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麻对不同耕作和施氮方式的响应,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耕作和施肥依据.[方法]通过二因素三水平大田试验,研究耕作和施氮方式对红优2号生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设3种耕作方式,A:免耕,B:垄耕,C:深松耕(深度30 cm);3种N肥施氮方式,T1:20%作基肥、80%作为追肥,T2:40%作基肥、60%作为追肥,T3:60%作基肥、40%作为追肥,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免耕时,AT1处理组合的红麻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垄耕和深松耕时,BT3和CT3处理组合的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26.5%、19.1%和21.1%,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松耕组合40%作为追肥;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均达到最大值;深松耕组合60%作追肥,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红麻常规栽培种福红992为试材,设免耕(A)、垄耕(B)、深松耕(粉垄,C)3种耕作方式与T1(20%作基肥,80%作追肥)、T2(40%作基肥,60%作追肥)、T3(60%作基肥,40%作追肥)3种施氮方式共9个处理,分别为AT1、AT2、AT3、BT1、BT2、BT3、CT1、CT2、CT3,探讨不同耕作和施氮方式对红麻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耕作和施肥依据.结果表明:(1)深松耕的耕作方式与20%作基肥、80%作追肥的施氮方式互作时,红麻的纤维产量和种子产量均达到最大值;(2)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纤维产量、种子产量和纤维强力分别增加17.0%、14.8%和18.4%,线密度降低15.9%,深松耕可显著提高红麻产量和纤维品质;(3)与T1相比,T2的纤维产量、种子产量和纤维强力分别增加17.1%、30.8%和17.6%,线密度降低17.3%,适当增加氮基肥的比例可以增加红麻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因此,采用深松耕结合20%N肥作基肥,福红992的纤维产量最高,同时兼收的种子质量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耕作和施氮方式对红优2号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即免耕(A)、垄耕(B)和深松耕(粉垄)(C);3种施氮方式,即T1(20%作基肥,80%作为追肥)、T2(40%作基肥,60%作为追肥)和T3(60%作基肥,40%作为追肥)。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1免耕和垄耕时,AT1和BT3处理纤维产量、种子产量、纤维强力、回潮率均达到最大值;2深松耕时,CT3处理纤维产量、纤维强力、回潮率均达到最大值,线密度达到最小值,CT2处理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3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纤维产量、种子产量、纤维强力分别增加21.0%、19.1%和12.7%,线密度下降14.0%。当追求纤维产量和品质时,采用CT3组合,此时纤维产量、纤维强力和回潮率均达到最大值,线密度达到最小值;追求种子产量时,宜采用CT2组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深松耕栽培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2种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3种基追肥比例,即T1(20%氮肥作基肥,80%氮肥作追肥),T2(40%氮肥作基肥,60%氮肥作追肥)和T3(60%氮肥作基肥,40%氮肥作追肥)。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福红992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82.6%和220.1%,红优2号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99.8%和137.7%,差异均显著;与福红992相比,红优2号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15.3%和26.1%。研究表明在深松耕栽培方式下,不同类型红麻品种对基追肥比例的响应不同,常规栽培种福红992在T1时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杂交种红优2号在T3时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2个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设3种施肥水平,即低肥(FL:N 0.10g/kg,P2O50.05g/kg和K2O 0.10g/kg)、中肥(FM:N 0.15g/kg,P2O50.75g/kg和K2O 0.15g/kg)和高肥(FH:N 0.20g/kg,P2O50.10g/kg和K2O 0.20g/kg),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全部氮和钾肥作基肥(T1),60%氮和钾肥作基肥和40%氮和钾肥作追肥(T2)以及全部氮和钾肥作追肥(T3),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施肥水平和方式对不同红麻品种干皮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与FL相比,FM处理显著增加红麻干皮产量,红优2号和福红992分别增加16.31%~32.33%和6.51%~17.72%,且FM处理均显著提高茎粗、地上部干质量、皮骨比和根干质量。与T3相比,T1和T2处理显著增加干皮产量,红优2号分别增加21.30%~34.16%和12.65%~29.36%,福红992分别增加19.09%~40.92%和7.45%~32.50%,且T1和T2处理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质量均提高,T2处理皮厚和主根长提高,而T1处理根冠比和皮骨比均降低,但是T1和T2处理上述各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于红优2号和福红992,中肥水平下T1和T2方式均有利于红麻生长和干皮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于2018-2019年依托甘肃农业大学旱作综合试验站2012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4种耕作措施[翻耕(T1)、旋耕(T2)、深松耕(T3)与免耕(T4)]和2个施氮水平[基施纯氮200 kg·hm~(-2)(N2)、基施纯氮200 kg·hm~(-2)+拔节期纯氮100 kg·hm~(-2)(N3)]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耗水量、产量及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200 kg·hm~(-2)施氮水平下,与翻耕和旋耕相比,深松耕与免耕能显著提高玉米花后土壤贮水量和含水量,同时,两个处理的水氮协同利用较好,其在降低耗水12.8%~20.6%的条件下,产量增加11.5%~16.2%,致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8.7%~31.9%,300 kg·hm~(-2)施氮水平未起到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反而降低氮肥偏生产力。因此,200 kg·hm~(-2)施氮水平和免耕或深松耕是该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产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施氮水平和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灌溉与施肥方式对不同品种红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了解红麻水肥利用特点,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水肥管理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供试红麻品种分别为福红992和红优2号,采用沟灌(F)和滴灌(D)两种灌溉处理和60%N、K肥作基肥,40%N、K肥作追肥处理(T1)、40%N、K肥作基肥,60%N、K肥作追肥处理(T2)和20%N、K肥作基肥,80%N、K肥作追肥处理(T3)等3种施肥处理,两品种分别另设置不灌溉、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H和CKF).收获后,测定红麻纤维产量、强力和线密度.[结果]红优2号DT2处理纤维产量最高,为14.5 t/h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T1和T2处理下滴灌处理纤维产量均高于沟灌处理;FT1处理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均为最大,分别为484.1 N和8.580 T,T1和T2处理下沟灌处理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均显著高于滴灌处理.福红992 FT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为11.5 t/ha,同种施肥方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FT3处理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均为最大,分别为448.3 N和7.327 T,同种施肥方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对纤维强力和纤维线密度影响不显著.[结论]红优2号采用DT2和FT1处理时可分别获得较高产量及较优品质,福红992采用FT2处理时其产量和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8.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主栽作物之一,但该技术下玉米的高产导致土壤养分和水分耗竭,影响玉米生产的可持续性,依托2012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4种耕作方式(CT:传统翻耕,RT:旋耕,SS:深松耕,NT:免耕)和4种施氮水平(N1:不施氮,N2:施纯氮100kg·hm~(-2),N3:施纯氮200kg·hm~(-2),N4:施纯氮300kg·hm~(-2))对粮饲兼用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和免耕显著增强玉米光合性能,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光合性能也增强;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表为SSNTRTCT、N4N3N2N1,成熟期时SS较CT显著增加37.4%,N4较其他处理增加15.0%~85.0%;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耕和免耕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2014年SS和NT较CT分别增加33.0%、18.8%,2015年分别增加19.7%、11.6%,且深松耕处理生物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施纯氮300kg·hm~(-2)和200kg·hm~(-2)均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施纯氮200kg·hm~(-2)与300kg·hm~(-2)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00kg·hm~(-2)处理下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68.4%、63.5%、52.2%,较施氮100kg·hm~(-2)分别增加40.2%、31.7%、30.5%。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粮饲兼用玉米,覆膜前深松耕或免耕,施氮200kg·hm~(-2)左右比较适宜,既有利于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饲料产量的提高,也可以提高水氮利用效率,促进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分析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组成响应,明确冬小麦适宜的高产耕作方式。【方法】搜集中外文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40篇文献中513组试验数据,运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组成的响应结果。【结果】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对冬小麦总体呈现显著减产响应,产量减低5.11%,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穗数显著降低7.67%。深松耕对冬小麦呈现显著增产响应,增产11.72%,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增高。深松耕条件下,华北平原中部和南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增产响应,且冬小麦产量受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和施氮量影响较小。【结论】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域采用深松耕方式有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主要体现在产量组成各因素的显著提高。华北平原中部和南部优先使用深松耕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NT)、深松耕(DT)和旋耕(RT)对旱作玉米田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及夏玉米产量等的影响。2a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耕作措施后,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差异主要集中在0~40cm(P0.05),耕作前后40~60cm土壤体积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耕作方式对土壤储水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播种后0~50d,深松耕和免耕处理0~100cm土壤储水量均高于旋耕;播种后70~120d,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储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耕作措施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在作物生育前期(播种后0~30d)表现明显(P0.05),表现为旋耕玉米田土壤温度高于免耕和深松耕,播种后50~120d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深松耕和旋耕处理玉米籽粒产量较免耕分别高3.35%和1.91%。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免耕和深松耕净收入较旋耕分别高138.48元/hm~2和259.38元/hm~2。因此,深松耕为旱作夏玉米田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50cm小垄栽培方式、1465栽培方式、13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缺水海岛地区的马铃薯生产方式,研究在不同底肥种类和不同覆盖方式处理下的马铃薯出苗期、产量和商品薯率。结果表明: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作为底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菜籽饼和复合肥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覆盖白色地膜出苗最早,覆盖黑色地膜的生产方式能显著提高产量,覆盖白色地膜或黑色地膜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在舟山地区运用菜籽饼作为底肥、黑膜覆盖的生产方式,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3.
以杂交早稻两优3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秧龄在移栽和抛栽方式下的生长特点、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移栽和抛栽表现趋势相同,适龄早栽具有早发和早熟优势,秧龄20 d时大田营养生长期延长3~10d,早熟2~6 d;秧龄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西玉米主产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35 cm+旋耕和35cm+免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根冠比;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品种晚籼9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氮肥水平、栽插密度及每穴栽插苗数对供试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后先是略有起伏,然后开始降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是先升高后降低;栽插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晚籼98产量的提高,以栽插密度为16.5 cm×20.0 cm产量最高,达到8 506.5 kg/hm2;晚籼98每穴栽插基本苗4、6和8株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实际产量分别为8 496.0、8 569.5、8 470.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播种方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5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距18cm,每穴3株的播种方式对于干物质的积累较为合适。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穴距18 cm,每穴3株的播种方式大豆产量最高,大豆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生产力及单株荚数呈正相关,而与百粒重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铁粳7为试材,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和表层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味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产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全程深施肥能提高水稻的穗数、穗粒数、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结实率、千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及味度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这5种施肥方式分别是无肥对照、高氮一炮轰(农民习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底肥+1次追肥(拔节期)、和底肥+2次追肥(拔节期和抽雄期).结果表明,两次追肥的增产效果好于一次追肥及施用缓控释肥,各处理均好于一炮轰施肥.与无肥对照相比,两次追肥、一次追肥、缓控施肥、高氮一炮轰的增产效果分别是64.4%、60.1%和58.7%、55.0%.建议提倡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采用两次追肥的方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没有条件追肥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