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水溶性、不挥发性的广谱抗菌剂——三嗪衍生物(HY)作为天然乳胶的新型保存剂,研究保存剂HY对天然乳胶保存效果及硫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5 % HY对鲜胶乳有良好的保存效果,其制成的生胶性能指标及耐老化性能较好;采用0.30 %氨+(0.15 %-0.30 %)HY的中氨复合保存体系时,对浓缩胶乳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本研究为研发中氨浓缩胶乳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了TT/ZnO和SDC作为离心浓缩天然胶乳的第二保存剂。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保存体系TT/ZnO+NH3或SDC+NH3对胶乳的保存效果较好,与高氨作保存剂的浓缩天然胶乳相比,挥发性脂肪酸值符合要求,但SDC+NH3保存体系的浓缩天然胶乳机械稳定度上升不足。  相似文献   

3.
天然胶乳很容易腐败变质,而当前的高氨保存体系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本研究采用硫酮衍生物LS保存天然胶乳,研究保存剂LS对天然胶乳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LS保存的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 No.)和黏度值均比较低,当LS用量为0.1%时,对鲜胶乳的保存效果优于0.25%氨;采用LS-氨复合保存制备低氨浓缩胶乳,当LS用量为0.01%~0.05%时可稳定保存浓缩胶乳达180d之久;所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No.)较低,稳定性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当前生产应用需求。此外,LS-氨复合保存低氨浓缩胶乳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成膜性能,硫化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普遍优于当前高氨保存浓缩胶乳。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LS-氨复合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硫化胶膜的结构无明显变化;热分析结果表明,硫化胶膜热稳定性与高氨浓缩胶乳胶膜基本一致。此外,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LS-氨复合保存低氨浓缩胶乳干胶膜不具有潜在毒性影响;同时无皮肤刺激性反应,安全性良好。硫酮衍生物LS对天然胶乳具有优异的保存效果,复合保存制备低氨浓缩胶乳性能良好,可用于多种纯胶制品的生产,同时使用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概括国内天然胶乳复合保存剂的使用现状,分析了鲜胶乳早保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复合保存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氨作为鲜胶乳的保存剂,但氨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本研究采用一种水溶性、不挥发的丙二醇衍生物广谱杀菌剂(HB)与碳酸钠复配作为天然鲜胶乳的无氨复合保存剂,研究其对鲜胶乳保存效果及生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复合保存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上升速度远低于氨保存的样品,HB用量在0.12%~0.14%(质量分数)时鲜胶乳保存到第10天时挥发脂肪酸值依然低于0.1;HB保存生胶的6项指标均符合GB/T 8081—2008 标准中对于SCR5的要求,其中塑性保持率(PRI)高于氨保存生胶样品20个单位;HB保存硫化胶样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优于氨保存硫化胶样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其中撕裂强度比氨保存硫化胶高出4.14~ 7.01 KN/m;此外,HB复合保存生胶样品玻璃化转变温度略高于氨保存生胶样品,热降解性能与氨保存生胶基本一致,分子量大小和分布与氨保存生胶相比差别也很小。因此,HB复合保存剂对天然鲜胶乳具有优异的保存效果,所制备的生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6.
低氨浓缩天然胶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氨胶乳带来的氨污染问题,并在多种乳胶制品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BCT-2、HY、HM和LS 4种天然胶乳保存剂与氨复合保存制备低氨浓缩胶乳,并与高氨浓缩胶乳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保存体系低氨浓缩胶乳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保存体系对低氨浓缩胶乳保存效果良好,均能达到GB/T 8289—2016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中,BCT-2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 No.)最低,但胶乳黏度值最高,机械稳定度(MST)最低,稳定性最差;此外,橡胶粒子平均粒径较高;热稳定性和氧化锌机械稳定性(ZST)较低;干胶膜强度较高。HY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VFA No.较低,黏度最低,MST和热稳定度最高;浓缩胶乳预硫化速度最快;预硫化胶乳黏度最低,MST和热稳定度最高;硫化胶膜强度较高。HM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黏度较低;MST较高,稳定性良好;浓缩胶乳干胶膜强度最低;浓缩胶乳预硫化速度最慢。LS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VFA No.较高,黏度值较高;MST较低,稳定性较差;橡胶粒子粒径最小;浓缩胶乳干胶膜和硫化胶膜强度均最高;干胶膜热稳定性最好。对比分析表...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辅之以微肥、微量元素、生物抑菌剂等助剂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效环保型小麦种衣剂。经过实验室和大田的同比试验.该种衣剂与传统的小麦种衣剂相比,产量提高14%以上、成本下降10%以上,且安全无毒无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当前世界水果的气调,低温和低压保鲜贮藏技术和研究趋势,结合漳州地区水果保鲜贮藏保存的问题,开展水果生产保鲜贮藏与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可见光引发体系固化将降解天然胶乳与萜烯树脂乳液的其他助剂组合制备水乳型压敏胶,研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降解天然胶乳与萜烯树脂乳液的不同配比,天然胶乳不同分子量,其他助剂的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天然胶乳与萜烯树脂乳液质量比为1∶1、降解天然胶乳分子量为19.8×10^4、引发剂1.2%、交联剂15%、促进剂0.4%时压敏胶性能最优。DSC和TG/DTG表明含有光引发剂的压敏胶在光照后热稳定性提高,压敏胶的Tg升高了5℃,仍具有很低的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10.
就地制备聚苯乙烯树脂乳液补强天然胶乳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乳液聚合原理就地制备聚苯乙烯树脂乳液补强天然胶乳,研究聚苯乙烯与天然胶乳的用量配比对天然胶乳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补强胶乳的胶体性质、成膜性能及其硫化胶膜的耐溶剂性能。引用补强度(R)来表征天然胶乳胶膜的补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树脂乳液对天然胶乳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补强胶乳仍具有良好的成膜效果;所得的补强胶乳硫化胶膜耐溶剂性能得到改善。并采用透射电镜(TEM)、萃取等手段研究了补强胶的微观结构、树脂与天然橡胶的结合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鲜胶乳、凝块、绉片为原料形式,探讨加工工艺对生物凝固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凝块和绉片为原料的产品PO稍大,PRI明显降低,但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较高;在胶厂进行鲜胶乳生物凝固,适宜的熟化时间为16~18 h;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以绉片为原料的产品P0、PRI值有下降的趋势,以凝块为原料的产品性能优于绉片;根据凝块、绉片原料的清洁度,压绉次数可以减少为3~6次。  相似文献   

12.
铝盐絮凝天然橡胶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铝盐絮凝天然胶乳,探讨所得生胶的理化性能、硫化特性及其动态力学性能与传统凝固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氯化铝与盐酸溶液的互配,能够获得理化性能指标均达标的生胶产品;氯化铝与盐酸混合溶液凝固胶的拉伸强度较高;铝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天然橡胶的加工安全性,使天然橡胶的损耗因子和损耗模量略有升高,但其储能模量降低.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看出,铝盐凝固胶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比酸凝固的弱.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仪,对4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鲜天然橡胶(NR)[(NR-1)醋酸凝固鲜天然胶乳,(NR-2)微生物快速凝固鲜天然胶乳,(NR-3)微生物凝固乙醇胺混合鲜天然胶乳和(NR-4)自然凝固蛋白酶混合鲜天然胶乳]的生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鉴定其中的挥发性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定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50℃裂解温度条件下,4种制备工艺NR生胶的裂解碎片都生成了顺式结构的1,3戊二烯单体(NR-1还生成了2-甲基1,3-丁二烯单体)的特征离子;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二聚体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和1,4-二甲基4-乙烯基环己烯及三聚体β-蛇麻烯和甘葡环烃等,但它们的组成即相对百分含量存在差异。其细微结构的差别为:NR-3和NR-1都含有少量含氮杂环、羟基和羰基基团;NR-2结构较简单;NR-4含有氯甲酰氧基和羰基等。  相似文献   

14.
天然橡胶(NR)的性能与制胶工艺密切相关,其中凝固是制胶工艺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真空辅助酸凝固天然橡胶,对比自然凝固天然橡胶和酸凝固天然橡胶,探讨了真空辅助酸凝固对天然橡胶门尼粘度、理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凝固方法得到的NR理化性能有一定的差异,自然凝固NR的氮含量>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氮含量>酸凝固NR的氮含量,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比自然凝固和酸凝固NR的P0和PRI都高,其中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PRI为85%,而酸凝固NR的PRI为75.7%。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交联密度高于自然凝固NR和酸凝固NR。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均高于自然凝固NR和酸凝固NR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3种NR的拉伸强度分别为21.06、19.35、17.60 MPa。RPA测试表明,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弹性模量(G')<自然凝固NR的G'<酸凝固NR的G',损耗因子(tanδ)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即真空辅助酸凝固得到的胶样的加工性能最好,自然凝固胶样次之,酸凝固胶样最差。  相似文献   

15.
介绍浓缩天然胶乳规格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最新修订情况,分析修订的技术指标对浓缩胶乳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采用最新国际标准修订现行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