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7-1999年黑龙江省宝清县草甸黑土区对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栽培种肥磷酸二铵与钾肥(2:1)混施的最佳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30cm大垅6行种植密度44万株/hm^2条件下,667m^2施磷酸二铵与硫酸钾(2:1)的最大用量为19.5kg,产量为246.1kg,比其他处理增产8.9-22.8%,比不施肥的空白区增产59.6%,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7.2kg/667m^2(磷酸二铵与硫酸钾混合价2.1元/kg、大豆价2.1元/kg),获得最佳利润的施肥量为13.5-18kg/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2.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抗旱性强,抗倒伏,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48.16%,脂肪含量为16.25%。该品种在河南省经过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234.1lkg/667m^2,比对照增产12.7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11,密度以1.25~1.5万株/667m^2为宜。667m^2施有机肥2~3t,配合施碳酸二铵15~20kg,硫酸钾10kg。初花期追施尿素5~10kg/667m^2。  相似文献   

4.
2002年和2003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了A级绿色菜用大豆栽培技术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施用生物肥料配合少量磷酸二铵可使其产量达到施用常规化肥的产量,并可促使大豆生长,增加根瘤数量,减轻大豆根腐病。为了实现“绿色食品”,所以提倡施用有机肥(2t/667m^2)和生物钾钾(2kg/667m^2) 磷酸二铵(6kg/667m^2)。  相似文献   

5.
大豆追施硝酸磷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初花期追施硝酸磷肥试验结果表明:硝酸磷肥增加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英数,提高光合强度,加快鼓粒速度,提高百粒重及产量。增产幅度为23.67-57.34kg/667m^2,纯收入增加5.34-43.34元/667m^2。生产上在底施纯氮2.1kg/667m^2的基础上,于初花期追施硝磷肥20kg/667m^2为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大垅密植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研究壮丰安对大豆抗倒伏的调控作用。试验研究表明,壮丰安能缩小株高与茎粗比值与增强茎秆质量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产量,一般667m^2增产幅度为1.4-25.5kg。  相似文献   

7.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8.
商豆1099不同密度、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不同施肥量、密度对夏大豆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9种处理中,以施用60kg/667m^2三元复合肥(含微肥),种植密度为1.4万株/667m^2的处理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大豆单产较低的问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2005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在五年的试验中,除2003年因气候原因没有达到300kg/667m^2外,其余4年均达300kg/667m^2以上,其中2001年309.7kg/667m^2;2002年324.7kg/667m^2;2004年313.2kg/667m^2:2005年398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300kg/667m^2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富锦市在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推广中,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与大豆产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大豆45cm垄上双行条播技术相对于130cm垄密植技术来说,操作方便,机械配套,易于被农民接受,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是提高大豆单产的有效途径,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特用型马铃薯品种"东农306"为材料,在2003~2004年进行了种植密度与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与钾肥用量下单株产量差异显著,在本试验中以行距70 cm和株距30 cm的密度、硫酸钾用量150 kg·hm~(-2)最适合该品种的个体生长,能获得较高的单株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行距70 cm和株距20 cm的密度、硫酸钾用量75 kg·hm~(-2)最适合该品种的群体生长,能获得较高的群体产量和商品薯产量。  相似文献   

12.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对3个耐密型品种在3个种植密度和3种行距配置方式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3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LAI)、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行距配置对产量构成3因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多个作用大小不一的农艺性状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决定玉米产量。强盛51与大丰26分别在密度为82 500 株/hm2和“66.6+33.3”cm宽窄行配置模式下产量最高,大丰26在密度为82 500株/hm2采用“50+50” cm等行距种植产量可达15 000 kg/hm2以上,确定这3个组合为玉米超高产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江西省丘陵红壤常年种植"梅庄花生"技术落后问题,本试验研究丘陵红壤土质下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梅庄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135kg/hm2和种植密度40cm×20cm组合下,有利于果枝分化,结果枝所占比例最高,为85.6%,饱果率、百果重、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均较好,产量最高,达3909.8kg/hm2。  相似文献   

14.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产量性状及产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个基因型品种,2种栽培模式,设置3个处理,研究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栽培技术产量性状及产量结构,旨在为超高产大豆研究与应用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窄行、密植、高肥水条件下,B45处理由于采用半矮秆品种植株矮、底荚低、秆强不倒,虽然单株荚数、粒数显著低于对照,但由于密度增加,群体荚数、粒数显著增加.每节位平方米荚数、粒数分别达到145.1个和411.7个,分别较对照增加78.8~84.0个和254.2~258.0个,顶荚部位荚、粒数分别占总数的21.3%和22.5%.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2008年在760 m2面积上,大豆产量达到4 895.7 kg·hm-2.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机械化大豆"三垄"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16年大豆机械化"三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3.4万hm2,占全市16年大豆总播面积的89.4%,平均产量177.1 kg/667m2,比对照(生产田)155.5 kg/667m2增产14.3%,总增产大豆16.993万t,总增收37 349.064万元,取得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对该项技术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进一步阐明了机械化"三垄"栽培增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宽幅带播对大穗型冬小麦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宽幅带播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兰考矮早八为材料,研究了宽幅带播种植对大穗型冬小麦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比较,宽幅带播的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冠层光截获量和相对湿度较高,而冠层温度较低,穗数显著增加,产量提高0.47%~13.70%.宽幅带播下随着行距增大,叶面积指数、光截获量和湿度降低,而冠层温度升高,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降低.宽幅带播下15 cm行距可作为大穗型冬小麦品种的适宜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红麻皮籽兼收的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红麻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红麻品种等处理的研究。试验表明,红麻的种植时间为5~7月、红麻的种植密度为10.5~13.5万株/hm2、红麻籽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红麻果柄最下一粒朔果下10~15cm位置收割,可皮籽兼收,麻籽产量达1 755~2 940 kg,麻皮产量达4 350~5 670 k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绿洲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了啤酒大麦垄作沟灌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平作栽培相比,4、5月份5cm土层的温度分别提高1.27℃和1.39℃,垄作沟灌栽培啤酒大麦田间长势优于平作栽培,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相对增大,水分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垄作沟灌较平作栽培啤酒大麦千粒重增加2.10~5.37g,穗粒数增加0.7~7.2粒,产量增加480.5~1 983.6kg.hm-2,增幅6.86%~55.0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8%~35.40%,节水1 500m3.hm-2,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绿洲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采用春小麦垄作沟灌的方法,研究了垄作沟灌栽培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促进了春小麦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的生长。与平作相比,0~20、20~50和50~100cm土层内根长分别增加39.21%~40.60%、26.99%~27.58%和39.43%~59.49%,叶面积系数增加0.22~1.16,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56%~42.68%,株高降低6.41cm。在相同灌溉定额下,垄作春小麦增产7.18%~34.97%,平均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0.35%和5.0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1~0.16kg·mm-1,说明垄作栽培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