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至今,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依然有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1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缺乏科研能力训练环节;2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3社会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认同度较低;4本科生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正确认识;5教师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的指导力度不够。提出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视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拓展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经费的来源渠道、实施本科生培养导师制4方面的建议。为解决当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然而,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和课程内容与林学专业不契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林学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研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背景的基础上,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为例,从4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基于自主学习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以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的相互结合为依托,培育自主学习中的"自我"概念;以中期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为抓手,培养自主学习中的学习策略运用能力;以专业综合实习为平台,提升自主学习中的专业应用能力;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专业协会活动为特色,凝练自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最后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成效,主要表现为强化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新突破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7—2010级在校本科生在专业选择、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等方面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有关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招生、学科设置、学科交流发展等方面提高该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一系列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及宣传,注重实践课程,进行“学科交叉、重点教学”,增设职业测评环节,以期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地方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探索,有利于使学分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以及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有利于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持续不断的优质生源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等。为此,提出了林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方案,包括导师的遴选办法以及导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最后,根据实施情况总结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完善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风好转和教学质量提高、增进师生友谊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并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思路,从教育理念、支撑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国际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措施,从学生科学素养、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及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总结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近6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在该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专业在本科生导师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其他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时原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制约因素、本专业创新教育改革的评价等.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大学生对原创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较高,但实际参与程度较低;学校和学院、教师能力、学生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创新性实验对培养大学生专业拓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森林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森林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要优化实验教学结构体系,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比例,扩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比重;其次应引入PBL教学模式,以科学问题为主导,提供多项综合性实验题目,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第三要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选取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对象为实验材料,以教助研,以研促教.在系统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森林生态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培养本科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趋势,这对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和具体实施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科研个性和科研能力为教学目标,以知识掌握、知识深化、知识创造为教学过程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回忆、讨论、演讲、问题回答4个教学环节对本科生进行了知识创新活动的模拟训练。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为实施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的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10.
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面建设协调、可持续的现代林业需要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林业人才,所以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阐述了实践能力的基本含义以及培养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培养林学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做法。做法主要包括树立现代教育价值观,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思想保障;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渠道;建立和完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空间。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文还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优秀本科生选拔培养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要求西藏的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因地制宜地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高。该文分析了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符合西藏实际情况的相关教材、实践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不完善等;从推动学校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改善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和加强实践教学经费保障系统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并提出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以学校、社会和学生家庭为依托,多渠道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促进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健康、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的意愿和前期准备工作、获得的教师指导和科研经费等支持情况、本科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进行交流和取得收获的情况、立项和中期检查等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情况以及任务分工、经费使用、计划完成进度、文献阅读、实验记录和参加科研交流等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本科生对科研项目实施的建议等进行了了解和分析。针对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前期宣传教育不到位、学生对科研项目认识不足、学生个人兴趣的引导以及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较欠缺、指导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足、对交流平台的搭建重视不够、学生的交流愿望难以满足等问题,提出推动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建议,包括做好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整体宣传工作、开设与科研项目相关的课程或讲座、构建多层次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交流平台、加强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教师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建立本科生科研项目研究的持续性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资源环境类专业下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中面临着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训练、学生前期缺乏系统的科学技能训练、对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关系认识不足、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个人“软实力”不强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加强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与综合能力训练的结合,为创新创业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编写科学研究方法指南,增加投入以完善辅助材料的配置,为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三是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的过程性指导;四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个人的“软实力”。通过上述举措,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突出的课外学术成果,并在毕业后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也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实践证明,资源环境类专业制定的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提高了创新创业训练...  相似文献   

14.
"农林气象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拓展性,单凭传统的课堂讲授完成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气象学实验、教学实习与教材内容各自独立,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教学-科研平台的课程改革措施,阐述了该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过程及应用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科研平台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尤为重要。首先,阐述当前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特点和要求;其次,对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本科毕业生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是近几年来高校为锻炼和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科研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本科教育阶段理论课程的学习任务过重,本科生综合评价体系中科研训练成绩所占比例不高;本科生对科研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缺乏兴趣;本科生缺乏系统的科研经验;指导教师不重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相应的师生评价机制不健全。针对面临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激发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指导本科生科学分配知识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时间,提高本科生综合评价体系中科研训练成绩所占比例;以人为本,引导本科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寻找乐趣;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系统培养;提高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视程度,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新林科建设背景下,“动物学”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动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对动物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动物学实践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节;动物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够紧密;动物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在动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包括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动物学思维;改变实验课的授课方式;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课程实践教学;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改革动物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动物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和培养模式,有利于提早挖掘具有科研潜质的人才,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该文以农林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为例,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林经管类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就业压力下农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当前我国的园林事业蓬勃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园林专业教育体系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发展,以致陷入学生就业压力大、前途迷惘等困境。该文阐述了我国目前农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成因,针对我国高等农业类院校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提出见解,以期对专业发展有所裨益,解决农业类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的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部署。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积极到乡村创业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体现。乡村创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仅丰富了高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针对水利类大学生农村创业相关研究存在空白的现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开展了乡村创业意向问卷调查,从创业意愿、乡村创业影响因素、创业胜任力、创业动机、创业方向的选择等方面,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面临着以下问题:①创业教育与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②创业环境差、创业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使乡村创业缺乏保障,社会和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使乡村创业的舆论压力较大;③学生自身创业准备不足、能力有限,对时代发展需求把握不足,对未来水利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创业方向的选择缺乏创新;④家庭和高校的创业动机教育有缺失等。因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支持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的措施:①高校要积极总结新时代创业教育的规律,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机制,创新创业指导模式,培育大学生乡村创业意识,激发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兴趣;深化校企合作,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②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相互融合,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胜任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③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其生涯规划相结合,设立学业导师,筑牢专业思想;设立生涯规划导师,端正乡村创业的动机,明确乡村创业的方向和目标。④大力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制定或完善财政制度、土地制度、人才制度、项目制度、信贷制度等与返乡创业相关的各类制度,积极开展继续创业教育与指导,拓展创业资金渠道,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履行宣传职责,引导社会对大学生返乡创业予以关注和支持,提升乡村创业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