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分子遗传标记类型及其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a来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已发展了多种分子标记 ,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较为常见的五种分子标记类型及其在作物品种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AFLP分子标记及其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庆磊  梁月荣  丁兆堂  陆建良 《茶叶》2004,30(4):203-206
AFLP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原理简单,既具RFLP技术的可靠性,又具有RAPD技术的高效性,可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标记分析和分离植物基因等研究。本文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对AFLP分子标记在茶树领域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伏草隆为模板分子,在金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制备对伏草隆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膜,利用门效应原理对伏草隆进行测定。采用电化学手段对分子印迹膜进行表征,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并且考察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结果发现:传感器对伏草隆具有很好的特异识别能力,在试验的最优条件下,伏草隆浓度在5×10-9~2×10-7 mol/L范围内与电流的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达到1.7×10-9 mol/L。该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3.0%~105.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茶叶样品中微量儿茶素进行快速准确分析,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SPE)与电喷雾质谱(EIMS)联用技术进行了茶叶中四种儿茶素—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分离测定。首先以表儿茶素(EC)为模板分子,采用紫外聚合方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EC-MIPs),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为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利用EC-MIPs作为固定相制备EC-MIPs-SPE柱,对茶叶样品进行分离萃取后采用EIMS对洗脱液中儿茶素单体进行检测,分别与常规C18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固相萃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C-MIPs-SPE法对儿茶素类单体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对茶中主要干扰物质咖啡因、茶碱的结合能力远小于儿茶素分子。最佳萃取条件为:水相上样,用50%(v/v)甲醇/水溶液淋洗除去非特异性结合干扰物,1%(v/v)醋酸的甲醇洗脱特异性结合的四种儿茶素单体。对真实茶叶样品测试发现:经过EC-MIPs-SPE法预富集,可以去除94.2%的咖啡因和全部茶碱干扰,同时可得四个主要儿茶素信号,相对强度分别为:EC(12.1%),EGC(8.2%),ECG(35.4%),EGCG(45.7%)。本法可特异性地识别和分离儿茶素单体,有效消除咖啡因和茶碱干扰,可用于茶叶中微量儿茶素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RT-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对黄早四Rbx1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构建黄早四Rbx1的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带有His标签的黄早四Rbx1融合蛋白,并进一步利用His抗体,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His抗体发生免疫反应,验证了黄早四Rbx1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技术流程。对AFLP分子标记在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的建立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在茶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DNA分子标记检测方法是分子标记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直接关系到分子标记研究的效率、准确性和成本等.本文概述了现有DNA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的种类及技术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在茶树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为茶树DNA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标记与玉米种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遗传标记,已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介绍几种DNA分子标记的原理,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鉴定、绘制指纹图谱、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和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在玉米种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分子技术在甜菜种质资源保存及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2,(4):38-41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快速、简便、通用性好、DNA用量少和标记的多态性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植物遗传资源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本文简要综述了该项技术在甜菜种质资源保存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不同研究领域出发,就常规育种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和分子育种所存在的应用潜力,比较了二者在植物育种上的侧重,并从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等角度,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方法的取舍和联系.  相似文献   

11.
DNA分子多态性标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分子多态性标记技术是DNA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技术,在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濒危物种的鉴定和保护等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多态性标记技术,这些技术准确、可靠,但各有其优缺点,建议在进行DNA分子多态性标记的研究中,应该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综合数据,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从棉花组织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棉花高新技术遗传育种的研究应用及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研究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 commercial sample of oat β-glucan was fractionated through stepwise precipitation with ammonium sulphate to yield four fractions. These were analysed for apparent viscosity values,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s using high-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chemical structure by methylation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water-soluble fragments released from the fractions by lichenase. Fractions exhibiting lower molecular size and decreased limiting viscosity values were precipitate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um sulphate. Methy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 all fractions β-(1→3) and β-(1→4) linkages represented more than 90% of all linkages present. The β-(1→3) to β-(1→4) ratio in the fractions decreased with molecular size. β-glucan fractions with distinct phys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ammonium sulphate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采自建德市大同镇茶园茶枝的致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与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鉴定并报道F. incarnatum为茶树致病菌。龙井43和中茶108离体叶片及茎秆用于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 incarnatum对龙井43嫩叶及茎秆具有较强侵染力,是造成该茶枝茎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并且可能与C. fructicola共同侵染茶树叶片。因此,在今后茶树病害识别与防控方面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SSR标记由于具有数量丰富、多态性高、遗传上呈共显性、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引物序列易交流等优点,已成为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一种理想分子标记。概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原理、技术要点及其研究进展,并就该技术产业化应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株系分化现象明显,难于准确鉴定.本研究利用核酸序列分析工具对PVY主要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cp基因序列和P1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探明了PVY主要株系的分子特征.结果表明,具有PVYN株系血清型的PVYN、PVYNIN株系与具有PVYO株系血清型的PVYO、PVYN...  相似文献   

17.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such as 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s (LMWCs) have been reported to exert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effects. However, complex and molecular weight dependent effects of chitosan remain controversial and the mechanisms that mediate these complex effects are still poorly defined.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stimula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in RAW264.7 macrophages.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two LMWCs (molecular weight of 3 kDa and 50 kDa) both possessed immunostimulative activity, which was dependent on dose and, at the higher doses, also on the molecular weight. LMWCs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the pinocytic activity, and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interleukin 6 (IL-6), interferon-γ (IFN-γ), nitric oxide (NO) an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in a molecular weight 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LMWCs were further showed to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s including iNOS, TNF-α.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LMWCs elicited significantly immunomodulatory response through up-regulating mRNA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ctivated RAW264.7 macrophage in a molecular weight- 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相似文献   

18.
小麦-小麦锈菌互作中相互识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寄主-病原物互作是当今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两者互作中的识别则是研究的重点。小麦锈病作为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经典病害,小麦-锈菌相互识别的研究已达到很深的程度。本文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及识别物质方面论述了小麦-小麦锈菌互作中相互识别的研究进展,并对两者识别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高抗白粉病苦瓜MC18和高感白粉病MC105杂交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利用SLAF-seq技术进行深度测序,开发与抗白粉病性状紧密关联的SN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各样品的有效reads为10.48 Mb,获得高质量的SLAF标签91 856个,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5 502个,多态性比例为5.99%。通过对多态性SLAF标签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出与苦瓜白粉病抗病性状紧密关联的SNP位点共29个。根据关联分析结果 ,通过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进行SNP位点多态性的验证,其中Marker4542、Marker11188分子标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建立一套简便快捷的苦瓜SNP分型方法。该方法可对苦瓜育种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进一步提高苦瓜抗病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