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本试验基于化学成分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贵州省沿河县古茶树不同树型、产地和季节的茶样内含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乔木型茶鲜叶咖啡碱、可可碱、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显著高于灌木型,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显著低于灌木型;基于19化合物×69样品的数据矩阵提取累计解释方差大于82%的前3个主成分,基本实现对沿河县4个乡镇的茶样区分;季节和加工因素对古树红茶中咖啡碱含量影响不显著,春茶中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及茶黄素总量均高于对照和秋季茶样,秋茶酯型儿茶素(16.72 mg/g)显著低于古树春茶(44.20 mg/g).本研究可为沿河古茶树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凤凰单丛茶具有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等特点,是我国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的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对黄枝香、芝兰香、银花香和杏仁香四种凤凰单丛茶的鲜叶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鲜叶的生化物质差异显著,茶多酚含量在35.76-41.28%之间;氨基酸含量在0.98-1.24%之间;水浸出物含量在46.92-52.83%之间;儿茶素总量在96.66-120.10 mg/g之间,平均含量107.46 mg/g。5类常规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这表明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树资源具有相近的遗传性状,但其儿茶素组分的丰富多样性,为有针对性地优质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紫色茶树品种‘紫嫣’和‘紫娟’为材料,以绿色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探究不同季节紫色茶树新梢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紫嫣’和‘紫娟’花青素总量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夏季含量最高,分别为129.83 mg/100 g和109.73 mg/100 g,花青素各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花青素总量基本一致。‘紫嫣’和‘紫娟’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在春季最高,茶多酚含量在夏季最高,且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与‘福鼎大白茶’相比,‘紫嫣’和‘紫娟’中茶多酚、儿茶素和花青素含量较高。‘紫嫣’和‘紫娟’氨基酸组分中,茶氨酸占总量比例最高,分别为52.13%和59.13%;儿茶素组分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最高,且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简单儿茶素。综合结果显示,‘紫嫣’和‘紫娟’春梢具有适制绿茶、夏梢适制红茶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白莺山10个古茶树群落的晒青毛茶为材料,对其生化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晒青毛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茶碱和可可碱含量差异最大,可溶性糖和咖啡碱含量差异较小。红芽口茶茶多酚和EGCG含量最高(32.70%和58.59 mg/g),可可碱和咖啡碱含量最低。勐库大叶茶儿茶素含量最高(149.85 mg/g),且非酯型儿茶素含量高于酯型儿茶素。贺庆茶中总儿茶素含量最低,且酯型儿茶素含量高于非酯型儿茶素。  相似文献   

5.
土壤因子对茶树硒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茶108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和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硒含量、干旱胁迫以及不同pH值对茶树硒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呈正相关;干旱胁迫会造成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速率降低,与正常生长的茶树相比,硒吸收总量显著降低;土壤含水率在90%时,茶树根部对硒的累积总量最高,达到0.527βmg·kg-1,而在土壤含水率50%时,根部硒累积总量为0.301βmg·kg-1,两者差异极显著。在不同pH值的培养条件下,72βh内各处理叶片均达到富硒水平,处理间叶片硒含量未出现显著差异;处理28βd后,各处理间叶片硒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以pH值3.5时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  相似文献   

6.
茶树对氟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氟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茶树对溶液氟离子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茶树生长对溶液氟的反应.结果表明:茶树对氟的耐受性与品种有关.低氟(<50 mg/L)能够促进茶树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但高氟(≥50 mg/L)不利于茶树的生长;1mg/L氟处理下,茎和叶中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茎2=0.9164,R叶2=0.9706),根中氟含量变化不显著;10 mg/L氟处理下,根、茎和叶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并于32 d达到最大值.低氟下(0.1~10 mg/L),茶树根系吸收溶液氟符合Michalis-Menten动力学模型,说明茶树根系吸收氟可能存在一个主动的过程;高氟下(50~100 mg/L),表现出被动吸收的过程,根系和茎氟含量迅速上升,叶在50 mg/L氟处理下达到饱和状态.茶树根系氟吸收短动力学曲线具有二型性,即开始是快速的吸收随后是缓慢的饱和吸收,这可能与根细胞壁吸附氟离子和氟离子跨根细胞膜运输有关.茶树氟的吸收速率与转运速率均与氟处理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茶鲜叶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在不同消毒方法下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同时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组合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以茶树第二叶作为外植体,35%次氯酸钠,浸泡18min,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率。在继代培养中,金牡丹愈伤组织中儿茶素含量最高。除黄玫瑰外,其它五种茶树品种使用B5培养基儿茶素含量均高于MS培养基。以金牡丹茶鲜叶为材料,使用B5培养基,2,4-D浓度为0.5mg/L,KT浓度为1.0mg/L时,茶树愈伤组织中儿茶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茶树体内单糖含量低于双糖含量。单糖与双糖的比,成熟叶片平均为(1∶3.24)0.31,一芽二叶嫩梢为(1∶4.45)0.22,成龄茶树越冬老叶在春茶萌发至采摘初期单糖增加,双糖减少,糖总量也下降;发芽早的品种单糖增加少,双糖降低最多,糖总量亦大幅度下降。成龄茶树各季成熟叶片,单糖含量以秋梢叶最高,夏梢叶最低,春梢叶居中;双糖含量春梢叶最高,夏梢叶次之,  相似文献   

9.
不同供钾水平对茶树幼苗鲜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0月龄扦插"瑞香"茶苗[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Ruixiang]为试验材料,通过沙培试验,设5个钾(K)浓度(0、100、400、800、2 000μmol·L~(-1)),每周施钾肥3次,处理26周后,研究不同钾浓度对茶苗叶片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钾浓度分别为0、100μmol·L~(-1)时,茶树成熟叶片钾含量分别为5.26、5.91 mg·g-1,此时茶树处于缺钾状态,缺钾降低了茶树根、茎叶的生物量,增加了根冠比,显著降低叶片氮(N)和磷(P)的含量;叶片钾含量与氮、磷含量均呈正的线性相关(YN=1.045X+11.906 5,R2=0.816 7;YP=0.307 5X-0.570 6,R2=0.914 6);缺钾显著降低了茶树叶片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EGCG含量,相反却显著增加了叶片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酚氨比,以及叶片EGC和EC含量;叶片精氨酸、茶氨酸、谷氨酸等在缺钾时显著降低,与正常供钾浓度(2 000μmol·L~(-1))的叶片相比分别下降了86.96%、72.46%、40.43%;香气成分GC-MS分析表明,缺钾叶片醇类、醛类和酯类芳香物质含量降低,香气物质种类减少,缺钾对茶树叶片香气品质的提高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化变异是茶树较为常见的叶色变异现象,黄化茶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含量会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研究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叶色与氨基酸代谢的相关性。本研究以石门地区自然黄化变异茶树为材料,对其全黄、全绿和黄绿叶片进行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茶氨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TS,CsGS1,CsGS2)在不同叶色间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茶氨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绿叶相比,黄化叶的叶绿体结构存在异常,主要表现为类囊体膜结构不清晰;(2)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黄叶、绿叶、黄绿叶,组间差异显著;(3)没食子酸、总儿茶素含量在绿叶中最高,在其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多种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叶片转绿而提高,但EC与叶片黄化程度呈正相关;(4)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片黄化趋势相同;(5)TS基因和CsGS1基因在绿叶中表达量最高,在黄绿色叶片中表达量最低,CsGS2基因在全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6)茶氨酸含量与TSCsGS1CsGS2基因表达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可见,黄化茶树叶片的叶绿体结构异常,其物质代谢会受到影响,氨基酸分解被抑制,并富集在黄化叶中。  相似文献   

11.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6):36-37
马来西亚系地处亚洲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国家,面积近33万km2,人口2270多万。  相似文献   

12.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世界三大传统饮料是茶叶、咖啡和可可,后来变为茶叶、咖啡、碳酸饮料和果汁蔬菜饮料四大饮料.在激烈的饮料大战中,茶叶取胜,茶业经济贸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2200m范围之内,且多数处在天然森林的包围之中。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不但丰富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也出现了罕见的多种变异。2010年笔者先后在海拔1960~2200米的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县茶树良种场的地方群体品种、云抗10号和长叶白毫中发现了多种芽叶变异现象。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乐素娜 《茶叶》2010,36(4):253-255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为深刻,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日本茶道与宋代时期流行的茶礼有许多共同点,两国的茶文化也有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加强茶树植保工作降低茶叶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国荣  方连根 《茶叶》2000,26(Z1):318-320
回顾德清县20多年来加强茶树植保工作的各种措施及效果,证明加强茶树植保工作是从源头上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一项根本措施.分析了当前降低茶叶农药残留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加强研究茶叶农药残留量简易检测方法和替代农药,加强茶树植保队伍建设和技术推广工作,整顿茶区农药供应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5讲 有机茶园病虫害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强 《中国茶叶》2001,23(1):34-35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而农药的使用源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茶园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又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不仅是有机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0,26(Z1):314-315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居高难下,这将是继农残问题后茶叶出口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要从搞好大宗茶机采和提高茶机热效率等方面,尽快降低以采、制成本为主体的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