱼生长曲线为W=0.025 5L3.021 6 (R2=0.990 8),在本阶段云龙石斑鱼为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型。经过12个月的对比养殖,云龙石斑鱼成活率为97.2%,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活率为93.2%~94.5%,云龙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35.3±4.1) cm、(700.0±247.2) g,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28.6±3.5) cm、(550.0±224.8) g,云龙石斑鱼体质量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的1.3倍,全长为1.2倍。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具有生长快、畸形率低、成活率高的杂交优势,为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新品种云龙石斑鱼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宁德三都澳海区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Cuvier)经375 d不同方式的网箱养殖比较,与大黄鱼混养的褐菖鲉个体平均体重增重量达80.9 g,成活率72.8%;单养Ⅱ网箱底部投放石莼等活体藻类,褐菖鲉个体增重量为71.0 g,成活率72.5%;单养Ⅰ只放养褐菖鲉,个体增重量为61.6 g,成活率67.1%。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混养单养Ⅱ单养Ⅰ,可知褐菖鲉与大黄鱼混养效果最好。水温高于26℃,褐菖鲉极易死亡,采取网箱底部投放大型活体藻类、不投饵或少投饵、不更换网衣等度夏措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养殖技术,引进斑石鲷(体长6 cm、体质量约6 g)进行室内水泥池的幼鱼培育和海区网箱养殖,经过六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25 d的室内水泥池幼鱼培育,斑石鲷幼鱼平均体质量达120.3 g/尾,日增重0.91 g;移至海区网箱养殖61 d后平均规格达243...  相似文献   

19.
郭海山 《河北渔业》2012,(11):28-29,60
在燕山水库开展了使用较大规格的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通过养殖水域的合理选择,饵料科学投喂,有效的鱼类疾病预防治疗和日常管理等方法,经过8个月的饲养,斑点叉尾鮰平均出箱规格为764g,成活率为90.1%,纯收入为293 464元,投资回报率为:61.02%。  相似文献   

20.
正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属于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俗称老虎斑,其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名优养殖品种。棕点石斑鱼主要养殖于海南等省的热带海域,在处于亚热带的浙南海域面临低温胁迫,冬春季节在自然海域不能养殖。陆海接力养殖是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海水网箱养殖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