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联活菌制剂,在室内进行了对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具有较好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随着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加;各菌株氨氮降解能力依次为: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依次为: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对氨氮、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更显著、快速.当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5、3.0、4.5 kg/hm~2时,5 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2%、80%、74%,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接近100%,结果均显著高于添加同剂量单一菌株时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在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0、0.07、0.14g)及在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分别为0、0.1、0.2g/m~3)对生长性能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对虾成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对虾成活率呈上升趋势,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溶解氧水平呈下降趋势,硝态氮无明显变化并始终处于上升趋势。结果显示酵母培养物的最适添加量为每100g南美白对虾基础饲料中0.14g、养殖水体中枯草芽孢杆菌的适宜添加量为0.1g/m~3。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鱼类养殖池塘中的生态作用,采用直接往养殖水体中投放该制剂的方法,研究分析微生物数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实验池数量为0.35×10~3~1.45×10~3cfu/m L,对照池为0.04×10~3~0.08×10~3cfu/m L;浮游植物生物量,实验池为0.094~1.521 mg/L,对照池为0.103~0.763 mg/L,实验池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鱼塘中枯草芽孢杆菌与硅藻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844(P0.05);当溶氧≥6 mg/L时,枯草芽孢杆菌与亚硝酸盐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15(P0.05)。溶氧过低(2 mg/L)时,枯草芽孢杆菌对亚硝酸盐氮、氨氮没有明显的降解作用;溶氧≥6 mg/L时,对亚硝酸盐氮、氨氮的降解作用明显。研究表明,投放适量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状况,对水质起到进一步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鱼苗的养殖水体中引入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检测水体的水质指标、鱼苗体内与免疫相关酶的酶活力、鱼苗的生长率和成活率。实验结束时,引入1.0×10^4 cfu/mL枯草芽孢杆菌实验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分别为2.72 mg/L、0.15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力、抗菌活力分别达249.9 U/g prot、0.59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鱼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提高了11.0%。结果显示:适合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地改善鱼苗养殖水体的水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产乳酸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8±1)℃、盐度28下,将产乳酸芽孢杆菌制剂添加到养殖10尾凡纳滨对虾、容水200L的0.3m~3室内玻璃钢桶中,使芽孢杆菌终密度为10~4、10~5、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组为对照组。定期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以及总异养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添加芽孢杆菌各试验组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弧菌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高密度芽孢杆菌试验组(10~6 cfu/mL)养殖水体中总异养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添加芽孢杆菌后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在第4d后会出现下降趋势。试验还发现,在养殖后期初次投入芽孢杆菌时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短期升高。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能改善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可作为益生菌用于对虾养殖中。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大黄鱼苗的适宜养殖密度、水质变化趋势与病害防控效果,开展了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大黄鱼苗培育试验。投苗规格1.82 g/尾,养殖密度分别为350尾/m~3、400尾/m~3和450尾/m~3,每个密度使用3个养殖桶进行平行对比试验,养殖周期180 d。结果表明:400尾/m~3为适宜密度,其养殖存活率、结束均重和尾日增重分别为83.6%、95.4 g和0.52 g,显著高于450尾/m~3密度组11.2%(该组对应值75.2%,下同)、27.5%(74.8 g)和28.1%(0.41 g)(P0.05);饵料系数1.28,显著低于450尾/m~3密度组22.9%(1.66)(P0.05);与350尾/m~3密度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400尾/m~3密度组养殖水体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115 mg/L和0.037 mg/L,显著低于450尾/m~3密度组25.3%(0.154 mg/L)和41.0%(0.063 mg/L)(P0.05),与350尾/m~3密度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爆发寄生虫病及细菌性疾病。研究表明: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培育大黄鱼苗,具有节水减排、养殖存活率高和生长良好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与腐植酸钠合剂净水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水体中高含量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水产动物有害。试验通过不同配比腐植酸钠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混合剂处理模拟养殖污水,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投入10 mg/L腐植酸钠与1.2×10~3 cfu/mL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剂对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虾类工厂化养殖使用的生物絮团种类,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为实验材料,探讨了3种不同产地(河南、福建、河北)来源的EM菌产生的生物絮团对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水体氨氮(ammonia nitrogen, AN)浓度的影响。每种生物絮团下共设置600尾/m~3、800尾/m~3、1 000尾/m~3共3个养殖密度,实验周期为8 d。结果显示,应用河南产地的EM菌,在600尾/m~3、800尾/m~3、1 000尾/m~3养殖密度下,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28 mg/L、1.52 mg/L、1.90 mg/L,日均节水率为50.1%;应用福建产地的EM菌,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03 mg/L、1.48 mg/L、2.15 mg/L,日均节水率为52.2%;应用河北产地的EM菌,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58 mg/L、1.78 mg/L、2.74 mg/L,日均节水率为24.4%;而对照组水体最终氨氮浓度分别为1.62 mg/L、2.12 mg/L、3.05 mg/L,以上3种生物絮团在脊尾白虾高密度海水养殖中均有降低水体氨氮的作用,且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揭示水产养殖过程中应对适宜的EM菌试剂进行筛选后使用。实验筛选获得了适合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的生物絮团,为进一步开展其工厂化养殖及节水减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改善水质提高凡纳滨对虾幼体抗逆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放不同浓度梯度的枯草芽孢杆菌于凡纳滨对虾幼体养殖环境中,监测不同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下与养殖环境相关的水质因子(氨氮、亚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观察不同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下凡纳滨对虾幼体对人工制造的胁迫环境的抗逆性;观测不同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下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成活率与体重增长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水质改善和凡纳滨对虾幼体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P〈0.05)降低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抑制亚硝酸盐氮的产生;当枯草芽孢杆菌投放浓度为1.25×10^4cfu/ml时,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态氮、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值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5.30%、59.70%、88.64%,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0.00%,体重增长率是对照组的2.44倍;当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1.25×10^4~1.25×10^6cfu/ml时,对虾抗逆性显著(P〈0.05)增强,对虾在氨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钾、甲醛胁迫下24小时的成活率均值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94%、24.44%、44.17%、18.61%。  相似文献   

10.
徐帅琳 《中国水产》2016,(10):112-115
正本实验研究了光合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细菌优化配比成的复合功能菌去除养殖水体有机氮效果。结果表明,光合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培养生态制剂能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氮,对高浓度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99.6%和94%。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密度对网箱养殖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在水温8.2~19.1℃下,将体质量1.02 kg的硬头鳟鱼种养殖在5m×10m×6m网箱中,网箱放置在松花江上游的松山水库中,密度分别为5尾/m~2(Ⅰ组)、8尾/m~2(Ⅱ组)、11尾/m~2(Ⅲ组)和14尾/m~2(Ⅳ组),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2%、粗脂肪22%的颗粒饲料,常规养殖。145d的养殖表明:网箱养殖的放养密度对硬头鳟的生长有一定影响。第Ⅳ组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放养密度为5~11尾/m~2时硬头鳟的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大于此密度范围则呈负相关。第Ⅲ组鱼的终末体质量、日增重、增重率、利润和利润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4个密度组硬头鳟的产量随放养密度增加而递增。本试验表明:网箱养殖硬头鳟的放养密度为11尾/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在35口面积均为30 m2的室内水泥池中,分7种规格、11个不同养殖密度组,共投放45.7万粒方斑东风螺苗进行养殖试验。经过151~216 d的养殖,共获商品螺2574.9 kg,平均单产2.5 kg/m2,平均规格146粒/kg(115~192粒/kg),成活率82.2%(48.4%~97.8%),饵料系数2.6。苗种规格为870~9200粒/kg的成活率较高且稳定,成活率超过86.5%,规格大于12170粒/kg的成活率明显下降,23400粒/kg的成活率仅为48.4%;投放密度为185.6~868.2粒/m2时,密度对养殖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养成规格影响较大,养殖密度超过542.6粒/m2时,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单产水平,采用梯度设计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放养密度和日投饲率对养殖南美白对虾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北疆地区南美白对虾单产(Y)与放养密度(SD)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Y=-0.0461SD2+11.204SD-78.959(R2=0.9707)(F>F0.01),当地南美白对虾最佳放养密度为122 ind./m2;新疆北疆地区南美白对虾单产Y与日投饲率(DFR)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Y=-24882DFR2+3628.2DFR+133.71(R2=0.8128)(F>F0.05),当地南美白对虾最佳日投饲率为7.29%。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40 d养殖实验,研究了4个养殖密度G0(250尾/m^3)、G1(500尾/m^3)、G2(1000尾/m^3)、G3(2000尾/m^3)对体重为0.08 g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生长、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密度胁迫20 d时,G1、G2生长和成活率与G0差异不显著(P>0.05),G3显著低于G0(P<0.05);胁迫40 d时,G1生长和成活率显著低于G0(P<0.05),G2生长显著低于G0(P<0.05),G2成活率与G0差异极显著(P<0.01),G3生长和成活率均与G0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检测血淋巴、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中抗氧化系统指标发现,中国对虾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随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 d时,4种酶的活性在G1和G2中显著高于G0(P<0.05);40 d时,则显著降低(P<0.05)。中国对虾中丙二醛(MDA)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G3的MD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G0(P<0.05);G1、G2的MDA含量仅在40 d肝胰腺中显著高于G0(P<0.05),其他组织内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养殖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pH、DO、NO2-N、NO3-N、NH3-N和COD无显著影响(P>0.05),均在中国对虾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本研究表明,密度胁迫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养殖20 d时的适宜密度为1000尾/m^3,40 d时的适宜密度为250尾/m^3。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ies deal with the intra‐specific effects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with unlimited food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variation of the animal and energetic changes of small individuals under the stress of large individu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itial body weight of 5.12±0.09–6.11±0.26 g of sea cucumber among the densities of 5, 10, 20, 30, 40 and 50 ind./100 L, the density of 20 ind./100 L was the optimum stocking density because of its highest specific growth rate, crude protein content and crude lipid content in tissue. Individual growth variation of A. japonicu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cking densities, whe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riation were found when the density was over 30 ind./100 L (P>0.05). The low‐weight individuals under the stress of heavy‐weight individuals exhibited obvious changes in energetics, such as lower ingestion rate, lower energy deposited as growth but higher respiration and excretio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n growth of the animals was over 70% due to the simultaneous action of aggression and maybe a factor of chemical mediator, and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energetics of small‐sized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钝吻黄盖鲽生长的影响及水质变化情况,将体质量为(250.00±50.83)g的钝吻黄盖鲽分成8个试验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8、22、26、30、34、38、42、46 kg/m3),进行了3个月的饲养试验,检测不同养殖密度下鱼的成活率、体质量增长率及饲料系数,同时对试验期间氨氮、亚硝酸盐和溶解氧等各项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的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钝吻黄盖鲽的成活率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低密度组(18 kg/m3)的体质量增长率最高,为36.1%,高密度组(46 kg/m3)的体质量增长率最低,为24.8%,且体质量增长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饲料系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养殖期间各项水质指标均保持在适宜钝吻黄盖鲽生长的范围内。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综合考量养殖生长指标及单位面积产量,钝吻黄盖鲽规模化生产的最适养殖密度为42~46 kg/m3。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鱼虾混养模式,设置不同的罗非鱼(Oreochromis)养殖密度(6 000、8 000和10 000尾/667 m^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轮捕轮放,每次每口5 000尾,通过150 d的养殖比较分析罗非鱼生长、血清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结果显示:3个密度下罗非鱼增重率分别为71 194%、69 285%和49 977%,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37%/d、4.36%/d和4.14%/d;10 000尾/667 m^2密度下罗非鱼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浓度均低于6 000尾/667 m^2和8 000尾/667 m^2密度组,而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免疫基因C-LZM表达量随着养殖密度的上升显著下调,而IL-1β、TNF-α则与之相反,6 000尾/667 m^2密度下罗非鱼肝脏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0 000尾/667 m^2组。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下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生长、血清代谢、肝脏免疫基因表达影响显著,建议罗非鱼密度不高于8 000尾/667 m^2。  相似文献   

18.
温瑞塘河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7月对温瑞塘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10个采样点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24种;其中,轮虫15种、枝角类6种、桡足类3种;优势种包括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镰状臂尾轮虫(B.falcaty)、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长足轮虫(Rataria neptunia)、指状许水蚤(Schmackeria inopinus)、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和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优势种组成随季节变化略有不同;浮游动物的月均密度为13.39 ~310.8个/L,月均生物量为0.29 ~ 26.04 mg/L,两值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高;就空间分布状况看,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各样点间存在明显差异.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温瑞塘河的水温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P≤0.05);而高锰酸钾指数( CODMn)、总氮(TN)和氨氮(NH4+)对浮游动物密度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但总氮的变化趋势由NH4+的多少决定.建议在温瑞塘河水环境治理过程中,重点关注水体CODMn和NH4+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涌泉水温度5.6~10.5℃下,将体质量(17.52±0.22)g的2龄褐鳟Salmo trutta饲养在流水圆柱形平底玻璃钢(半径45cm,高60cm)水槽中,水深40cm,密度分别为6.8kg/m~3(SD1)、10.4kg/m~3(SD2)、14.0kg/m~3(SD3)、17.5kg/m~3(SD4)、21.0kg/m~3(SD5)和24.5kg/m~3(SD6),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探讨养殖密度对褐鳟生长的影响。70d的饲养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的放养密度未显著影响2龄褐鳟的存活率(P0.05),净增重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大。SD5组褐鳟净增重(116.55g/(m~2·d))最大;SD4组褐鳟的日增重(0.25g/d)、增重率(102.07%)和特定生长率(1%/d)显著高于SD3组(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溶解氧含量(DO)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SD1、SD2、SD3(10.14~11.84mg/L)组极显著高于SD5、SD6组(9.62~11.53mg/L)(P0.05);养殖29d和50d时SD1组NO_2~-含量(0.02~0.06mg/L)与SD3、SD5、SD6组(0.04~0.06mg/L)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不显著;36d后SD2、SD3(0.17~0.22mg/L)组的NH4-NT显著低于SD6组(0.25~0.38mg/L)(P0.05)。比较分析认为,2龄褐鳟的最佳养殖密度应为17.5kg/m~3,不要低于10.4kg/m~3。  相似文献   

20.
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DO是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最佳养殖容量为46.0 g/m3或32.2 g/m2(32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