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逆境是影响植物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抗逆性则是植物对自身所处逆境产生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本文在简述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对干旱、盐胁迫等逆境下产生的生理响应的基础上,分析了黑果枸杞在抗逆性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干旱区存在的环境科学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植物组织的阻抗参数可以得到与植物生理、病理相关的信息,阻抗谱法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无损伤的测量方法,已成为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指标变化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章对阻抗谱法在水分胁迫、PEG胁迫、植物低温及抗寒性、重金属胁迫、盐胁迫、热胁迫等植物逆境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将来培养抗性植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柳树是在盐碱地上重要的造林树种。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发育和生理生化诸方面,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方式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从柳树的耐盐机理、耐盐性以及良种选育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柳树的耐盐程度、耐盐机理、耐盐良种选择等问题,以期对今后柳树的研究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综述了植物对干旱、冷害、冻害、热害、涝害、盐胁迫和CO2胁迫等不良环境因子的生理反应机制。对应用于植物逆境生理研究的叶绿素荧光、气体交换、碳同位素分辨率和糖类化合物含量等参数的生理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等渗透势干旱、盐、碱胁迫下枣和酸枣的生物学响应,鉴评它们对这3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差异.以2年生金丝小枣等5个枣品种及砧木—酸枣苗为试材,在-0.30 MPa、-1.15 MPa 2种渗透势下,设计干旱胁迫(用PEG-6 000模拟)、盐(NaCl)胁迫、碱(NaHCO3)胁迫3种逆境,以浇灌1/2Hoagland溶液、不加PEG-6000或NaCl或NaHCO3的处理为对照.生物量较生长量更能准确反映枣和酸枣对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但其中各个指标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植株生长量诸指标中,株高特别是冠幅的差异性很小,对胁迫种类及强度敏感度低,而枣头枝长度和基部直径对胁迫种类及强度的敏感度明显为高,是以生长量反映对胁迫响应的合适指标;在生物量诸指标中,植株叶生物量、脱落性枝生物量的响应最敏感,其次是全株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的响应最不敏感, (叶+脱落性枝)生物量/全株生物量的响应与全株生物量的响应相似.以(叶+脱落性枝)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及(叶+脱落性枝)生物量/全株生物量3项关键指标综合评价,参试的5个枣品种及酸枣对前述逆境的抗性差异显著.其中:耐旱性最强的是大瓜枣和梨枣,耐盐性最强的是大瓜枣,耐碱性最强的是酸枣和大瓜枣.同时,5个枣品种及酸枣各自对3种逆境的响应也有明显差异:大瓜枣是一个对3种非生物逆境抗性都很优良的枣品种;冬枣既不耐干旱,也不耐盐碱,但相对而言,其耐盐性>抗旱性>耐碱性.枣属植物对干旱、盐、碱胁迫的抗性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异.枣树引种栽培应重视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枣优良新品种培育应关注亲本品种本身对主要逆境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环境胁迫对植物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胁迫(如盐渍、干旱、低温、重金属等)作用于植物将会引起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反应,严重可能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作者综述了逆境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效应,诣在探讨植物受环境胁迫后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植物的受损机理以及抗逆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EG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我国特别是北方,水资源越来越贫乏。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理代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来尽量适应干旱环境。聚乙二醇(PEG)是研究植物干旱胁迫的最好材料。本文就PEG胁迫或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对酶的变化的影响以及PEG对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PEC,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自然干旱胁迫两种方法,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叶片电导率、叶片丙二醛含量等指标,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乌桕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耐旱性。结果表明:鸟桕幼苗优13和优24耐旱性较强,优23子代幼苗耐旱性最弱。PEC6000模拟干旱胁迫与自然干旱胁迫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常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0.
五叶地锦具有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速,抗逆能力突出等特点,是理想的抗逆修复植物。本文结合低温胁迫、盐胁迫、施水量对五叶地锦生理指标的影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五叶地锦逆境生理学研究的现状,以期为五叶地锦在逆境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在自身的生活周期中往往面临着各种胁迫,在胁迫环境下,植物中特定的转录因子与抗逆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从而特异性地调控该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因此,转录因子已成为近年来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结构、调控机制、功能特性以及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多胺在植物抗逆中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PAs)是一类低分子量、聚阳离子、脂肪族含氮物质,是植物对逆境响应的重要物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不同类型的PAs,例如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外源PAs会对植物的抗逆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多胺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农作物,对木本植物的研究较少。PAs对植物抗逆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种类的多胺对植物的抗逆影响不同,PAs的代谢与参与逆境胁迫的其他代谢密切相关。文中主要综述PAs在植物抗干旱、低氧、高温、低温、盐、重金属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PAs与抗逆林木研究、栽培与抗逆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环境胁迫下竹类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克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兼有生理可塑性和生理整合的属性。竹类植物是克隆植物的一类重要资源。竹类植物生态适应性策略是竹林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竹林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文中从克隆植物的生理整合及生理可塑性等方面对竹子在水分、温度、光照及土壤矿质元素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并从加强竹子生理整合特性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抗性生理机制研究、"南竹北移"引种驯化等3个方面提出将来研究重点,以期为研究竹子应对异质环境胁迫、提高生态适应性和扩大竹子生长范围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真菌对岩溶区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丛枝菌根真菌是岩溶生态系统中重要生物组份,对植物水分吸收与生长具有积极的效应,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岩溶干旱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岩溶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及其菌丝输水、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植物营养、影响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等调控机制,指出今后在应用稳定同位素探索岩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时尚需考虑植物类型、岩溶生境等因素影响,还需加强土著优势菌种的筛选及深入研究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重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菌根关系密切,外生菌根真菌是林木生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离不开外生菌根真菌,菌根化育苗与造林可显著提高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和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文中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宿主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干旱、盐碱以及病虫害胁迫抗性的机制及生物修复作用,同时对外生菌根真菌资源开发、环境因子对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的影响及利用现代技术深入研究外生菌根真菌作用机制提出了研究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The selection of drought-tolerant plant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lant breeding.We studi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ploidies of Populus ussuriensis Kom.that relate to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We used a 5%(v/v)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solution to simulate drought stress.We recorded leaf phenotypes including color,dry area and curl degree.We evaluated sequential variations in some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compared these among diploid clones(CK),triploid clones(T12)and tetraploid clones(F20).T12 leaves exhibited slightly more drought stress damage than CK and F20 leaves.CK leaves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drought stress damage.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of the different ploidi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12 days after drought stress treatment.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peroxidase,catalase and proline in the triploid(T12)leaves were the highest.The 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of T12 leaves were the lowest.The index values of F20 were between those ofthe diploid and triploid.In consideration of these results,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ploidies of P.ussuriensis can be ranked as T12>F20>CK.We speculate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olyploid clones of poplar will change after genome doubling and that some of the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will be improved,resulting in greater drought tolerance of polyploid clones.  相似文献   

17.
桉树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了成功地栽培桉树,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桉树种群的抗旱性机理和它们对不同干旱环境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认为,桉树种群的遗传基因能适应于干旱的环境。生长在水分短缺条件下的植株,是通过各种途径保持组织水含量在细胞免受伤害的临界值以上而达到其适应。一般来说,具有旱生植物特征的桉树种群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它们能够生存在较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但不可能从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取得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复杂的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上与地下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以及碳酸岩丰富的节理裂隙导致了土壤水分渗漏强烈,地表干旱缺水,临时性干旱严重,使该区植物普遍遭受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文中通过综述干旱胁迫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的影响,从植物形态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等方面分析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机理机制,得出喀斯特地区植物一般具有发达的叶片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强壮发达的根系特征并通过叶片的气孔调节应对干旱。此外,植物体通过积累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来抗旱。提出通过抗旱锻炼、矿质肥料、化学和微生物调控以及抗旱品种的选育等途径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加强模拟实验与野外验证实验相结合、分析植物对多种逆境的交叉响应,综合分析生长生理生态基因等特征,建立符合当地植物的抗旱评价体系,以及研究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环境中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差异性来分析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机理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的抗旱性能提供参考,并为植被恢复及物种选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非生物逆境中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生菌根是广泛存在于乔木树种根际的一种互惠共生体,具有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重要作用。文中系统总结分析了在典型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重金属、土壤盐碱化与酸化)下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认为外生菌根能够有效增强宿主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物理屏障、改善植物营养健康状况、调节植物组织代谢和根际微环境并改善逆境环境、调节逆境功能蛋白表达;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在调节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完善外生菌根在宿主植物抗逆性增强作用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生产中发挥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利用抗旱性较高的乡土植物用于边坡生态修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滇中地区常见的密蒙花和千里光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对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状况及各种酶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等有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断水干旱胁迫下,千里光幼苗忍耐干旱环境的能力强;密蒙花幼苗在断水干旱胁迫前期调节能力较好,在后期抗旱能力减弱,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