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黄菌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不同桑黄菌株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酯酶同工酶分析、拮抗试验和菌丝培养观察。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电泳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16条,其中日本桑黄菌株、华中桑黄菌株与山东桑黄菌株和韩国桑黄菌株之间的酶谱差异明显;山东桑黄菌株和韩国桑黄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相似。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和菌丝培养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栽菇者,经常发现有大量小菇萎缩、变黄死亡。要预防小菇死亡,首先得弄清其死亡的原因。 (一)平菇死菇原因:①出菇期温度过高,如紫孢侧耳超过20℃、糙皮侧耳超过23℃、凤尾菇超过28℃、榆黄蘑超过32℃,常会造成小菇大量死亡。②出菇后湿度过低,当空气湿度低于80%时,小菇常因失水过多而萎缩死亡。③子实体分化期,空气  相似文献   

3.
连续低温刺激对平菇出菇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夏季,我所在种植中温型平菇生产中,由于温高、昼夜温差小,至使平菇子实体分化困难,导致菌丝老化、变黄而造成一定损失。于生产中我们观察到:置低温条件下保存的部份栽培种在解除低温保存后,常温下出菇较为迅速。受这一启示,也为了解决生产中昼夜温差小,子实体不分化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连续低温刺激对平菇出菇影响的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与配方 1、平菇品种: 中温型品种P_2,由省农科院开发处食用菌组提供。 2、培养料配方:甘蔗渣75%,米糠18%,普钙2%,石膏2%,石灰2.6%,尿  相似文献   

4.
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单糖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方面研究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得出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5℃,料液比1∶50,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2h。运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日本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韩国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  相似文献   

5.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6.
袋栽平菇的优点很多,一般不用床架,设备少,可减少污染,便于管理。本文重点介绍几点袋栽平菇的转潮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将温度降到4~10℃,低温培养4~5天,再进行温差管理,拉大温差10℃左右,刺激菌丝扭结。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后,要减少温差,室温控制在15~17℃,空气湿度保持85%~95%,促子实体生长,出菇整齐、均匀,便于转潮管理。 头潮菇采收后让菌丝恢复生长2~3天,再进行补水。清除残余菇柄,投入盛有1%石灰水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捞出控去余水,起堆后便可按前法进行温差管理。 两潮菇出完后结合补水要补充营养,即置营养液中浸泡,如煮胡萝卜水、淘米水、1%白糖溶液等,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普通冷库环境栽培杏鲍菇,对杏鲍菇进行品种筛选、后熟期培养和低温刺激3个方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不同来源的菌株出菇表现差异大,引种时应引进适合冷库栽培的高产优质的杏鲍菇品种;杏鲍菇菌棒长满料袋后,经过10 d的后熟期培养,促使培养料充分分解和积累,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菌棒经过3 d,5~10℃的低温刺激后,有利于促进菌丝的新陈代谢和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刺激后菌棒现营快,出菇多而整齐。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光照对鲍鱼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昼夜温差、散射光对鲍鱼菇原基分化的影响,以及温度对鲍鱼菇子实体形态、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菇原基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的昼夜温差为5~10℃;18~33℃条件下子实体都可正常生长,但22~28℃条件下子实体形态、颜色好,产量及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冬季室外气温低,室内栽培榆黄蘑也须封闭出菇,管理难度大。据笔者实践,管理室内榆黄蘑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温度 榆黄蘑的子实体分化不需变温刺激,在15~26℃范围内都可现菇蕾,最适温度为17~23℃,温度低时菇体发育慢,颜色深;温度高时菇体发育快,颜色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产量。立体栽培时,还需注意上下的温差,保持均衡。  相似文献   

10.
方法与目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白玉菇,测量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pH、含水量、观察物理性状变化,确定变化规律,为栽培瓶培养质量检测提供快捷、简单的检测方法;通过培养周期试验、搔菌时不同pH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三个方面,研究原基形成与子实体生长的内在和外在条件,解决应用液体菌种块出菇难的问题。结果:白玉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pH、含水量、培养料颜色、松软程度以及栽培瓶外壁、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变化等状况,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出菇的条件为,培养60~70d,培养料pH值5.2~5.6,含水量72%~74%,颜色淡黄、质地松软,搔菌后6~8d给予12h的间隙式光照刺激,促进扭结和原基形成。结论:根据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理化性质变化规律,能够快速地判断白玉菇的培养质量;培养时间与环境条件,决定能否扭结、形成原基;培养料的腐熟程度,决定子实体能否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通过对立架式栽培的高温香菇不同注水量试验,研究其对出菇、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条件下,增加头潮菇注水量对高温香菇出菇时间没有影响,但可以增加头潮菇的菇蕾发生数、提高头潮菇二潮菇的子实体品质及产量,进而提高每棒总产量。  相似文献   

12.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秆为主要原料进行了三个双孢蘑菇菌株菌种培养和栽培试验,观察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并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检测子实体营养成分,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秆为基质栽培的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生物1号发菌至出菇时间最短,子实体菌盖大小适中,菇体匀称,单菇重适宜,出菇整齐度高,不易开伞,且密度合理,产量最高;9506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最低。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4种覆土栽培模式:竖式覆土,卧式覆土,菌袋对折覆土,出菇1潮后覆土,以不覆土墙式栽培作对照。结果表明,黄伞覆土栽培子实体品质较好,出菇期较长,墙式出菇1潮后再竖式覆土栽培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0.13%。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黄伞菌丝cDNA为模板,设计简并引物,经PCR扩增出两条片段SLI和S12,经过回收、重扩增、克隆与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发现SI.1的序列在Genebank中与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Dhosphate dehydrogease,GPD)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5%,根据SLI序列设计引物,以黄伞菌丝体、原基、菇蕾、子实体菌柄、子实体菌盖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以验证其保守性,结果显示此片段在不同分化发育阶段表达量相同。  相似文献   

15.
卢尚杰  李喜范 《食用菌》2009,31(4):43-44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ex.Fr)Quel,是目前发现的抗癌效率最高的药用真菌之一。在我国野生桑黄主产于长白山区,辽宁省的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长在杨、柳、桦、柞、山楂、暴马丁香等阔叶树的树桩、树干或倒木上。笔者自2005年以来引进韩国桑黄菌进行段木人工栽培试验,所得子实体形态特征与野生者基本相同。现就其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的母种分离,一般是采用常规袋栽的子实体组织分离法。因菇体小,菌肉薄,柄中空,出菇时要求相对湿度大污染杂菌机会多,分离时用酒精消毒又使组织块受伤,所以分离成功率很低。为提高成功率,笔者采用现蕾后在无菌条件下套瓶法培养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于1995年1月各试验15支试管,成功率为86.7%和93.3%。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77年8月,我县建小型的四季出菇试验房, 9月以6m~3菇木作冬、春出菇试验,共收干菇33斤,平均单产5.5斤/米~3。1978年先后作了三次夏季出菇试验,效果良好。当年12月在5℃低温下,设计了尼龙蒸气育香菇,把菇木浸水达到85%以上湿度后,放入蒸气温室培养,18小时后香菇出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4种段木栽培树种上桑黄在实体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柞木段上桑黄子实体产量最高,木段平均单产桑黄子实体干品110g。大棚内埋土栽培桑黄是最佳的栽培方法。人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发菌阶段条件:培养温度28℃,不需要光照,暗室培养,通风1次/d,培养时间40~60d。  相似文献   

19.
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适宜液体培养的滑菇菌株,并确定最适的滑菇液体培养条件.方法:通过摇床和发酵罐进行滑菇液体培养初步研究.结果:确定丹滑15、西羽、cte、丹滑8、丹滑9、适合做液体菌种;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高粱粉2%,豆饼粉1%,葡萄糖1%,KH2PO40.1%,MgSO40.2%,琼脂粉0.1%;最适培养条件摇床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振荡频率150 r/Min、培养基装料系数150 mL/500 mL;确定了一级、二级发酵终点分别为192 h和120 h;并对滑菇液体菌种的保存、液体菌种的菌株筛选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姬菇(Pleurotus,ostriatus)是从日本新引进的优良品系,已成为辽宁出口创汇的主栽品种。外商对姬菇的商品性要求很高。一等姬菇菇盖直径小于2.5cm,要求菇盖肥厚,菇柄实心。商品性好的姬菇,既畅销,价格也高。这样在栽培上就要促使生长出个头小,数量多,敦实肥厚的子实体。几年来,笔者根据姬菇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了提高姬菇商品性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在原基分化,形成菇蕾,子实体生长三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程度的改变温度、湿度、通风这三个主要环境条件。一、在原基分化阶段,制造温差,促使原基大量分化,以实现群体增产。在菌丝发透和每采收完一潮菇的发菌后,把环境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