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华北地区自50年代开始至今年代大面积推广的19个代表性冬小麦栽培品种为材料,对其春生第1,3,5,6叶的叶片细胞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主要结果表明,随品种由远及近的更替顺序,同一叶位叶片叶肉组织中多环细胞的频率逐渐提高,叶肉细胞变小,旗叶叶肉厚度增加,叶肉细胞层数增加,这表明,随品种更替,叶片细胞的形态和组成有逐渐复杂化的趋势,而这种变化可能是和光合能力的提高有关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细胞离析法对水、旱条件下种植的水、早稻不同叶位叶片的叶肉细胞形态作了观察。结果发现:无论水稻、旱稻其叶片叶肉细胞均表现为具有多个不同方向分枝的分枝状细胞以及少量的环状细胞;随叶位上升,无论水稻、旱稻,不论水种还是旱种都表现出细胞的平均分枝数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还发现:不论水、旱稻凡旱种条件下其各叶位叶片叶肉细胞的平均分枝数除水稻品种合江20的上部几叶外,其它品种均多于水种条件下的相应叶片。可以认为:上述叶肉细胞的变化一方面应与叶片光合功能的增强有关,另外也反映了栽培环境改变后叶片叶肉细胞结构在生态适应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华北地区自50年代开始至今各代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代表品种为材料,对其旗叶的光合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品种的更替顺序,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衰老过程中下降较慢,表现为光合速率高值持续逐渐延长,叶片功能期有所延长,平均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因此,反应叶片一生中碳同化能力的叶源量逐渐增大。进一步的分析证明,平均光合速率的提高,叶面积的增大和高光合持续期的延长都是品种更替过程中性能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观察了冬、春小麦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叶肉细胞结构,叶肉厚度,叶片气孔频率,叶脉频率等与光合效率有关的结构因子。叶片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具有统一性。叶片细胞结构有低位叶简单,高位叶复杂的变化。气孔频率、叶脉频率、叶肉厚度也随叶位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特别是旗叶,叶面积大小、功能期长短及光合效率有关的构造因子与籽粒产量形成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把旗叶形态、结构作为判断小麦丰产性指标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旗叶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以60a来广泛种植的10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株高,收获指数,旗叶的厚度、面积、叶肉细胞形态、叶绿体数目、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进行观察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品种更替,从BM1到LX998株高降低了37.25%,旗叶厚度、面积和收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4环叶肉细胞面积由2 546.12μm2减小到2 285.92μm2,6环以上叶肉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大。灌浆期4环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个数增加了48.68%,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大,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延长。上述结果说明,旗叶结构在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有明显改变,可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微观结构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华北地区自50年代开始至今各年代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代表品种为材料,对其旗叶的光合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品种的更替顺序,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衰老过程中下降较慢,表现为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逐渐延长,叶片功能期有所延长,平均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因此,反应叶片一生中碳同化能力的叶源量逐渐增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平均光合速率的提高、叶面积的增大和高光合持续期的延长都是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性能优化的因素;光合性能的优化具有内部解剖结构的基础;光合性能的优化与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化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细胞分离制片法,配合石蜡切片和显微测量,对在我院试验田种植的刈手密野生种、伊里安野生种、热带种和纳印310、闽选703、闽糖611等种和品种的不同叶层,进行了叶片细胞学比较观察,结果发现甘蔗叶肉细胞绝大多数分化成为具有峰、谷、腰、环的复式细胞。叶肉细胞本身以宽轴和叶片纵轴平行,有规律地排列于叶片内。叶肉细胞和叶绿体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其细胞大小、总宽度、厚度、峰宽、谷深、峰间距和叶绿体的大小、数量是随不同种(品种)和不同叶层而异。这种变化是沿着系统演进的顺序和细胞形态建成时的光、温条件不同而有规律地变动(即沿着提高光合膜面积的方向转化)。本文最后讨论这种形态变化的合理性及其实践意义。甘蔗是高产的糖料作物,福建是主要产区之一。其产量是随着不同地区和栽培条件而不同,或在相同地区和同样栽培条件下随着不同种(品种)而有明显的差异。为选育优良品种而提供形态学指标,对甘蔗叶片光合膜面积的比较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根据已看到的资料,有关甘蔗营养器官的解剖6,组织培养,甘蔗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甘蔗二型叶绿体的发育,以及甘蔗叶片的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巳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不少资料,但有关甘蔗叶片光合膜面积比较,特别是从系统和个体发育观点对甘蔗叶肉细胞形态学的比较研究,在文献上尚未看到。作者于1979年9月开始对刈手密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伊里安野生种(S.robustum)和古老栽培种:热带种(S.officinarum)以及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商品性品种:纳印310、闽选703、闽糖611的叶肉细胞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现将第1至3叶层的甘蔗叶肉细胞形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麦类和黍类作物在光合器官细胞形态和光合性能方面的异同点。与黍类作物相比,麦类作物的叶肉细胞较大,且形态和组成较复杂;叶片的气孔密度较低;叶片的细胞形态随叶位上升逐步复杂化的趋势较明显,规律性也较强。黍类作物的光合速率一般高于麦类作物。麦类和黍类作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形式也有不同。麦类作物除叶片以外的绿色器官,具有与叶肉细胞类似的光合细胞,且有较强的光合功能,而黍类作物的这一特点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据小麦叶片形态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小麦叶片的分化、成长、建成过程,并进行了分期,进一步探讨了小麦叶片建成的肥水效应规律。在分析小麦叶片形态结构分化进程的基础上,将小麦叶片建成过程分为:幼叶奠基、原形成层分化、叶肉细胞分化、组织开始成熟、组织完全成熟六期。诸分化期转折的形态结构指标分别为原套平周分裂,中脉原形成层分化,表皮毛和叶舌分化,叶肉细胞分化,叶片伸长达终长的50~70%和805以上。肥水对叶片形态结构的效应主要为促进纵向与横向的细胞分裂,增加了细胞数目,对细胞大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冬小麦叶片的分化、生长、形态与结构。小麦胚叶数在不同品种及生育条件之间均为3-4个,但3或4胚叶籽粒的比例却有明显差异,主要决定于籽粒建成过程的持续时间及其相应的生育条件。成熟籽粒的胚叶均处在建成过程中,尚未最后建成,其中第4胚叶处于奠基期。建成叶片的长、宽主要决定于轴向细胞数和横向细胞数及叶脉数,与细胞大小无关;厚度决定于叶肉细胞高度,脉间叶肉细胞均为四层。确定了小麦主茎叶片分组(胚叶、近根叶、茎生叶)的形态、组织结构标准。  相似文献   

11.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旗叶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叶片细胞的调控效应,2008—2009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以烯效唑、多效唑、麦巨金、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浓度的水溶液处理小麦,研究了对旗叶叶片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4种调节剂对旗叶不同环数叶肉细胞的比例影响不大,仅常规浓度的麦巨金和加倍浓度的烯效唑使多环叶肉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4种调节剂处理的小麦旗叶3环叶肉细胞的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减小,尤以宽度的减小更为明显。常规浓度下,麦巨金处理的细胞宽度显著小于对照及其它调节剂处理。加倍浓度下,多效唑处理的细胞长度和宽度都显著小于对照和其它调节剂处理。4种调节剂常规和加倍浓度处理都使旗叶叶片的厚度增加,且与对照叶片厚度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种浓度的4种生长调剂处理后小麦的籽粒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常规浓度的麦巨金、麦业丰和加倍后的多效唑、烯效唑对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这是不同调节剂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不同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本研究结果,在小麦高产、超高产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本研究中应用的生长调节剂,使小麦叶片厚度增厚,叶肉细胞变小,从而达到改善叶片质量和群体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烤烟成熟叶片结构与叶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烤烟成熟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度、细胞原生质浓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成熟叶片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凝聚成丝网状均匀分布;叶肉的空隙(胞间隙)随叶位升高而减小;鲜叶厚度随叶位升高呈凹曲线形变化,而经正常烘烤干燥收缩后,叶厚顺序则为下部<中部<上部。观察还发现,在叶片中部海绵组织中有一种外观卵圆形、内部团丝状的异细胞,其密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大;某些表皮细胞在叶片成熟过程中解体,成为具有分泌物(粘液)的粘液腔,表皮上还有许多染色重、细胞壁成条带状加厚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PP333对小麦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P33处理可使小麦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体积显著减少,增加叶片内叶肉细胞的层数和叶脉的机械组织的细胞层数,并可加强叶肉细胞的环型结构2,使叶肉细胞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PP333处理对小麦叶片内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叶绿体内基粒数明显增多,高片层垛叠的基粒数比例增加,基质片层较完善,基质内电子密度较浓,类囊体膜系统的发育进程明显加快,PP333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  相似文献   

14.
乙烯利对甘蔗叶片结构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个抗旱性有差异的甘蔗品种桂糖11号(GTll)(抗旱性中等)和新台糖20号(TT20)(抗旱性较强),在5叶期叶面喷施100mg/L乙烯利,取7~19叶。用解离法分离出叶片表皮和叶肉细胞。对气孔器、叶片表皮长细胞侧壁相互嵌合情况和叶内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气孔器分化的影响因品种而异:GT11表现出先抑制(7~9叶)后促进(9~19叶)的作用。TT20则表现促进作用(7~19叶)。乙烯利对叶片表皮细胞侧壁相互嵌合情况和叶内细胞形态的影响与气孔器的变化一致。叶片结构变化的这种协调一致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另一方面可提高保护组织的保护能力,两者均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库源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源、库、流的概念分析新疆冬小麦品种更替中产量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在产量选择压力下,品种的源、库、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源库比值的克草粒数和克草粒重随品种更替显著提高.由于籽粒库增加的反馈作用,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率得以提高.草重系数的逐渐提高,说明株高下降,茎秆粗重,较抗倒伏和畅流.旗叶多环叶肉细胞频率和粒叶比随品种更替协同提高,意味着小麦产量提高有其细胞学基础.今后小麦产量育种,在主攻每穗粒数和每穗粒重的同时,应特别注重把收获指数、克草粒重和草重系数作为选择重点.  相似文献   

16.
弱光(LL)下叶片的比叶重、叶厚度、单位叶面积叶肉细胞数目和叶肉细胞表面积都明显低于“最佳叶片”和强光(HL)下叶片。与HL叶片相比,“最佳叶片”不仅比叶重和叶厚度略高于HL叶片,同时,单位叶面积叶肉细胞数目和叶肉细胞表面积也明显高于HL叶片。“最佳叶片”在靠近上表皮形成一层类似栅栏状细胞。随着光照的增加,人参叶片吉绿体和叶绿体基粒变小,基粒片层系统减少,淀粉粒和质体球却明显增多。“最佳叶片”叶绿  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K326为试材,对不同成熟度叶片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前采收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最复杂,叶绿体基粒整齐片层结构的丧失是细胞进入衰老期后最早和最明显的现象,线粒体和核保持功能至衰老后期,质膜是最后发生裂解的细胞器。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成熟度增加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甘蔗栽培品种,解放后有几次较大的更替:由种植未经改良的老品种如竹蔗,芦蔗等,被引进的POJ2878等所替换,进而又被我国自己杂交选育出来的台糖134等所替换。这几次较大的品种更替,对发展我国甘蔗生产影响很大。为了探讨这几次品种更替的内在原因,我们比较了这3个品种与光合作用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光合细胞(叶肉细胞,叶片维管束鞘细胞)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膜)。本文先报道叶肉细胞的观察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种及品种的甘蔗,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叶片进行解剖处理和观察比较,发现在甘蔗叶片内,两个大型维管束之间,依次间插排列着小型和中型维管束。两个大型维管束之间的距离是随叶位上升而逐渐加大;它们之间的中、小型维管束和具有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的数目也是随着叶位上升而逐渐增加;维管束鞘细胞的横剖面积也有这种增加的趋势。变量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维管束鞘细胞的横剖面积,在不同叶层之间,差异是极显著的;在不同种和品种之间,差异是显著的,有性杂交育成的生产栽培品种闽糖70/61的束鞘细胞横剖面积显著大于热带种黑车里本的和割手密、伊里安野生种的。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主栽品种和新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齐穗后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品种更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减少,这种趋势在倒3叶上尤为突出。表明超高产品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尤其是下位功能叶片,且在籽粒灌浆的中后期更为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