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天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71-12773
综述了遥感技术在土壤类型和性质、植被类型和性质、水文气象以及土地利用等直接影响非点源污染产生的因素中的应用,以期为模型模拟与遥感技术联合研究非点源污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孙湘艳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50-6652
结合漓江流域上游长期不重视水生态保护而造成水质污染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从提升全民流域水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水源林区的植被保护、加快备用水源水质的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着手的措施,以期达到对漓江流域上游水生态的保护、改善漓江水质的目标,确保桂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对大面积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事故进行实时监测,为制定科学、快速、准确、合理的应急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为了促进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科学运用,从遥感技术的发展及特点、水体的浑浊度、城市污水、水体热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石油污染监测等方面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气溶胶、有害气体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监测3个典型应用方面综述了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环境监测对遥感技术的新需求和应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遥感在水质监测中的意义,遥感监测的一些基本理论、机理及过程,主要综述了遥感在水质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即多光谱遥感数据、高光谱遥感数据以及新型卫星遥感数据,并且讨论了遥感技术在这一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西部干旱区湖泊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水质监测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繁复的工作.常规水质监测方法是在湖区布设样点并采集水样后分析完成的,这是极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过程,而且不可能对大型湖泊作全面的监测.回顾了水质监测发展的历程,着重介绍了遥感技术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的研究情况,如监测的原理、方法、参数和遥感数据源等.最后探讨了应用遥感技术监测西部干旱区湖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望了遥感在西部干旱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植被高光谱遥感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光谱遥感由于其对微量元素的探测能力强,为诊断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综述了国内外对高光谱监测植被/土壤重金属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从植被高光谱到土壤重金属诊断的局限性,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生态治理工程对太湖入湖河道水环境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蕾婷  蔡颖  刘华  於梦秋  冷欣  安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05-13909,13992
梅梁湾是太湖北部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地区之一,对其杨湾段入湖河道及河口区域,通过生态清淤干化、构建前置库、围隔工程与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综合手段进行生态治理。治理期间,分别于2010年5、7和9月对该示范区域进行水质和生物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后期水体透明度平均值达到了48 cm,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2.7%~88.2%和30.3%~95.8%;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变化表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降低;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变化也指示了水体健康水平逐渐提升。生态治理使杨湾水质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8.
遥感与地面调查的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监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空间遥感技术与地面植被、土壤调查分析等手段综合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状态,可为进一步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废弃采石场土壤采样点恢复指数(Ir)与土壤样方pH、有机质有较好的相关性;废弃采石场恢复综合指数(Irq)与遥感模型反演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植被—土壤调查分析与空间遥感监测技术能够相互验证对采石场恢复状态的评估。同时提出利用遥感波段比值快速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建屏  李新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165-168,199
根据2008年涪江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和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家标准要求,应用污染指数法对涪江6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涪江绵阳段各监测断面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河流水质有所改善;按照Ⅱ类地表水指标要求尚有4个断面水质没有达标,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粪大肠杆菌,主要污...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千岛湖水环境目标和污染防治措施的AH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千岛湖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环境目标、水体质量、污染来源和污染治理措施4个层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主要水质指标符合Ⅱ类《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机物污染、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沿岸城镇水污染、水土流失和旅游业等是千岛湖最主要污染来源;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搞好水资源规划管理、建设生态示范区、保护上游水源和沿岸植被、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1.
喻铮铮  吴国玺  刘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59-7161,7168
遥感影像以其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在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研究应用遥感技术,以1979年和200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的植被覆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对植被变化进行了景观生态学评价,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的景观破碎度急剧增加,景观生态质量下降显著;2005年的景观及各植被覆盖景观类型被边界切割程度及其破碎化程度均高于1979年,且景观尺度上的斑块形状更为复杂,由于斑块形状及分维数受地形、地貌、其他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相对固定,因此,影响景观斑块形状及其分维数的因素主要来自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景利  陈明  梁涛  史奎桥  胡丹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70-16371,16540
利用锦州地区2009年5个气象观测站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监测的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依据中国气象局《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选择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进行2009年锦州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区各县(市)生态质量指标在30~55,生态质量等级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迅速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以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研究区2001年、2006年和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壤水分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并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环首都经济圈10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环首都经济圈各土地利用类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2006年相对于2001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变差,2011年相对于2006年和2001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转好,且变化的区域基本一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为环首都经济圈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监测已经成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变化监测应用领域入手,综述了国内外红树林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红树林湿地动态、种间分类、群落结构(叶面积指数、冠幅、树高等)、生物量、灾害灾情(病虫害、风暴潮等)、景观格局动态、驱动力、红树林湿地保护与管理等领域应用现状,归纳了不同应用领域遥感监测的理论、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在红树林遥感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红树林遥感监测应在分类标准体系规范化、分类精度提升、红树林生态学特征参数(物种多样性、优势度等)、生态系统环境空间演变过程及遥感监测的尺度效应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发挥区域综合监测模型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遥感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的优劣关乎到全人类的生存,当前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眼于天津市西青区的生态质量,参考《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标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结合优势性地面观测气象数据,采用遥感图像处理、统计分析、目视解译、实地检验等方法,对西青区生态质量的气象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计算K(湿润指数)、NDVI(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DIS(灾害指数)等参数,构建了西青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数模型,对西青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进行气象评价与分析,为西青区生态监测的全面开展和生态评估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苏州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苏州城市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综合考虑城市湿地类型、湿地水资源状况、湿地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确定湿地动态监测的具体内容。通过引入遥感动态监测技术,配合传统地面固定点观测手段,实现多尺度的湿地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遥感监测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为基点将监测、评价、规划与政策进行有机衔接。并运用现代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的理论与技术,提出苏州城市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模式及生态重建方案,为生态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地区旱情遥感监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地点,以EOS-MODIS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针对不同作物生长时期,采用植被供水指数与土壤热惯量两种方法,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建立以土壤水分为基础的旱情遥感监测指标体系,并对2006-2007年度冬小麦生育期的旱情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遥感旱情变化趋势与地面监测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植被供水指数与热惯量方法在区域旱情遥感监测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技术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综合了遥感陆面温度或遥感植被指数两类土壤水分检测方法的长处,有效地减小了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干旱监测的准确性.应用TVDI法和贵州2006年7月和8月,2007年8月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并揭示了山区复杂独特的NDVI-Ts空间结构特征,反演了贵州表层土壤干旱情况,并与同期当地气象站土壤湿度观测数据进行定量验证,证明TVDI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该方法适宜于较大区域、复杂地形的干旱检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19.
张青  陈鹏 《农学学报》2021,11(7):56-59
随着国产高分卫星对地观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生态遥感监测分析需求已提上议事日程。笔者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为例,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对高分6号卫星数据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生成植被指数覆盖度等级,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植被生态景观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且用DEM数据提取高程、坡度2个主要的地形因子对NDVI值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和静县植被覆盖度等级分布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而言,以中度和较低覆盖植被为主;(2)和静县植被指数在低海拔与高海拔地区较低,在中海拔地区(2500~3200 m)植被指数达到最大,最大值为0.48;(3)坡度对植被影响较大。在10°左右,植被长势较好,植被指数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作物环境胁迫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环境胁迫频发不仅严重影响区域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还威胁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高光谱遥感可实时、准确监测作物环境胁迫,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首先阐述了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环境胁迫的理论基础,重点从基于光谱响应特征的直接监测、基于农学参数和生理信息反演的间接监测两方面,概述了高光谱遥感在监测作物病虫害、水分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在作物环境胁迫监测应用领域的不足,如光谱响应特征的专属性认识不足、反演模型的精度及普适性较低、数据使用受到限制等,并讨论了高光谱遥感在作物环境胁迫监测方面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农作物环境胁迫监测及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