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彭喜旭  王海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56-157,172
以植物石蜡切片及木质素的组织化学显示实验为例,对生物科学本科生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介绍。项目实施培养了学生科研兴趣与素养、创新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是我校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本科生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综合性实验是地方本科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标志性课程。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专业综合性实验的相关性,以及对实验教学改革的示范性促进作用,探索专业综合实验的项目化实验教学模式。通过仿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项目内容与管理方式,建立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生物实验技术课程基础上,开设综合性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对现代生物实验技术综合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探索综合性、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将理论、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79-1580,1582
依据实验与实习的定义,对植物资源学实验进行了设计与实践。通过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经验总结,认为植物资源学实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可以保证基础实验教学的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为本,分层次教学;虚拟实验是植物资源学实验有待构建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5.
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毒理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认为毒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设置存在局限性,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综合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在改革方法上,主张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定期集中讨论,讨论实验结果。将设计型综合实验引入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主观能动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认为今后应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增加毒理学评价的其他实验,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实验。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波  陈小娥  袁高峰  余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550-15551,15554
结合海洋类高校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对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与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凝练和形成了海洋特色实验内容体系,并形成校企联动实验教学方式共促教学体系和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教学互促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完善和提高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实验教学为例,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学生自主选题、撰写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实验改革的效果及可行性.旨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效果以及评价体系,明确了无土栽培学实验课中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能提高无土栽培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对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民族学生的特点,改革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激发民族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兴趣,培养民族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94-195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传统生物科学、生物工程与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原因,往往只是在微生物学课程中附带提及。为了满足本科生的知识要求与就业需要,将应用土壤微生物学知识与生物类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创业人才,在9个农科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依次推进实验能力培养→生产实际认知→专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培育→专业综合实践的“五阶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实验课程化改革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认识生产实际,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等改革塑造学生创新精神,通过增加毕业实习时间等改革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和缩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磨合期”。在5年实践中,提高了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师资综合水平,形成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王真  姚安庆  李俊凯  徐志红  陈柏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98-14599,14613
通过"全程研究式实验课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验证式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满足现代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本文在两年实验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阐述"全程研究式实验课教学"模式的结构及其教学过程,系统地分析该教学模式对提高现代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全程研究式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建议和措施。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和掌握课程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张华  王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7):201-203
西藏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专业课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同时西藏地处高原,植物形态种类与内地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学习上,不仅学生存在基础薄弱问题,而且植物学教材的部分内容与当地植物很难结合起来,教与学都存在障碍。西藏农牧学院植物学教研室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如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常见植物、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验实习学时、开展综合性实验、改革考核方式等,初步探索出了适合西藏高校植物学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艳春  张金政  李绍静  王承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0-14621,14624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本科教学难问题,结合本科教学的宗旨,提出了利用Matlab开发仿真试验的方法。论述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给出了BP网络的仿真试验实例。实践表明,该仿真试验不仅界面友好、效果直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神经网络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重要的生物学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理论性强,实验要求也较高。该文从分析传统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其在现代植物生理学教学上的不足。并提出了模块式教学方法,通过强化基础实验技能,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来提高学生综合科研素质。此外,还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端正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遗传学”实验能验证遗传规律,加深对遗传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一轮实验教学改革对“遗传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是“遗传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时应重点从实验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验平台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7.
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构建一个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还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讲课、实验、实习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其次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有施展能力的空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有机化学实验中设计性实验"有机化合物未知液检验"为例,结合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实验的方案设计、操作实践、给出结论和结果分析等具体步骤的实施,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93.3%的同学接受PBL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运用,80%以上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综合学习能力有帮助。因此,PBL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科研训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在一年级本科生中采用项目递进教学模式提早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是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面向21世纪大学生培养计划,设计了一套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方法,并编制了测试试题库。连续两年对已修完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本科四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两年的实践表明,该测试体系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良好的评估、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