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农业高校必须要整合资源,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组建科研团队;同时,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速了农业高校组建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的进程。本文作者研究了农业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影响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的环境因素和团队内部因素等,同时,还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农业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对塑造学校核心竞争力,保持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提出高校科研团队的功能:发挥人才的群体效应;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带动重点和交叉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储备知识;开展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探讨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误区: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矛盾;团队个体和团队的矛盾;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的矛盾;科研团队教学和科研的矛盾;研究方向深度与广度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管理学原理,介绍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含义、特征及管理方式,通过对不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能为有关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尚处于发展的雏形期,大部分团队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和特征着手,挖掘了团队运行中的五大问题:管理机制薄弱、监督机制匮乏、激励机制低效、氛围机制缺失和信任机制堪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种机制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中的建设,以确保团队平稳、快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论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研创新团队是孕育科研创新的一个重要摇篮。一个成功的科研创新团队,往往有一个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明确的目标定位、和谐的研究梯队、互相激励的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建设科研创新团队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如何进一步扩大其作用,为科研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高校在利用科研平台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比较好的优势。该研究论述了基于高校科研平台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以及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望了该培养模式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文章通过对科研创新团队的概念及特征解析以及对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指出了建设高效科研创新团队的五大关键要素,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的科研管理运行体制,合理的科研梯队和适度的创新团队规模,远大、明确、可行的目标,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与健全的规章制度,团队高凝聚力与和谐的创新团队文化氛围,并提出了四大管理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和量才使用原则、信任和尊重原则、公平原则、合理分工与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8.
科研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从科学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科研基础的夯实、创新科研领域的开拓以及科研团队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科研创新团队发展类别、发展层级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当前我国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建立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方向、选择和培养团队带头人、引进和培育优秀团队骨干、打造合理的团队结构及营造良好的团队发展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云志  储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223-225
培养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主旋律。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的学术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笔者以亲身经历与体会,阐述了创新性实验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扎实的实践技能、积极的创新思想、坚韧的创新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和谐的团队精神等5方面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研创新平台是提高科研人员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重要载体,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研究所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为例,阐述了科研平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利用科研平台提高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水平;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科学评价方式;注重人才团队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等提升科研平台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为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科专业课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课实验教学模式,提出通过把科研融入实验教学、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扩大实验教学成果等措施来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开展科研和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交叉领域,涉及范围较广,其研究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该学科研究的重大突破,需要整合相关学科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和平台条件,形成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跨行业的人才协作团队。通过分析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中科研团队协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团队建设的要求,对科研团队协作进行了展望,并对团队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研究多元化的发展,科研越来越趋向于团队合作的形式,以实现优势互补、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科研团队已经成为科技的主体以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载体,科研团队的合理配置是保证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文章针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的顺利实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分析了该课题中科研团队的构成,从人员所属单位、职称、所学专业以及年龄等方面阐述了团队中人员构成的合理性,揭示了合理的科研团队构成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适应不同时期科技需求的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是农业科研单位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核心与关键。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了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科技提出的新需求,以及在科研组织方式上采取的创新思路、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组建卓越创新团队、强化质量效用导向、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攻关等促进科研组织方式创新的对策,以期为全国其他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高校越来越意识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学校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如何突破制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效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强化科技服务意识、丰富科技服务方式、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稳定科技服务团队和完善科研服务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科研服务水平,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注重科研对教学的渗透,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从注重科研对课堂教学的渗透、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强化毕业论对科研的依托三个方面阐述了关科研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缓解高校教师科研压力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对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苏14所高校510位教师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科研压力主要来源于科研项目申请、科研经费审计、科研绩效考核、组建科研团队等方面,其中,教师压力感知强度与高校层次、教师年龄、教师职称等存在显著相关。为有效缓解教师科研压力,激发教师科研热情,国家应进一步明确高校科研定位,构建分级分类的高校科研体系;稳定经费投入,鼓励原始创新;探索科研服务外包制,构建社会化系统性科研服务体系;构建科研容错机制,完善国内外同行评价体系;搭建合作平台,提升教师科研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组织和团队的协作,科研团队已成为现代科研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科研团队组建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高效科研团队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组建科研团队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管理科研团队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科研机构团队组建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研引领下的“新型学徒制”是在现代学徒制框架下,拓展学校育人方式和内容,通过教师在开展科研项目过程中将专业技术技能及精神传承给学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反刍方向科研团队为例,以教师为引领者,以学生“科研助理员”为培养对象,依托科研项目的实施,采取“1对n (n≤3)”的方式,通过选拔、团建、培训、考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产业后备军,形成了一套科研引领下的“新型学徒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