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 Clure)为研究材料,对花期物候、花序形态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淡竹为续次发生花序,盛花期为4月30日至6月5日,开花时顶部花先开,内、外稃不张开,果实为颖果;淡竹花序由小穗组成,每一小穗仅含1朵小花;小花具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3枚,雌蕊1枚,柱头为长花柱型。雌雄同熟。  相似文献   

3.
正1特征特性燕麦又名雀麦、野麦子、莜麦,一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秆直立光滑,叶鞘光滑或背有微毛,叶舌大,没有叶耳,叶片扁平;圆锥花序,穗轴直立或下垂,向四周开展,小穗柄弯曲下垂;颖宽大草质,外稃坚硬无毛,有或无芒;颖果腹面具有纵沟,被有稀疏茸毛;成熟时内外稃紧抱子粒,不容易分离。燕麦  相似文献   

4.
1.江淮地区小麦生长季节具有南北方气候的过渡特征,郑引一号、宁麦三号等春性品种小麦穗器官可在低温短日的越冬期间分化小穗原始体;而在春季升温不高的条件下进行小花的分化发育,因而有利于多小穗和可育小花的形成。2.郑引一号、宁麦三号等春性品种在江淮地区中等以上肥力地上,一般每穗能分化19—20个左右小穗,150—170朵小花,但由于小花发育过程中贯穿着小花退化,生产上每穗平均结实数只有30—35粒上下,仅占其总小花数的20—23%。3.小麦小花退化无论全穗或每个小穗都是从上而下进行,退化时期从中部小穗发育最早的小花形成四分体以后不久开始,到开花受精时停止。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短,退化快,退化数占总退化小花70%左右,退化小花均未达到四分体期;第二阶段时间长,退化慢,退化数占总退化小花30%左右,退化小花均未达到柱头羽毛状。4.江淮地区选择多花高结实的优良品种,在提高施肥水平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基本苗数,并通过适期早播延长小花发育时间和利用生长激素促进小花发育,是减少基部小穗退化,提高小穗结实性从而增加穗粒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前沿     
正我科学家揭示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遗传和分子机理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叶面狭长,稻穗由许多圆锥花序的小穗组成。水稻在我国栽培广泛,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地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至关重要~([1])。随着人口的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因此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对保证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多因素(如自然条件和技术等)影响,水稻的产量增长受限,再加上很多农民的粗放栽培和管  相似文献   

7.
对黄条金刚竹(Sasaella kongosanensis‘Aureostriatus’)的开花生物学过程及花粉萌发力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黄条金刚竹开花盛期约为4月8日到4月15日;每个花序有4~7个小穗,单个小穗中小花由下而上开花;单一小穗上自第一朵小花开放直至全部开放需4~7 d;单朵小花自花药微露直至内外稃闭合需9~11 h;黄条金刚竹花粉最佳培养基是150 g·L-1蔗糖+0.020 g·L-1硼酸+0.294 g·L-1 CaCl 2·2H 2O,最佳培养时间是2.5 h,花粉萌发率达38.91%。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冬小麦不同小穗的小花分化、退化与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小花分化始期每穗小花数均增长缓慢,尤其是施氮不施磷时更加缓慢,进入雌雄蕊分化期后速度加快,进入药隔形成期后速度又减缓,到减数分裂期不再增加。施磷量(P2O5148.5 kg/hm^2)相同时,施氮多(N270 kg/hm^2)的小花退化晚、分化和每小穗结实小花数多,有利于增加下部和中部小穗的结实粒数,籽粒在整个穗部的分布较均匀,产量高;施氮少(N 135 kg/hm^2)的小花退化早、小花数少,其中下部小穗的小花数较多;不施氮肥的分化的小花数较少,中部小穗结实率较高,顶部结实率急剧下降。只施氮肥不施磷肥,小花早期发育慢,高峰期到来迟,停止发育也迟,单穗小花数目多,小花退化晚且集中,粒数降低。只有氮磷配合施用才能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大穗多花,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且施氮多的产量高,只施氮肥的产量高于只施磷。  相似文献   

9.
裸粒水稻是水稻和小麦远缘杂交的产物袁此前的研究已表明OsMADS1基因功能的改变是其特有花部性状的主要原因袁但目前仍对其花序和小穗的发育进程缺乏详细的认识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袁发现从枝穗分化期至顶端小花内外稃分化期袁裸粒 水稻的发育仍与水稻没有明显区别袁但在其后花器官的发育上较为紊乱袁花器官确定性丧失袁从而产生额外的花器官和次级小穗遥这些观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裸粒水稻形态变异的分子机理遥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19个春麦品种为材料,试图探讨影响春麦穗粒数的生育阶段。结果表明,小花数多是穗粒数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受精前的退化小花数相对来说要少于受精败育数和成胚后籽粒的退化数,也即受精前的退化小花数并不是限制穗粒数的主要因子;增加小花数同时减少小花的退化、减少受精败育数和成胚退化数是现阶段提高春麦穗粒数的关键。对于穗粒数多于40粒的品种减少小花数的退化提高可育小花数是增加穗粒数的关键;对于穗粒数在30 ̄40粒之间的品种减少成胚后籽粒的退化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对于穗粒数低于30粒的品种,要增加受精前的小花数,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品种,采取措施减少受精败育数或成胚后籽粒的退化数才能有效地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相似文献   

12.
草地早熟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名光茎蓝草、肯塔基草地早熟禾、早熟禾、蓝草、肯塔基蓝草、草原莓系、六月禾等,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及西南高海拔地区生长良好。1、植物学特征多年生,具细根状茎。秆丛生,光滑,高50~80。叶舌膜状0.2~1.0mm长,契形。根颈中等宽度,分离,光滑,黄绿色,无叶耳;叶片V型偏扁平,宽2~4mm,柔软,多光滑,两侧平行;顶部为船形,中脉两侧各脉透明,边缘较粗糙。茎秆压缩,相对柔软,有长的多枝的根茎;圆锥花序开展,长13~20cm,分枝下部裸露;小穗长4~6mm,含3~5小花;第一颖长2.5~5.0mm,具1脉,第二颖宽,披针形,长3~4mm,具3脉;外稃纸质,顶端钝面…  相似文献   

13.
水稻裂颖突变体srg花器官突变的形态发生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Lemont×Dular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裂颖突变体(split rice glume,sr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水稻和裂颖水稻的颖花原基分化情况,结果发现,突变体水稻的幼穗在形成内、外稃原基后,有些颖花在形成浆片后并不是直接发育形成雄蕊原基,而是在外稃或内稃原基内侧又分化出浆片原基;有些颖花原基从中间缢裂,缢裂的颖花原基又分别形成类稃片的结构,颖花发育后期,6枚雄蕊发育畸形,并且观察到不同数目的雄蕊.同时以突变体作母本,Dular、Lemont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F2表型和χ2测验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基因隐性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水稻历来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hm^2左右,平均亩产稳定在600kg左右。我市人均耕地仅473m^2,水稻生产形势直接关系到种粮农民的经济收益与城乡居民的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小穗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花器官。在水稻中,小穗作为花序的基本单位和独有结构,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小穗和花器官的发育,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籼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2个具有相似突变表型的水稻等位突变体polarity defect of lateral organs 2-1和polarity defect of lateral organs 2-2(pdl2-1和pdl2-2)。由于二者表型相似,选取pdl2-1(命名为pdl2)为材料,通过显微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其小穗突变表型;通过农艺性状考察分析小穗外稃突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图位克隆技术验证PDL2的功能;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PDL2的表达模式。【结果】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pdl2突变体外稃明显变窄,不能与内稃紧密钩合,导致小穗开裂,内轮花器官部分裸露在外,但其雄蕊、雌蕊和浆片的形态和数量均表现正常。进一步的石蜡切片结果表明,突变体外稃硅化细胞和泡...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相似文献   

17.
<正> 新蔡县属淮北平原区。耕地面积129.4万亩,其中低洼易涝地44.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4%。多年来,其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高粱等,水稻种植面积仅1—2万亩。全县秋粮平均(1979—1987)亩产91.2公斤,其中水稻亩产量为200—400公斤。低洼易涝区,由于降雨量大,排水不畅,洪涝灾害频繁严重。秋粮产量低而不稳。1986年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常规水稻组与新蔡县稻改办公室协作开展  相似文献   

18.
1 葡茎剪股颖葡茎剪股颖 ( Agrostis stotoifera L.)俗名抓根草 ,为禾本科多年生匍匐茎杂草 ,多分枝 ,长可达 1 m左右 ,节部生根 ,叶片线形、扁平 ,叶鞘无毛、稍带紫色 ,叶舌膜质、长圆形 ,圆锥花序、绿色或紫绿色 ,每节具 3~ 5个分枝 ;小穗卵形 ,外稃顶端钝圆 ,无芒 ,内稃短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 30 %和 40 %以上。水稻生产的发展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就水稻收获而言 ,机收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1 8.0 2 %  相似文献   

20.
<正> 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一直较低,1995~1997年平均亩产量仅为510公斤,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县财政支持实施的“杂交水稻早育稀植综合高产技术”项目科技示范工程。该项目1998年全县1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