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对20%井A·氟啶胺SC、40%肟菌·叶菌唑SC、30%氟啶·丙硫WP、40%咪·丙WP、20%丙硫菌唑WP、35%咪菌唑WP、25%氰烯菌酯SC、46%多·酮WP、0.3%四霉素AS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咪·丙、20%丙硫菌唑、35%咪菌唑、25%氰烯菌酯的防效较好,均在80%以上,20%井A·氟啶胺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是丹阳市夏熟作物上主要病害之一,流行频率高,为害程度重,为探索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做了本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100 mL/667 m2防效最佳,病指防效达66.98%。  相似文献   

3.
张淑明  韩琳 《农业工程》2018,8(11):127-129
为试验35%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和防治小麦根腐病、金针虫的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石新828为试验品种,在2016—2017年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每100 kg种子35%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58.3、87.5和175 g/100 kg种子)进行研究,以确定使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增强了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58.3、87.5和175 g/100 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5.55%、6.45%和7.7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5.41%、5.13%和5.27%,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35%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药量为87.5 g/100 kg包衣。   相似文献   

4.
设计田间试验,考察露娜森(500 g/L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露娜森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个处理浓度的防效分别达到86.18%和76.77%,均高于对照药剂的59.90%,且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日益严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仅造成小麦产量严重下降,而且籽粒带毒危及人畜健康。随着单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性日益增强,选用新型药剂是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的有效策略之一。试验结果表明:戊唑·咪鲜胺与氰烯·戊唑醇病指防效没有显著差异,防效均在80%以上,该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治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25%氰烯菌酯与常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用药剂主要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但是由于多年来单一药剂的使用,防效已有所下降,在大流行年份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为此,引进了25%氰烯菌酯悬浮剂与几种常用药剂相比较做了此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g和150 g,对赤霉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氟环唑与井冈霉素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药剂A(氟环唑)与药剂B(井冈霉素)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丹阳市植保站受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该药剂不同剂量复配进行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对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5叶期使用进行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茎叶喷雾,药后40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0.89%,鲜重防效95.81%;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猪殃殃、牛繁缕、蓼、小藜阔叶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50 m L。  相似文献   

9.
药剂A(氟环唑)与药剂B(井冈霉素)是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杀菌剂,为明确其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丹阳市植保站受公司委托,进行药剂A与药剂B复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持效期长,且对小麦安全,对小麦有十分明显的保健及增产作用,值得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预防小麦纹枯病发生时,可用12.5%氟环唑悬浮荆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d后再喷施,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为30-40mL/0.067h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细辛精油和3种化学药剂(70%恶霉灵 WP、500 g /L 扑海因 SC、30%嘧霉胺 SC)对茄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茄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09.72 mg/L 和349.05 mg/L,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菌丝生长,说明细辛精油对茄子枯萎病菌的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孢子萌发;从 EC90上看,细辛精油的抑菌效果比恶霉灵提高61.63%(菌丝生长)和99.75%(孢子萌发),说明细辛精油在较高浓度时的抑菌效果优于恶霉灵。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干稻种拌种并晾干后播种的处理方式进行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FS 3和4 mL/kg种子拌南粳9108与金香玉1号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的防效均高于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FSC)同等剂量下的防效,并且各处...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技术控制栽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新兴技术。科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进行化学调控,是夺取小麦优质高产的一条有效措施。下面介绍几种生长调节剂及其在小麦上的使用方法。1多效唑使用方法: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g,加水750kg稀释配成为150mg/kg的溶液,在小麦拔节期均匀喷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每次用300g/L噻呋·戊唑醇SC 30g/亩,可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田间发生,且对水稻的田间生长安全;在其它条件均一致的情况下,其防病效果略高于用75%肟菌·戊唑醇WG10g/亩,极显著高于10%已唑醇EC 50g/亩。  相似文献   

15.
主要报道了80%RegentWG等药剂对水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的药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Regent在同剂量下WG与SC剂型无差别,75%特锐WP50g/667m^2、15%阿维毒EC50mL/667m^2、5%Regent SC30mL/667m^2、80%Regent WG2g/667m^2和3g/667m^2的处理均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但Regent对纵卷叶螟的速效性稍差,最好应与速效药剂进行复配,防治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四氯虫酰胺等6种药剂在大发生年份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在大发生年份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有明显下降趋势,持效期缩短。药后14d10%四氯虫酰胺SC 600 m L/hm~2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m 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80.85%和74.94%,10%甲维盐·甲氧虫酰肼SC 225 m L/hm~2、26%茚虫威·甲氧虫酰肼SC 150m L/hm~2的杀虫防效在61%~66%,25%甲维·茚虫威WDG 150 g/hm~2、10%阿维·甲虫肼SC 900m L/hm~2的防效仅有51%~53%。建议:在水稻田稻纵卷叶螟外部虫源持续迁入、虫卵量大、发生期长、田间世代重叠严重的情况下,在卵孵高峰施用四氯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1次,在药后10 d左右再施用茚虫威或甲氧虫酰肼等单剂或复配剂,对多峰次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植保无人飞机高效作业,在泗洪农业示范基地,选用电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CE20,主要从作业参数、作业效率、防治时期、农药制剂、作业经济性和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进行防治模式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数组合下有效幅宽、喷洒雾滴穿透率以及雾滴沉积均匀性各有差异。有效喷幅总体上呈现与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喷洒流量变化的负相关性,其中飞行速度对幅宽结果影响极显著(P-value<0.01),飞行高度对幅宽结果影响显著(0.010.05),但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沉积均匀性变差,变异系数最小值为23.3%(3.0 m/s, 1.5 m, 2.0 L/min)。在优化的参数组合下,进行了作业效率的实际田间考核,考核结果显示最大作业效率为6.37 hm~2/h。主要防治时期集中在返青期至盛花期之间,主要预防蚜虫、白粉病和赤霉病,同时兼顾预防纹枯病和条锈病。依据每个防治时期小麦的生长特性,兼顾防治需求、作业效率和作业经济性,选用常规的杀虫剂(阿维·高氯,噻虫嗪)、杀菌剂(噻呋酰胺,氰烯菌酯,氟环唑)进行喷洒防治作业,经查定防治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综合以上因素形成了适合泗洪示范基地小麦病虫害植保无人飞机的防治模式,为植保无人飞机更好地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快速、有效地监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利用数码相机对人工接种赤霉病菌的小麦田进行RGB图像获取,在图像预处理基础上,对Deeplabv3+网络模型进行调参和训练。以轻量化网络MobileNet V2为网络编码模块,利用空洞卷积技术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小麦赤霉病发病麦穗的识别与检测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精度为0.969 2,损失函数Loss为0.103 0,平均交并比MIoU为0.793,模型识别与检测效果较好。上述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检测与识别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对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进行了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优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短稳杆菌悬浮剂与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的混配剂以及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混配剂较好,可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20.
沼液对禾谷镰刀菌杀抑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中国沼气》1994,12(4):32-34
沼液对禾谷镰刀菌杀抑效应的试验张平(陕西省扶风县藏龙沼气技术站)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尤其是禾谷镰万菌(F.craminearumschwabe)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小麦高产的障碍性病害,有小麦癌症之称。几年来我们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