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19,(6)
为筛选适合商洛市当地袋料栽培的抗杂、抗逆、肉厚色深、优质高产的黑木耳优良菌株,引进7个黑木耳菌株进行袋栽比较试验。结果:综合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抗杂性,耳基形成早晚,抗逆性,黑木耳产量和商品质量,并结合商洛气候因素,得出黑威15、黑威单片、黑威半筋、西乡2号四个菌株综合性状优良;四菌株为中熟,单片耳,肉厚色深,抗杂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可作为商洛市袋料栽培主推黑木耳菌株。  相似文献   

2.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水地区栽培;其中A97-2、A08、Au233、黑丰5号出耳早,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品种,品质以A08最好;新科5、916-1出耳较迟,产量高,抗烂棒能力强,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黑木耳是一种质地鲜脆、滑嫩爽口、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以前以段木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通过参照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结合秦岭山区的气候特点进行春耳秋栽,获得成功。1菌种选择选用优良菌株是袋料栽培获得速生高产优质的关键,通过栽培试验对比,选择出黑木耳916、黑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四川宣汉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抗性较强的黑木耳品种,以组织分离的野生黑木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黑木耳916-3为对照,通过生长特性、农艺性状、18S rDNA与ITS分类学鉴定、营养成分分析等,选出野生木耳(达耳1号)产量较高、抗逆性强、营养品质较高,其口感介于黑木耳与毛木耳之间。鉴定达耳1号为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种。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丽耳3号’是以黑木耳品种‘新科’和‘916’为亲本,利用单孢分离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从89个杂交后代中定向选育得到的新品种,改良了‘新科’抗性差、产量偏低和‘916’耳片背面多皱褶的不足,栽培过程中原基形成早、秋冬耳比例高、商品性佳、抗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前,黑木耳袋料栽培在浙江省云和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栽培技术也比较成熟。但由于对菌株特性的不了解,菌株选用不当常给农户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了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菌株并摸清各菌株特性,我们对近年使用较多的6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新科、916、138、8129、134、AU8分别引自福建三明研究所、山东金乡真菌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7个黑木耳栽培菌株进行品比试验,观察母种、原种到栽培种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菌丝长势、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及农艺学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当地主栽品种黑29(黑木耳2号)为对照,初步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的菌株高耳、916、草优黑杉、草优13号、延丰1号。  相似文献   

8.
木耳新品种‘丽黑1号’是从浙江丽水市白云山采集的野生黑木耳中分离、驯化选育而来。菌丝抗高温能力强,出耳早,优质耳比例高,产量稳定,适合袋料栽培,适合干销或鲜销。  相似文献   

9.
秦巴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境内黑木耳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黑木耳主产区之一。充分利用当地黑木耳种质资源,选育出抗逆性强、遗传稳定性好、产量高的优良菌株,以改善黑木耳品质和提高产量。从秦巴山区采集分离野生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8个,经过系统选育,选育出优良菌株A91#,命名为"森盛1号"。森盛1号菌丝体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均匀,子实体单片簇生,抗绿霉等杂菌能力强,属中早熟品种。栽培试验表明,袋料栽培每100千克干料平均产鲜耳82.166 kg,比对照菌株(A268)增产15.35%;段木栽培试验每架平均产量为5.716 kg,比对照品种提高16.49%。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十堰地区的段木栽培黑木耳品种,选取6个黑木耳菌株,分别从菌株抗杂情况、耳牙生长情况、菌丝深入木质部情况、子实体特征及产量方面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科5号具有抗杂能力强、出牙整齐、子实体商品性能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合作为本地段木栽培黑木耳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杨建伟 《食用菌》2010,32(2):45-45
<正>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子实体产生温度在15~32℃,以20~28℃最适。春季袋料栽培黑木耳季节一般都是以最适出耳温度为依据,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推算出当地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时间来安排生产。一般认为河南省平原地区春季袋料栽培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杨凌近年常用的11个菌株进行拮抗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8395、K3、秦耳1号、098与其它菌株在产量和生物效率上表现差异显著,其中K3和秦耳1号抗霉性与抗流耳较差。8395、098可作为当地袋料栽培的主栽菌株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引进和收集12个毛木耳品种,采用河南地区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出菇早晚、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优质菌株。结果表明:‘川耳5号’出菌丝长势好、出耳早、产量高,鲜耳、干耳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187%、14.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爱仙  巫仁高  邓文明  胡蕾 《食用菌》2010,32(3):22-22,24
当前南方袋料栽培黑木耳生产中,采用的黑木耳菌株存在抗杂能力差,菌丝活力弱,栽培制袋污染率高,遇高温多雨天气易发生流耳烂袋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南方区域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选育出适应南方地区栽培的黑木耳袋料栽培新菌株。笔者采集逆环境中生长良好的野生黑木耳并加以驯化,获得了2株野生驯化菌株,经出菇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应浙江开化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黑木耳菌株,从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引进9个袋栽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916进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供试菌株H-1、H-2、H-6、H-7、H-8、H-9、H-10、H-11、H-12由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提供,对照菌株916为当地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周传震  贺业宽 《食用菌》2007,29(1):18-18
在我省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近年来菌种质量有所下滑,致使产量没有保证,导致栽培量连年下降。为扭转这一局面,尽快选育出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菌株,从而确保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丹东地区采集野生耳木分离材料21件,经初选淘汰了15个不良单株,保留了01、04、07、15、16、18号6个较为理想的菌株,再经过复选,比较其产量性状,质量性状,抗逆性状,从中筛选出18号优良菌株,最后进入决选,因其对照种为丹林五号此菌株暂名丹林六号。  相似文献   

17.
张慧  邓春阁  刘敏 《食用菌》2014,(1):53-54
<正>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黑木耳生长,当地生产的黑木耳无污染、品质极佳。多年来,当地袋料栽培黑木耳多采用春、秋两茬栽培法,生产环节比较繁琐,投入比较大,资源消耗也大。蛟河市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一种新的黑木耳高产栽培模式,即:黑木耳加长袋高产栽培技术。把春耳的菌袋加长,使菌袋内积累更多营养,同时春天利用大棚催芽,秋天利用小拱棚保温,一年只种一茬木耳,从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9108菌株,是以沪耳一号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选育而成。通过对该菌株菌丝的生长特征、抗杂性、出耳、产量及子实体商品性状等方面的考查,各项指标都优于原始菌株,经多次多点试种,证明是一株抗杂能力强、高产、优质,适合稻草栽培的新品种。现将培育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子荣 《食用菌》2014,(4):48-49
<正>近年来,福建省埔城县的毛洋村、高溪村等大规模栽培黑木耳新科5号,该菌株具有耳片大、单生、抗逆性强等特点,且可露天栽培,减少了建棚等繁琐工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成本。以袋栽新科5号黑木耳为例,55 cm×15 cm的栽培袋成本大约2.0元,平均每袋可产干木耳100 g左右,以60元/kg计算,每袋可获纯利4元左右。667 m2可栽培7 500~8 500袋,可获利3万元左右。但是,黑木耳新科5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珍贵食用菌和出口产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黑木耳以往一直采用段木栽培,由于木材资源的消耗和生态林保护的需要,代料栽培已成为黑木耳生产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浙江龙泉、云和,福建南平、古田、莆田等南方区域袋栽黑木耳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栽菌株新科1号、Au139等因菌丝活力较弱,抗霉菌能力差,不耐高温等,在栽培过程中易受霉菌感染而发生流耳、烂袋等问题。我们通过采集在恶劣环境条件(连续雨天、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下生长良好的野生黑木耳,对其进行分离、驯化、活力比较试验,活性酶、DNA指纹测定及出菇试验等,选育出黑木耳新菌株Au053(自编菌号)。该菌株表现出菌丝萌发、定植快,制袋污染率低,遇高温高湿连续阴雨天气不易流耳、烂袋等特性。1菌株特性Au053属中温偏高型菌株。子实体呈不规则朵状或片状,多皱缩,耳片柔软,耳面疏生短绒毛,鲜耳红褐色或褐色(图1),干耳黑色或暗褐色,口感胶柔滑润。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29℃,出耳最适温度22~25℃,32℃时也能正常出耳,出耳温度及耐高温温度比主栽菌株高2~3℃。菌丝走速后期略慢于主栽品种,走满袋时间较主栽品种长5~7天。接种后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