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开展枣果贮藏保鲜促进枣树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枣果富含营养,尤其Vc含量高达380—600mg/100g鲜果肉,居水果之首,是柑桔的12—20倍,苹果的76—120倍,但这仅在鲜果状态下才能有效地保持,经制干或其它方式加工后,Vc几乎损失贻尽。枣在果树分类上被划为干果,这种划分主要依据枣果制干后的红枣而言,同时也反映了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鲜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美观美味的水果。由于人们对鲜枣认识  相似文献   

2.
鲜枣果实营养丰富,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居栽培水果之首,每100 g鲜果肉中含400~600 mg,比富含Vc的猕猴桃高4~6倍.传统的产后处理是晾晒干枣和制作一些枣加工品(包括酒枣),而这样既没有利用作为鲜枣食用的价值,也影响了枣树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鲜枣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价格可观.因此,搞好鲜枣的贮藏、分级、包装和运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番茄黄化曲叶病抗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枣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滋补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枣果采后极宜腐烂变质,对商品果的产业化形成一定的制约。笔者就鲜枣采后各种生理变化、影响鲜枣贮藏保鲜的内外因素以及目前应用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鲜枣的贮藏保鲜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4.
鲜枣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枣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滋补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枣果采后极宣腐烂变质,对商品果的产业化形成一定的制约.笔者就鲜枣采后各种生理变化、影响鲜枣贮藏保鲜的内外因素以及目前应用的储藏保鲜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鲜枣的贮藏保鲜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5.
适宜推广的大枣鲜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果贮藏保鲜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已有贮藏原理和贮藏方法基础上,综合考虑贮藏期、成本等因素,提出适宜推广的贮藏方法,为枣鲜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浙枣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有许多良种。枣的果实外观美、味道好、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C。在一般条件下,鲜枣采后只有几天处于新鲜状态,不久就变质腐败,故长期以来多用于加工。鲜枣一旦失去新鲜  相似文献   

7.
鲜枣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鲜枣果实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 ,贮藏保鲜难度较大。文章综述了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鲜枣采后生理包括果实形态、呼吸类型、内源激素、软化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内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疆红枣不同处理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和货架期(1~7 d)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VC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多酚氧化酶活力呈现不规律的趋势;而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总酸、硬度、VC、重量损失情况;在货架期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硬度、重量损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情况.[结论]就三个品种而言,灰枣和河北脆枣较耐贮藏,更适于进行保鲜;就两种处理而言,保鲜袋+冷藏处理更适用于鲜枣的保鲜.  相似文献   

9.
<正> 1 贮藏方法 鲜果简易贮藏,以硅窗袋气调保鲜为宜。硅窗袋的保鲜原理就是使袋内的二氧化碳透出袋外,氧气循环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抑制其呼吸强度和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并达到理想的保鲜效果。采用硅窗袋保鲜,再结合冷库、地窖、山洞、凉房等贮藏场所,在较低温度和恒温下贮藏,其保鲜贮藏效果更好。 2 选果 准备贮藏的鲜枣必须充分成熟。采枣时在树下铺上棉布或塑料编织布。打枣时操作要细心,避免直接打破枣果。装袋前每颗枣果都要经过严格挑选,剔除虫果、病果、伤果,以防侵染整袋果导致腐烂。 3 装袋 选好的枣果应轻轻装入硅窗袋内,避免碰伤,每袋装15公斤为宜,装好后即封口入库。  相似文献   

10.
枣果采后生理特性与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中国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多数中国枣呼吸属于非跃变类型;枣果采后呼吸强度大;内源脱落酸对成熟和衰老起主导作用;鲜枣采后贮藏期易积累二氧化碳和乙醇,导致枣果软化、褐变;枣果采后易失水软化、腐烂。枣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有:常温保鲜技术;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湿冷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1.
枣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D、B族维生素和铁、磷、钙、锌等矿物质元素,而且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果品。但在常温下自然放置3-5天,失去鲜脆状态,逐渐长霉、腐烂、变质,最终失去商品价值,所以低温贮藏保鲜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鲜枣的贮藏     
鲜枣营养丰富,每100克鲜果肉含维生素C400~600毫克,比猕猴桃还高4.6倍,居栽培水果之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枣业结构调整中,鲜枣生产是发展中的热点。但是,盲目发发展鲜枣及制约鲜枣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问题值得深思。因此,我国名、优、特鲜枣品种如何利用南方天然资源优势和贸易条件,推动鲜枣规模化生产,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南方枣区由于纬度和海拔的不同,较北方枣区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据《中国枣树学概括》等相关资料介绍,我国南北枣树生长物侯期有很大差异,其主导因子是温度(地温、气温)。除个别枣树品种外,在南方栽培的鲜枣,其根系活动、生长及萌芽、展叶、开花、挂果等物候表现比北方要早,且鲜枣在南方落叶晚,休眠期短。其次,南方…  相似文献   

14.
鲜枣不仅果实外观美、味道好,而且含有比一般水果高一倍多的糖分及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磷、钙等物质,富含Vc,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能。但鲜枣很难贮藏,采后在自然  相似文献   

15.
大枣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鲜枣采后生理包括外观及重量的变化、软化机理、营养成分、呼吸类型及内源激素、呼吸途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鲜枣贮藏保鲜技术包括品种耐藏性、采收成熟度、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包装、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曹海军 《油气储运》2006,(11):27-28
一、适时采收 枣果成熟度是影响鲜枣贮藏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枣果成熟度与贮藏性能呈负相关,成熟度愈低愈耐贮藏,其耐藏性随枣果成熟度而下降,白熟果好于初红果,初红果好于半红果,全红枣果耐藏性明显下降。枣果贮藏保鲜,大部分品种在枣果着色50%左右的半红期采收为宜,采收偏早,品质不好,采收偏晚,则不易贮藏。,如鲁北冬枣,白熟期糖分已超过20%,口感已很好,可适当提早采收。  相似文献   

17.
灵武长枣是中国枣中优良的鲜食枣品种,然而灵武长枣的鲜果采摘期不足20天,常温保鲜期3-5天,冷藏保鲜期不过60天。鲜枣供应期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品种的发展。为了延长灵武长枣鲜果的市场供应时间,我们自2006年开始采用日光温室进行早熟栽培试验,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比露地常规生产园提前40天成熟。  相似文献   

18.
鲜食枣果以其甜酸鲜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也为广大果农带来了商机。如何做好鲜食枣果的贮藏与保鲜,延长市场的货架新鲜时间,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1郾选用耐藏性品种我国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极多,贮藏性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中熟品种耐贮性差,不适宜进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9,(5):54-54
鲜枣很难贮藏,室温下不作任何处理,3-5天即失去新鲜状态,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果实失脆,口感差,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采收措施进行冷库储藏可以延长枣果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的我国枣保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枣是从我国鲜食枣资源中开发出来的一类新型果品 ,文章介绍了我国枣资源构成和分布概况、枣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并通过分析鲜枣生产和保鲜技术现状 ,提出在枣保鲜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