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林低产改造、成林低产改造及老残林低产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茶低产的问题,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对油茶低产林成因、现状和改造方法的文献综述和桃源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从整形修剪技术与施肥技术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不同措施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升级中的应用进展,结合桃源县实地情况分析讨论后发现,通过加强油茶低产林树体整形修剪改造和同步配套因地制宜的施肥等关键技术,改造后的低产林效益增幅明显,提升了油茶农户的收入和种植积极性。此研究可为油茶低产林修剪经营改造与施肥技术改良的应用提供一些科学参考和技术指导,为我国油茶林的稳产丰产、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南岳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衡阳南岳区现有油茶林多存在普遍老龄化、品种混杂、残次林多、嫁接不当病虫害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油茶单位产量及其品质偏低。若要提高林分产量,可以从更换良种,垦复抚育,老林更新,科学嫁接等方面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从分析南岳区油茶低产的原因入手,结合南岳区实际情况,探讨了油茶低产林产生原因,着重提出了改良技术措施(林地清理和密林疏伐,深挖复垦,更新复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目的是优化油茶低产林分,同时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兴国县改造低产油茶林的传统和经验,分析了兴国县油茶产业结构,从林地清理、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油茶低产低效的内外影响因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木本油料树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地方投于油茶的人力、物力居所有经济树种之首,但低产低效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在面积成倍增加的情况下,产量还达不到战前水平.调查认为,秋冬开花,频繁冻害座果率低,品种混杂劣种居多,长期垦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是引起低产的主要因素;而油茶价格低,投工量大也是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应以生态理念指导油茶生产,提出停止挖山垦复,保持和改善林下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分类经营,因地制宜的推广良种;同时要大力宣传茶油的保健功能,提高茶油的价格.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低产油茶伐除更换良种技术,以1970年用实生苗造林的普通白花油茶林和培育2年的长林无性系嫁接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0%、50%、70%3种砍伐强度和不砍伐4种方式,比较不同砍伐强度对林下油茶苗存活率、生长量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50%的砍伐强度效果最好,与不砍伐的对照比较,存活率造林后第一年增加3.19%,第二年增加7.98%;新梢生长量造林后,第一年增加22.76%,第二年增加61.80%;每株开花数量增加18.62%,开花率增加30.55%。由此可见,在低产老油茶林分批更新改造过程中,50%的砍伐强度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简述了我国油茶低产林现状,从土壤改良、树体改造、品种改造、微肥和外源激素调控、综合改造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浅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目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等原因导致油茶产量普遍较低,文章重点分析了广东省油茶人工林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为提高油茶低产林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油茶低产原因和探索提高油茶产量的措施,我们开展了对油茶品种类型、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油茶低产的原因在现有茶林中,有些低产林分,这些低产林分的产量在丰年(大年)时亩产油不到5斤,小年只有2斤左右。导致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广东省梅州市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对全市范围内的低产油茶林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梅州市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并提出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赣县油茶低产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该县的工作实践,从清理林地、垦复深挖、密度调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油茶林低产是目前油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油茶林低产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并总结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乐安县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以来乐安把油茶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新造高产油茶林6600hm~2,包括6000hm~2老油茶林在内,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12600hm~2。由于油茶林品种老化、树龄老化、经营管理粗放、产量普遍低、经济效益不高,大都属低产油茶林。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除新造大面积高产油茶林基地外,还要对现有的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通过抚育改造、嫁接换优、更新改造等有效措施,实现优质、丰产,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油茶的传粉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一种秋冬季开花的重要油料植物.为了探讨油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改造油茶低产林以提高油茶结实率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和参考资料,从花粉限制和传粉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油茶花粉的活力、花粉的可育性及花粉量、花粉量与胚珠数的比率(P/O)、柱头可授性、花蜜量及花蜜含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开花8 h后油茶花粉的活力达到最大,平均为(71.0%士0.056 oA);花粉的可育率为(93.97 oA士1.62%)(n=30);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2天达到最大,每朵花的花蜜量平均为(421.2:E14.0)uL(n=30),其含糖量为(29.12%±0.94%)P/O为(17 675.08+302.II)(n=20).根据Cruden(1977)的标准,P/O之比值为(17 675.08±302.11),测定结果表明了油茶的交配系统为专性异交型.  相似文献   

15.
<正> 油茶是我省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长期以来,油茶产量很低,平均每亩产油不到4公斤。据中南林学院李克瑞等同志对本县油茶林的调查分析表明,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林分中存在着高频率低产株和不结果株。为提高油茶产量,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对油茶实生林进行垦复、施肥、修剪等营林技术措施,但产量不稳定;另一方面利用油茶优树种子进行实生苗造林,期望通过有性手段来改良油茶种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四川省荣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县油茶低产林成因、改造措施、改造效果,最后提出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该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凌云县采取常规技术综合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技术措施,努力实施油茶眠产林改造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21018.5亩,占任务的100.09%。 凌云县有油茶林17.5万亩,是广西的油茶基地县之一。油茶在该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93年,凌云县被列入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二期项目实施县,下达任务为21万亩(含第一期新增任务6000亩)。为此,该县成立了油茶低产林  相似文献   

18.
王小云 《绿色科技》2011,(12):23-24
针对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油茶林低产现状,探讨了影响油茶林生长培育的原因,从改造技术入手提出了油茶林发展更新策略,为改善油茶林低产现状,提升培育种植技术水平,促进油茶林以有限的投入最大化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油茶生产的特点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油茶生产中的几个新问题1.1 果油争地,油茶让路自1990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国家油茶低改项目,全省的油茶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全省果业工程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发展果业“百里带”和“万亩基地”。村庄附近和公路两旁的许多油茶林换成了水果林,果油争地,油茶让路,油茶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被破坏的大多是60年代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工林。1.2 措施不到位、低产林改造效益不高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在江西省起动和实施以来,部分低产油茶林得到了合理改造,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资金少…  相似文献   

20.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茶造林的园地、品种、种苗选择、整地、栽植、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总结新植油茶林培育技术;从高接换种、深翻垦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为油茶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