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果枸杞瘿螨是一种新发生的严重危害黑果枸杞生产的害虫,为有效对其进行防治,对黑果枸杞瘿螨在巴州的发生分布及危害症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分析宁夏区域枸杞瘿螨危害的风险特征,探讨枸杞瘿螨致灾的气象因子指标,基于2013-2018年宁夏全区枸杞瘿螨田间自动采集器、病虫害移动采集系统监测资料,应用Maxent模型及ArcGIS技术,构建了枸杞瘿螨适生分布模型,分析了生态环境因子对枸杞瘿螨分布的影响.结果 表明:对枸杞瘿螨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主要为6月...  相似文献   

3.
森得保防治枸杞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枸杞作为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随着产业的发展,枸杞虫害在全区各枸杞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主要种类有枸杞瘿螨、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蛀果蛾等。2006年我们利用森得保生物制剂对不同种类、不同虫态枸杞虫害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面调查了景泰县草窝滩镇西和村枸杞栽培区的主要虫害、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景泰枸杞主产区蚜虫、木虱、瘿螨、红瘿蚊是为害枸杞的主要害虫;木虱发生4代,在4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和9月中上旬形成成虫的高峰期;瘿螨一年发生10余代,呈现全年发生的态势;蚜虫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及9月上旬形成两个高峰期;红瘿蚊每年约发生2代,4月中下旬及8月形成两个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轮台县杏园芽瘿发生原因、分析梅下毛瘿螨的发生、转移、扩散规律,确定最佳防治时间。【方法】对杏芽瘿室内镜检,在田间定点、定时选取样株样枝记录危害症状、致瘿因子及田间时空动态;在新老枝条间粘贴胶带及树冠不同高度、方向、距离悬挂粘虫板的方法,记录致瘿因子的转移危害规律、传播的方式及传播距离。【结果】危害杏树芽苞,使其增生畸变成瘿瘤的是瘿螨,经鉴定系梅下毛瘿螨 Acalitus phloeocoptes (Nalepa)。在新疆轮台县该螨主要以成螨在瘿瘤芽苞幼嫩杏鳞叶片内越冬,占调查总数的95.91%;翌年3月下旬杏树开花中期,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4月上旬出蛰成螨开始大量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梅下毛瘿螨的产卵高峰期,5月中下旬是成若螨高峰期,9月底随着气温下降,成螨为越冬做准备。梅下毛瘿螨5月上旬开始从芽苞内向外爬行转移,5月下旬是其转移高峰期。风是梅下毛瘿螨被动传播的主要媒介,帮助其远距离传播,传播距离最远可达15 m。在不同高度的粘虫板诱捕螨量存在差异:迎风面>背风面。【结论】杏芽瘿是由梅下毛瘿螨侵染引起,以成螨在瘿瘤芽苞内层越冬,在新疆轮台县3月底至9月下旬均有危害,一年发生10余代,其中4、5和6月危害较严重。5月下旬是其转移高峰期,这一阶段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枸杞产区主要害虫枸杞瘿螨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3年分别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五申镇、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和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试验场等地,选择不同栽培环境的枸杞园地开展枸杞瘿螨发生危害调查,并进行枸杞行间套作藿香蓟、薄荷及苜蓿等开花植物生态调控枸杞瘿螨试验,为实施以植物多样性为基础的枸杞瘿螨综合调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枸杞园环围栽培向日葵、玉米和瓜类等多种植物,枸杞行间套作和毗邻向日葵、藿香蓟等开花作物,枸杞与向日葵、玉米间隔呈条幅带作栽培,对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有抑制作用。生态调控区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以6月最重,6月到8月危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认为,药剂防治仍应是目前早春4-6月枸杞瘿螨出蛰活动期必须实施的措施,之后随着多作物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持续控制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130-132
白枸杞瘤瘿螨 (Aceria pallida keifer)在枸杞园发生危害情况在我区很少报道 ,本文描述了白枸杞瘤瘿螨的形态特征 ,记述了该螨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状 ,并研究了其扩散方式 ,提出了防治建议 ,为生产和教学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8.
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枸杞在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有病虫害的发生.枸杞病害多为黑果病和根腐病,虫害为枸杞实蝇、蚜虫、瘿螨和负泥虫.  相似文献   

9.
<正>一、枸杞瘿螨全区危害枸杞的瘿螨:枸杞刺皮瘿螨和白枸杞瘤瘿螨。枸杞刺皮瘿螨在叶片、嫩枝和花蕾上取食危害,不形成瘤瘿。此螨以口器刺吸危害,被害叶片初期呈现灰绿色,继尔呈现绿褐色,严重时,呈现灰褐色,同时叶片变厚变脆。到后期,整个叶片失绿,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早期落叶和花蕾脱落,果实瘦小。  相似文献   

10.
白枸杞瘤瘿螨是危害黑果枸杞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本文选用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23%阿维·乙螨唑悬浮剂、10.5%阿维·哒螨灵微乳剂、9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粒剂、20%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对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五种药剂对白枸杞瘤瘿螨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4d虫瘿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31%和91.72%,其次为23%阿维乙螨唑悬浮剂,药后14d虫瘿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74.03%和80.09%,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可作为防治白枸杞瘤瘿螨危害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新疆野生樱桃李PsoRPM2基因引起植株的早开花现象,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转基因以及酵母双杂等试验对PsoRPM2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疆野生樱桃李极早花、早花、中花、晚花和极晚花的比率分别为11%、24%、44%、18%和3%。早花类型的花芽分化明显快于晚花类型,早花花芽中的PsoLFYPsoFT基因表达高于晚花,而PsoFLC基因则在晚花中表达较高。转PsoRPM2基因烟草表现为早花,并且NtLFY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在新疆野生樱桃李早花花芽中,PsoRPM2基因表达高于晚花,同一时期的PsoLFY基因表达也较高。酵母双杂试验显示,PsoRPM2与PsoLFY可以互作。综上,新疆野生樱桃李之所以早花是通过PsoRPM2与PsoLFY互作,提高花芽中PsoLFYPsoFT基因表达,从而加快花芽分化进程,导致植株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2.
刘海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40-7541
[目的]研究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并观察评估杜梨瘿螨对其他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方法]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观察了解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 室内人工接虫饲育观察杜梨瘿螨对其他多种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结果]基本摸清了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杜梨瘿螨在承德一年发生2代,以成螨于杜梨芽鳞内越冬,春季4月中旬在杜梨树初展叶时,越冬螨虫开始出蛰活动 7月下旬叶面上的虫瘿数达到最高峰,8月上旬后螨虫开始蛰伏越冬。接虫饲育试验表明,杜梨瘿螨仅在桃、山楂叶片上能存活较长时间,但不能形成虫瘿,在所有的供试果树和蔬菜上均不能最终成活。[结论]杜梨瘿螨活动为害期集中在4~7月,具有生态脆弱性,属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杜梨树上形成虫瘿,对供试的多种植物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韭菜迟眼蕈蚊在北柴胡上的危害情况和发生特点,对韭菜迟眼蕈蚊在略阳北柴胡种植地中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于2020-2021年对其种群动态通过黄板诱集及挖根检查等方法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在略阳各北柴胡种植地均有发生,严重时危害率达85%,死株率达23%;韭菜迟眼蕈蚊一年中存在春(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秋(9月上旬至9月下旬)2个危害高峰,其中春季危害高峰的危害期长且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石蒜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忽地笑(Lycoris aurea)、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的中层鳞片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这2种石蒜的生长发育模型。结果表明,2种石蒜中部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GA3、ZR、IAA在叶枯期较高且保持上升趋势,花芽分化期降至峰谷后回升;淀粉含量、SOD、POD、CAT、PAL活性、ABA含量在叶期较低,花芽分化期增加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花期一般下降。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忽地笑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POD、SOD和IAA;影响中国石蒜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淀粉含量、SOD、POD和ABA。根据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的淀粉含量、SOD、CAT、PAL、POD及ABA,较低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ZR、GA3和IAA,有利于2种石蒜花芽分化。2种生长节律差别较大的石蒜,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各生理指标对花的影响较大,对叶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为石蒜属植物的花芽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石蒜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及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苹果树冠9-11月山楂叶螨种群分布格局及空间方位关系,探明这一时期苹果园山楂叶螨种群数量及越冬趋势,在陕西省扶风县果园,选取富士和嘎啦苹果树各5株,将立体树冠划分为20个资源单位,每个资源单位随机抽取5片叶,调查统计叶螨数量。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及Brayr Curtis Measure系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叶螨在苹果两个品种上的数量分布不同,富士品种上叶螨总量是嘎啦的2.03倍。山楂叶螨在两品种上均呈聚集分布,但在富士植株上聚集的原因为种群中个体间相互排斥,而嘎啦上则为个体内相互吸引。种群差异度表现为,在水平方向上,富士品种4方位无显著差异,内、外侧差异极显著,嘎啦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垂直方向上,富士树冠上、中、下3层之间的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嘎啦仅上层与中、下层差异极显著,中层与下层之间无明显差异。该螨在两品种树冠上的分布构成不同层次的种群亚层结构。因此,当地苹果园山楂叶螨种群分布更偏向于富士品种,应重点防治,以减少来年螨源;方位上趋向于西侧越冬,且多分布于树冠内侧中、下层,这是翌年果园喷药管理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大百合花序分化进程以及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大百合鳞茎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质谱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序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完成期;花序发育过程中,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s)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水平IAA和GAs有利于花序以及花器官的分化;玉米素核苷(ZR)和水杨酸(SA)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二者在分化中期起到较为积极的调控作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茉莉酸(JA)总体呈下降趋势,推测是解除了对花序(芽)发育的抑制作用;高比值的IAA/GA3与cZR/GA3有利于大百合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总体看来,ZR对大百合苞片原基和小花原基等新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AA和GAs在花芽分化后期形态建成作用更显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促进大百合花序(芽)的发育,高水平的蛋白质是分化前期花器官形态建成的需要;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小花发育存在渐趋同步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大百合开花机制研究以及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良油菜种子的性状,常常需要研究种子特异表达目的基因的情况。在分析油菜油体蛋白表达模式的基础上,选择种子特异高表达的油体蛋白,根据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基因组中克隆到一段715bp的启动子序列。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表明,这一克隆序列具有CAAT-box和TATA-box启动子基本元件,另外含有ABA响应元件等多种顺式元件。进一步利用GUS报告基因在拟南芥中对该启动子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株系的幼苗、根、茎、叶、花和种子发育前期及成熟种子中没有检测到GUS基因明显表达,在种子发育的中后期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强。说明这个启动子的表达调控具有一定的种子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蒙古扁桃对根癌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生苗新梢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对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70 d,株平均瘤径范围在0~16.6 mm, 群体平均瘤径6.6 mm,蒙古扁桃对发根土壤杆菌中度感病,实生群体抗性分离宽泛,其中存在免疫、高抗、中抗、中度感病和高度感病5种类型,分别占8.60%、19.23%、14.42%、33.65%和24.04%.蒙古扁桃是发根土壤杆菌的优异抗原植物,是核果类果树抗根癌病砧木品种选育的珍贵种质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棚室番茄植株上主要害虫为烟粉虱和蚜虫;巴氏钝绥螨和胡瓜钝绥螨均对烟粉虱虫口密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控害持效期50 d左右。2种捕食螨、2个释放密度对烟粉虱的控害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巴氏钝绥螨控害作用略强于胡瓜钝绥螨。烟粉虱种群时间生态位宽度值为捕食螨释放区大于空白对照区,化防区最低,其值仅为0.5818;表明化防区目标害虫虫口数量在时间系列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种群波动幅度较大,有暴发成灾的可能;而生防区害虫种群变化较稳定,不易成灾。烟粉虱种群空间生态位宽度在各处理区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