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在化学组成上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水组成,这些成分不同的配比给予鱼和贝类等特有的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然而水产品的高水分活度、中性p H和自溶酶导致其极易腐败。水产品的劣变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包括脂肪氧化、内原酶活性相关的生物反应,另一种是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因此必须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的保鲜技术来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减少水产品因变质不能食用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近年来,已经有一系列的保鲜技术用于水产品上。低温保鲜是通过降低微生物繁殖速度、降低酶活性、抑制非酶反应来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未培养微生物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可培养微生物占微生物种类99%以上,使得微生物的多样性资源难以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宏基因组是指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微生物环境中的基因组组合,直接分离未培养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克隆到可培养微生物中,最后筛选所需要克隆。综述了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和利用未培养微生物资源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3.
高压脉冲电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食品工业新技术,它具有杀菌时间短、能量使用率高、基本上不破坏食品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系统的基本结构、对水产品中微生物的影响、对水产品蛋白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对水产品质地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科技撷零     
栅栏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保鲜技术开发栅栏技术是将制约食品保藏的各种因素巧妙结合应用的综合方法。日本小野食品兴业株式会社“新含气调理杀菌技术”应用了栅栏技术 ,利用食品原材料调味烹饪的减菌化处理、多阶段快速升温和两阶段急速冷却的温和式杀菌 (高温域较窄 )、充氮包装等因子 ,低强度协同作用 ,控制微生物细菌 ,常温下水产品能保存 6个月以上 ,且较好地保存了水产品原有的风味和口感。“真空冷却红外线脱水技术” ,利用食用酒精减菌、抽真空脱水、气体置换包装、冷藏等因子的协同作用 ,水产品可冷藏保鲜 1个月左右。南韩研发出活鱼无…  相似文献   

5.
3.发酵技术去除水产品中的腥味和异味 水产品本身含有的腥味和异味是大多数消费者所不喜欢的,通过发酵技术可以去除水产品的腥味和异味,并能产生特殊的香味。在鱼沙司的加工中,发酵后含氨物质对产物的香味有增强作用。在发酵加工中还有一些香味物质VFA(一些小分子量的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与香味物质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还有经过发酵的咸鱼有一种咸味能掩盖原有的气味。另外在水产品中含  相似文献   

6.
杨建军  赵红霞 《畜禽业》2002,(8):X036-X037
乳酸菌是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中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广泛存在于人、畜、禽肠道、许多食品、物料及少数临床样品中.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近年来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世界水产品的年产量约1亿吨左右。但每年因变质而丢弃的约占10%,另外还有30%左右属低值水产品。只能作动物饲料。因此,真正供给人类食用的水产品并不丰富,为解决水产品供应不足问题.同时为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国际水产品加工正向以下五大类方向发展:豆.方便食品。用低值水产品加工成鱼糜,再用鱼糜生产出各种鱼糕、鱼卷、鱼饼、鱼儿、鱼片、鱼酱和鱼香肠等。这样的食品不用烹调直接食用,既把低质水产品变成营养丰富的高档食品,又可长期保存,携带方便。2.风味食品。用优质水产品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的…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但自然界中只有不到1%的微生物可以通过传统培养方法获得[1],极大的限制了微生物相关研究。宏基因组学最早由Handelsman等提出,自环境样品中提取出含有的总微生物DNA构建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2]。宏基因组学方法共包括全宏基因组技术及16SrRNA片段扩增技术,通过高通量测序,打破了传统以培养为主的微生物研究方式,又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等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安全性关键控制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食品产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已成为食品生产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水产品安全性概况及其微生物的来源,分析微生物的危害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包括预测微生物技术、栅栏技术、HACCP,以期对保证水产品的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内源酶活性强,携有大量微生物,易腐败变质,影响水产品的贮藏、流通及营销各环节,因此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从物理、化学及生物保鲜三个角度分析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赵勇  武艺  李玉锋  刘海泉  王敬敬 《水产学报》2021,45(11):1943-1953
水产品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然而,水产品消费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鉴于此,水产品加工副产物依据其不同特性已经被开发应用到诸多领域。其中,水产品副产物蛋白因其独特的功能特性与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回收和利用。因此,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广泛用于回收水产品副产物蛋白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同时,介绍了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副产物蛋白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水产品副产物蛋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进一步提升水产品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潜力,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势在必行。冻干食品以其优良的营养品质,易流通、贮藏和方便食用,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前处理工艺(切片处理、超声波处理、浸渍处理、涂膜处理等)、冻干工艺参数(预冻工艺参数、干燥条件等)、品质变化(感官、质构、营养、风味、滋味、复水性)和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今后的研发趋势,为水产真空冷冻干燥制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实验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数量、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在草鱼发酵过程中(0~15d)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  相似文献   

14.
李汴生  黄雅婷  阮征 《水产学报》2021,45(7):1259-1276
本文综述了传统生食水产品加工方法的生物性危害、和7种非热杀菌技术对水产品的杀菌作用和对其品质的影响,为非热杀菌技术在即生食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其中超高压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高密度CO2杀菌技术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其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因水产品种类、工艺参数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高压杀菌技术和高密度CO2杀菌技术在高处理强度下会使鱼类、虾类等出现肉质透明度降低、硬度增加的现象,辐照杀菌技术在高处理强度下则会使水产品产生异味。而稳定态二氧化氯、臭氧杀菌技术、酸性电解水和生物保鲜剂具有良好的减菌、抑菌效果,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较小,可用于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维持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含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9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4.72±0.28)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其中1组投喂对照饲料(含50%鱼粉,不含豆粕),另外8个试验组分别投饲由去皮豆粕(DSM)、酶解豆粕(ESM)、发酵豆粕Ⅰ(FSMⅠ)和发酵豆粕Ⅱ(FSMⅡ)替代20%和40%的鱼粉的饲料,9组分别命名为FM、DSM20、DSM40、ESM20、ESM40、FSMⅠ20、FSMⅠ40、FSMⅡ20、FSMⅡ40。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7周的养殖实验后,评定4种豆粕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替代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显示,FM组和FSMⅡ2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FM、DSM20、FSMⅠ40、FSMⅡ20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DSM40、ESM20、ESM40及FSMⅠ20组(P0.05),不同试验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酶解豆粕替代40%鱼粉导致实验鱼的血清对哈维氏弧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去皮豆粕替代20%鱼粉导致血清对溶藻弧菌抵抗能力下降;但发酵豆粕不影响血清及黏液对3种菌的抵抗能力。研究表明,以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抗菌能力为评价指标,发酵豆粕是鱼粉的最佳替代源,发酵豆粕Ⅰ和Ⅱ均能替代20%~40%的鱼粉,但存在抗氧化能力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发酵豆粕Ⅰ40%替代组;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在抗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方面无优势。  相似文献   

17.
栅栏技术在淡腌半干鲈鱼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简称鲈鱼)淡腌加工制品,研究了淡腌半干鲈鱼的加工工艺。运用栅栏技术,通过分析淡腌半干鲈鱼加工过程各主要栅栏因子对制品的感官品质、风味和细菌总数的影响,优化前处理、腌制工艺(食盐、糖、酒、柠檬酸、腌制温度和时间)、干燥工艺(干燥方式、温度和水分活度)和包装工艺(包装前处理、杀菌方式、包装方式)等多种栅栏因子,获得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鲈鱼前处理选择4g·L~(-1)柠檬酸进行浸泡清洗,采用食盐60 g·L~(-1),糖20 g·L~(-1),酒体积分数1.5%,在4℃腌制4 h,在(30±2)℃热泵干燥机中烘12 h,产品水分活度(Aw)控制在0.88左右,将产品真空包装在0~4℃放置24 h后进行巴氏杀菌(85℃,杀菌30 min),能很好地保持产品品质和风味,有效降低微生物数量,延长保质期,经贮藏实验表明淡腌鲈鱼半干制品在4℃条件下可贮藏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水产品生产中滥用抗生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时有发生。水产品溯源技术在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可以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源头,从而对安全事件进行更好地分析,进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物等3个方面对水产品溯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水产品溯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水生生物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养殖、运输以及展示等过程中福利水平低下现象层出不穷,寻求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水生生物福利低下的问题,成为保障并提升水生生物福利的一大重要工作。环境丰容作为一项能够通过对圈养动物生存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圈养动物福利水平,使得圈养动物获得生理和心理健康,展示其自然行为的技术,成为保障和提升水生生物福利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对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环境丰容技术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保障并提升水生生物福利水平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本文综述了环境丰容的定义、发展历程、环境丰容与动物福利的关系以及在水生生物中的4种主要环境丰容技术。同时,就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提供更多方案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戈贤平  刘波  缪凌鸿  赵永锋  林艳  路思悦  姜文强  钱琳洁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6-119606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具有食性广、养殖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高、易捕捞、易繁殖等特点,且具有味美、头小、含肉率高、体形好、规格适中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增加优质水产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团头鲂全产业链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新品种培育及育种技术、饲料营养需求调控及投喂技术、养殖应激与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新型养殖模式、营养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提出了具有生产性能优、抗病抗逆性强和适于加工的团头鲂种质资源的挖掘,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及精准营养供给、生态防控和高品质加工调理技术的研发等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以期为团头鲂全产业链的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