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农本草经》日:“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服药必治”。--“药王”孙思邈(唐)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相似文献   

2.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4):146-146
《茶十德》 (唐 )刘贞亮按 :唐·刘贞亮“茶十德”引自《庄晚芳论文选集》中《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一文。该文为庄晚芳、王家斌合作 ,初发表于 1984年《农史研究》第四辑。文中称 :“唐代我国有位刘贞亮 (据日本《茶与文化》一书 )把饮茶的好处总结为‘十德’” :   一、以茶散郁 (郁闷 )气二、以茶驱睡气三、以茶养生气四、以茶除病气五、以茶利礼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尝滋味八、以茶养身体九、以茶可雅心十、以茶可行道《茶十德》 (日本 )明惠上人按 :日本明惠上人 (1173- 12 32 )“茶十德”引自陈椽《论茶与文化》一书 (农业出…  相似文献   

3.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篇》,它的提出有着当时社会历史与学术思想文化上的背景。庄子之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并不是通过从正面界定其内涵,而是通过考察诸家对“内圣外王之道”的认识和运用上的偏差而提出来的。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庄子特色的认识论上的意义,其认识论上的意义主要关涉认识的层次、对象与认识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饮茶·养生延年。《茶经·一之源》指出茶“为饮最宜精神俭德之人”指饮真茶能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简朴起到养生延年。《茶经·四之器》“风炉”、古鼎形、三足、“坎上巽下离于中”“体构五行去百疾”,用意指在煮茶过程中水、火、风都在运动变化,物质造化世界基本元素,水、火、金、木、土五行悉以齐备,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常饮真茶能养生延年去百疾之功效,而心舒神畅。  相似文献   

5.
二程虽出入老、释,却辟佛而较不辟老。二程的形上学、心性修养工夫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启发,吸收了不少道家所提出的哲学性问题、概念范畴、思辨方法,转化成儒家思想而创造出其理学思想的新面貌。例如:二程常说的“天理”一辞源出于《庄子》,庄子视“天理”为事物存在和活动所依循的内在理律、自然之理,二程更进一步地转折成人性所天赋的道德原理,建构出仁爱的道德形上学,程明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述,显然受庄子“道通为一”、“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命题所启发。程伊川“物物皆有理”的形上思想受庄子“万物殊理”的启发。然而,二程也有和道家不同处,例如庄子教人安时处顺来安命,程伊川认为义命或德命优位于自然的运命,二程以道德人格之培义为教育目标,与道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聂威 《农业考古》2023,(2):5-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养生的文化内涵阐释主要包括养身、养神与养德,其中儒家侧重养德、道家与佛家侧重精神的修养、道教侧重身体的保养。在以茶养生的视角中,养身是基础功效,对精神的修养可作为养身的延伸;养心是养成心境,具有悠闲、素雅、淡然等可客观化、具体化的因素;养德是在闲、雅、乐的心境中,养成“俭德”,乐以“精行”。茶德之内向深化,是合于“道”的茶道哲学;茶德之外向显化,是仁爱之举与爱敬之礼。以茶养生的文化能够融儒释道养生观之所长,合知与行为一,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健康理念的追求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奔蜂考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在其《庚桑楚篇》曰:“奔蜂不能化藿蠋”,疏曰:“蠋者,豆中大青虫。”又曰:“奔蜂,细腰,能化桑虫为己子,而不能化藿蠋。”“奔蜂,小蜂也,一云土蜂”。这里说的是奔蜂即细腰蜂不能产生藿蠋,而藿蠋即大青虫,奔蜂之子以其为食,故不能化藿蠋。与其意相近的诗经《小雅·小宛》记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嬴负之,教诲尔  相似文献   

8.
《庄子·养生主》有三个疑难问题需要解决。一,“养生主”意为“养生的主要原则”,而非“护养生命之主——精神”;全篇主旨是形神兼养,而非仅仅养神。二、全篇结构为:第一段统领全篇,接着用四个故事以“养形(庖丁解牛)——养神(公文轩)——养形(泽雉)——养神(老聃死)”反复交叉的形式阐述形神兼养的道理,造成一种循环往复、再三叮嘱、耳提面命的阅读效果。三、“指穷于为薪”一段仍属于秦失的话,目的是进一步说明死亡不必悲哀的道理,因为死去的只是肉体,而灵魂永存。  相似文献   

9.
吴圣利 《新农村》2009,(2):30-30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挖掘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时,出土了大批箭帛医书,其中的《脉法》中记载:“圣人寒头而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寒头暖足”这四个字,既是我国古代医家泻实补虚的治疗准则,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之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大学综合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1、大学综合教育是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的意思是指整体的人格修养。《大学》中还讲到:“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更是把修身立德作为人之本。随着社会向高度文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庄子其人,个性好自由不受拘束,思想超乎常人想像之外,笔调流畅,时间、空间及世人的看法所不能拘束,生死富贵也不能束缚他。《庄子》其书,可与《老子》同样尊贵,同样成为道家学术思想之主流,主导了魏晋玄学的哲学思路,影响了佛教中国禅的形成,也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他的让心灵自由(心斋坐忘),更是道教上清斋醮最高修炼法门。庄子其人其书,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至深且广。但庄子其人,有宋人、魏人之争;《庄子》其书,则有真假及篇章多少之辩。今以出土文物及现存史料看来,庄子应为宋人,《庄子》书应为庄子所著,而内、外、杂三篇的形成,则当在魏晋南北朝时,系沿袭晋·郭象之归类而来。  相似文献   

12.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和养生观的核心与精髓:认为身体健康有中和;身体疾病为失中和;主张治疗疾病求中和;养生保健顺中和。  相似文献   

13.
茶德三说     
笔者阅历浅薄,查考“茶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首次概括了茶饮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茶道的论文时,比较茶道与茶德关系,梳理出“茶德”至少有三层含义。一说:茶是有德之物陆羽在《茶经》中经典地将茶称之为“南方嘉木”。世界上珍稀名木不计其数,但据笔者了解,被称为嘉木的树木仅有两种,另一种是柑橘。屈原在《橘颂》中称橘树为“后皇嘉树”。茶对人类贡献良多,从感官到精神,茶给人类带来莫大享受,诚如《茶十德》所说的那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  相似文献   

14.
黄花菜的食疗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登绚 《甘肃农业》2005,(12):127-127
黄花菜,别名萱草、疗愁花、红萱、金萱草、鹿葱花、宜男花、黄花、安神菜、川草、丹棘、黄花苗子等,学名Hemerocallissp.,因其花蕾形细长、似金针, 周而复始以名金针菜;又因开放时的花呈浅黄色,所以称之为黄花菜。日本人称其为绿葱茶。黄花菜又称忘忧草,唐代白居易就有“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的诗句。黄花菜为百合科(Lilliace)萱草属中能形成肥嫩花蕾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食用的黄花菜就是其花蕾干制而成。黄花菜具有食用、药用、固土、美化等多种经济价值。黄花菜原产亚洲和欧洲,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最早见于《诗经.风佰兮》篇记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此后《周处风土》记载“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魏嵇康《养生论》有“萱草忘忧,亦为食之”,“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记述。元朝李九华《延寿书》上说:“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优”,可见  相似文献   

15.
江召棠(1849—1906年)之《种田杂说》最初是作为附文附于《抚郡农产考略》一书之后的。《抚郡农产考略》编于光绪壬寅六月(1902年),迄于光绪癸卯三月(1903年),由当时抚州知府何刚德编撰。只因当时“天下竞言农战”,“宪台考察农务,不惮详求各属”,才有可能成就此书。而江召棠作为临川知县,响应宪台号召,因时撰写了《种田杂说》。因其文“尤为朴茂”,颇得何刚德赏识,才被选中而附于《抚郡农产考略》书后的。江召棠《种田杂说》之价值,由此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庄子思想直接来源于老子,但也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庄出于儒”的几种观点,然后从庄子对儒家经典内涵的昭示,《庄子》寓言对孔子的借重,以及庄子同颜回的相似、相通之处三个方面进行考稽、分析,指出庄子与儒家有密切关系,并认为“庄出于颜氏之儒”说有一定根据。  相似文献   

17.
梅以花贵战国始 梅,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睹落梅而思春、借梅子以传情的“爱情诗歌”;(《诗经·召南·摽有梅》)晋人陆凯,曾折荆州梅枝,托驿使寄赠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后世遂有“梅枝传情”的美谈;(南北朝,盛弘之《荆州记》)果梅为我国重要的果品和调料,花梅则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8.
“茶艺”论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 ( 1 36 )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注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  相似文献   

19.
猫猫,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经驯化后的猫称家猫(Feliscatusdomesticus)。“猫一名蒙贵,又名家狸,捕鼠小兽也。”《花镜》猫)世界上最早关于猫的文献记载,是中国在三千年前西周时代的《诗经·大雅·韩奕》:“有熊有黑,有猫有虎。”在这首诗里,把熊、猫、虎并列,是否系指家猫还有疑问,有人认为这里指的是一种豹猫。我国至迟在战国时代已驯养家猫,《庄子·秋水》篇中提到“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此处的狸.当时即为家猫的称谓。《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也…  相似文献   

20.
河南镇平县乃玉雕之乡。古人尚玉,认为玉物坚刚而有润,精密而生辉。孔子在《礼记》中日:“昔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而道家更是认为玉蕴天地之精华,晶莹闪烁、玲珑剔透,颇有天地灵气,因此命词多冠以玉,并相绕建观。就是在如此历史悠久的玉雕之乡镇平县柳泉铺乡的松山上,隐有一座千年道教宫观——坤元宫。坤元宫地处镇平县城东6公里,距312国道南1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