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黑茶加工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堡茶、普洱茶、茯砖茶等同属黑茶类,传统加工过程中的渥堆发酵是形成黑茶品质特征的关键,上述过程需要微生物参与才使其具有独特品质。本文就黑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及其对黑茶品质形成所起的作用、微生物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渥堆是形成黑茶特有品质的关键工序。本文分别从黑茶的渥堆与微生物的关系、渥堆与黑茶品质的关系、渥堆与黑茶成分变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了黑茶渥堆作用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展望了黑茶渥堆在茶叶加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渥堆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主要从康砖茶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酶对砖茶品质形成的作用及砖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等方面阐述了黑茶的品质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温琼英  刘素纯 《茶叶科学》1991,11(Z1):10-16
采用传统渥堆与无菌渥堆法,对黑茶初制中微生物数量及其优势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在一定温湿条件下,以茶叶为基质,进行大量繁殖,并通过其代谢活动对黑茶特征性风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中的种类,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illium)及其他少数霉菌,无芽孢短杆菌,芽孢细菌和球菌等。在渥堆过程中,叶温的升高、pH 值下降及含水量的变化,都是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结果。茶坯含水量的高低对渥堆中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与黑毛茶品质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双凤  方寒寒  朱旗 《福建茶叶》2009,31(2):10-11,13
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实质是微生物参与下的酶促作用与湿热作用综合的结果.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从黑毛茶的理化成分、品质特征以及渥堆工序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与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关系,表明了微生物在黑毛茶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开展黑毛茶原料快速"醇化"的研究,以促进黑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渥堆过程中黑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渥堆过程中,黑茶中的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下发生剧烈变化,如茶多酚因多酚氧化酶引起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含量锐减;儿茶素因微生物的酶促氧化与非酶促作用转化,其组分及比例发生明显改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亦有所变化等。这些变化为形成黑茶外形棕褐油润,汤色橙黄或红浓,滋味醇和等独特品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对渥堆过程中,黑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以及渥堆工艺关键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渥堆工艺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黑茶加工中作用广泛而突出,本文从同属黑茶的“六堡茶”生产过程中的渥堆发酵及陈化过程中的微生物构成入手,以科学研究结论和客观事实为依据,较全面地阐述了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及机理,以及微生物种群的生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梧州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特点,得出梧州特有微生物的不可复制性和移植性,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六堡茶”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吴平 《广东茶业》2007,(2):12-14
微生物在黑茶加工中作用广泛而突出,本文从同属黑茶的"六堡茶"生产过程中的渥堆发酵及陈化过程中的微生物构成入手,以科学研究结论和客观事实为依据,较全面地阐述了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及机理,以及微生物种群的生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梧州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特点,得出梧州特有微生物的不可复制性和移植性,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六堡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安化黑茶渥堆工艺及品质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渥堆是黑茶加工中独有的工序,对黑茶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黑茶渥堆程度与渥堆环境条件的控制及渥堆工艺对黑茶色、香、味品质形成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黑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类,独特的渥堆工艺形成了其陈纯的香气特征。本文详尽综述了近年来黑茶香气化学研究的进展,从黑茶香气成分的化学特性方面归纳出甲氧基苯类和烯醛类化合物是黑茶独特香型的特征成分,分析了渥堆、干燥、贮藏等主要加工工艺对黑茶香气品质的影响,讨论了微生物对黑茶香气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原料、香气提取方式等对黑茶香气分析的影响;最终提出黑茶特征性香气成分的鉴定与表征,香气骨架分子官能团的转化机理,以及微生物对香气形成的参与机制应是今后黑茶香气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的传统工艺技术和相应的茶机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在六大茶类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改善茶叶香气和滋味,降低苦涩味,提高茶叶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黑茶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对茶叶中游离氟含量的影响,分别用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对毛尖绿茶与黑毛茶进行纯种散茶“发花”,测定不“发花”茶叶、“发花”后去掉“金花”的茶叶、“金花”颗粒及液态发酵前后茶汤中的游离氟含量。结果显示:冠突散囊菌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均使黑毛茶的游离氟含量升高,分别较不“发花”的对照茶样提高7.94%和10.47%,但均对毛尖绿茶的无影响;“金花”颗粒含一定量的游离态氟;冠突散囊菌能少量吸收茶汤中的氟,且吸收量与茶汤中游离氟的原始含量无相关性;冠突散囊菌对茶叶中游离氟含量的影响因茶叶的含氟水平不同而异,对氟无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9,自引:10,他引:49  
对29个绿茶、20个乌龙茶和15个红茶样品进行了色差参数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类间色差参数差异显著,并与感官评分具有相关性。乌龙茶和绿茶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值与感官汤色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红绿色度表征量“a”值、黄蓝色度表征量“b”值与乌龙茶和绿茶汤色、滋味及品质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红茶茶汤“a”值、“b”值与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经厌氧处理7 h后的同一批茶鲜叶原料,根据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制备成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毛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变化、以及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包括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  相似文献   

15.
茶蚜广泛分布于我国茶区,刺吸危害茶树嫩梢。拟使用粘性色板诱捕之,减免施药。使用素馨黄、芽绿、土黄、桔黄、果绿、大红、纯白、紫色、湖蓝、天蓝、桃红和墨绿等12种粘性色板,经多年多点诱捕茶蚜,并在芽绿色板上附着不同种类和相互比例的茶梢信息物质引诱茶蚜。发现素馨黄和芽绿色彩对茶蚜的引诱力显著强于其它色彩,茶蚜具有显著的趋黄、绿习性;信息物质皆可增强色板对茶蚜的诱捕力,其中以C5、C6醇类、醛类和酯类等绿叶气味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对色板增效作用最强,顺-3-己烯-1-醇次之、反-2-己烯醛和2-戊烯-1-醇又次之。认为:生长季节成蚜大量迁飞时使用携带绿叶气味诱芯的色板诱捕之,可有效压低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6.
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orter-Dunning模型中引入茶叶绿色壁垒和标准化的影响与作用,构建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绿色壁垒与标准化、国际合作与跨国公司、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并从大力发展黑茶产业高级要素、发展健全黑茶产业供应链、构建黑茶产业创新商业模式、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四个方面提出了安化黑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为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支柱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其它茶类量效关系不明显。在低、中剂量下,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TPS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TPS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的降血糖效果优于未经水解的TPS ,灌胃酶解TPS的DM小鼠  相似文献   

18.
姜依何  胥伟  朱旗 《茶叶科学》2018,38(3):227-236
微生物胞外酶催化动力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黑茶产品的后期贮存也会带来黑茶微生物体系的改变。为探讨黑茶的真菌体系对黑茶产品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本文检索了黑茶真菌污染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多种污染真菌毒素在黑茶样本中有可能被检出,如: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赭曲霉素(Ochratoxins)、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等。研究表明,黑茶样本的毒素暴露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黑茶多种活性成分可下调表达黄曲霉毒素的基因簇部分基因,从而抑制黄曲霉在黑茶基质样本上产毒。指出正规地生产和饮用黑茶是安全的,而定向发酵技术在黑茶加工中的应用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黑茶对PPARs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选用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六堡茶、普洱茶六种黑茶,并以沱茶、米砖茶为对比材料,研究黑茶对PPARδ及PPARγ两种核受体模型的激活能力。结果显示,黑茶具有良好的激活PPARγ及PPARδ核受体作用,且黑茶中的PPAR核受体激活作用组分用热水即可浸出。因此,黑茶在降脂减肥、调节糖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