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设置了10、20、30、40、50尾/m25种养殖密度,进行了150 d的鳜鱼养殖试验,通过分析试验鱼的体质量、日增长率、饵料系数、产量及经济效益,评价不同养殖密度对鳜鱼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与饵料系数成正相关,与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成负相关。养殖鳜鱼的日均换水量为0.25 m3/kg。养殖密度为30尾/m2时养殖效益最高,为220.75元/m2,是对照池塘的18.1倍。基于生长性能及养殖效能的综合评价,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鳜鱼养殖密度以30尾/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适宜的黑皮果蔗施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2021年在五华县进行以复合肥对黑皮果蔗单施为对照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和增施有机肥使黑皮果蔗叶色变浅,植株矮壮,且能提高单径重及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其中,黑皮果蔗施硫酸钾复合肥25 kg/667m2+商品有机肥800 kg/667m2的产量及生产效益最高,其产量、产值分别为50 809.36 kg/667m2、11 618.72元/667m2,去除生产成本2 930元/667m2后,利润为8 688.72元/667m2,较CK增加14.63%。推荐对黑皮果蔗施硫酸钾复合肥25 kg/667m2+商品有机肥800 kg/667m2,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空间利用率及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提供参考。【方法】在密度为1 000只/667m2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塘中混养不同密度(低密度600只/667m2、中密度900只/667m2、高密度1 200只/667m2)红螯螯虾,分析混养状态下红螯螯虾和中华绒螯蟹的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结果】红螯螯虾混养密度600只/667m2、900只/667m2、1 200只/667m2的回捕率分别为83.58%、81.17%和73.04%,高密度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红螯螯虾平均体质量随混养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低中高3个混养密度组红螯螯虾体质量分别为55.27 g/只、45.47 g/只和31.82 g/只,各密度组间差异显著;红螯螯虾平均产量分别为27.72 kg/667m2、33.22 kg/667m2和27.89 kg/667...  相似文献   

4.
虾塘种稻模式可在保持池塘养殖规模的同时,有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实现虾塘养虾与利用水面种植水稻的双增产双丰收,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本研究从虾苗投放、水稻品种、水稻栽种、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水稻收割等方面将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在共6 670 m2的虾塘内放养体长1 cm的红螯螯虾苗,每667 m2放养5 000尾,养殖6个月后每667 m2产出商品虾126 kg,获得收益12 600元。通过浮板的形式共种植水稻480 m2,产出水稻349 kg,米200 kg,稻米售价20元·kg-1,共获得收益4 000元。若以池塘面积计算,每667 m2产出稻米为400元。若以浮板面积计算,每667 m2产出稻米为5 558元。667 m2总成本为7 700元。即该养殖模式不影响虾的产量,667 m2可增收5 300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69(若以浮板面积计算,则增收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贵州省施秉县水稻产业发展,实现水稻增产增收,并为水稻种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对施秉县北部区域低等肥力水稻土进行肥效试验,对比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N2P2K2施肥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最高,为486.43 kg/667m2,较对照增产214.96 kg/667m2,增幅为79.18%。经济效益最高,为1 459.29元/667m2。纯收益最高,为1 293.91元/667m2,较对照增加收益479.50元/667m2。推荐施秉县北部区域施肥量为纯N 8 kg/667m2、P2O56 kg/667m2、K2O 8 kg/667m2。  相似文献   

6.
为铁筷子生产中合理的施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以药用草本植物铁筷子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配方施肥对铁筷子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方施肥对铁筷子株高的提升有明显效果,在苗期以常规施肥T1(N 6.6 kg/667m2、P2O54.1 kg/667m2、K2O 4.2 kg/667m2)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增加37.0%;生长期以小调整施肥T4(N 5.0 kg/667m2、P2O54.0 kg/667m2、K2O 3.5 kg/667m2)效果最佳,较不施肥处理增加46.5%。2)种苗繁育以大配方施肥T3(N 7.5 kg/667m2、P2O54.0 kg/667m...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肥料配施方式、改善风沙地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能力。[方法]设置CK(空白对照)、T1(有机肥1.0kg/m2)、T2(膨润土5.0 kg/m2)、T3(膨润土5.0 kg/m2+有机肥1.5kg/m2)、T4(膨润土5.0 kg/m2+有机肥1.0 kg/m2) 5个处理,监测披碱草各不同生育期生理特性变化,探讨膨润土、有机肥不同施配方式对披碱草各生育期的生理特性影响,分析不同配施的膨润土、有机肥对风沙地改良效果。[结果]膨润土与有机肥的配施对披碱草生理特性有促进作用,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T4处理显著提高了披碱草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成熟期分别较CK提高了33.51%、27.57%、65.37%、39.58%和43.3...  相似文献   

8.
为遴选出适宜怀宁县的高产、优质和专用的水稻新品种,在怀宁县开展7个中稻新品种的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遴选出Y两优2 098、两优336、垦两优801、吨两优900 4个品种,其产量分别为737.4 kg/667m2、731.8 kg/667m2、727.0 kg/667m2、710.4 kg/667m2,其生育期为132~137 d,熟期适宜,可作为怀宁县主推品种;丰两优华占和玮两优8612的生育期适中、米质优、再生季腋芽发穗多,其产量分别为691.6 kg/667m2、688.4 kg/667m2,可作为再生稻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烟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的影响,为烟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1)、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 m2(T2)、常规施肥(基肥减量20 kg/667m2)+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3)、常规施肥(基肥减量40 kg/667m2)+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T4)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和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农艺性状,增强对花叶病的抗病性及提高产量和产值。与CK比,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烤烟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6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密甜糯2号产量第四,为1 013.3 kg/667m2,感官评分86.0分;双萃产量第五,为1 005.3 kg/667m2,感官评分90.0分。该5个品种鲜果穗产量较高且外观口感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拟除草剂水体残留的方法研究了稻田3种常用除草剂二甲四氯钠、苄嘧磺隆、丁草胺水体残留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体中不同浓度的3种除草剂对水葫芦生长均有影响,其中3.36 mg/L二甲四氯钠处理的水葫芦植株的药害症状最为明显,0.10 mg/L苄嘧磺隆处理的次之,4.25 mg/L丁草胺处理的最小。3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处理下水葫芦干物质产量、分株数均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地球上人类离不开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不能忽视由此而引发的水环境问题。从国内外主要河流因不合理开发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应注重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水环境保护的内容和3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现存问题和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基于水足迹理论对内蒙古1998—2018年用水结构进行分析,并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全区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总水足迹达778.58亿m3。从构成上看,农业蓝绿水足迹始终占总水足迹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72.43%~82.97%。对比各地级市用水特征,由于阿拉善地区生态蓝水足迹较高,因而人均蓝水足迹最高;兴安盟降水量大、作物产量较低,因此人均绿水足迹最高;研究区总体水资源压力始终处于较高状态,乌海地区水资源压力位居第一,但研究区总体上尚未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综上,内蒙古地区亟需通过调整用水结构等以改善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核桃(Juglans regia)、柿子(Diospyros kaki)和黑枣(Diospyros lotus)为材料,在田间持水量为80%、60%、40%和30%的条件下对4树种幼苗叶含水量、叶水势和叶持水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重水分胁迫下,4树种叶含水量降低幅度是核桃<柿树<皂荚<黑枣,核桃和柿树能够保持较高的叶水势,而皂荚和黑枣的叶水势则比较低;充足供水条件下,4树种叶持水力是皂荚>核桃>柿树>黑枣,水分胁迫诱导了皂荚、柿树和黑枣叶片持水力的提高,而耐旱的核桃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雨水是地下水的最重要补给源,也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中,通过借鉴美国雨水涵养与初雨水净化的成熟经验,设计了中国雨水涵养利用与初雨水净化系统,对屋面、绿地、道路、硬覆盖的排水与雨水涵养以及涵养水的利用、初雨水的净化等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在涵养雨水的同时,解决了初雨水净化的问题,与非涵养的普通雨水排水系统相比,管道长度短,管径小,节省了系统造价,是中国雨水利用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对西大洋引水工程的影响,结合河北省和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总体要求,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本研究提出了保定市西大洋给水工程利用南水北调引江水作为新水源的6种工程方案。针对影响方案选择的因素具有模糊性这一特征,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方案优选,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通过计算得到了全部买断产权方案为最佳的对策方案。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选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被保定市给水工程利用的方案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比较了浙江农业GDP增长与用水量、用水结构等指标及农业节水情况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供水总量零增长的条件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业GDP用水量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节水仍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8.
水葫芦和香蒲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底泥养分的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水葫芦、香蒲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效果及其对底泥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其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分析其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及其底泥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显示:水葫芦比香蒲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不同浓度的水体中生物量快速增加,而香蒲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在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2~14.2 mg/L和0.2~1.0 mg/L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葫芦、香蒲均可有效地消减上覆水中总氮和总磷。处理3个月后,水葫芦净化系统的总氮、总磷浓度分别降至0.84~0.86 mg/L、0.035~0.044 mg/L,对水体总氮、总磷的去除量分别为72.0%~94.0%、82.5%~98.1%,总氮、总磷的负荷去除量分别为18.4~105.8 mg/(m2.d)、1.3~7.6mg/(m2.d);香蒲净化系统的总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至0.96~1.09 mg/L、0.030~0.062 mg/L,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6.0%~92.8%、77.0%~93.8%,总氮、总磷的负荷去除量分别为8.4~52.3 mg/(m2.d)、0.6~3.7 mg/(m2.d)。表明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香蒲可有效消减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氮、磷等内源污染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调水工程水源地水量水质联合风险,为引调水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分别利用水质综合指数和污染最为严重的指标与水量数据进行Copula水量水质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并以引沁入汾工程为例对引调水工程水量水质联合风险进行研究。【结果】引沁入汾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总体均能达到水质功能区Ⅳ类水要求;通过水量与水质综合指数计算得到的联合风险可以看出:就整个调水时期而言,有利于调水的概率为99.29%,不利于调水的概率为2.01%;通过水量与污染最为严重的水质指标TN计算得到的联合风险可以看出:就整个调水时期而言,有利于调水的概率为32.16%,不利于调水的概率为69.16%。【结论】引沁入汾工程水源地适合作为该工程的取水源地,但以后需加强对TN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 率也在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应用面也是越来越广,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的 破坏,人类的健康也因此受到了威胁,对此,各行各业务必重视生态破坏问题,提高自身的环境 保护意识,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