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部省良种基地广东省信宜市林科所马尾松种子园高产脂马尾松10个优良家系的混合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调查结果显示:在粤西地区瘦瘠山地能成功营建高脂马尾松丰产林,4.5年生平均树高为3.91 m,平均胸径为5.7 cm,平均单株日(单刀)产脂量为19.3 g,分别比同龄普通种的树高、胸径和产脂量高13.3%、43.9%、83.8%,推广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广东省信宜市林科所马尾松种子园的高产脂10个优良家系混合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调查结果显示:在粤西地区瘦瘠山地能成功营建高脂马尾松丰产林,4.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3.91 m和5.7 cm,单株日(单刀)产脂量平均为19.3g,分别比同龄的普通种造林的树高、胸径和产脂量高出13.3 %、44.3%、83.8%,推广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采脂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田县桃源林场13年生的湿地松为材料,对湿地松产脂量、最佳采脂间隔期的选择、采脂对湿地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湿地松7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检验,确定合理的采脂间隔期。结果表明,胸径17cm的湿地松平均单刀产脂量为32g;采脂间隔期3—5天,不仅产脂量较大,而且对湿地松生长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的产脂力优良单株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11年生33个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和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测定表明,有69.7%家系的平均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量为18.89 g,大于对照的15.9 g,22号家系的平均产脂力还达到30.6 g。有85.3%的家系的平均胸径(11.86 cm)大于对照(10.74 cm),有42.4%家系的平均树高(8.6 m)大于对照(8.4 m)。说明大多数家系的产脂力和胸径生长量都比对照大,而树高只有40%强的家系大于对照树。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湿地松优良家系,对13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的产脂量、树高、胸径、材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产脂量、树高、胸径、材积在家系间均有显著差异,且产脂量家系变异系数较大;产脂量和生长量相关性显著,与树高、材积相比,胸径与产脂量相关系数最大(R2=0.731);产脂量、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均较高,其中树高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26 9和0.973 6,产脂量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75 7和0.552 2;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产脂量与生长量均表现良好的家系为7、6、4、12、15。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杂交松产脂量及松脂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7年生杂交松50天内产脂量为588 g/株,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高9.91%、23.01%、68.48%;全年产脂量3 057 kg/hm2,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高43.1%、59.9%、82.5%.产脂量与树高胸径综合指数密切相关.杂交松松脂成分与湿地松、加勒比松相比,没有显著差别;与马尾松相比,除左旋海松酸偏低、去氢枞酸偏高外,其余组成成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18年生湿地松高产脂家系保存林为研究对象,按单株测定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生长因子和8―9月产脂量,分析了不同家系产脂量和胸径结构的变化,各生长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以及胸径对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家系产脂量变异系数为36.8%~48.6%,家系遗传力0.81,单株遗传力0.431,占家系遗传力一半以上;不同家系平均胸径变化幅度及径级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在14~24 cm的5个径级中不同家系的产脂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树高和冠幅与单株产脂量协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胸径与单株产脂量的回归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别比其它生长因子大3倍和9倍以上;整体林分单株产脂量与其胸径的一元线性函数为y=0.224 3x-2.112 4(R2=0.544 2,P0.01),各家系单株产脂量与胸径线性函数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家系的产脂量随胸径增长的增幅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永春县呈祥乡雪山柳杉马尾松混交造林进行不同海拔生长调查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950~1 260 m,II类立地条件下,采用相同造林及抚育措施,柳杉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林分。柳杉生长量基本持平,不同海拔对柳杉生长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海拔对马尾松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影响极显著,海拔低的马尾松生长极显著优于海拔较高的,马尾松生长量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土贡种源纯林与混交林生长量和产脂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土贡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人工成熟纯林和混交林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连续2年采脂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胸径、树高、材积年均生长指标均高于马尾松纯林,且树高生长量差异显著;马尾松混交林松脂产量大于纯林,但差异不显著;马尾松混交林与纯林各年产脂力和矫正产脂力无显著差异;胸径和松脂产量关系最为紧密,其次为树高和树冠比,而与枝下高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优良种源与湿地松生长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广东高州马尾松、广西百色马尾松两个优良种源和湿地松的对比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t检验等统计手段,分析树种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之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两广马尾松种源间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湿地松在5或6年前的各生长量均显著大于两广马尾松;在6或7年后的各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树冠生物量的比较研究表明,马尾松枝生物量显著大于它的叶生物量,而且还显著大于湿地松枝生物量;与此相反,湿地松叶生物量显著大于它的枝生物量,而且还显著大于马尾松叶生物量;但是,两树种树冠生物量(枝 叶)间却无显著差异。由此还进一步揭示了马尾松树冠幅、树冠表面积和体积均大于湿地松的冠型特点。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在1~20 a内,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20~30 a内,国外松生长不如马尾松,而且对地力的适应性也不如马尾松。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但在立地差、集约度低或海拔高处应以本地树种马尾松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美国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aeda)的生长状况,与当地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比较分析。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北部丘陵地,火炬松生长表现良好,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大于马尾松、湿地松;试验所研究10个火炬松家系、1O个湿地松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明显;马尾松4年生时,采用种子园种子,轻基质育苗,造林施基肥,生长量与采用母树林种子,黄泥土育苗,不施基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了8.6%、19.7%和55.5%。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南屿湿地松种源苗期和14 a生的林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成活率差异大,种源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种源间有一定差异。湿地松种源1 a生苗高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14 a生树高与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年降雨量和无霜期呈较大的正相关,说明低纬度区引种湿地松,年降雨量大和无霜期长可显著促进其树高生长。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生长量均超过火炬松和当地马尾松。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中部丘陵山地湿地松大径材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中部丘陵山地通过湿地松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生长较快,适应性强。通过集约管护30 a,其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分别可以达到16.8 m、32.0 cm与581.0 m3,与一般造林(对照)的湿地松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14.3 m、24.3 cm、282.6 m3相比,分别增长17.5%、31.7%与105.6%,是福州市郊较大面积引种湿地松培育大径材成功的实例,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1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1年生90个家系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计算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力。11年生时入选的28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11.7 m、15.0 cm、0.099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3%、13.4%、31.8%;在优良家系内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入选103个单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2.4 m、17.7 cm、0.1440 m3。遗传增益分别达4.7%、23.9%、69.1%。可显著提高马尾松用材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在桂西北乐里林场设置了3个固定样地,对马尾松人工幼林(4~11a生)的胸径、树高等进行了连续8年的监测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胸径逐年总生长为5.50~12.27c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DBH/cm=3.9383Ln(X林龄)+3.7132,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7~2.23cm和1.10~1.31cm。2)树高逐年总生长为3.53~11.73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H/m=1.2186 X林龄-1.5443,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3~1.47m和0.88~1.08m。3)林分逐年总蓄积量为6.5~137.8m3/hm2,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V/m3/hm2=0.0932X3.1119林龄,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5.0~25.0m3/hm2和1.6~12.5m3/hm2。研究充分说明,该区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较为缓慢,林分蓄积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马尾松及格木生长量差异,探讨马尾松与格木混交的适宜模式,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西凭祥5年生马尾松和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和格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的差异,探寻马尾松格木混交合理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结果】1)不同混交模式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处理a和CK3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均为5.9 cm,CK3林分平均树高、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大,分别为4.9、2.4和2.7 m。CK3的单株材积最大为0.0082 m3,处理c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小,分别为5.0 cm、4.1 m和0.0051 m3,同时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小,分别为2.0 m和2.1 m。2)不同混交模式格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CK2林分平均胸径最大为5.1 cm,最小为处理c的4.1 cm。处理a和CK1林分平均树高最高,均为4.8 m,处理c树高最低为4.0 m。处理a、处理b和CK2上下冠幅最大,均为2.4 m,处理c上下冠幅最小为2.0 m,CK1左右冠幅最大为2.8 m,处理c左右冠幅最小为2.1 m。CK2格木单株材积最大为0.0058 m3,处理c单株材积最小为0.0035 m3。3)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不影响径级数量的分布规律,各处理及对照中马尾松和格木的径级均呈正态分布。【结论】马尾松与格木幼林4种混交模式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其次为马尾松+格木(4:1)行状混交,生长表现最差为马尾松+格木(210丛·hm^-2)。综合考虑,以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早期应选择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模式进行混交。  相似文献   

18.
浙北海堤湿地松防护林带的前期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湿地松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前期生长观察研究认为:湿地松在海堤的生长量虽略低于平原水稻土,但也生长良好,在土壤含盐量为的老海堤上生(含苗龄)湿地松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 0.34 % 9 a 3 a到和;在土壤含盐量达到的新筑海堤上也生长良好,大苗移栽成活率达,栽后 5.64 m 9.4 cm 0.5 % 100 % 3 a(含苗龄生)平均树高、胸径,是适于海堤发展的防护林或绿化树种。为提高造林成活 6 a 3.86 m 5.2 cm率,在海堤造林宜采用大苗移栽。  相似文献   

19.
对建水县小关石漠化地区栽种的云南松、马尾松、加勒比松、湿地松10a生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树高、胸径、冠幅的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表明: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也是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冠幅年平均生长量则是云南松最大,马尾松最小.加勒比松、马尾松可作为建水县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进行推广;云南松作为乡土树种虽然存在有蹲苗期、前期生长量低等问题,但也可作为造林推广树种;湿地松则适宜培育小径材,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