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小麦品种间20个杂种F1的13个性状分析表明,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弱,其中产量性状的杂种优良最强,其顺序为单株产量>株粒数>株穗数>穗粒数。株高偏高值亲本遗传,成熟期偏晚遗传,二者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和干、湿面筋含量趋中亲或低亲遗传。  相似文献   

2.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考察6个农艺性状和测定19个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旨在为高产优质品质选育筛选农艺和品质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有效穗数与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粗淀粉、支链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仅与极少数品质性状相关显著。因此,在育种中宜以有效穗数、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作选择指标。聚类分析表明,在农艺性状与蛋白质、淀粉和其他品质水平上,67个品种被聚为4类,其中第Ⅳ类10个品种相对较好,属植株较高,有效穗数最多,蛋白质品质最好,低千粒重、低淀粉类。在农艺性状与面团品质水平上,被聚为4类,其中第Ⅲ类12个品种较好,属高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较高面团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的一类。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南麦小麦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7个系列品种的12项性状参数进行了简单相关和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产量与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系数大小排序为生育期>有效穗数>株高>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与7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度系数大小排序为吸水量>粗蛋白含量>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能量>稳定时间>降落值;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关联程度高,株高与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关联程度高,有效穗数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关联程度高,穗粒数与降落值、稳定时间关联程度高,千粒重与吸水量、稳定时间关联程度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5×3NCⅡ设计,对普通小麦的8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以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杂种优势为最大,分别为17.10%和9.62%;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6.57%和-7.34%,温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的优势居中,分别为3.31%和1.56%。(2)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穗长和千粒重外,其它农艺性状与4个品质性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而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CIMMYT引进春小麦品系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的120份春小麦新品系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除株高偏高外,其余性状表现良好,其中产量高于‘甘春20’(7 300 kg.hm-2)的材料有48份,最高产量达到9 850 kg.hm-2;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变形功的变异范围分别为8.90%~15.80%、14.94%~34.35%1、2.00~78.20 mL和77.00~465.00 EJ.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只有穗粒数与穗长、小穗数呈较强的正相关,其余性状间为弱相关;品质性状间,变形功与弹性、沉降值呈强正相关,干面筋含量与面筋指数呈强负相关,其余性状间为弱相关;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为弱相关.  相似文献   

6.
1985~1986年,1987年先后测定了240份和208份亲本材料的产量性状、子粒蛋白质、沉降值、和42份材料的湿面筋含量,并分析了蛋白质、沉降值,湿面筋含量与8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株粒重、千粒重、穗长呈显著负相关;沉降值与株穗数、株粒重呈显著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抽穗期与产量性状及沉降值呈不同程度的负向关、与湿面筋含量无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穗粒数、每穗小穗数及沉降值有负向变化趋势,与穗长、单株粒重,湿面筋含量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5个品质亲本与7个农艺亲本杂交组成5×7 NC Ⅱ设计,分析了普通小麦品质及其它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杂种优势: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较大的正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沉淀值等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低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其中籽粒蛋白含量和面筋含量主要表现负向优势,而沉淀值主要是正向优势。2.配合力: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千粒重、株高及有效小穗数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沉淀值、单株粒重及单株粒数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内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因性状不同表现有很大差异,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同亲本本身的发现没有必然的联系。讨论了配合力在亲本选配中的作用,并对参试亲本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供试材料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导育种实践,以105份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单株产量、5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11个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沉淀值、容重、延展性、硬度指数、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拉伸面积)进行变异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23.11%),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8.81%);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28.24%),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1.21%)。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各品质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株高与稳定时间(-0.346)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形成时间(0.393)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沉淀值(0.299)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硬度指数(-0.278)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被分为7个类群,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小,仅个别类群之间在穗粒数、千粒重、吸水率、沉淀值、硬度指数、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性状中的少数性状上表现显著性差异。从第Ⅴ类群中筛选出在4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山农2...  相似文献   

9.
普通小麦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5×3NCⅡ设计,对普通小麦的8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相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以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杂种优势为最大,分别为17.10%和9.62%;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6.57%和-7.34%,温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的优势居中,分别为3.31%和1.56%。(2)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穗长和千粒重外,其它农艺性状与4个品质性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近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各性状及性状组基因型值进行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以产量性状为目标的各性状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单株荚数;农艺性状组的生育期、单株节数及株高,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组间以正相关为主;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组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产量性状的选择应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单株多有效节数、较低的结荚部位、粒中等大、单株粒数多为选育目标,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可通过生育日数及百粒重等性状间接达到。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9份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4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9个小麦品种聚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包括的16个品种性状相对较好,植株较矮,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低,容重和粗蛋白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较低,沉降值较高和面团稳定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北地区先后审定的168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研究材料,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育成的小麦品种类型多,遗传变异丰富,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7.96%~26.51%)表现为千粒重主茎穗长株高主茎穗粒数单穗重平均穗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各农艺性状在4省市的差异较大,北京地区小麦品种具有株高高、主茎穗长长、千粒重高的特点;河南小麦品种具有穗粒数多、单穗重高的特点;山东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河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协调。各小麦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0.85)、平均穗粒数(0.39)、单穗重量(0.37)、主茎穗粒数(0.27)、主茎穗长(0.20)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达显著正相关(0.19),与千粒重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个黄淮麦区广泛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4配制3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均表现正向优势,穗粒质量和单株穗数的杂种优势最大,分别为9.64%和9.11%;单株粒质量杂种优势的变异幅度最大,组合石4185/济麦22的单株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达52.25%;济麦22和烟农19的多个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测定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淮南片大面积推广的 5个高产小麦品种与 5个优质小麦品种 ,采用 5×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研究了株高、单株穗数、主茎穗长、单穗粒数、单株产量和沉降值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平均优势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 >单株穗数 >主茎穗长 >单穗粒数 >沉降值。从平均优势的方向来看 ,株高、主茎穗长的正向优势所占比例 >>负向优势 ,单株穗数、单穗粒数和单株产量的正向优势所占比例略大于负向优势 ,沉降值的负向优势所占比例 >正向优势。株高、主茎穗长、单穗粒数、单株产量的遗传均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 ,沉降值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14个稳定的品种(系)为材料,对其5个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湿面筋含量)、5个产量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千粒重、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品种依据其各自的最适氮肥、密度组合可以分为高密高肥、低密高肥、中密高肥等4类。依靠N肥和密度处理中品质性状的最适表现可以将不同的基因型的春小麦分开,这种分类方法为品种区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5个光温敏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或常规品种)分别配成的组合为材料,从产量性状上对所配成的50个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存在显著的个体杂种优势,在主要农艺性状尤以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的杂种优势明显;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单株穗数、结实率、千粒重与单株粒重成正相关,且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山东农业科学》2019,(3):16-23
为了给山东省小麦生产及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统计了山东省2001—2017年审定的83个高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山东省审定高产品种的产量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83.30 kg/hm~2;单位面积穗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演变趋势不明显;生育期明显缩短,平均每年缩短0.48 d;株高的演变趋势不明显。面团稳定时间、沉淀值、吸水率呈上升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面粉白度、湿面筋含量的演变趋势不明显。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不显著,与单穗粒数负相关。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及面粉白度均为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小,说明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可协调。小麦高产育种必须通过产量三因素协调改良、综合提高来实现。从产量三因素看,中多穗品种更适合山东省的气候和生产条件,选育穗数600万~700万/hm~2、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50 g、株高75~80 cm的小麦品种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BNS杂交小麦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为其品质改良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试验以2个常规小麦品种和2个BNS杂交小麦品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NS杂交小麦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弱化度和粉质质量等性状高于两个普通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优势多数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不明显,但大多数性状存在显著的超标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以1993年至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60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其14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地变化及相关性,为甘肃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近年来审定春小麦品种(河西地区)产量逐渐上升,平均每年提高41.6kg·hm-2,产量三要素中小穗数和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相关系数低;穗粒数呈下降趋势。生育期和株高逐年下降,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23d。品质指标中面粉沉降值、湿面筋质量分数、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逐年下降,而其蛋白质质量分数、体积质量和面团吸水率逐年上升。但东片和旱地品种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甘肃省春小麦产量总体水平呈西片东片旱地,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协调的;小穗数多、粒大粒质量和株高中等更适合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 2 0 0 0~ 2 0 0 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为材料 ,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与若干农艺性状的关系 ,以及农艺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有效穗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 ,蛋白质与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 ,湿面筋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湿面筋与沉降值呈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与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 ,株高与蛋白质呈弱正相关 ,生育期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 ,千粒重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据此提出旱地小麦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提高穗粒数、有效穗 ,降低千粒重 ,培育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