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化过程中,结构性的调整不可避免,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既有产业的整体转移,也有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这一转移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逐步上升,1992年达32%,1996年已经达到37%,结构调整的结果使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提高。在这…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趋势新特点,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科技创新正在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要素的影响,改变经济要素的全球配置结构,进而推动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来探讨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河南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和产业承接问题提供现实思路和建议,并以此作为参考,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理论与现实思考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种资源要素价格上升、劳动力短缺、市场萎缩、产业发展模式的不合理以及国家为应对金融风暴采取的内需政策是导致珠三角产业转移和转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转变发展模式,避免产业空心化,正确选择应该引进的产业,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相似文献   

5.
光钝感杂交红麻的推广与应用是实现全球化红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了我国红麻研究现状及国际红麻产业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光钝感杂交红麻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意义。依托"一带一路"政策契机,开展红麻产业的国际合作是实现麻类产业转移,互惠共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作,涉及产业规划、土地供给、能源保障、税收管理、信贷投入等多方面。"一带一路"背景下,产业转移是东、西部之间的多方动态博弈过程。西部地区必须进行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并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另外,在承接转移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时,甘肃省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7.
刘辉  陈慧娟 《河南农业》2011,(5):53-53,52
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新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新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对湘南地区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进行横向与纵向维度分析,研究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影响。湘南地区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缩小东、西部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定的措施,旨在为湘南地区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把快速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区域间的产业梯次分布转移的前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机条件,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以及面临的差距、面临的竞争形势、区域竞争形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洋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28-29,143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文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期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尚荣  陈晓玲  王琦  王景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18-19121
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9》中的数据,分析了青海省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从需求收入弹性、区位商、产业贡献率、产业关联度4个方面对青海省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了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表明青海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偏离;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初加工领域;产业关联度低,轻重工业之间发展失衡。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立省"的战略,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重视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提出青海省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青海省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重视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成功获批为安徽省发挥地区专业分工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实现中部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由于产业转移是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区位空间调整的过程,企业在向安徽推进产业转移之前必然要涉及到对安徽省内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基于此,选取相关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对安徽省内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以期为企业在向安徽省内投资转移时寻找最优区位提供参考,为各城市完善当地投资环境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Shift-share方法对总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劳动力转移总效应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以及各时期和各城市群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小于零,表现为转出效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于零,表现为转入效应;长期劳动力转移效应比短期劳动力转移效应小,共变因素对劳动生产率影响较大。因此,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城乡和产业间转移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赋 《吉林农业》2010,(8):214-214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奶牛产业作为畜牧产业中的阳光产业,更具有高产、高效、低耗等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对于从根本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77-178
在经济全球化大调整时期,本文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研究"政府引导基金+"的效应,以协同为思想,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核心,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效应。辩证的解决了政府、市场、管理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尝试构建"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佳收益,发展食用菌生产无疑是最好新型产业之选择。通过对丹江口市食用菌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及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产业形势分析,提出了对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中国蚕业布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茧丝绸产业布局的调整情况,指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蚕业和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集中发展茧丝生产基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产业工人等。  相似文献   

19.
刘云荣 《农技服务》2009,26(11):157-158
在阐述宁南山区林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提出以林业为先锋,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具体从农村劳动力输入输出转移,农林牧产业比例调整和特色林业、农产品产业等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昆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剖析昆明市各产业对GDP贡献及各产业间的相关性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近期应减缓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并提出促进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昆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