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用玉米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灌溉用水60.0m3/亩,与当地现状玉米滴灌溉定额相当,滴灌灌溉水和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95及0.65,比彰武县水资源管理制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32大.2015年规划水平年项目取用地下水4233万m3,项目实施后与现状相比增加农业灌溉取水量483万m3,新增用水较少,用水合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评价的水资源优化模型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黑河中游的适用性,在充分考虑地表径流随机性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以灌区农业水生产力最大、农业灌溉损失最小、净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引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及熵权法对3个优化模型的配置结果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黑河中游水资源利用现状,以灌区农业水生产力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模型,更适合现阶段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要求.使用灌溉水生产力最大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对有限水资源进行优化后的配水方案整体用水比现状水平年减少了334×108 m3,灌溉水生产力增加了0453 kg/m3,用水成本比实际减少了421×107元.评价结果验证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方案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业用水总量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总量红线和效率红线控制的重要指标.目前遥感蒸散发模型在珠江片区域蒸散发量估算和净灌溉水量评估的应用度不高,对其空间适用尺度缺乏研究.[方法]以广西区为例,通过试验观测-遥感解译等技术计算不同空间尺度遥感蒸散发量,并与相应尺度直接量测的净灌溉水量建立线性相关关...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高效利用是现代化灌区建设重要目标。从衡量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程度和真实粮食产出能力出发,计算了1998-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灌溉效率IE和水分生产率WP指标,并分析二者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IE与WP的全国值分别约为0.452和1.108kg/m~3,区域间差异程度前者小于后者,且均有随时间增大趋势;二者均呈显著的空间聚集现象,指标值高的省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省区,低值则分散于西北、西南、东南及东北地区在;IE与WP在描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相对大小上相互不可替代,但可以融合得到同时涵盖二者功能的灌溉用水效率IWE指标。IWE可以衡量灌溉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并作为区域灌溉发展方向的依据。根据省区IWE与耕地灌溉率现状对不同地区灌溉、粮食生产及水资源管理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对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洲中灌溉用水的合理调配,以策勒绿洲为例,利用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散型模型模拟了绿洲水循环的具体情况,并以腾发量占净输入量的比例作为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了渠东和渠西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水平衡分量中,地块土壤水分输入主要依赖于渠道灌溉水量(约占96.02%),抽水灌溉量只占土壤水输入项的0.34%;由于回归水重复利用比例较低,用水效率随尺度的提升规律不明显,当地块数从一个变化到4个时渠西和渠东2个区域内用水效率分别提升了1.94%和1.11%;作物空间差异性对用水效率的尺度效应有削减作用,原因是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比果树大,用水效率低。通过定量分析得到的绿洲水均衡结果,验证了水均衡模型在绿洲研究中的可行性,也为绿洲灌溉水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北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灌溉在全省农业生产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以上,是主要的用水大户。用于农业生产的水资源除灌溉水外,还包括由降水直接补给农田的土壤水资源。从正确认识土壤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土壤水资源角度出发,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建立了区域土壤水资源计算模型。并以保定平原为例,分析计算了区域不同频率水文年土壤水资源的资源量。为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供理论依据。对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现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效益得到广泛关注。农作物用水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供水阶段,水进入田间,这包括灌溉水和降水;二是田间作物用水阶段,即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水分,作物发芽、生长、开花,最终形成产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同等水资源供给的情况下,提高农业产出率。目前的农业水资源效益评价主要是针对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价,而由于农田水资源包括降水和灌溉水两个来源,单一地评价灌溉水资源效益不能代表农业用水的整体状况。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农业用水,尝试着用水分利用效率、水分生产效益、降水利用率、农田表观节水量和节水当量五个指标,建立对农田水平的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力图更好地说明工程与农业结合条件下,农田水资源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灌区高效用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灌溉、节水灌溉和农业节水3个方面,对灌区高效用水的内涵进行了诠释。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我国灌区高效用水蕴含着巨大潜力。同时提出灌区高效用水的4个基本要求,即正确的工作思路、良好的工程条件、有计划的灌溉水管理以及用水户积极参与。根据我国灌区特别是大型灌区的实际情况,灌区高效用水的途经应重点强调试验研究、灌溉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重复利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重点实施高效节水,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灌溉水利用率低的现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本文以永济市为例,在采用引黄灌区水灌溉与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下拟定灌溉水利用系数,利用灌溉定额进行水量计算,并且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结果满足灌区的用水需要.本文研究可为拟定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三项主要指标之一,国家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通过以水量平衡法为主线,采用根据年度区域作物结构变化修正的"浮动定额"法计算了广东省1997-2011年间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以全省6个地理分区为单元,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了历年灌溉需水量,并计算得到各年度灌溉回归水量。结果表明,期间广东省多年平均灌溉回归水利用系数为0.27,考虑灌溉回归水基础上的年度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值多年均值为0.56,年际间变化总体表现出灌溉水利用系数上升而回归水利用系数下降的趋势。比2005-2011年度的实测值年均高0.16,说明灌溉回归水的影响客观存在。研究对于计算区域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回归水利用系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纵向岭谷区农业水管理调控,宏观上以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从需求入手,采取强化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抑制需水的不合理增长,到2030年农田有效灌溉程度达到32%,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1,农业灌溉需水总量控制在89.8亿m3,需水年均增长率仅0.52%,以MKIE BASIN模型的配置结果显示,各规划水平年能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微观上应建立数字流域工程,提高对流域雨水工情的实时监测.推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实时灌溉预报、渠系动态配水、实时信息采集和预报修正、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等内容的流域单元农业灌溉用水及水资源的实时调度系统,利用水资源配置成果与短期实时调度相结合,实现流域单元的农业高效用水调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我国农业水资源现状的前提下,针对灌溉水资源的优化调配问题,应用系统优化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对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以确定农业最优种植模式及相应的灌溉水量.并举一实例,具体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水资源的破坏,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是造成我省水资源危机的两个原因。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通过对我省较有代表性的州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我省目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SWAT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SWAT模型多水源灌溉模块,将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农业灌溉用水展布到改进后的SWAT模型中,实现二模型的松散式耦合。以天津为例,对SWAT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验证后,由耦合模型计算天津13个区(县)8种代表作物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结果下的灌溉水量和相应的ET。耦合模型中的SWAT模型的灌溉水量接近配置模型结果,且ET的时空分布比较合理,耦合模型模拟精度较常规SWAT模型大幅提高,这种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配置模型的耦合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十一五”期问乃至今后我国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科学评价“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与灌溉节水潜力,建立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评价网络体系,2006年12月,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水农[2006]617号),全面启动了“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此次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主要以调查、跟踪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为基础,以典型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资料、灌溉试验与观测资料、灌溉实践经验为依据,通过调查统计与测定,分析确定各省及全国现状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建立全国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网络体系,跟踪测算分析“十一五”期间全国及各省(区、市)灌溉用水效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影响因素,优化水资源管理,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构建灌溉用水量与其他要素(包括水资源以外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的非替代性的农业生产函数,推导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影响因素,以西北5省为例,利用基准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验证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影响因素。【结果】(1)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发现,农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是影响农业灌溉用水反弹的2个因素,且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对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有正向效应,灌溉水分生产率对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有反向的影响;(2)西北5省的所有市域中,约65%存在农业灌溉用水反弹,即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灌溉用水反弹;(3)在基准模型中,农作物产量的增加量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反弹会增加0.094 3%~0.611 3%;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水分生产率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反弹会减少0.927 3%~0.990 1%。二元选择模型的结果影响方向与基准模型一致。【结论】农业生产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增加导致了对水资源的新增需求,部分抵消了节水技术能实现的预期节水量。  相似文献   

17.
蒙东地区牧区属华北地区典型的蒙东地区牧区地带,鉴于蒙东地区牧区严重缺水,人均水量仅为850m~3,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以赤峰为代表的蒙东地区牧区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为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将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拟就赤峰市蒙东地区牧区常种牧区作物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种植区土壤湿润深度、灌溉制度及土壤特性,寻求紫花苜蓿喷灌最优灌溉制度,指导蒙东地区牧区紫花苜蓿作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目标函数个数、时空尺度差异、作物种类、灌溉水源、模型个数、优化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分类。通过分析各类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优缺点,指出了根据灌区水源情况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充分考虑灌区各因子的时空差异,建立多目标、多约束耦合模型,同时兼顾生态用水,是今后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重点。通过对灌溉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综述,旨为有效地缓解灌溉用水紧张的状况,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1 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7万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500m~3,约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接我国耕地,可垦荒地和应灌溉草场面积计算,每亩年均占有水量不足800m~3。水资源如此短缺,但浪费又很惊人,不少灌区尤其是北方灌区,一般灌水量偏大,由于渠道渗漏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自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到0.4,井灌  相似文献   

20.
基于滴灌技术的良好灌溉效率,通过从生产经济理论中引入配置效率,将其作为水资源配置水平的经济测量指标,利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使用滴灌技术的40个西红柿温室大棚调研数据,对其农业灌溉用水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虽然滴灌技术节约了水资源,但却降低了农户的经济回报,采用滴灌技术的西红柿种植农户普遍用水不足,即水资源的边际产值大于边际成本,配置效率没有得到最优化;作为外生变量的水价是影响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标准化生产的情况下,作物产出和灌溉水的配置效率均不存在规模效应;农户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的精细化有利于优化灌溉水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