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初江  马力  姜军 《农机化研究》2001,(2):111-112
论述了P系列喷油嘴偶件针阀体中孔座面大端面加工技术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设计制造6工位组合机床,以解决喷油嘴中孔座面大端面加工技术难的问题;指出 了技术攻关内容、路线及技术关键点;设计了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对喷油嘴加工设备应用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机务园地     
喷油嘴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1.喷孔堵塞:可用通针进行疏通,疏通后要经过仔细地清洗,防止通下的杂质留存在针阀体内部影响它的工作。 2.针阀体大平面与喷油嘴主体平面接触不良,或针阀圆柱面磨损较大。若针阀体大平面与喷油嘴主体平面接触不良,可用氧化铬涂在平板上进行“8”字形研磨;若针阀圆柱面磨损较大,应成对更换针阀偶件。更换下来的油嘴应收好,可作为选配修复。  相似文献   

3.
安装喷油嘴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然,若马虎从事,轻则密封不良,造成气缸漏气,重则使喷油嘴散热不良,导致针问卡死。一、正确安装1.安装之前,必须用干净的柴油仔细清洗,对已使用过的喷油嘴用小竹片细心清除针问和阀体上的积炭。新的喷油嘴应在80cC左右洁净的柴油中仔细清除上面的防锈油,防止装后防锈油遇高温后粘住针问偶件。注意,几个喷油嘴同时清洗时,针间不能互换,否则影响针阀与针座的精密配合。2.仔细清除喷油嘴座孔内积炭,保证安装质量。3.安装时不要忘掉装喷油嘴铜垫周,也不要多装,同时应清除上面的积炭,不要用废缸…  相似文献   

4.
喷油嘴偶件的生产,是我国内燃机生产中的短线。而针阀体的座面加工,又是油嘴生产中一道极为关键的工序。座面的几何精度和光洁度,是影响油嘴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座面加工质量的工作,已愈来愈引起了油嘴生产单位的重视。 目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座面加工方法有  相似文献   

5.
1.喷油嘴紧帽比较难拆卸,一般情况下用扳手,万一不行,可用管钳子。 2.分解时,一般应先松开调压螺钉,而后再拆喷油嘴,装配时相反。这是因为若先拆喷油嘴,喷油嘴在弹簧作用下随喷油嘴紧帽上移而上移,使定位销容易被折断或拉伤喷油嘴和喷油器体的镜面。 3.对于喷油器体和喷油嘴针阀体的镜面,清洗  相似文献   

6.
一、按技术操作规程检修喷油嘴1.拆装喷油器时 ,应注意清洗针阀体台肩下端面与紧帽支承台阶面间的脏物 ,并检查喷油嘴紧帽是否变形。如变形轻微 ,可用圆锉将变形处修正。如变形严重 ,应更换新的紧帽。因为变形的紧帽容易使喷油嘴针阀体变形 ,造成针阀运动时卡滞。拧紧喷油器紧帽时 ,扭矩不易过大 ,一般为 5 8.8~ 78.4N .m ,否则易使喷油嘴变形。同时最好反复松紧几次 ,不要一次拧紧。另外在拧紧帽时 ,最好将调压螺钉放松 ,防止喷油器顶杆被顶弯 ,导致顶杆凹坑不能很好地与针阀“对中” ,发生偏磨。2 .调试喷油器压力时 ,须先进行喷油器密…  相似文献   

7.
安装喷油嘴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然.若马虎从事.轻则密封不良,造成气缸漏气,重则使喷油嘴散热不良.导致针问卡死.正确表装1.安装之前.必须用干净的柴油仔细清洗.对已使用过的喷油嘴用小竹片细心清除外阀与阀体上的积炭.新的喷油嘴应在80℃左右洁净的柴油中仔细清除上面的防锈油,防止装后防锈蚀通高温后粘住针问偶件。注意,几个喷油嘴同时清洗时,针问不能互换,否则影响针问与间座的精密配合。2.仔细清除喷油嘴座孔内积炭,保证安装质量。3.安装时不要忘掉装喷抽嘴铜垫圈.也不要多装.同时应清除上面的积炭.不要用废缸势、…  相似文献   

8.
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的检验与简单修理李来顺,张华,李成东,吴江宇一、喷油嘴偶件的检验和修理喷油嘴偶件成对清洗干净后,用软质工具清除针阀与针阀作中的积炭。若喷油嘴偶件卡死、针阀烧损变成蓝色,或针阀在针阀体中松旷,则不应再用。针阀密封部位磨损不太严重时,...  相似文献   

9.
喷油器总成里的调压弹簧折断;喷油嘴偶件导向部位及密封锥体磨损严重;喷油嘴针阀体与喷油器壳体密接的平面锈死或划伤;喷油嘴固定螺母拧紧力矩不够,使喷油压力低;拆装过程中,不慎使项杆前端小钢球丢失;喷油头因机器温度过高有卡滞现象清洗不彻底或装配不清洁。喷油嘴雾化不良的原因@刘有贵  相似文献   

10.
喷油嘴的清洗和修理郝增德,霍文平1.拆卸将喷油器倒立夹在台虎钳上,将针阀及针阀体拆下放入清洁柴油或汽油中。如针阀在阀体中咬死,拔不出,应在柴油或汽油中浸泡1~2h(小时)再拔,严禁敲打。2.清洗在柴油或汽油中对针阀及阀体进行清洗。清洗完后,将针阀尾部...  相似文献   

11.
旋转阀阀体和转子的间隙对旋转阀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和热力学理论对旋转阀阀体和转子的计算模型进行热分析,得到阀体和转子的温度场分布;利用热-结构耦合应变分析得到的变形量来计算旋转阀阀体和转子的间隙值,详细研究阀体上部不同管道作用力、物料对转子的作用力以及不同物料温度对旋转阀阀体和转子之间间隙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阀体的温度从内到外逐渐降低,转子叶片处温度分布均匀,转子两端温度较低;随着物料温度的升高、阀体和转子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物料与转子作用力对间隙值影响可以忽略;随着阀体所受压力增大,阀体与转子间的间隙值增大,如需承受更大的上部管道作用力,可通过在阀体上增加加强筋等结构来增大局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2D高频转阀是利用阀芯双自由度运动而设计的一种转阀,阀芯高速旋转时,阀口油液流速的变化对阀芯会产生周期性的液动力矩,干扰阀芯的正常驱动,甚至影响2D高频转阀的正常工作。对不同结构阀芯的2D高频转阀阀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阀芯结构变化对阀芯沟槽流体近壁平均压力、近壁平均流速和阀芯液动力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号和4号阀芯单元结构布局合理,且阀芯沟槽底面高度h越大,液动力矩变化越平稳,阀口流量越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电控线性转板式流量调节阀(阀门通径DN50),阀芯开口采用专门设计的形状以实现开度与流量的线性关系,驱动系统采用减速步进电机以保证阀门开度的精度和重复性。采用面积割补法推导了阀芯曲线方程,设计了特殊的平面旋转密封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设计的阀门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不同开度的重复性实验表明,不同开度流量重复性优于0.26%,验证了该结构阀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结构和不同斜坡角的转阀进行分析,建立转阀压力-转角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并绘制出转阀灵敏度特性曲线,比较分析不同结构及不同斜坡角对灵敏度曲线的影响,为转阀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阀控液压系统是利用液压阀节流孔来控制流量,存在很大的节流损失。基于数字液压的思想及受高速开关阀全开和全关状态理论上无节流损失的启发,本文提出二维脉宽调制转阀构型,将液压系统流量以流体脉宽调制的方式进行控制及分配,降低节流损失,同时通过主动溢流方式极大地消除溢流损失。在高压(负载)支路和低压(油箱)支路之间通过阀芯旋转快速高频切换输出离散流量;通过阀芯轴向位移控制占空比(恒定转速下,负载支路连通时间与回油支路总连通时间的比)以实现输出平均流量的控制。通过数学模型、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高频二维脉宽调制转阀可将流体连续性流动转变为离散、可控的流动,从流体系统工作介质离散化的角度实现了一种新的流量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阀控液压系统是利用液压阀节流孔来控制流量,存在很大的节流损失。基于数字液压的思想及受高速开关阀全开和全关状态理论上无节流损失的启发,本文提出二维脉宽调制转阀构型,将液压系统流量以流体脉宽调制的方式进行控制及分配,降低节流损失,同时通过主动溢流方式极大地消除溢流损失。在高压(负载)支路和低压(油箱)支路之间通过阀芯旋转快速高频切换输出离散流量;通过阀芯轴向位移控制占空比(恒定转速下,负载支路连通时间与回油支路总连通时间的比)以实现输出平均流量的控制。通过数学模型、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高频二维脉宽调制转阀可将流体连续性流动转变为离散、可控的流动,从流体系统工作介质离散化的角度实现了一种新的流量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液压动力转向器的转向控制阀进行动力学分析,并且建立了负载压力、负载流量的无因次方程。通过分析转阀特有的非线性,提出了适合转向特性的非线性区间。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特性的动力转向器具有很好的转向灵敏度和转向力特性,其对称性分别达到了98.15%和96.37%。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SA)修正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SA-PSO)的转阀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转向系统模型、高速"路感"模型和转阀能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给出了低速转向轻便性、高速转向"路感"和能耗的量化指标;提出了以轻便性、"路感"和能耗量化指标的平方和根最小值为目标函数,以各参数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模拟退火修正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SA-PSO)的自适应度函数,运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获得了转阀参数的全局最优解;SA-PSO与PSO的优化结果对比表明,SA-PSO的全局收敛性强、收敛速度快;通过优化参数与另外两组参数双纽线、高速中间位置小转角转向、转阀能耗仿真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化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分别进行了转阀参数优化前、后的双纽线、高速中间位置小转角转向、转阀能耗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阀使转向轻便性、高速转向"路感"和节能性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流量控制式ECHPS系统转阀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量控制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CHPS)中,转阀结构参数对系统的可变助力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应用液阻网络理论对系统的等效通流面积和助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转阀阀口通流面积与转阀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小坡口宽度、小坡口圆弧偏心距、阀芯键宽、小坡口轴向长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对转阀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前为0.9 mm、10 mm、5.76 mm和11 mm,优化后为1.115 mm、4.626 mm、5.652 mm和4.499 mm.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可变助力特性范围由1.2升为3,低速转向时最大手力达到了4 N·m.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电磁、电液驱动无凸轮可变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相应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改善发动机性能方面的优势,另外还介绍了旋转阀配气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其相对于传统配气机构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