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日益严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仅造成小麦产量严重下降,而且籽粒带毒危及人畜健康。随着单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性日益增强,选用新型药剂是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的有效策略之一。试验结果表明:戊唑·咪鲜胺与氰烯·戊唑醇病指防效没有显著差异,防效均在80%以上,该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治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25%氰烯菌酯与常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用药剂主要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但是由于多年来单一药剂的使用,防效已有所下降,在大流行年份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为此,引进了25%氰烯菌酯悬浮剂与几种常用药剂相比较做了此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g和150 g,对赤霉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并与对照和多菌灵进行比较,得出下列结论: 1.采用正常运行的沼气池生产的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发病率比对照下降20.71%,相对防治效果提高44.88%,与多菌灵防效相当。 2.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以不稀释在小麦盛花期亩喷50公斤效果最好。 3.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不需投资,便于推广,避免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对20%井A·氟啶胺SC、40%肟菌·叶菌唑SC、30%氟啶·丙硫WP、40%咪·丙WP、20%丙硫菌唑WP、35%咪菌唑WP、25%氰烯菌酯SC、46%多·酮WP、0.3%四霉素AS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咪·丙、20%丙硫菌唑、35%咪菌唑、25%氰烯菌酯的防效较好,均在80%以上,20%井A·氟啶胺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5.
春季用15%麦极可有效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用麦极20g/667m2,对看麦娘的株防效达93%以上,鲜重防效达95%以上,而以菵草、硬草为重发生的麦田用麦极30g/667m2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对小麦的危害,明显增加小麦产量。麦极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6种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5%氰烯菌酯SC和125 g/L氟环唑SC均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建议交替轮换使用,应以125 g/L氟环唑SC为主。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对小麦生产的危害甚大。一般年份病穗率10%左右,严重年份病穗率达30%左右,局部达60%以上。小麦受害后不仅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据调查,西充县2015年小麦赤霉病不同程度发生面积超过5 600 hm~2,占总面积的30%,部分小麦地块偏重发生,病穗率达40%~50%,对小麦千粒重和单产造成严重影响。1症状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整个生育期间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穗部,造成穗腐或穗枯。西充县赤霉病一般在扬花时发生,最早在颖壳或小穗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逐渐扩大蔓延至整个小穗,出现粉白至粉红色霉层,随着气温升高呈现黑色斑点或颗粒,导致子粒干瘪减  相似文献   

9.
张淑明  韩琳 《农业工程》2018,8(11):127-129
为试验35%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和防治小麦根腐病、金针虫的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石新828为试验品种,在2016—2017年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每100 kg种子35%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58.3、87.5和175 g/100 kg种子)进行研究,以确定使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增强了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58.3、87.5和175 g/100 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5.55%、6.45%和7.7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5.41%、5.13%和5.27%,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35%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药量为87.5 g/100 kg包衣。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是导致小麦大幅度减产的病害之一,对其开展自动识别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传统方法一般通过阈值、色彩直方图等在农田复杂背景下开展小麦赤霉病的分割识别研究,其分割识别精确度较差并且泛化能力也不尽如意。为了在节省大量人力成本的同时对小麦赤霉病病斑进行快速、准确地分割从而辅助农业工作者对小麦患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确认并开展后续的针对性研究,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小麦赤霉病语义分割网络模型UNetA。该模型依据小麦赤霉病数据集的特点,使用融合了位置自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的注意力机制模块,并将注意力机制模块融入改进了的UNet结构中,再利用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衡量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距同时缓解样本不均衡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经典网络模型相比,UNetA模型的分割精度和实时性明显占据优势,其MIoU值达到83.90%,分割单张图像所用平均时间仅为0.588 0 s。  相似文献   

11.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对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5叶期使用进行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茎叶喷雾,药后40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0.89%,鲜重防效95.81%;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猪殃殃、牛繁缕、蓼、小藜阔叶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50 m L。  相似文献   

12.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快速、有效地监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利用数码相机对人工接种赤霉病菌的小麦田进行RGB图像获取,在图像预处理基础上,对Deeplabv3+网络模型进行调参和训练。以轻量化网络MobileNet V2为网络编码模块,利用空洞卷积技术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小麦赤霉病发病麦穗的识别与检测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精度为0.969 2,损失函数Loss为0.103 0,平均交并比MIoU为0.793,模型识别与检测效果较好。上述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检测与识别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对小麦产量、品质都有严重影响的重大病害,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一般年份以长江中下游和东北春麦区发生最重,重发年份波及黄淮海麦区。赤霉病侵染小麦不但会引起麦穗枯黄发霉、籽粒腐败变质,而且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赤霉病一旦流行,不仅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下降,而且病菌产生的毒素还会导致小麦失去食用、乃至饲用价值,大流行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50%~60%,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和小麦蚜虫是小麦收获前主要影响小麦产量品质的一病一虫,我们用24%霉蚜净对赤霉病、蚜虫进行防治试验,以进一步明确24%霉蚜净防治小麦赤霉病和蚜虫的应用效果。一、材料与方法:选择本市主栽品种扬麦158。试验地点在丹阳市农业推广中心院东。试验处...  相似文献   

15.
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和锈病是危害小麦产量的三大病害。为提高小麦病害图像的识别准确率,构建一种基于Vision Transformer的小麦病害图像识别算法。首先,通过田间拍摄的方式收集包含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和锈病3种病害在内的小麦病害图像,并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建立小麦病害图像识别数据集;然后,基于改进的Vision Transformer构建小麦病害图像识别算法,分析不同迁移学习方式和数据增强对模型识别效果的影响。试验可知,全参数迁移学习和数据增强能明显提高Vision Transformer模型的收敛速度和识别精度。最后,在相同时间条件下,对比Vision Transformer、AlexNet和VGG16算法在相同数据集上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Vision Transformer模型对3种小麦病害图像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6.81%,相较于AlexNet和VGG16模型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6.68%和4.94%。  相似文献   

16.
嘉琪 《农业工程》2019,(4):69-69
目前,正值冬小麦孕穗抽穗期,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关键期。据预测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大部冬麦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预测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将大流行,在黄淮北部、华北麦区将中度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病害大范围流行成灾,防病治虫夺丰收,科学用药保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四氯虫酰胺等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悬浮剂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为最低,其余4种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虫口防效优于卷叶防效。药后14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悬浮剂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仅为45.92%、17.16%,其余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与40%甲氧·茚虫威悬浮剂、6%阿维·茚虫威微乳剂的防效相当,且持续性较好,短期内的虫口防效比卷叶防效好。  相似文献   

18.
25%吡蚜酮对麦田灰飞虱防效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5%吡蚜酮防治麦田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对麦田灰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效,每667 m2用25%吡蚜酮WP 20~40 g,药后15 d对成虫防效达92%以上;每667 m2用25%吡蚜酮20 g以上,药后31 d对1代若虫防效达78.50%以上,药后41 d防效仍保持在76.90%以上.因此可作为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首选药剂,并将20 g/667 m2作为生产上防治麦田灰飞虱推荐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9.
<正>40%酚菌酮水乳剂(EW)是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近年来重点试制、试验的杀菌剂,该产品是环保型的农药制剂,对粮食作物、果树、蔬菜、棉花等多种作物上的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效。2012年4月份我们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上对其组织实施了田间药效试验,以便明确该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使用技术,使用剂量和使用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为该产品推  相似文献   

20.
对3WPG-600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效果进行了测试,并与HH-14型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背负式机动喷雾机相比,3WPG-600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的雾滴覆盖率明显提高,而且对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