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系统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经济效益,于2016—2019年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总投入呈增加趋势,总体投入均表现为:水稻小米辣肉鸭鲜食玉米鱼;(2)总产出为水稻肉鸭鱼小米辣鲜食玉米,水稻、鲜食玉米、小米辣、肉鸭、鱼4年平均总产出分别为24853.3元/hm2、7176.3元/hm2、8111.5元/hm2、15120.0元/hm2、14589.4元/hm2;(3)2016—2019年总收益分别为36277.5元/hm2、48510元/hm2、57663.5元/hm2和60307.5元/hm2;4年平均净收益为鱼肉鸭水稻小米辣鲜食玉米,鱼、肉鸭、水稻、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净效益分别为12646.4元/hm2、12513.8元/hm2、9478.3元/hm2、4886.6元/hm2和4886.6元/hm2,占总净收益的比例分别为28.5%、28.3%、22.1%、10.8%和1%。综合来看,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鱼和肉鸭的投入低、产出高,效益较高;水稻虽然产出较高,但是投入较大,使得其净收益较低;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投入与产出均较低,但是可以作为该模式下提高收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研究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从2015年到2016年选择在句容市后白良种场进行试验,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设置三个处理区域,分别为稻鸭工作区域、常规种植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对比试验后三个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产生的影响。稻鸭工作区域稻米产量总产量差异性不明显,品质明显优于常规水稻栽培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稻鸭共作对提高稻米蛋白含量,降低垩白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句容市水稻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义龙新区是黔西南水稻重要产区,2017年,义龙新区以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稻+鸭"生态工程,推动传统水稻产业创新,持续、高效发展。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开展"稻+鸭"试验,面积7066.67 m~2,农户5户,试验结果为:水稻平均667 m~2产621.5 kg(产值2486.1),鸭重31 kg{产值496元)7月24从稻田赶出,出栏价)}总产值2982.1元,水稻产量与常规栽培产量持平,与常规种植比较(常规栽培667 m~2水稻产值1864.5元),每667 m~2减少农药投入55元,减少化肥投入200元,增加围栏,鸭棚234.5元(三年折旧)、鸭苗投入120元,饲料120元,实际增收898.1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水稻不同生产模式的差异比较,研究其在田间生物学性状,化学肥料施用量,化学农药使用情况,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感官质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年田间试验研究的方法,试验设计为稻+鸭生物互作和水稻单作2个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667m2,3次重复,分析水稻采用不同的生产模式对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稻+鸭生物互作与水稻单作两个生产模式相比较,在水稻的株高、有效分蘖数、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和生育期差异不显著,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放养鸭子不会显著影响水稻长发育;在结实率、千粒重、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出米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放养鸭子不会显著影响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在米粒形状、米粒颜色、米饭香味、冷饭回生度等方面不同处理均表现一致,仅在适口性方面略更胜一筹;在生产过程中,可节约2倍化学氮肥的施用量,不使用化学农药;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经济产量增加,成本降低,综合经济效益差异显著。【结论】稻+鸭生物互作模式,不影响水稻田间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可适当延长水稻大田生育期,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质量和使用品质,增强了生态稻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有效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残,提稻米高安全性,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和绿色产业发展;提高了水稻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单位土地面积的净收益,是稻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有效模式;可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和提高当量土地效率,为稻区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稻鸭种养模式减肥减药生态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分别设置3个处理:稻鸭种养、不养鸭种稻(CK1)、常规法种稻(CK2),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水稻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稻鸭种养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在分蘖盛期和齐穗期丛发病率分别为22.1%和38.2%;稻鸭种养处理对稻田杂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放鸭后50 d,杂草干重为4.5 g/m2;稻鸭种养处理的理论产量为8 379.5 kg/hm~2,显著高于CK1;稻鸭种养模式的整体利润高于CK1、CK2。[结论]稻鸭种养可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生态农场"稻鸭共作"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稻鸭共作"技术的完善以及在生态农场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合前人研究分析了"稻鸭共作"的生态效益,从生态农场实际生产的角度,综合分析了"稻鸭共作"系统与普通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人工、管理等投入,并分析了生态农场"稻鸭共作"生产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虽然"稻鸭共作"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肥、人工以及生物农药,同时"稻鸭共作"使得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导致稻米产量降低,在不考虑有机认证费用的前提下,生态农/kg,远远高于市场上常规生产的稻米,但停止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土壤和空气环境都得到了改善,生产的大米没有农药残留,易通过有机认证成为有机大米,可获得净收益76 000元/hm2,远高于常规生产获得的净收益(27 595元/hm2)。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生 鸭肥稻丰--稻鸭共生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稻田养鸭的主要作用稻田养鸭可提高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可增加养鸭收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鸭的中耕、除草作用鸭在田中觅食,频繁活动,不断疏松表层,促进水、肥、气交流,减少有毒物质积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稻田中的杂草包括稗草均为鸭的素食。只要养好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新技术,2002~2004年开展稻鸭共作技术研究。结果证明,稻鸭共作技术显示了除草、除病虫、增肥、中耕浑水对水稻生长的刺激、省工节本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效果。特别是不施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大米和鸭肉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效益农业。稻鸭共作技术稻谷产量略低于对照区,但经济收入每公顷却增加4073元,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沐子 《当代农业》2014,(18):14-14
稻谷收购价走强、大米市场价疲软,"稻强米弱"现象让不少粮食加工企业陷入困境。据江苏省扬州市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市约50%的稻米加工企业已经停产,开机生产的米厂也处在举步维艰、勉强维持状态。进口大米低价冲击据当地米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加工的主要是去年收购进来的稻谷,当时市场单价3.10元/公斤,存放到现在,仅保管、利息等费用每公斤就要0.2元.加工成商品大米出厂价4.16元/公斤,加上人工成本、电费等,每生产1公斤至少要亏损0.06-0.1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镇江市近年来成功推行"稻鸭共作",农民种植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依靠役鸭除草、治虫。据介绍,"稻鸭共作"饲养出来的鸭子叫"稻鸟鸭",生产的稻米叫"野稻米"。由于采取生态农业循环种植法,产量也不低,而且大米品质、口感俱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稻鸟鸭"、"野稻米"一样的  相似文献   

11.
稻鸭生态种养是一项种养结合、绿色环保、效益显著的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模式。自2016年以来,我们在三台、江油、剑阁等地累计推广稻鸭共育、生态种养面积0.92万hm~2,每667m~2节肥10%~15%,减药30%~40%,节工30%,综合增收600元/667m~2以上。本文系统总结了稻鸭生态种养产地环境选择、鸭苗品种及水稻品种选择、鸭围鸭棚建立、绿色防控、全程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旨在提高稻谷产量与质量,提升肉鸭品质,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实现水稻药肥双减及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稻鸭共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公害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主要水稻生产区广泛推广应用,具有明显的除草、控虫、防病、中耕、增肥、省药、省料、增效和刺激植株生长、改善稻米品质的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通过在江苏全省多年多点的无公害稻鸭共作生产实践,从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水稻育秧、鸭苗育雏、大田种养管理、鸭子捕捉、水稻收获和产品指标等方面构建了移栽水稻、机插水稻和机直播水稻无公害稻鸭共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育对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稻鸭共育对稻田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调查稻鸭共育处理、常规栽培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杂草、纹枯病及虫害发生情况,并比较分析3种处理下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共育处理杂草平均发生数较常规处理和对照分别减少2.33和52.08 ind/m2;共育处理对稻飞虱的控虫率平均为75%,但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控制率仅为25%~60%;共育处理水稻纹枯病病蔸率和病株率较高,病情指数较低;共育处理产量与常规处理一致,远高于CK;共育处理稻田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但成本收益率较低。[结论]稻鸭共育利用鸭子在田间的捕食和活动,对水稻病虫草害和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该研究可为稻鸭共育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开益 《农技服务》2011,28(2):191+199-191,199
在水稻田放养鸭进行稻鸭共育防虫控草,对比试验表明,水稻采用稻鸭共育栽培模式能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田间虫量和危害,还能较好地防除水稻田杂草,减少3~4次化学杀虫剂防治,节省费用和人工成本,减少因化学防除水稻害虫引起的稻谷和田间环境的农药残留,又有利于保护天敌。同时稻鸭共育模式生产的鸭子稻田纯收入3079.5元/hm~2,水稻生产采用稻鸭共育模式具有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业》2011,(13):1-1
江苏省镇江市近年来成功推行“稻鸭共作”,农民种植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依靠役鸭除草、治虫。据介绍,“稻鸭共作”饲养出来的鸭子叫“稻鸟鸭”,生产的稻米叫“野稻米”。由于采取生态农业循环种植法,产量也不低,而且大米品质、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6.
高邮市稻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及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高邮市稻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工程主要做法。通过在稻田安装杀虫灯、性诱捕器、使用生物农药和套养鸭等实现稻田农药减量控害;通过前茬麦秸秆全量还田、施用有机肥和构建稻鸭共作系统替代部分化肥,实现稻田化肥减量保肥。经统计,示范稻田及稻鸭共作稻田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为1.800、1.050 kg·hm~(-2),较常规对照田分别减少60.0%、76.7%;化学肥料较常规对照田分别减少82.8%、87.9%;秸秆利用率达100%;水稻产量分别为9.228、9.200 t·hm~(-2),与常规对照田相比无显著差异。示范区生产出来的生态稻谷价格为4元·kg~(-1),是常规稻谷价格的1.4倍,经济效益分别可达1.940万、2.016万元·hm~(-2),减肥减药增效成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稻鸭共育技术在有机稻米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实用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特别是一些种植大户或水稻专业合作社,通过应用该项技术不仅能提高有机稻米的经济效益,667m^2增收1222.4元,而且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该文介绍了稻鸭共育技术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以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与北方产区稻米价格相比,南方米价在销区市场更具优势。在节后需求的拉动下,南方产区大米加工企业逐渐开工,市场购销缓慢恢复,稻谷收购价也呈稳中上扬态势。南方产区粳稻价格稳中上扬3月初,江苏粳稻收购价多在2700~2860元/吨,当地主流粳米出厂价3760~3940元/吨,安徽粳稻收购价集中在2800元/吨左右,其中北方产  相似文献   

19.
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开展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比较试验,对庐江县稻鱼、稻鸭和稻虾3种主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指标、产量及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稻鸭共育模式成本投入最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因此,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庐江县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通过零磁模拟空间诱变处理水稻干种子后,选育出的不育系与经辐射处理选育出的恢复系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玉优1号,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品种不同地区均表现稳产、高产且品质优,2007~2008年玉优1号累计在陕西省、福建省等地推广种植3 000 hm2,稻谷收购价比其他杂交稻谷贵0.2元/kg,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益和降低种植杂交水稻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