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酸诺卜酯和诺卜甲基醚的~(13)C化学位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β-蒎烯合成诺卜醇,再用诺卜醇与甲酸合成甲酸诺卜酯,GC纯度为96.9%产物的产率为88.3%;用相转移催化法由诺卜醇与碘甲烷合成诺卜甲基醚,GC纯度为93.1%产物的产率为89.8%,诺卜醇的这2个衍生物都具有较好的香气特性,它们的结构均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进行了表征.对2个衍生物13C化学位移的分析表明:它们的C1--C2--C3--C4--C5-部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整个6,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部分呈"Y"形,它们可被看作阿朴蒎烯在C2-发生取代的衍生物,取代基对13C化学位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C2-,C1-和C3-,对其它碳原子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萜类蚜虫拒食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萜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昆虫拒食剂类型。研究采用叶碟浸液法测试松节油、羟基香茅醛、薄荷醇及其衍生合成的多个系列的萜类化合物对蔬菜害虫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拒食活性。结果显示,当质量浓度为10mg/mL时,24h后有22种化合物的拒食率高于75%,其中诺卜醇、内型异莰烷基甲醇乙酸酯、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丙酸酯、诺卜甲基醚、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薄荷醇、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甲酸酯、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乙酸酯、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羟基香茅醛乙基醚、蒎酮酸甲酯等11种化合物的拒食率达到100%。当浓度为1mg/mL时,这些化合物的拒食活性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其中2个化合物即内型异莰烷基甲醇丙酸酯和内型1-异莰烷基-3-己醇乙酸酯的拒食活性最高,且持效性较好。系列等比浓度测试结果显示,内型1-异莰烷基-3-己醇乙酸酯的剂量-活性回归方程的坡度值在12,24,36,48,72h为0.47~1.72,拒食中浓度(AFC50)为4.0~12.1mg/mL。8号化合物(内型异莰烷基甲醇丙酸酯)的坡度值为1.08~2.91,AFC50为2.6~7.0mg/mL,表现出良好的正向剂量活...  相似文献   

3.
β-蒎烯合成四元环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压热法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合成了诺卜醇,再由诺卜醇合成了诺卜乙基醚,并用MS,IR,^1H NMR及^13C NMR对诺卜乙基醚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6个诺卜醇臭氧化主要产物的结构.它们均为四元环类化合物.这表明诺卜醇臭氧化时碳碳双键、叔氢都会被氧化.还伴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反应。对诺卜乙基醚的碱性KMnO4氧化反应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确定了4个主要产物的结构.它们均为四元环类化合物.这表明反应首先生成2.3-二醇.然后继续氧化断裂得到环丁烷乙酸,或者脱水后得到2.3-环氧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青蒿、紫苏、蓝桉、香樟、柑橘、藿香和石菖蒲8种植物精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驱避活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薄荷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驱避活性最强,其10倍、40倍和160倍丙酮稀释液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驱避率分别为100%,100%和96.55%;持效期最长,其40倍液处理松梢后24h,48h和72 h的驱避率分别为100%,95.51%和84.13%.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为害广东家蚕的小黄家蚁、柄结大头蚁、印大蚁、和角斜结蚁、近缘巨首蚁、双针蚁、绉纹双刺猛蚁等7种蚂蚁的主要生活特性及蚕室生态条件与蚂蚁为害的关系。对灭蚁蟑诱饵剂灭杀家蚕有害蚂蚁的方法及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啤酒废酵母酶解液7种挥发性成分(3-甲基-1-丁醇、苯甲醛、乙酸辛酯、乙酸苯乙酯、辛酸乙酯、苯乙腈和苯乙醇)及其混合物对不同发育期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显示,乙酸辛酯、乙酸苯乙酯和辛酸乙酯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引诱作用显著;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200μL·m L-1乙酸辛酯、200μL·m L-1乙酸苯乙酯和100μL·m L-1辛酸乙酯的混合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达到88.6%.  相似文献   

7.
薄荷醇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驱蚊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薄荷醇合成了乙酸薄荷酯和丙酸薄荷酯,这2个衍生物都具有较好的香气性质,它们的结构均用IR,MS,1HNMR及13CNMR分析进行了表征。采用国标的方法对薄荷醇及其乙酸酯和丙酸酯的驱蚊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薄荷醇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具有一定的驱避效果,而薄荷醇的乙酸酯和丙酸酯的驱避活性很低。  相似文献   

8.
花椒窄吉丁对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寄主挥发物对花椒窄吉丁的引诱或驱避作用,为研制和开发花椒窄吉丁植物源引诱剂或驱避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分析花椒健康植株和受花椒窄吉丁危害植株不同部位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花椒窄吉丁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结果】健康花椒叶片中主要含β-石竹烯(13.27%)、反式β-罗勒烯(16.82%)和α-罗勒烯(16.42%),嫩枝中主要含β-石竹烯(25.98%)、乙酸香叶酯(15.89%)和荜澄茄油烯(17.27%),韧皮部主要含(1R)-(+)-α-蒎烯(25.91%)和β-石竹烯(47.98%)。花椒受虫害后各部位的月桂烯、(1R)-(+)-柠檬烯和乙酸芳樟酯的相对含量均升高,β-石竹烯和乙酸香叶酯相对含量均降低;韧皮部有新的挥发物α-水芹烯等生成。11种挥发物均能引起花椒窄吉丁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且多数挥发物在100μg/μL时引起成虫的EAG反应最强,但β-蒎烯在10μg/μL时引起两性成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1R)-(+)-柠檬烯、月桂烯在10μg/μL时引起雌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在100μg/μL时引起雄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11种挥发物中乙酸香叶酯、桉叶油醇、葎草烯引起花椒窄吉丁的EAG反应相对较弱。除α-水芹烯,两性成虫对挥发物的EAG反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1R)-(+)-α-蒎烯在1μg/μL时对雌雄成虫均有显著地驱避作用,β-蒎烯在0.1μg/μL时对雄虫有显著地驱避作用,β-石竹烯在10μg/μL时对雌虫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0.1μg/μL的水芹烯、10和100μg/μL月桂烯、0.1和1μg/μL(1R)-(+)-柠檬烯对雄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0.1~10μg/μL乙酸芳樟酯对雌虫具有引诱作用,在100μg/μL时却表现出驱避作用。【结论】花椒受虫害后各部位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发生改变,其中月桂烯、(1R)-(+)-柠檬烯和乙酸芳樟酯的相对含量明显升高,β-石竹烯、乙酸香叶酯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并有新物质α-水芹烯等生成。0.1μg/μLα-水芹烯、10~100μg/μL月桂烯、0.1~1μg/μL(1R)-(+)-柠檬烯、0.1~10μg/μL乙酸芳樟酯对花椒窄吉丁具有引诱作用,1~100μg/μL(1R)-(+)-α-蒎烯、0.1μg/μLβ-蒎烯、10μg/μLβ-石竹烯对花椒窄吉丁具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常用调味品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um.)和孜然(Cuminum cyminum L.)的精油,采用滤纸片法测定精油对储粮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成虫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当精油浓度为5.0 mg/m L时,花椒和孜然精油对米象成虫72 h平均驱避率分别为64.0%和75.7%,120 h平均驱避率分别为51.8%、63.2%,其驱避等级均在Ⅲ级以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两种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花椒精油中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达到98.887%,相对含量最高的为芳樟醇L(26.071%),其次为萜烯醇(14.830%)、α-萜品醇(12.754%)和乙酸芳樟酯(9.531%);从孜然精油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其含量达到97.999,相对含量最高的为茴香甲醛(44.057%),其次为茴香脑(38.691%)、草蒿脑(7.960%)和γ-萜品烯(2.799%)。上述结果说明两种植物精油对米象成虫的驱避活性显著,具备开发成新型绿色驱虫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精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驱避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青蒿、紫苏、蓝桉、香樟、柑橘、藿香和石菖蒲8种植物精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成虫的驱避活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薄荷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成虫的驱避活性最强,其l0倍、40倍和160倍丙酮稀释液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成虫的驱避率分别为100%,100%和96.55%;持效期最长,其40倍液处理松梢后24h,48h和72h的驱避率分别为100%,95.51%和84.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