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采用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法用3个本地白发病菌种分别接种3个谷子品种,测定不同菌种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菌种致病力差异显著,尤其是横山菌种致病力最强,平均发病率达11.47%,证明榆林市谷子白发病菌存在生理分化,为谷子抗病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谷子品种资源抗黑穗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990年,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对山西省4070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粒黑穗病鉴定,从中筛选出无病品种5份,高抗品种16份,中抗品种14份。研究结果表明,谷子品种资源对粒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品种的抗病性与品种原产地的生态条件有一定关系。不同粒色的谷子品种其抗病性是不同的。谷子品种对粒黑穗病的抗性能力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谷子黑穗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主推的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黑穗病抗性鉴定试验,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并研究了播期对黑穗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的抗性存在差异;不同药剂对黑穗病的防效存在差异;播期对未包衣谷子的发病率影响显著,对包衣谷子的发病率影响不大。有效防治谷子黑穗病,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首选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药剂。这样,才能避免其为害,才能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食品,提高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谷子白发病菌种分类及致病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本研究征集了山西省五个谷子主产区白发病菌种,对13个抗性不同的谷子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根据不同地区菌种的致病能力可分为3类,晋中地区菌株致病力极强,为第一类菌种。最高菌株率达52.38%,平均菌株率达14.1%;长治地区菌株致病力较强,为第二类菌种;临汾、吕梁和忻州地区病菌致病力比较接近,弱于前两者,分为第三类菌种。同时,鉴定分析了山西省五个地区白发病菌与13个品种之间的互作反应,为山西省谷子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谷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及谷子标准品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谷瘟病是谷子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确定谷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对谷子抗病资源鉴定、抗病品种培育和生产上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配置有重要意义。构建谷瘟病小种鉴别的谷子品种体系,为鉴别不同谷瘟病生理小种奠定基础。【方法】用采集自不同谷子产区的10份谷瘟病菌对苗期谷子核心种质资源的60份代表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分别对不同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谷子品种抗、感敏感性判定,按照谷子谷瘟病0—9级法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将不同的抗性结果分别记录为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5个抗病水平,其中,高抗、抗病和中抗记作0,感病和高感记作1,将抗感性结果转化为0/1数据,用NTSYS软件构建进化树,根据品种的抗感性分类,选择最少的品种数量构建谷瘟病小种鉴定的标准品种体系。【结果】根据谷子资源对接种病菌的抗感反应差异,用NTSYS软件开展谷瘟病菌致病性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为界,将10个谷瘟病菌株分为3类,将供试品种对10个谷瘟病菌株的抗感反应数据同样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65为界,将谷子品种资源划分为5类,并筛选出单皮粘、金屏谷子、锦谷5号、大毛毛谷、龙爪谷、假金苗和牛头谷等7个品种作为谷瘟病小种鉴别品种体系。同时筛选出黄棒头、齐头黄、单皮粘、白谷、维子那谷和郑谷4号等6个抗广谱菌株的品种,可以作为谷子抗病育种的抗性基因来源。【结论】建立了一套谷瘟病生理小种鉴别的品种体系,并为谷子抗谷瘟病育种筛选出多份广谱抗性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谷子黑穗病是山西省谷子的一个主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的迹象。试验通过对谷子黑穗病设立不同的接菌方式和接菌的定量指标,分析接菌效果,以便准确地鉴定谷子黑穗病的发病情况,更好地研究谷子黑穗病,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2006年谷子西北区试品种(系)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西北谷子生态区2003-2006年不同年份谷子品种(系)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谷锈病、谷瘟病、红叶病、白发病、谷子钻心虫等是西北春谷区主要病虫害,特别是红叶病呈上升趋势.②黑穗病发病率较小,发病幅度仅为0-0.29%,但呈上升趋势,纹枯病不是西北春谷区主要病害.③西北区谷子育种的育种目标不应单单考虑高产稳产,而且应考虑包括该地区主要病虫抗性育种的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8.
谷子黑穗病是我省谷子的一个主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的迹象。针对谷子黑穗病的这种情况,我们对晋东南的十三个县区进行了两年的调查,通过研究分析,提出栽培措施和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谷子黑穗病是我省谷子的一个主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的迹象。针对谷子黑穗病的这种情况,我们对晋东南的十三个县区进行了两年的调查,通过研究分析,提出栽培措施和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或称大豆细菌性疫病[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Coerper)Young,Dye,&Wilkie]在我国及世界大豆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大豆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病性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抗病性也不同,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感病品种上,轻者可减产5%~10%,重者则可达到30%~40%;感病重时可使籽粒变色,降低商品价值。据报道,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的生理小种不完全相同。各地培育的品种是…  相似文献   

11.
杨梅癌肿病是由细菌(Pseudomonas syringnc pv.myricae)侵害引起。通过1983~1986年的试验研究表明,病菌主要潜伏在枝干的病瘤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6月下旬,于病瘤表面溢出菌脓,经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潜育期30~35天。经室内药效测定结果,以80%抗菌剂402乳油1000 ppm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400 ppm。果园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已感病的树,采取切除病瘤后用80%抗菌剂402乳油50~100倍液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刷伤口,均有良好的治序效果。在抽春梢前,剪除长有瘤的小谈后喷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具有保护校干、防止病害扩展蔓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蜱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表常见的吸血寄生虫,具有从宿主获得多种病原体的能力,是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随着近几年蜱传病的发生具有增加的趋势,蜱及蜱传病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综述了中国蜱传病的主要类型、发生流行因素和病原体危害特点、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目前防治蜱传病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和今后防控蜱传病的科技对策,以期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蜱传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宜阳、登封、渑池等15个烟叶主产区分离到烟草黑胫病菌36个,采用TTZ颜色反应和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鉴别寄主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36个菌株在TTZ培养基上均呈现红色反应,有32个菌株对L8和NC1071都有较强的致病力,将其鉴定为1号生理小种,占供试菌株的88.9%,为河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优势小种;其他4个菌株有1个菌株对L8无致病力,2个菌株对其致病力较弱,1个菌株对NC1071无致病力,生理小种类型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与分布危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陕西省8地区43个烟草生产县的烟草侵染性病害全面普查和对12个重点县的系统调查、病害标样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烟草侵染性病害有24种,其中真菌病害12种,细菌病害5种,病毒病害6种、线虫病害1种.提出了病害名录及各个病害在全省的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用中国鉴别品种、日本清泽粳型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国际水稻所CO39籼型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对105个四川稻瘟病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①中国鉴别品种将105个菌株划分为7群18个小种;②CO39NILs鉴别品种将105个菌株分成19个小种,鉴别作用优于中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③日本清泽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将105个菌株被划分成103个小种,鉴别作用明显;④用CO39NILs和日本清泽单基因系混合鉴别品种进行鉴定,105个菌株被划分成104个小种,鉴别作用明显;④聚类分析表明,中国鉴别品种划分的小种致病型与其它2套鉴别品种划分的种群比较,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42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5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6.70%。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89年邓敏军等报道的4群发展到5群2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B1转变为ZA1。所鉴定出的28个生理小种对3个籼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茵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07~2009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品种、CO39-NILs鉴别品种和LTH-NILs鉴别品种鉴定2007~2009年从福建省各地采集分离的223株单孢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组成.结果表明,223株稻瘟病菌被鉴定出20个生理小种,其中ZBl3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6.91%;CO39-NILs鉴别品种鉴定出18个致病型,其...  相似文献   

18.
试验证明,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使玉米螟和玉米黑粉病的为害减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为害加重。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和玉米螟的防治策略是尽可能地减少覆盖秸秆中病穗的残存和越冬基数;地下害虫防治应推行种子包衣技术和在为害期撒播毒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2004年采自甘肃省天水、陇南、定西、兰州、临夏及四川省绵阳、屏山、温江等地的27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共监测出29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2003年基本相同,继续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水源14类型仍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9.3%。条中32号为第2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已由2003年的12.4%上升到2004年的25.0%。水7、水4、居第3、4位,频率分别为8.3%、7.6%。所不同是条中31号仍为次要小种,但频率有所上升。其它小种出现频率基本不变。Yr9、Yr3b 4b、Yrsu为我省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水14、水4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它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