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措施与播种期对西藏青稞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倒伏一直是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缓解青稞倒伏的栽培措施,通过设计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断根、镇压、喷施矮壮素等农艺措施以及不同播种期对青稞倒伏比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青稞采用断根的农艺措施能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少倒伏,提高产量(P0.05);播期试验发现青稞晚播时分蘖较强,加剧了倒伏风险,穗粒数与千粒质量也随之降低。建议在拉萨地区青稞播种提前7 d,能显著减少倒伏,提高产量;在作物分蘖中期进行中耕除草,也能有效缓解倒伏。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概况日本种植的麦类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青稞和黑麦。据农林水产省的统计资料,1982年日本麦类作物的种植面积为35.1万公顷,总产量为113.2万吨。1955年以前,大麦、青稞约占麦类作物总面积的60%。近年来,小麦的  相似文献   

3.
2种生长延缓剂对青稞抗倒伏、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甘南州青稞大田产量,增强青稞抗倒伏性,降低田间倒伏率,选用2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对黄青1号、甘青4号和甘青5号3个不同青稞品种喷施50%矮壮素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对比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田条件下青稞的矮化效应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药剂处理后,青稞株高、倒伏率较对照相比呈显著下降,其中,3个品种倒伏率均有下降,最大降幅达40%,甘青4号在15%多效唑处理后没有倒伏;青稞经药剂处理后的千粒质量、整齐度及大田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2种药剂对青稞的品质影响不明显。50%矮壮素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显著提高青稞的抗倒伏性,且具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西藏当地的种植制度,针对西藏地区青稞倒伏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西藏地区青稞倒伏的主要原因有:种质资源本身不具抗倒伏能力、播种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播种密度偏大、化肥使用比例严重失调、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等,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适当控制播种量,研发适合高原地区作业的播种机械,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合理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同时加强抗倒伏品种的选育等。旨在为西藏地区"十三五"期间实现青稞产量增加25 kg/667 m~2,粮食稳定在100万t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促进新疆昌吉州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在昌吉州奇台县、木垒县、吉木萨尔县等地开展了青稞白豌豆混播栽培技术研究.青稞白豌豆混播栽培,便于机械化收获,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从而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可,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甘孜州青稞育种已经历了50年,以甘孜州农科所为主,引育成品种25个。青稞生产统计数据表明,解放初期(1950年)全州青稞平均产量仅570kg/hm2,2004年达到2494.5kg/hm2,产量提高了4.4倍,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一般都比当时大面积生产种增产8%~20%,最高可达63%。对同期的青稞增产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7.
西藏14份紫青稞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紫青稞富含紫色素等多种营养功能成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从西藏大麦产区收集的14份紫青稞农家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紫青稞株高较高,分蘖力较强,千粒质量较大,穗密,不耐倒伏。各农艺性状因子对单株产量贡献大小依次为:主穗粒质量单株有效穗数分蘖穗粒数主小穗数第1节间长第2节间长。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青稞育种已经历了50年,以甘孜州农科所为主,引育成品种25个。青稞生产统计数据表明,解放初期(1950年)全州青稞平均产量仅570kg/hm^2,2004年达到2494.5kg/hm^2,产量提高了4.4倍,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一般都比当时大面积生产种增产8%~20%,最高可达63%。对同期的青稞增产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青稞叶绿体基因组RNA编辑位点的组成与特性,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对青稞叶绿体基因的RNA编辑位点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了35个分布于15个基因的编辑位点,所有编辑均为C到U的转换,其中基因ndhB包含的编辑位点数量最多,达9个,这与其他麦类作物相似;进一步利用RT-PCR结合克隆测序,对预测的35个位点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18个编辑位点被证实发生了C到U的编辑;对编辑前后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RNA编辑引起了编码蛋白的结构变化,暗示RNA编辑可以造成编码蛋白功能的改变。最后,将青稞叶绿体基因RNA编辑位点与栽培大麦、野生大麦的叶绿体RNA编辑位点进行了比较,发现青稞与栽培大麦的RNA编辑组成完全一样,而野生大麦缺失了 ndhA-563位点,初步印证了大麦的起源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西藏麦类作物中真菌毒素污染程度及产毒真菌种类与分布,以青稞、小麦为研究对象,对其籽粒中多种毒素进行分析,并对毒素污染阳性样品进行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2018年毒素总检出率为20.13%;杂色曲霉毒素检出率最高,为10.74%;OTA超标率最高,为3.36%;小麦的毒素检出率和超标率都高于青稞,二者的污染毒素种类以OTA、ZEN、ST为主。西藏高原42份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作物籽粒中共分离到199份真菌,分属23属67种真菌,青霉属为优势属,曲霉属次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与西藏青稞品种改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筛选可用于西藏青稞(裸大麦)改良的优良种质材料,通过对来自国外的7个大麦品种、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的17个大麦品种以及西藏地区32个大麦品种(青稞)分蘖数、成穗数(有效分蘖)、株高、穗长、穗粒数及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比较它们的生长特点以及在陕西杨凌地区的生长表现,发现西藏青稞的主要特点是株型高大分散、叶片宽大肥厚、易倒伏、千粒重较大;国外引进品种株型中等大小且紧凑,叶片细长,抗倒伏能力较强,在国内外参试材料中选出了1321、西引2号等材料,可作为西藏地区大麦品种改良的优异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2.
乙烯利减轻玉米倒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氯乙基磷酸的商品名为乙烯利,在日本利用乙烯利作为果树等的离层形成剂和催熟剂,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日本,都把乙烯利作为抑制麦类株高,减轻倒伏的一种农药注册登记,并进入实用化阶段。在日本使用的方法一般是:在孕穗到抽穗期,以乙烯利的500倍稀释液喷洒在茎叶上,用量为50~100升/1.5亩。30%抽穗后喷洒没  相似文献   

13.
麦类后期化学调节主要效应表现在退化小花数减少、千粒重、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增多;以及预防倒伏、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等。而对亩穗数的增减效应微小,或没有效应。进行这类试验精确度要求高,尤其是某些化调物质作用微小,要求鉴定误差小。据几年  相似文献   

14.
甘青9号原代号0217,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4号为母本、9626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青稞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8)620053。2011—2013年在第十轮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192.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12.7%。在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543.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20.0%,比肚里黄(CK2)增产20.4%。  相似文献   

15.
大豆倒伏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谢甫绨  董钻 《大豆科学》1993,12(1):81-85
本文探讨了大豆倒伏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指出了大豆倒伏临界冠/根比和倒伏临界期植株的干物质分配状况。经对倒伏和未倒伏植株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倒伏可以使株高明显增高,分枝减少,并使干物质分配在营养器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繁殖器官,最终导致荚重、粒重、百粒重、经济系数显著降低,产量约减少56%。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新品种,2010—2012年在四川甘孜对16个青稞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系)中,康青8号、康青7号、甘青5号、藏青25、藏青690、昆仑13这6个青稞品种比对照品种813增产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甘孜州青稞适宜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与对照品种813相比,产量相当或减产,可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17.
为从52个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中筛选出耐低磷材料,通过苗期水培试验,设置缺磷(0.5μmol·L~(-1))和对照(0.5 mmol·L~(-1))两种处理,测定不同磷营养条件下青稞材料的生物量、根冠比、磷利用效率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和聚类分析法对青稞的耐低磷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2份青稞材料的综合评价值(D)范围为0.263~0.815,平均值为0.508。经聚类分析,将这些地方品种分为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共11个品种(长芒白青稞、鄂嘎宗、扎仁、穷结黄六棱、满都、白青稞4、白青稞5、短芒青稞、分枝青稞、乃木、白青稞6),D值范围为0.263~0.372,平均值为0.325,磷利用效率最低,耐低磷能力差;第二类共23个品种,D值范围为0.406~0.556,平均值为0.525,磷利用效率和耐低磷能力稍好;第三类共16个品种,D值范围为0.586~0.719,平均值为0.597,磷利用效率较高,较耐低磷;第四类共2个品种(阿曼都、拉萨紫青稞),D值范围为0.781~0.815,平均值为0.798,磷利用效率最高,耐低磷能力强,可以用于青稞磷高效和耐低磷育种。  相似文献   

18.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是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1号为母本,90-19-1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9至2011年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 012.5 kg/hm2,比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3.7%。该品种耐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高抗青稞条纹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1.33%,粗淀粉含量65.83%,粗脂肪含量1.88%,赖氨酸含量0.38%,灰分含量1.94%。适宜在海拔2 400~3 200 m的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特别适宜在青海省西海镇、西宁市、互助县、甘肃省甘南州种植。  相似文献   

19.
西藏青稞研究现状及品种遗传改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西藏传统的青稞四大类产区:冬青稞区、冬春青稞兼种区、春青稞区和高寒早熟青稞区。介绍了青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了西藏青稞育成品种的优点与不足。认为新育成的青稞品种产量潜力提高、品质明显改良,抗倒性、抗病性增强,但也存在遗传基础狭窄,产量水平不够突出,品质不过硬等问题。对今后的青稞育种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了解藏区紫青稞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理化特性,对7个不同紫青稞品种(系)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总黄酮抗氧化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供试紫青稞总黄酮含量为0.21%~0.32%,6个紫青稞品种中,只有旱地紫青稞与对照隆子黑青稞具极显著差异(P0.01);槲皮素含量为55.1~97.1 mg/g,其中,易贡隆和北青2号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杨梅素含量为3.7~10.4 mg/g,其中,江当蓝与QB35含量相当,并与其他品种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儿茶素含量为6.9~20.7 mg/g,且只有江当蓝比对照含量低;抗氧化活性为11.0%~19.2%,且相同青稞品种(系)所含的不同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不呈现正相关性,除北青2号与隆子黑青稞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品种间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