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畅  姜松  邹宪芝  赵桂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24-10225,10231
以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为理论基础,通过Gaussion03程序,应用密度泛函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下,对2,2’-联吡啶基嘧啶桥连Cr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系统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同时,比较了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该研究对有关联吡啶基嘧啶桥连Cr配合物的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为理论基础,通过Gaussion03程序,应用密度泛函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下,对茂铁基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系统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比较了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前线分子轨道及电子吸收光谱,二茂铁基三联吡啶钌体系展现出良好的光化学、光物理、电化学、电子转移等方面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以吲哚-3-乙酸为配体,合成了稀土镨和铕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G)、紫外光谱(UV)和荧光光谱(FS)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推测配合物的通式为RE(L)3·2H2O;通过对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稀土镨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优于稀土铕配合物,配体L与pr3+间能级差较匹配,分子内传能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杨莉宁  姚琳  余丽丽  杨黎燕  尤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17-13719
[目的]研究4-硝基咪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为药物的定向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合成4,4'-二硝基-2,2'-联咪唑及其铜配合物,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并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初步研究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元素分析、IR、UV及摩尔电导率等数据表明4,4'-二硝基-2,2'-联咪唑与铜发生了配位;配体及配合物与DNA作用后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两者对DNA黏度也有不同的影响。[结论]配合物的可能组成为Cu[(NO2)2biim]2SO4.2H2O,配体及其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分别为非经典插入式和部分插入式。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2-胺乙基苯并咪唑(AEB)及M- AEB配合物(M=Cu2、Ni2+或C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EB通过咪唑N和胺基N以双齿形式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的分子组成式分别为:[ Cu(AEB)2Cl] Cl(配合物1)、[Ni (AEB)3] Cl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的性质。[方法]合成3种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结果]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的通式为:RE(Gly)2(DMG)Cl3.3H2O,溶于无水乙醇和水,在乙醇溶液中属于1∶3电解质,氯离子全部处于配合物的外界。红外光谱说明稀土离子与DMG中羟基氧配位。紫外光谱中配合物的吸收峰红移和摩尔吸收系数增大。配合物在100℃左右产生微弱的脱水吸热峰,225~242℃产生配合物的骨架断裂吸热峰,415~492℃产生1或2个很强的氧化放热峰,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为稀土氧化物。[结论]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形式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的三元铜(Ⅱ)配合物:[Cu(TBZ)(L-Ala)(H2O)] ClO4[其中,TBZ =2-(4'-噻唑基)苯并咪唑,L-Ala=L-丙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电子吸收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G+)、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i(G-)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另外,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可能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维生素C存在下通过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或者1O2类似物切割pBR322 DNA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脚架型稀土配合物的组成、配位状态及荧光性质。[方法]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三脚架型配体2,2,2-胺三乙酰-苄胺(L)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荧光性质。[结果]2,2,2-胺三乙酰-苄胺的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NO3)3.L.4H2O(Re=La3+,Sm3+,Y3+,Tb3+,Ce3+,Eu3+),在DMF中为2∶1型电解质,其中的NO3-与金属离子以单齿形式配位。各稀土配合物在248~635℃出现2~3个放热峰,相应于配合物的各级氧化分解过程。Tb(NO3)3.L.4H2O配合物具有Tb3+的特征尖锐线状荧光;在浓度为1×10-4mol/L的甲醇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结论]溶剂的极性越大,2,2,2-胺三乙酰-苄胺对Tb3+的敏化作用越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9.
银松素类衍生物分子的几何结构和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研究了7个银松素衍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光谱性质。在B3LYP/6-311G**理论级别上优化了它们的几何结构,通过频率计算拟合了分子的红外振动光谱:具有共轭芳烃特征的银松素衍生物体系在1650~1450cm-1具有高红外活性的苯环伸缩振动峰,而双键在1690cm-1附近的特征伸缩振动是偶级对称振动,不产生高强度红外光谱吸收峰;在高频区(3830cm-1)观察到羟基的O-H键伸缩振动谱带。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olarized Continuum Model,PCM)计算了上述分子在CHCl3溶液中的电子吸收光谱,计算揭示吸收谱带以π→π*跃迁为主,羟基和甲氧基的引入仅起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的三元铜(Ⅱ)配合物:[Cu(TBZ)(L-Ala)(H2O)]ClO4[其中,TBZ=2-(4’-噻唑基)苯并咪唑,L-Ala=L-丙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电子吸收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G+)、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i(G-)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另外,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可能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维生素C存在下通过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或者1O2类似物切割pBR322 DNA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1.
SO2在Ni(111)表面分解吸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对SO2及其分解片段的吸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Ni(111)表面上SO2以S,O原子顶位平铺吸附最稳定;SO3以C3v轴倾斜表面吸附;SO自由基存在两种可能的吸附结构,一种是平铺吸附于Ni(111)面,另一种是以S端垂直吸附穴位,S原子在穴位为最优吸附位.对各吸附体系的态密度及电子转移分析表明,SOx吸附中均为衬底镍原子向硫的氧化物转移电子,改变了S—O键之间的电子分布,导致其键长变长,这有利于硫氧化物在镍表面的解离反应.S原子在Ni(111)表面的吸附中,Ni原子的s轨道向S原子转移电子,这与O的吸附机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被应用于二茂铁基三联吡啶体系结构和性质的计算。采用B3LYP方法,6-31G(d)基组进行理论计算。二茂铁基三联吡啶体系展现出良好的光化学、光物理、电化学、电子转移、能量转移等方面的性质。这对这一系列发光材料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设计和寻找DNA的特异性识别剂和断裂剂,合成了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Cu(AMB)2Cl]Cl·4H2O(配合物1)和[Cu(AMB)(phen)Cl]Cl·2H2O(配合物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phen=1,10-邻菲咯啉).【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测试了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沙门杆菌Salmonella typhi(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相对黏度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试了2个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和结论】配合物1以非插入方式、配合物2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VC存在下,2个配合物均通过·OH氧化机理切割pBR322 DNA.2个配合物结合ct-DNA和切割pBR322 DNA的能力强弱均为:配合物2配合物1.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g2 Si半导体沿[001]方向单轴应变下的结构、力学性质以及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无应变时晶格参数和弹性常数与其他理论及实验值吻合的很好.施加应变后,其与应变方向垂直的晶格常数随应变值呈近似线性变化.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和Born力学稳定性判据,确定了Mg2Si化合物在拉伸、压缩过程中的稳定范围和理想强度.Mg2Si的电子布居和电子态密度分析,表明Si-Mg之间的显示离子键特性,并给出了在拉伸压缩过程中Mg和Si原子轨道电子对总的态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密度泛函方法, 在B3LYP/6-31G(d)理论水平上优化了由四元环与六元环构成的富勒烯C24的所有BN取代物的构型, 分析了各异构体相对稳定性与杂原子取代位置间的关系;对各异构体进行了频率分析, 计算了C24-2x(BN)x(x=1~12)最稳定异构体的正则振动模式. 结果表明: BN取代共边六元环公共边上的碳原子所得C22BN为最稳定的单BN取代物, C22BN各异构体的稳定性主要由体系的共轭性质决定;而富勒烯C24的多BN取代物的稳定性主要由环张力决定, 也受体系的共轭性质影响. 能量数据表明随着BN取代单元的增加, C24-2x(BN)x的稳定性增强, 并且振动光谱变得更简单, 吸收增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2Ni相Cu合金化前后体系的能量与电子结构,结果发现:2个Cu原子最易占据 Ni(Ⅱ)的(0,0.5,0.166 7)与(0.5,0,0.5)位置,而在Cu合金化Mg2Ni的相结构中,Mg2Ni(Ⅱ)″1-xCux(x=1/3)的结构稳定性最高.电子态密度(DOS)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Mg2Ni(Ⅱ)″1-xCux(x=1/3)相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体系在费米能级处成键电子数N(EF)的多少.  相似文献   

17.
王坤杰  宋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057-7058
合成了3种稀土甘氨酸抗坏血酸配合物,其通式为RE(Gly)(2AA)Cl2·3H2O(RE=Ce,La,Eu,Gly=甘氨酸,AA=抗坏血酸),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和TG-DTA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8.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H与C2H5Br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G*,U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UB3LYP/6-31G*水平上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UCCSD(T)/6-311+G(2d,2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量计算,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CH2CH2Br和H2O.  相似文献   

19.
吡嗪嘧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磷光材料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4-苯基嘧啶(PPY)作为辅助配体合成了新型的配合物(MDPP)2Ir(Cl)PPY(MDPP为5-甲基-2,3-二苯基吡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在475nm处有三重态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3MLCT吸收峰;该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光谱中,在558nm处有相应的3MLCT发射峰.该发射峰较用乙酰丙酮(acac)作为辅助配体得到的配合物(MDPP)2Ir(acac)蓝移了22nm,这说明PPY是一类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辅助配体,可以用于金属配合物发光颜色的调节.同时,该文还讨论了天然化合物作为有机配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杨云裳  关晓  张应鹏  陈宇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23-15425
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铜离子与赖氨酸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0.1mol/L(NaCl)、温度为25℃时的pH值变化,用半整数作图法得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gK;=10.6,1gK:=8.5,1gK,=2.1。并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对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同时计算得到了热分解反应的标准热力学量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