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赤水河流域实际情况出发,描述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的措施与成效,分析了赤水河流域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生态系统破碎、民众保护意识不强、生态补偿机制不合理、生态修复技术欠科学、工业项目和传统农业发展对环境威胁大等问题,提出赤水河流域应考虑资源整合保护,建立国家公园制度,并通过完善补偿机制,兼顾植被恢复与社会发展,鼓励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保护的策略,严格控制影响生态的项目实施,减少污染,恢复生态,确保赤水河流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系统相比,退化的生态系统物种的种类组成、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美国生态恢复学会认为,生态恢复是帮助生态整体恢复,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恢复生态学则是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科学。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过程。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次生演替不同,生态恢复强调人类的主动作用,它包括人类的需求观、生态学方…  相似文献   

3.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将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和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充分考虑石臼湖湿地的实际情况,从湿地生态特征,功能整合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三方面共选取24项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石臼湖湿地的生态特征(湿地土壤、植被、水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物质生产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水调节及水质净化功能等)进行了逐项具体分析与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对数模型分别对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恢复的对策及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景观与绿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把高速公路建成具有个性特色和良好生态的绿色生态走廊,从当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对泰井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容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恢复和路域景观特色构建,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芦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芦仙湖实施的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工程为例,探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措施。通过补种护坡植物减少农田土壤流失,保护水岸生物多样性的多种生态功能;以打捞清理和污染治理实现改善水质;以局部塑造微地形的手段实现公园内水系连通,水系修复;以鱼塘生态改造与鸟类栖息地营造实现生境保护与恢复,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程度及生态位重叠度来衡量人工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发展方向和群落演替过程.对新(街)河(口)高速公路裸露边坡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路域植被恢复过程中,山黄麻、黄金间碧玉、银合欢和构树的生态位宽度值均最高,但是乔木层优势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相似性程度不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这说明该路域植被在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优势种群在恢复期间仍然处于初级演替阶段,资源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保护高原湖泊和湖泊生态系统,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在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保护与恢复工程。文中阐述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和生态驳岸修复和水质恢复的工程设计和具体措施,保证湖水与湖滨带水体的连通性,增加水禽和鱼类栖息地类型,增加湿地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削减污染物入湖量,减少湖泊内源污染,改善湖泊水环境,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杞麓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草植被恢复是治理石漠化的根本和有效途径,需要建立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区独特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针对小区域尺度或不同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研究了其植物群落配置、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技术,以及需要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造林的参考技术。在极度耐旱抗凝冻植物选育,增汇、生物能源适生植物选育与种植,以及初步恢复生态系统维护技术等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把产业链与生态链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可持续的地方生态产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强震频发,使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干扰。本文从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植物选择与配置、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效果研究4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今后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研究提出了5个重点关注点:(1)加深基础理论研究;(2)建立生态修复模式体系;(3)重视近自然恢复研究;(4)明确长期修复目标,建立长效修复机制;(5)完善生态修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笔者针对三峡库区页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应用生态修复的原理与方法,开展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生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宜昌页岩区应采用水平抽槽整地、客土回填、灌木种直播、乔木种采用生根粉和菌根菌等处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植被恢复,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分乡页岩区的治理应着重强调自然恢复,同时也要辅以人工方法促进植被恢复,从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现状、问题及研究进展分析发现,云南省是高速公路交通大省,植物种类最多,植被恢复历史最长,与目前的植被恢复现状和相关研究严重脱节,恢复植被问题多,研究滞后,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最后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云南省植被恢复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为后期高速公路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节肢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是当前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节肢动物由于具有世代周期短、个体微小、种群数量大、生殖潜能大和对栖境扰动敏感等特征,使其能够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项目进行评价.国外已经成功地把许多种类和类群作为指示物评价栖境质量、度量栖境的区别以及用于生态恢复项目的评价中.概述了以节肢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物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研究的方法,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以两个或多个类群作为生物指示物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重退化生境;3)封育调整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定向恢复调控;4)封育改造低效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启动,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已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卓资县现有土地利用状况、人口消费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足迹贸易调整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生态恢复空间以及目前的恢复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生态恢复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而享有"自然之肾"之称.我国湿地面积广大,种类繁多,但是退化和破坏现象也很严重.湿地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共同热切关注的重点学科和前沿领域.本文主要探讨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湿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分析了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的研究现状,疏花水柏枝的研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要力量,以政府科技项目为经费支撑,且不具持续性,民间的主动研究为零;在此基础上结合疏花水柏枝的生态特性对其保护性开发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利用其耐水淹特性对河流和湖泊消落带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其耐洪水及沙石冲刷的能力进行河岸固沙,以及在即将出现的大量海绵城市和城市湿地的驳岸带进行绿植.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有利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及景观的改善。但是当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存在诸如理念落后、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规范和标准不健全、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养护管理困难等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边坡恢复过程中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优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编制和实施边坡植被恢复技术方案,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植被恢复的重视以及加强理论研究等,这将有利于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迅速推广及完善,对边坡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泥炭地是重要的自然湿地类型,具有固碳、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侵蚀、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排水疏干、过度放牧和基础建设等强烈的人为干扰,全球泥炭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源。文中从水文修复、植被修复和生态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欧洲和北美国家退化泥炭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结合若尔盖湿地修复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展望,旨在为我国高原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常华  乔建哲  冯海云 《绿色大世界》2012,(6):146-148,150
指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湿地领域研究的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湿地恢复的工程实践中使用的技术方法,以天津市北大港湿地为实证,应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对北大港湿地减少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湿地恢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技术,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湿地水文过程效应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文是湿地中最重要的生态过程, 湿地通过水文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从而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 制约着湿地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 湿地水文过程恢复是湿地恢复的重要环节之一。文中介绍了湿地水文及其对湿地功能的重要性, 并且从湿地水文过程效应入手, 阐述了湿地水流流量与频率变化、来水时间变化及洪水泛滥的周期性变化对湿地生物的影响和湿地生物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 提出了湿地水文过程调控技术, 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技术、湿地蓄水防渗技术和生态补水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