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交配、抱卵、孵化及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进行正常的交配和抱卵,遮光和添加隐蔽物后雌虾抱卵尾数增加;温度与克氏原螯虾孵化及幼体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与克氏原螯虾孵化及幼体生长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同时,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时间越短,孵出幼体数量越多。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率最高及幼虾生长最快的温度均为30℃。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玻璃缸、水泥池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关键技术,为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研究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方法]设置不同克氏原螯虾投放密度(40、30、20尾/m2)、雌雄配比(4∶1、3∶1、2∶1及全部投放雌虾)二因素对比试验,通过"强化培育、冲水刺激、遮阳控光"等诱导手段,诱导克氏原螯虾同步产卵。[结果]经过59 d的试验,各试验池亲本虾成活率在50%~93%,总体成活率为71%;各试验池亲本虾抱卵率在64.0%~84.7%,总体抱卵率达76.9%。二因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亲本虾投放密度以40尾/m2、雌雄搭配比例以4:1较为适宜。[结论]在玻璃缸、水泥池等无土水体中,克氏原螯虾可以正常产卵、抱卵、孵化虾苗,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雌雄分养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效果的影响,分析全雌性、全雄性和雌雄混养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生长、存活、伤残以及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模式对克氏原螯虾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在养殖90 d时,全雌性养殖存活率最高,为74.17%,伤残率最低,为5.62%;雌雄混养模式下,雄虾平均体重始终高于雌虾,雌虾存活率和伤残率则始终高于雄虾;全雌组雌虾性腺发育程度高于雌雄混养组。  相似文献   

4.
以克氏原螯虾太湖群体为基础群体,采用1雄对5雌进行定向交配,研究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技术。共配48组,获得105尾抱卵虾,抱卵率(30 d)为44.2%,单个配组最高抱卵率为100%,孵化率为72.74%,幼虾培育成活率为96.25%±2.58%,建立了77个全同胞家系,其中父系半同胞家系有66个。以构建的家系为基础,进行雌雄亲本体长、体重和头胸甲长与幼虾数的相关性分析,分析虾苗2月龄养殖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性,选取23个家系在温室内进行标准化养殖和幼虾生长情况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雌雄亲本的体长、体重和头胸甲长与幼虾数的相关性不显著;2月龄养殖成活率与放养密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温室内幼虾培育成活率为39%±8%,多数家系间幼虾生长性状差异不显著,家系内的体长差异系数较体重差异系数小。本研究积累了克氏原螯虾家系构建的相关技术,为进行克氏原螯虾家系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饲料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E和Se对克氏原螯虾繁殖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蛋白质、维生素E和Se对克氏原螯虾雌虾性腺发育、抱卵量、抱卵指数和抱卵率的影响。[结果]在最优组合中,VE为主要因素,其次为蛋白质和Se;最优水平为0.05%VE、28.9%蛋白质和1 mg/kg Se。[结论]VE和Se的组合对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抱卵量的增加、抱卵指数的增大和抱卵率的提高等具有补偿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在水泥池和网箱两种不同人工栖息环境下的越冬效果.在水泥池中,以石棉瓦和水花生共同作为克氏原螯虾的越冬环境,其成活率为96.46%;仅以水花生作为越冬环境的成活率为4.24%:没有石棉瓦和水花生的成活率为3.68%,表明以石棉瓦和水花生作为人工洞穴能让克氏原螯虾顺利越冬.在池塘网箱中,以水花生作为克氏原螯虾的越冬环境,其成活率为91.74%,以水葫芦作为克氏原螯虾的越冬环境,成活率为69.93%,未设水草的为50.28%,表明网箱中铺设水草更有利于克氏原螯虾越冬,其中以水花生为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干旱胁迫同步化育苗对生殖期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生殖相关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性成熟克氏原螯虾在干旱胁迫下,5、10 d时亲虾及最后获得的抱卵虾生长相关指标(丰满度、营养度)、生殖相关指标(性腺指数、相对繁殖力)、肝胰腺、性腺和肌肉蛋白含量,免疫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抱卵虾的抱卵指数、卵的质量、数量和营养物含量(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结果表明,干旱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及性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抱卵虾的肝胰腺总蛋白含量及肌肉中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干旱胁迫后,克氏原螯虾卵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短期干旱胁迫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并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了其体内免疫相关酶活力及卵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国内克氏原螯虾土池育苗及工厂化繁育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践阐述了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应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设施建设方案、水质控制、水草设置、专用饲料、时间配置、种虾驯养和亲虾选配、强化培育和集中抱卵、冬前孵化和幼虾培育、虾苗捕获等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克氏原螯虾具有多雄多雌交配行为,这一特性给克氏原螯虾家系选育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获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雄分开养殖下的性腺发育状况,本研究从苗种阶段开始对克氏原螯虾进行雌雄分开养殖,在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主要繁殖季节(9—12月),对雌雄分开养殖状态下克氏原螯虾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9月所采集的雌性克氏原螯虾多处于性腺发育Ⅴ期(占20/30),卵巢呈深褐色,卵粒饱满均匀;11月所采集的克氏原螯虾样品的卵巢多数已退化(占22/30),卵巢中仅残存少量未成熟卵粒(或空腔),处于性腺发育Ⅵ期。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卵母细胞直径为2 000μm左右,细胞质中可见大量的卵黄颗粒;精巢呈长囊形,生精小囊多呈囊球状,生精小囊与收集管相连接,收集管中可见部分精子。研究结果提示,雌雄分开养殖对克氏原螯虾的性腺发育没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本研究为后续开展克氏原螯虾家系选育相关研究积累了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中拌喂高稳VC应激宝(A组)、免疫多糖(B组)、EM菌(C组)、高稳VC应激宝+EM菌(D组)、免疫多糖+EM菌(E组)、高效生物离子钙(F组),不喷涂任何功能性添加剂的颗粒饲料组作为对照组(G组),研究6种功能性添加剂组合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F组克氏原螯虾特定生长率最高(0.918%/d),G组次之,C组最低(0.552%/d);D组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最高(84.4%),A组次之,E组最低;G组克氏原螯虾抱卵率最高(81.6%),C组次之,F组最低.由此可见,在高温和克氏原螯虾繁殖季节,适量拌喂离子钙可以有效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拌喂VC和EM菌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用于繁殖的克氏原螯虾不需要喂养任何功能性添加剂,就可以取得不错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龙岩蛋鸭原种场选择7个蛋鸭品种(品系)S,、S2、S3、J、P、F、K,组建5组不同的三系杂交配套组合:Jδ×(Fδ×S1δ)、Pδ×(Fδ×S3辛)、Fδ×(Pδ×S2δ)、Fδ×(KδXS2δ)、Fδ×(PδXS3δ).5个配套系商品代经500日饲养试验测定,筛选出生产性能最优的2个配套系为青壳蛋系Jδ×(FδXS1δ)、白壳蛋系Fδ×(PδχS3δ).青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8±2.45)d,平均体重(1595.6±22.5)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0.6±4.29)枚、(22.694-0.21)kg、(72.50±0.20)g、(2.864±0.03):1;自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4.7±1.25)d,平均体重(1526.6±12.31)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5.29土1.8)枚、(23.224±0.17)kg、(71.364±O.05)g、(2.77±0.01):1.可见,2个配套系的生产性能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番鸭公母分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系番鸭产蛋期公母分饲的全程产蛋率(46.79%)、受精率(90.40%)和存活率(94.87%)都显著高于混饲组的(分别为42.47%、84.69%和88.16%);经两因子方差分析:种番鸭开产体重和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繁殖率交互作用显著,全程以A2组(中等体重公鸭4.5~4.7kg、母鸭2.4~2.6kg)和B3组(公母鸭日粮粗蛋白水平13.9%和17.6%)的繁殖率最高,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和存活率分别达49.51%、91.33%和96.48%.可见A2B3组的体重和日粮营养水平是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3.
蛋鸡夏季日粮中添加1%植物油试验,试验组鸡产蛋率高出4.5个百分点,平均蛋重0.82g,每产1kg少耗饲料88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桑叶作为畜禽饲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桑叶饲喂蛋鸡和家兔,与不添加桑叶但在同等条件下饲育的对照组进行蛋鸡产蛋量、蛋品质和家兔的增重的比较。[结果]添加3%和5%桑叶饲喂的蛋鸡产蛋量分别增加5.03%和1.96%,蛋重增加9.68%和4.9%,蛋黄色级提高28.18%和38.35%,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也有显著提高;饲喂12周后家兔体重增重差异显著。[结论]桑叶配合饲料可以明显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小麦+非淀粉多糖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确定适宜能量的水平。本试验选用1 024只26周龄的‘伊莎婷特’蛋鸡,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1组为玉米基础日粮组(正对照组),试验2组为小麦基础日粮组(负对照组),试验3组为小麦基础日粮组+0.01%酶制剂,其他各组在试验3组日粮的基础上用沸石粉等量代替植物油使能量逐级降低0.2MJ/kg,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第2组的产蛋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料蛋比以第2组最低,其中第2、7、8组与3、4、5、6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8组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与1、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能、粗蛋白和粗脂肪利用率均以第2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第1组与试验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评定,能量为10.7 MJ/kg时对产蛋性能和养分消化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剂对棉铃虫繁育能力的影响,为安全有效的控制棉铃虫危害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饲喂法处理棉铃虫成虫,对其产卵量、卵孵化率、实验前后成虫体重差、成虫寿命进行测定.[结果]甲氨蝶呤抑制棉铃虫产卵量效果优于紫杉醇,0.02;甲氨蝶呤处理的棉铃虫单雌产卵量(104粒)最低,比对照降低了72.48;;紫杉醇抑制卵孵化效果好于甲氨蝶呤,0.5;紫杉醇处理的卵孵化率为11.43;,平均校正不育卵率(89.19;)达到最高.甲氨蝶呤处理对雌虫的寿命比对照缩短l~2d.紫杉醇对棉铃虫雄虫有增重作用,而甲氨蝶呤对棉铃虫雌虫有减重作用.[结论]甲氨蝶呤和紫杉醇对棉铃虫繁育能力均有弱化作用,0.02;甲氨蝶呤弱化棉铃虫单雌产卵量效果最好,0.5;紫杉醇抑制卵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殖方式下西花蓟马的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西花蓟马不同雌雄比例及配对时间对种群的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在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孤雌生殖以及雌雄不同配对时间等处理下,西花蓟马的生殖力及子代的性比。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可进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不同处理下雌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性比有显著差异,两性生殖中雌雄比1∶1处理下的雌成虫寿命最长,产卵量最大,两性生殖中雌雄比4∶1及孤雌生殖二种处理下,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较低。西花蓟马雌雄不同配对时间的处理表明,雌虫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孤雌生殖后,再放入雄虫,雌虫仍能与雄虫交配进行两性生殖,雄虫可以进行多次交配。  相似文献   

18.
陈琼  王书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11-2912,2920
[目的]为大豆低聚糖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0只55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0.5%的大豆低聚糖,探讨添加大豆低聚糖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Ⅱ、Ⅲ组蛋鸡的产蛋率、哈夫单位和蛋壳相对重显著提高,而料重比和次品蛋率显著降低。[结论]大豆低聚糖能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其适宜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19.
蛋用鹌鹑栗羽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栗羽鹌鹑的生产性能。[方法]以引进的栗羽鹌鹑为基础,组建选育基础群和家系繁殖-世代观测群,对公鹌鹑进行家系选择,对母鹌鹑进行综合选择。测定不同世代鹌鹑的生活力、生长发育、产蛋性能、蛋品质量、料蛋比等指标。[结果]与0世代基础群相比,6世代核心群开产日龄由47.10 d提前到45.87 d;开产体重由135.50 g/只下降到128.79 g/只;20周产蛋数由68.60枚/只提高到86.63枚/只;平均蛋重二者基本一致,为10.90 g/枚。按6世代核心群产蛋情况计算,栗羽鹌鹑在46日龄开产至140日龄的94 d内可产蛋86.63枚/只,平均产蛋率在92%以上。[结论]采用家系选育提高了栗羽鹌鹑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20.
选用120只390日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均分4组。以日粮中0.5%、1.0%、1.5%的中草药剂量分别添加饲喂试验组(Ⅰ、Ⅱ、Ⅲ),对照组不添加,连续饲喂15 d。分别观察各组每天的产蛋率、日产蛋量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Ⅱ的产蛋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8.80%;试验组Ⅲ的产蛋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4.99%;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的日产蛋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提高了12.12%、6.82%;试验组Ⅱ的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降低了12.46%;试验组Ⅲ的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11.42%。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0%中草药剂量可以明显提高产蛋中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