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脱皮率和脱皮芝麻中蛋白质NSI值为考核指标,确定的芝麻湿法脱皮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碱量1.5%,碱液浸泡温度60℃;以压榨饼残油和蛋白质NSI值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螺旋榨油机低温压榨生产脱脂芝麻蛋白和芝麻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9%、压榨温度65℃、压榨次数5次和榨轴转速30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芝麻饼残油为14.73%,芝麻饼蛋白NSI值为7.39%。冷榨芝麻饼的蛋白质NSI值较压榨前无明显变化,且色泽浅,风味清香,经粉碎后是优良的食用蛋白粉。脱皮冷榨芝麻油的品质优于国标一级芝麻香油和一级芝麻成品油的质量指标,特别是其色泽、酸值和过氧化值显著优于现有芝麻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同时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细辛素3种芝麻木脂素化合物含量的方法。采用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和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双柱串联固相萃取技术提取净化样品。本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芝麻素(0.01mg/g)、芝麻林素(0.02mg/g)和细辛素(0.01mg/g)。标准曲线在1~6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细辛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8.1%和98.9%,平均RSD分别为2.24%、2.30%和2.81%,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和重复性好的木脂素检测方法。检测市售30种压榨芝麻油和10种小磨芝麻油中木脂素的含量发现,压榨芝麻油含量高于小磨芝麻油,细辛素含量最低,与芝麻素成显著负相关(r=-0.391)。  相似文献   

3.
白芝麻油脂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白芝麻压榨油脂的折光指数、皂化值及不皂化物含量等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压榨白芝麻油中脂肪酸成分含量,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占84%以上;并用胰脂酶选择性水解方法分析了压榨白芝麻油的甘三酯分子结构组成,发现其LOL相对含量最高(22.98% ~25.6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压榨芝麻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13.73 ~ 54.43 mg/(100 g),芝麻素含量为60.14 ~69.10 mg/(100 g);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芝麻制取的压榨白芝麻油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白芝麻油4号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芝麻油制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芝麻油制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有水代法、液压压榨法和螺旋压榨法等,近些年又有学者研究用酶法来生产芝麻油。分别介绍了4种芝麻油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芝麻分黑白两种,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芝麻中的蛋白质含蛋氨酸较多,钙和铁也很丰富。黑芝麻还是补肝肾、补脑的佳品。芝麻含油率45%~58%,芝麻油中含有蛋白质、芝麻素、芝麻酚、维生素E、卵磷脂肪、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芝麻油可润肠,与蜂蜜同吃可治疗便秘。芝麻油还是一种促凝血药,可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芝麻酱可防治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  相似文献   

6.
以冷榨芝麻饼为原料,以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和残油率为主要指标,研究醇洗芝麻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冷榨芝麻饼醇洗制备芝麻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5min、料液比1:4和萃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得到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67.29%和粗脂肪8.73%。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芝麻油脚为原料,经过滤和离心分离,再经正己烷萃取、丙酮脱油及真空干燥得到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8.2%的芝麻油磷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芝麻油磷脂的组分,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芝麻磷脂中PE、PA、PI和PC含量分别为31.23%、15.54%、14.68%和34.22%。芝麻磷脂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酸的含量分别为20.65%、7.02%、31.41%、38.31%、0.35%及1.07%。芝麻油磷脂与芝麻油的脂肪酸组分差别:芝麻油磷脂中油酸含量较芝麻油低8.66%,亚油酸含量低5.11%,棕榈酸含量高10.69%,硬脂酸含量高1.84%。芝麻油磷脂与大豆油磷脂的组分差别:芝麻磷脂中PE含量较大豆磷脂高9.83%,PC含量低1.98%,PI含量相当,PA含量高15.54%。芝麻磷脂中含有大豆磷脂及其他磷脂中未有的独特成分即芝麻素,含量为11.6mg/100g。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芝麻筛选除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芝麻筛选装置。该装置具有除杂更彻底、废料便于收集、能够提高筛选的稳定性、工作效率高、适用性广和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芝麻是我国主要优质油料作物之一,在西北地区种植较多。保证芝麻产量的稳定和高产,对自然条件较差的西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有着较大的意义。芝麻覆膜垄侧穴播沟灌高产栽培技术对芝麻生产应对西北地区不良气候,实现稳产增产有明显的效果,该项技术的推广将有助于芝麻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有芝麻烘干机存在的烘干效率低和缺少清洁系统等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芝麻烘干机。介绍了烘干机的整机结构和系统组成:框架系统、烘干系统、清洁系统、动力系统。该机具有烘干效率高、储存方便、清洁便捷、辅助除杂和便于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设计研制了国产深松犁铧,在同等试验条件下,与进口犁铧进行了耐磨性和作业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证明,两种犁铧的磨损量相差不大,但国产犁铧的均方差较大,说明国产犁铧生产技术不稳定,耐磨性能波动较大。在作业质量方面,国产深松犁铧与进口深松犁铧处于同等水平,作业性能稳定,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同科 《农业工程》2022,12(1):130-134
菌糠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是应用价值较高的肥料.以舆芝16号白芝麻为试验对象,在土壤中施用菌糠,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对白芝麻产量、根系及籽粒中铁、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糠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施用菌糠处理的白芝麻产量好,...  相似文献   

13.
在对全国泵行业骨干企业进行行业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双吸清水离心泵3000余个规格的性能数据,将效率、汽蚀余量两个性能指标的实测数据、标准数据、样本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介绍了对比分析方法:国内外产品的水力性能指标分别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别,将这两个差别再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出国内外产品技术水平的差异。对比分析结果为:国外产品的效率指标平均技术水平要高于国内的效率指标2.5%;国内的汽蚀余量指标平均技术水平要优于国外产品0.97m。在效率指标方面,优劣的顺序为:国内的样本值最高、国外的样本值次之、国内的实测值最低。对产生国内外产品技术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有:转速大小不一致、设计制造水平不同、效率与汽蚀余量性能指标的技术水平不平衡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棉花收获机械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棉花收获机械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棉花收获机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需优化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整机装备质量检测等,自主开发采棉指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适合我国农场和农户需求的棉花收获机系列产品,提升棉花收获装备技术水平,满足新疆内陆棉区机采棉需求,逐步熟化适应黄淮海、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要求,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15.
刘萍  贺刚  翟改霞 《农业工程》2013,3(2):34-35
随着秸秆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发展比较迅速的生物质能发电,对生物质能加工设备需求十分迫切。而目前,国内立项或准备投资建设的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均为引进国外设备,价格十分昂贵。该文提出了小型生物质能源块(秸秆)加工基地建设的思路,并推荐了几种设备供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拖拉机工业走的基本是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路子,技术引进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技术引进的周期和最终的成败。列举了多种引进模式并做分析,比较而言,新型的咨询合作引进模式,在技术消化周期、人员培养和管理提升等多方面优于其他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质量浓度铅对黑麦草根系分泌物和铅吸收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重金属铅的植物修复机理,采用水培试验研究黑麦草对铅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黑麦草在铅作用下分泌有机酸的种类随胁迫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且营养液中pH值的变化与黑麦草分泌的有机酸有直接关系。营养液Pb2+质量浓度400mg/L为pH值、有机酸、株高、干物质量、地上部分和根系含铅量以及根系耐性指数的敏感阈值。营养液Pb2+质量浓度大于600mg/L,严重限制了黑麦草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产长型喷油嘴加工现状的思考研究和对Zck01-02喷油嘴针阀体球头部及其位置的剖析,研究出单回转钻模的设计新方案,并对该方案在喷油嘴针阀体上喷孔加工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从而实现单回转钻模替代国外进口设备,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灌水方式配施腐植酸肥对水稻干物质转运、碳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3种灌水方式(控制灌溉、淹灌和浅湿灌溉)和5种施肥方式(100%尿素(T1,为当地传统施肥方式,纯氮量110kg/hm2)、30%腐植酸肥+70%尿素(T2)、50%腐植酸肥+50%尿素(T3)、70%腐植酸肥+30%尿素(T4)和100%腐植酸肥(T5,1500kg/hm2)),共计15个试验处理,并对水稻的抽穗后期干物质转运、成熟期水稻各器官的碳含量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和无机氮含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水肥处理影响了水稻的干物质转运、碳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氮素形态的积累,在CT5、WT5和FT5处理下水稻抽穗后期茎叶干物质转运相比较其他水肥处理,具有显著优势,且在成熟期各器官的碳含量也相对较大;随着腐植酸肥的增加,3种灌水方式下的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大,控制灌溉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大于淹灌和浅湿灌溉,而淹灌和浅湿灌溉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腐植酸肥的增加,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并在CT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因此,控制灌溉下施加1500kg/hm2腐植酸肥,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和改善土壤的呼吸和无机氮含量,综合考虑CT5处理为最佳的水肥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再生水灌溉不同因素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再生水灌溉不同因素的主次顺序、显著性、各因素影响趋势及最优组合。【结果】灌溉定额对紫花苜蓿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干草产量、粗脂肪、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对饲喂价值、氮、磷、钾和钙影响显著(P0.05),灌水水质对粗灰分影响显著(P0.05),灌水技术因素和灌水水质因素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综合灌溉定额、灌水技术及灌水水质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最优组合为A3B2C1,与参考组合一致。【结论】在生育期降雨量为113.5 mm时,采用再生水灌溉定额为2 280 m3/hm2,灌水技术为地下滴灌,灌水水质为再生水,灌水定额为240m3/hm2、灌溉次数为9次,为当地再生水灌溉水质、灌溉制度与灌水技术的最优组合(A3B2C1),该组合产量高,品质好,重金属量远小于国家标准。这为宁夏地区推广再生水灌溉紫花苜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