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表型性状的基本情况,对已编目入库的116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在粒色、泥膜类型和主茎类型等3个性状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野生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平均值、变异范围和变异系数均低于半野生大豆;仅粗脂肪含量在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低于半野生大豆,除生育日数外其他3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也均低于半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2.
野生大豆营养丰富,具有抗逆性好、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等很多优良性状,因而在农业育种、食品加工及饲料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野生大豆有丰富的遗传背景,在大豆育种中尤其具有利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利用野生大豆的高蛋白质、强抗逆性、高繁殖系数等优良性状,开展了大量的大豆种间杂交育种和创制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本文初步分析了野生大豆的优良性状,总结了野生大豆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并对野生大豆的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部湖南湖北两省野生大豆种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量统计分析对我国中部湖南、湖北两省11个野生大豆种群的9个生育期、形态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成熟期、分枝数、叶宽、中部茎粗和荚大小外,其余性状在种群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以9个性状为依据的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11个种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湖北和湖南两省野生大豆的表型主要差异表现在开花期、叶长、叶宽、叶长与叶宽比和基部茎粗等5个性状上。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明确山西省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及其数量性状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为山西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已编目入库的544份野生大豆为材料,对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及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研究的8个质量性状,山西省半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大豆;太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山西省材料。4个数量性状的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大豆的变异程度高于半野生大豆,山西材料的变异程度高于太原材料;初步推断37~38°N、112~113°E经纬小区为山西省野生大豆数量性状的多样性中心。利用30对SSR引物分析了49份山西太原野生大豆材料,共检测到208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4~11个,平均为7个;引物的Shannon-weaver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7451~2.1081,平均为1.5030;位点多态信息量(PIC)值的分布范围为0.3813~0.8575,平均为0.7007。【结论】表型和分子检测结果都表明,太原野生大豆材料的变异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定位考察、收集、大棚种植表明,内蒙古东部野生大豆资源丰富,表型性状多样。随纬度的升高,野生大豆生育期缩短,单株生物量减少,株高降低,叶长宽比增大,百粒重减少,耐盐碱性降低,耐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广西野生大豆的考察与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野生大豆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2008年9—10月以野生大豆分布较多的桂林市为重点考察区,辐射到周边,对桂林、柳州、贺州三市的10个县(区)30多个乡(镇)的野生大豆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桂林市的8个县(区)22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种子200份,其中半野生大豆11份,2009年田间种植观察其表型性状。考察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分布点,但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原因,广西野生大豆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分布面积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因此,提出应对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加以发掘利用、加强广西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和补充收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及创新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具有抗逆性强、蛋白含量高、丰产性好等优良性状,对于拓宽大豆种质遗传基础和丰富大豆种质基因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野生大豆的资源概况及创新应用两方面对野生大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同时对野生大豆研究现存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为野生大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的建设,于2013年9月~10月和2014年9月~10月分别对辽宁省喀左县和盘山县进行了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收集。结果发现在盘山县的14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的分布,而在喀左县的21个乡镇中只有11个乡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共收集到野生大豆资源225个居群,其中有半野生大豆15个居群,披针叶型野生大豆6个居群,于2015年种植于田间并进行表型性状鉴定评价。考察过程中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的分布地点,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对辽宁省这两个地区野生大豆的生长环境的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甚至绝迹,尤其身处辽西北干旱气候的喀左县原本就分布较少的野生大豆资源,如今濒危状况更为严重。因此,提出了加强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和补充收集以及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发掘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具有抗逆性强、蛋白含量高、丰产性好等优良性状。本文分析了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加强宣传、扩大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区、加强迁徙地保护等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山东省的野生大豆资源优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在长期自然环境选择下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珍贵的基因库,具有高蛋白含量、较强的抗逆性、较高的繁殖系数等优良性状,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育种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笔者从野生大豆的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方面对野生大豆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评述,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发掘及创新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在长期自然环境选择下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珍贵的基因库,具有高蛋白含量、较强的抗逆性、较高的繁殖系数等优良性状,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育种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笔者从野生大豆的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方面对野生大豆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评述,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发掘及创新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野生大豆抗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野生大豆抗旱性,发掘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提高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需要合理鉴定与评价其抗旱性。在对4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作了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20份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通过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和抗旱系数分析其抗旱性,发现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在不同生育期的抗旱性具有多样性,有些材料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个或几个生育期表现抗旱。同时,发现有些材料抗旱系数虽较小,但在对照条件下农艺性状表现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品种间杂交的野生大豆利用技术,克服了野生大豆蔓生性等不利性状:应用这项技术创造出一批产量性状突出、品质优异、综合性状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生大豆(G.soja)研究十年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约占世界总数的90%。近十年来,我国国学者对野生大豆的多学科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野生大豆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的分布与生境、形态发育和生态性状、生理生化性状、品质性状、病虫抗性、细胞遗传学性状以及杂交利用、大豆起源进化分类方面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野生大豆是拓宽栽培大豆遗传基础和提高栽培大豆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后代再用栽培大豆进行广义回交,已经培育出具有野生大豆细胞质的高产、高蛋白、抗大豆花叶病毒的新品系,可作为大豆改良的亲本来源。通过对大豆优良品系及其亲本的DNA组成分析,明确了用栽培大豆与种间杂交后代回交应在早代进行,以便更多地保留野生大豆细胞核的遗传基础。比较了4对野生大豆×栽培大豆正反交组合后代的产量性状,明确指出用野生大豆作母本拓宽栽培大豆细胞质遗传基础不仅可行,而且没有难于克服的不利性状,并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近30年国内学者对我国野生大豆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文分别从野生大豆表型水平、生化水平以及分子水平对我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东北和华北春大豆产区的11个野生大豆为材料,分析了蛋白含量与植株形态性状、荚部和籽粒性状等21个性状的相关,结果可以看出一个明显趋势:野生大豆的野生性状越典型的进化程度越低的野生大豆,其蛋白含量越高,即植株高大、分枝多、叶小、荚小、荚直、荚多、粒小、粒多的野生大豆蛋白含量高。以7个和蛋白含量相关显著或接近显著的性状对其与蛋白含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粒大小虽与蛋白含量负相关,但它的直接效应是正的,表明选大粒可能与选高蛋白不矛盾。指明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中,选择高蛋白材料,必须克服它与细茎、多分枝、小荚等不利连锁,加强蛋白含量的实际测定和直接选择,以选育结合栽培大豆直立、杆强不倒、主茎发达的特点和野生、半野生大豆的高蛋白含量特点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20多年来,我国大豆科技工作者开展了野生大豆资源的评价与利用研究,鉴定出一批性状特异的野生大豆种质,研究出克服野生大豆不良性状的技术,为大豆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为今后挖掘野生大豆资源的优异性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9~10月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种植,在生育期观察记载茸毛色、叶形、主茎类型等质量性状,分别进行赋值,然后计算Shannon-weaver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野生大豆材料的11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0338~0.4320,Simpson指数范围为0.0300~0.5811,其中Shannon-weaver指数以泥膜类型最小,Simpson指数以粒色最小,而荚色的两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聚类结果将200份野生大豆材料聚为两大类,不同地区收集的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部分地区内的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广西新收集的野生大豆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低,今后需继续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为今后挖掘野生大豆资源的优异性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9~10月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种植,在生育期观察记载茸毛色、叶形、主茎类型等质量性状,分别进行赋值,然后计算Shannon-weaver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野生大豆材料的11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0338~0.4320,Simpson指数范围为0.0300~0.5811,其中Shannon-weaver指数以泥膜类型最小,Simpson指数以粒色最小,而荚色的两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聚类结果将200份野生大豆材料聚为两大类,不同地区收集的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部分地区内的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广西新收集的野生大豆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低,今后需继续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