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玻璃化冻存后羊Ovis aries软骨细胞的存活率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但下降速度不明显;SDH活性在玻璃化冻存1 ~ 20 d变化幅度较大,20 ~ 30 d下降趋势减弱,保持相对稳定。从各项指标来看,认为玻璃化溶液VSb组的冻存效果最好,在经过5,10, 15,20和30 d的冻存后,其存活率分别为85.47% ± 1.78%,80.73% ± 1.81%,78.62% ± 2.06%, 76.35% ± 2.58%和73.83% ± 1.49%,细胞SDH活性吸光度值分别为0.49 ± 0.064,0.444 ± 0.073,0.394 ± 0.039,0.354 ± 0.082和0.339 ± 0.053。该玻璃化冻存方法对长期冻存羊软骨细胞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图4表2参17  相似文献   

2.
玻璃化冻存是指利用一种或多种高浓度冷冻保护剂(即玻璃化液)保护待冷冻的生物材料,直接投入液氮中进行冻存的方法。近年来,鱼类卵细胞和胚胎的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研究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针对现阶段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并对鱼卵细胞常用活性检测方法进行汇总。  相似文献   

3.
微波复温对玻璃化冻存大鼠胚脑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孕17~19 d的SD大鼠为材料,对胚脑细胞进行玻璃化深低温保存,在冻存3、10、20、30、60d后,胚脑细胞样品分别采用常规的38℃水浴复温和微波复温即在300mL 10℃水中,控制微波功率为800 W,频率2450MHz,复温时间80 s.检测胚脑细胞的功能变化,比较两种复温方法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脑细胞玻璃化冻存3~30 d,细胞的回收率、存活率、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但冻存30 d后这些指标保持基本稳定,与第60 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微波复温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内SDH、SOD的活性高于水浴复温组,细胞内H2O2含量明显低于水浴复温组.说明微波复温能够提高复温速率,对胚脑细胞的损伤要低于水浴复温.  相似文献   

4.
月季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月季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以期为月季茎尖超低温保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选用金奖章、粉玛雅、韩红、博共4个月季品种进行简单玻璃化法和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试验.结果表明:简单玻璃化法保存时.不同品种的茎尖存活率差异显著,金奖章的茎尖存活率最高(55.3%);通过研究预培养、装载处理和植物玻璃化溶液PVS2脱水时间对粉玛雅茎尖存活率的影响,初步构建了月季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体系,即将长1.0cm的茎尖在含0.3mol·L-1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5~6d后,取1.5mm茎尖,室温下A液(MS+2mol·L-1甘油+0.4mol·L-1蔗糖)装载40min或B液[60%PVS2+40%(MS+0.15mol·L-1蔗糖)]装载30min,用PVS2(300g·L-1甘油+150g·L-1乙二醇+150g·L-1二甲基亚砜+0.4mol·L-1蔗糖+MS)于0℃下处理40min,然后液氮保存24h,在40℃水浴中化冻90s,用1.2mol·L-1蔗糖培养液洗涤,最后转入MS+6-BA1.0mol·L-1+IBA0.1mol·L-1上再培养,存活率高于53.3%.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20 d的暴露实验,研究了鲫鱼(Carassius aurtus)幼体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对水体中存在的石油污染土壤以及孔雀石绿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水体中低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或孔雀石绿存在时,均会导致鲫鱼脑AChE的活性的增加.随着水体中石油污染土壤数量的增加,AChE活性的变化趋势是先快速升高,降低后又有显著升高.在较低暴露水平(1.000和5.000 g·L-1)下,AChE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当暴露水平大于5.000 g·L-1后,其AChE活性开始降低,于20.000 g·L-1暴露水平时降到对照水平,然后开始升高.50.000 g·L-1的石油污染土壤作用下,AChE活性最强,是对照组的1.6倍.水体中的石油污染土壤对鲫鱼脑AChE活性总体表现为诱导作用.相反,鲫鱼脑AChE的活性随孔雀石绿浓度的升高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先缓慢升高,然后快速降低.当暴露浓度为0.023 mg·L-1时.AChE活性最大,但激活率仅为13%,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从0.058 mg·L-1开始,AChE活性开始降低;到0.116 mg·L-1时.AChE活性降到最低,为对照组的79%.总体来说,在所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孔雀石绿对鲫鱼脑AChE的影响不大.从变化趋势上看,水体中孔雀石绿污染对鲫鱼脑AChE活性的抑制效果大于诱导.总之,鲫鱼脑AChE对水体中石油污染土壤较敏感,是较适宜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夹竹桃皂甙对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危害,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89、20.12mg·L-1和80.76mg·L-1)的夹竹桃皂甙对鲫鱼幼苗的死亡情况、特定生长率、糖原、蛋白质含量、SOD酶活性和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夹竹桃皂甙处理浓度≤20.12mg·L-1时,处理组的鲫鱼在试验期间无死亡;而在80.76mg·L-1皂甙的处理下,鲫鱼5d后全部死亡。当皂甙染毒浓度达20.12mg·L-1时,随处理时间的增加,特定生长率、糖原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清水中恢复饲养7d后,鲫鱼幼苗特定生长率和SOD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糖原和蛋白含量恢复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外,微核试验表明夹竹桃皂甙对鲫鱼幼苗的微核率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夹竹桃皂甙对鲫鱼的毒性属低等毒性且未发现遗传毒性,但高浓度的皂甙能影响鲫鱼幼鱼的正常生理代谢,导致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可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植物修复对石油污染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设置0、5、10、20、40 g·kg-15个石油污染水平土壤,以沙打旺、草木犀、黄花蒿和紫花苜蓿为修复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石油污染水平下土壤脱氢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种植植物后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脱氢酶活性在5.4~21.2μg·g~(-1)·h~(-1)之间,都高于对照土壤(4.8~7.9μg·g~(-1)·h~(-1)),植物根系作用对土壤脱氢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原始石油浓度0~40 g·kg-1范围内,沙打旺、黄花蒿和草木犀修复后,土壤脱氢酶的活性随土壤石油浓度增加而增加,而紫花苜蓿修复后,石油浓度为20 g·kg-1时土壤脱氢酶的活性最大,为13.7μg·g~(-1)·h~(-1);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脱氢酶活性与总有机碳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6;土壤脱氢酶活性与石油残留量间成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平菇菌丝为试材,研究不同发酵时间(2、4、6、8、10 d)、不同体积分数(20%、40%、60%、80%、100%)的玉米芯培养料水浸提液对平菇菌丝长势、生物量、细胞形态、代谢相关酶(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胞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10 d的培养料浸提液对平菇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80%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53 cm·d~(-1)和1.79 mg,生长速度与100%体积分数无差异,生物量增加2.65 mg;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2.6、6.4和4 825 U·g~(-1);漆酶、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1.73、47.6 U·min~(-1)·mL~(-1);此外,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漆酶、蛋白酶分别比100%体积分数时高5、7.2、2 201 U·g~(-1)、2.0 U·min~(-1)·mL~(-1)及14.2 U·min~(-1)·mL~(-1),羧甲基纤维素酶增加了13.09 U·min~(-1)·mL~(-1)。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80%体积分数平菇菌丝细胞内线粒体及囊状体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加。发酵培养料水浸提液能够明显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抗松材线虫病黑松(Pinus thunbergii)(以下简称抗性黑松)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对影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在南京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采集抗性黑松未成熟球果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时期;抗性黑松未成熟球果在冰箱4℃冷藏7~14 d,能有效地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麦芽糖更适合抗性黑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KT质量浓度变化对抗性黑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比6-BA显著,诱导抗性黑松胚性愈伤组织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4 mg·L-1+6-BA 2 mg·L-1或2,4-D 4 mg·L-1+KT 1 mg·L-1。  相似文献   

10.
以苹果菠萝的顶芽和吸芽为外植体,接种于MS+6-BA 3 mg·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上,30 d后腋芽萌发;再将新芽切割,接种于MS+6-BA 2 mg·L-1+NAA 0.05 mg·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上,30~40 d后形成丛生芽,每30~40 d继代1次,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并接种于MS+6-BA 1 mg·L-1+AD 3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25~30 d后再转接种于1/2MS+NAA 0.5 mg·L-1+香蕉汁30 g·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30 d后可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成年鸡原代肝细胞的药物代谢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以改进的二步灌流法分离8~12周龄的雄性黄羽鸡肝细胞,比较在不同细胞基础培养液条件下鸡肝细胞体外培养的情况,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形态,利用MTT检测法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q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肝细胞中CYP450酶亚型CYP1A4、CYP1A5和CYP3A3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3种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离体灌流操作简便,获得的细胞存活率高达90%以上;用含0.5 mg·L-1牛胰岛素、10 g·L-1双抗(100 U·m L-1青霉素和链霉素)和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基础培养液体外培养鸡肝细胞,贴壁培养时可见到肝细胞较为明显的分化过程,贴壁后呈上皮细胞样生长,多角形,胞浆内容物均匀丰富,细胞核清晰透亮,少数有双核,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和LDH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培养3~5 d时细胞状态稳定,并且在肝原代细胞培养的8 d内,CYP1A4、CYP1A5和CYP3A3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以改进的二步灌流法分离鸡肝细胞操作简便,分离的鸡肝原代细胞存活率高,用含0.5 mg·L-1胰岛素、100 U·m L-1青霉素、100μg·m L-1链霉素和10%胎牛血清的DMEM基础培养液体外培养鸡肝原代细胞效果最好,培养3~5 d是进行体外药物代谢等试验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通过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染毒试验,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0.10~10.00 mg·L-1的PBDE-47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 min,0.10 mg·L-1浓度组鲫鱼肝脏组织中T-AOC、MDA含量、XOD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0.56 mg·L-1以上各浓度组的XOD活性和MDA含量随PBDE-47浓度增加逐渐上升,而T-AOC和SOD活性逐渐下降,均与PBDE-47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PBDE-47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鲫鱼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1、0.5、1.0、5.0和10.0mg·L-1的阿特拉津溶液中,在染毒后的第3、6、10、14、19和24d对1.0和10.0mg·L-1两个浓度组的鲫鱼进行取样;在实验结束时(24d)对所有浓度组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肝脏、肾脏和肌肉中SOD活性,研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能使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产生显著变化。在染毒后的第24d,各浓度组肝脏SOD活性均受到抑制,肾脏SOD活性均受到诱导,肌肉SOD活性在低浓度下受抑制,高浓度下被诱导;且在本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阿特拉津与肝脏SOD活性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与肾脏SOD活性在1.0~10.0mg·L-1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在14~24d内,阿特拉津与肌肉SOD活性之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与肝脏和肾脏SOD活性之间在任何时间范围内都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但在整个实验期内,1.0和10.0mg·L-1两个暴露浓度对同一器官SOD活性的影响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24d连续暴露后,在低浓度(0.1~1.0mg·L-1)范围内,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诱导作用;而高浓度(5.0~10.0mg·L-1)范围内则对这些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从时间效应看,低浓度(1.0 mg·L-1)时,在所有作用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强烈的诱导作用;诱导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且在染毒后10 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的诱导作用达到最大,最大诱导率分别为93.96%、75.39%和62.86%.高浓度(10.0mg·L-1)时,仅在暴露的第3 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CAT活性产生了诱导作用,除此之外,在任何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各组织器官的CAT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试验显示,低浓度阿特拉津暴露即可引起鱼体产生较强的氧化压力,从而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鱼体CAT活性变化的显著性及其与阿特拉津之间所存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说明CAT有望成为一种敏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玉米幼苗生长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取盆栽试验,外源应用5个不同浓度ABA(0、10-7、10-6、10-5、10-4mol·L-1)浇注玉米幼苗根系,测定幼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根冠比、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根干重变化。结果表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下,ABA使用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表现为10-5mol·L-110-6mol·L-110-7mol·L-10 mol·L-1),其中10-5mol·L-1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同一ABA浓度处理下,幼苗增长率表现为低温处理中期(2~4 d和4~6 d)大于前期(0~2 d)和后期(6~8 d)。说明在一定低温胁迫时间范围内,适宜浓度ABA通过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调控,能缓解一定程度低温胁迫,提高作物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细脚拟青霉RCEF0788菌株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产物的培养工艺.结果表明.综合MAO抑制率和发酵液提取物得率情况,较合适的氮源为酵母粉和蛋白胨;较舍适的碳源为麦芽糖和乳糖;适宜的pH值为6.5.正交设计结果验证该菌株抑制MAO活性的最佳培养工艺为20 g·L-1酵母粉,20 g·L-1乳糖,10 g·L-1蛋白胨,10 g·L-1麦芽糖,1 g·L-1磷酸二氢钾和1 g·L-1硫酸镁,26.5℃,培养9 d.  相似文献   

17.
以苦参提取物做为抑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室内测试不同浓度(1,5,10,20g·L-1)苦参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苦参提取物浓度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均具有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接菌后4d,20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菌丝抑制率达92.14%;苦参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萌发抑制作用增强。20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46%,且均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温度、pH值、保存时间对苦参提取物抑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其抑菌活性下降显著,100℃处理时抑菌率降至62.43%;pH值5~9抑菌活性最高且变化较小,pH值为11时,抑菌率下降到71.07%;在4℃下保存5d与0d的抑菌率无差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抑菌率逐渐降低,超过21d抑菌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康定木兰一年生枝条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柠檬酸溶液对枝条进行处理,测定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Na2S2O3和柠檬酸处理浓度均对康定木兰枝条PP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0g·L-1 Na2S2O3和0.2g·L-1柠檬酸处理对康定木兰枝条中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PPO活性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处理6h时的抑制作用最强。综合来看,1.0g·L-1 Na2S2O3或0.2g·L-1柠檬酸溶液处理6h对康定木兰枝条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棉秆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新疆棉区长期连作与棉花秸秆还田的普遍现象,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棉秆腐解液对棉花自身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棉秆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抑制作用随腐解液浓度增大而增强.2.5、5 g·L-1的腐解液能提高棉花种子萌发率,促进胚根生长,而10、20、30 g·L-1的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5 g·L-1处理棉花幼苗的根长、株高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过高的腐解液浓度(>10 g·L-1)使棉苗根系活力减弱,抑制棉化幼苗根的生长发育,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根重、根长、株高等下降,20、30 g·L-1两处理根鲜重与根长均显著低于对照.在5、10 g·L-1的浓度范围内,棉花幼苗体内SOD、POD活性分别增高,超过以上浓度则酶活性开始下降,20g·L-1以上浓度使MDA含量急剧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获得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CT205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CT205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蔗糖20.0g·L-1,可溶性淀粉30.0g·L-1,蛋白胨2.0g·L-1,黄豆粉8.0g·L-1,MgSO4·7H2O0.5g·L-1,K2HPO4·7H2O0.5g·L-1,NaCl2.0g·L-1,CaCO33.0g·L-1;最佳发酵温度为28~30℃,初始pH8.0;CT205发酵产生的抗菌活性成分的Rf值为0.68,其在λ=258nm处有1个强紫外吸收峰。在不同温度(60、80和100℃)、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间(5、10和30min)处理下,活性成分的抗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在用酸碱处理后,其抗菌活性比对照略有下降。[结论]获得了菌株CT205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适宜的发酵条件,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热和紫外光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但偏酸、偏碱的环境对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