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州白云山主要林分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主要林分类型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各主要林分总生物量、总吸碳量和总释氧量大小顺序为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中华锥林>大叶相思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黧蒴林>降真香林>尖叶杜英林>加勒比松林.各林分生产力、年均吸碳量和年均释氧量大小顺序均为马占相思林>黧蒴林>大叶相思林>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尖叶杜英林>中华锥林>降真香林>加勒比松林>马尾松林.表明速生阔叶林的吸碳放氧能力比针叶林强;处于速生期的阔叶树人工林的吸碳放氧能力比天然次生近熟林强.  相似文献   

2.
湘中丘陵区两类林分生产力与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湘中丘陵区石栎马尾松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类林分进行了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远高于马尾松纯林,是纯林的2.99倍,混交林乔木层生物最也高于纯林;混交林林分平均产发生产力高于纯林,是纯林的3.62倍;混交林和纯林的根系总质量分别占林分生物量的9.76%和11.08%。  相似文献   

3.
杉木、山杜英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7年生杉木与山杜英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及山杜英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山杜英纯林(81.9210t/hm^2)和杉3:山1(58.1940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出2.01倍、1.13倍,杉5:山1(49.7117t/hm^2)和杉2:山1(44.5395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82.67%和63.66%;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不仅有利于地力维护,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能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因此,杉3:山1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和杉木纯林林分燃烧性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内地被物的含水率均低于杉木纯林;林分易燃危险物载荷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载荷量与总潜在能量的比率均低于杉木纯林,整个林分的燃烧性亦是混交林与火力楠纯林低于杉木纯林。以林分燃烧性与林分生产力为主目标,经多目标决策分析认为,不同模式混交林不仅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同时还具有自身抗御火灾能力,其中以3﹕1杉木火力楠带状混交林为最佳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5.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产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其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是具有较高生产力,值得南方林区推广的一种针阔混交模式。林分蓄积量以3:1带状混交的最大,卿次为1:1行间混交,1:1株间混交最小;7年生3:1带状混交林林分蓄积量59.87m3/hm2、叶面积指数7.04、叶净同化率7.13t/hm2,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24%、9.49%和16.31%;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其林分结构比杉林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提高出材率.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林和小叶杨纯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林分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与小叶杨纯林相比,混交林能够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能有效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小叶杨与沙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为40.442 t/ hm2,小叶杨纯林的生物量为20.710 t/hm2,混交林是纯林的1.95倍;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杉木细柄阿丁枫混交林根际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细柄阿丁枫和杉木纯林根际土、全土及混交林全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树种均具有明显根际效应,但细柄阿丁枫的根际效应比杉木的大;根际土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均比全土大,但速效性氮、磷、钾则比全土小;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生物学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16倍和1.20倍,混交林林分总蓄积比杉木纯林增加19.99%.  相似文献   

8.
观光木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林分的群落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方面对观光木人工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混交林生物量为103.838t/hm~2,是观光木纯林的1.9倍;其林下植被生物量1.478t/hm~2,小于观光木纯林(1.995t/hm~2)。在纯林和混交林中,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为:树干>根>枝>叶。但观光木纯林的林分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其出材率,其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高于混交林。观光木混交林叶面积指数为5.72,叶净同化率为787.3g/(cm~2·a),明显高于纯林,从而使得观光木混交林表现出比纯林更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杉木多代连栽地营造混交林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三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杉木火力楠混交林(5:2)试验,结果表明:10年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的生产力和生物量比对照杉木纯林有所提高;单株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混交林中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中火力楠;在根系组成中,火力楠<0.1cm须根所占比例(15.44%)比杉木(1.79%)高,混交林林分年凋落物量和枯枝落叶现存量均高于对照的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0.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86.44%和30.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杉木光皮桦事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型。图2表3参6。  相似文献   

11.
宋先坤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98-4200
运用环境因子逐步订正法对河北省康保县在1985~2007年CO2浓度增加和气候变化情况下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借鉴陆地生态系统模型4.0版本(TEM 4.0),首次对CO2浓度增加对区域光合生产潜力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1985~2007年,CO2浓度的增加,使光合生产潜力增加了5%(6745.0 kg/hm2),达到141645.0 kg/hm2 温度升高使光温生产潜力增加16%(5595.0 kg/hm2) 气候变化使降雨量减少,而温度升高使潜在蒸散量增加,导致光温水生产潜力下降了6%(478.8 kg/hm2),最终导致土地生产潜力下降了6%(360.5 kg/hm2)。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以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潜在的碳汇功能亦不容忽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观测,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源/汇属性和强度。研究发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年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GEP)、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 Re)、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4月—11月)以吸收二氧化碳(CO2)为主,非生长季以释放CO2为主。Re随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 Ta)呈指数增加,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2.5;GEP也随Ta的升高而增加;GEP与Re对Ta的响应差异决定着NEP与Ta的关系:当Ta < 10.0 ℃时,NEP随Ta升高而下降;当Ta > 10.0 ℃时, NEP随Ta升高而增加。在生长季各月,日总GEP随日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的升高而增加,生态系统光合作用表观光量子效率(α)和平均最大光合速率(Amax)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0.083 μmol CO2/μmol PAR 和29.46 μmol/m2?s,最小值出现在11月,分别为0.017 μmol CO2/μmol PAR和4.16 μmol/m2?s。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全年GEP 、Re、NEP的年总量分别为1192、1028、164 g C/m2。该研究结果可用于估算、模拟预测相似城市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可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永安、连城、漳平、新罗4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年均降水、气温及土壤资料,结合改进的NPP模型及生产力修正系数,实现研究区森林气候生产力、森林生产力以及林木产量的反演,并对各生产力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县(市、区)森林气候生产力总体水平较高,介于1 693.01~2 312.03 g/(m^2·a),平均值达到2 112.65 g/(m^2·a);各县(市、区)森林生产力介于484.1~2 001.5 g/(m^2·a),差异较大,平均值为1 682.03 g/(m^2·a),仅为森林气候生产力均值的79.6%,说明林地土壤肥力对森林生产力影响显著;各县(市、区)林木产量介于4.3~17.7 g/(m^2·a),平均值为14.9 g/(m^2·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2O2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M TT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W estern B lot等检测H2O2诱导CNE-2Z后增殖能力、EGR-1、p53、p16、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H2O2可不同程度地抑制CNE-2Z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同一时间点各实验组细胞抑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制率与H2O2浓度间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的抑制率较M TT更明显。CNE-2Z无EGR-1、p16蛋白表达,可见p53、Cyclin D1蛋白表达;诱导培养后EGR-1、p53、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的H2O2能抑制CNE-2Z细胞生长,其作用可能与EGR-1及p53蛋白表达增强有关;Egr-1基因在CNE-2Z中具有可诱导性,在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Bi2Sr2CuO6超导性与其价键结构间的关系。使用复杂晶体化学键理论,计算了Bi2Sr2CuO6超导体中的不同相结构的价键参数,通过比较不同相结构中的共价性关系,确定了此超导体中的超导成分为Bi3+Bi2+Sr2Cu3+O6,同时指出只有当Bi3+Bi2+Sr2Cu3+O6的含量≥61.6%时,Bi2Sr2CuO6具有超导性。  相似文献   

16.
氯化锰和钼酸对盐渍地棉花幼苗生长耐盐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利用盐渍土地,给棉花的抗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氯化锰(MnCl2.4H2O)和钼酸(H2MoO4.H2O)浸种对盐渍地棉花幼苗生长耐盐性的影响。通过对幼苗长度、根系活力、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氯化锰和钼酸混合液对棉花幼苗的耐盐性有显著影响,其中以1 000mg/L的MnCl2.4H2O+200 mg/L的H2MoO4.H2O混合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36块标准地250株伐倒水的资料,通过建立锐齿栎各器官生物量、材积和叶面积的估计方程,研究了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秦岭南坡的锐齿栎林生长普遍优于北坡,在南坡以中段分布区生长最好,在北坡以西段分布区生产力最高。在同一分布区内,锐齿栎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随林分类型、叶面积、林龄、密度及海拔等因素而变化。在秦岭林区锐齿际林的平均蓄积量为181.2m3/hm2;平均现存量为208.4t/hm2;叶面积指数5.631;平均生产量17.97t/hm2。秦岭林区的锐齿栎林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曲靖市烟区土壤Ca^2+、Mg^2+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曲靖市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曲靖市植烟区土壤进行大规模的采样分析,结合土壤类型、海拔等因子对土壤Ca^2+、Mg^2+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曲靖市植烟区土壤Ca^2+含量较丰富,全市平均值为3479.43mg/kg;Mg^2+含量丰富,全市平均值为336.4mg/kg;Ca^2+/Mg^2+值60%以上大于10,局部区域高达17。土壤有效Ca^2+含量大小顺序为:水稻土〉红壤〉紫色土〉黄壤;土壤有效Mg^2+含量大小顺序为:紫色土〉水稻土〉黄壤〉红壤。Ca^2+/Mg^2+值:红壤〉水稻土〉黄壤〉紫色土。Ca^2+/Mg^2+含量总体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海拔1800~2000m内,土壤有效Mg^2+最低,Ca^2+/Mg^2+值较高。[结论]曲靖市主要植烟区Ca^2+/Mg^2+值较高,所以在烤烟种植期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镁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估算了1974—2010年北京十三陵油松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分析了不同CO2浓度和气候变化情景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所得NPP与实际测定值相差8.9%,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出低值高值的波浪形年际变化,年际变动率为30.69%;油松林模拟NPP与降水量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与平均温度无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8);油松林NPP对单独的CO2的浓度加倍、降水增加表现出正向响应,而单独的温度增加不利于油松林NPP的积累;CO2浓度加倍、降水增加和温度增加三因子共同作用降低了油松林NPP,各因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