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对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和体外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异育银鲫血浆中除以恩诺沙星原形药物为主外,还可检测到少量N-去乙基代谢产物环丙沙星、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而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中除检测到原形药物外,只有少量N-去乙基代谢物环丙沙星。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代谢产物生成量都很少。推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代谢反应主要是脱乙基反应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而在体外肝微粒体恩诺沙星代谢反应主要是脱乙基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蒙药材茯苓中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的去氢茯苓酸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生物转化。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进行去氢茯苓酸的生物转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和制备原形化合物去氢茯苓酸及其生物转化产物,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确定生物转化产物的结构。优化了温孵体系;去氢茯苓酸在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作用下,产生2个转化产物,即茯苓酸和25-羟基茯苓酸。去氢茯苓酸可被苯巴比妥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转化为茯苓酸和25-羟基茯苓酸。  相似文献   

3.
范远景  董万领  张东吟  谢玄  王林  李鹏飞  张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31-12933,12936
[目的]以染料木素(Gen)、葡萄糖醛酸内酯(Glu)处理的鼠肝微粒体为体外代谢模型,考察不同条件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活性及其对扑热息痛(APAP)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染料木素、葡萄糖醛酸内酯以及2种药物联合对小鼠进行体内诱导,取诱导后小鼠肝脏制备微粒体,构建微粒体体外孵育模型,以4-硝基酚(4-NP)为底物检测UGTs活性,加APAP到孵育体系中反应后再利用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染料木素及2种药物联合诱导后的UGTs比活力分别为(0.553±0.039)和(0.696±0.046)U/mg,对照组和Glu组分别为(0.449±0.017)和(0.457±0.030)U/mg;在加入相同浓度APAP的情况下,Gen组APAP的剩余量低于空白组及Glu组。[结论]染料木素可以显著增强UGTs活性和提高APAP代谢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肝胰脏、肾、鳃、肠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主要药酶活性进行检测,研究其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以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得异育银鲫肝胰脏、肾、鳃、肠、肌肉微拉体的细胞色素P450及b5含量均以肝胰脏微粒体中最高,其次为肾、鳃、肠微粒体,肌肉中最低。以氨基比林N-脱甲基、红霉素N-脱甲基、苯胺-4-羟化反应分别作为CYP2B、CYP3A和CYP2E的探针反应,测得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D)及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在上述组织中分布差异性类似,均表现为肝胰脏微粒体中最高,分别为(1.668±0.104)、(0.941±0.061)nmol/(min.mg),其次为肾、鳃、肠微粒体,肌肉微粒体中最低,分别为(0.245±0.011)、(0.078±0.019)nmol/(min.mg);苯胺-4-羟化酶(AH)活性以肝胰脏微粒体最高,为(0.052±0.009)nmol/(min.mg),其次为鳃微粒体,肌肉微粒体中最低,不能检出。研究表明,异育银鲫主要组织微粒体中具有细胞色素P450亚型活性,且它们在异育银鲫体内的分布和活性存在着组织和器官差异性,以肝胰脏组织中的含量和活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行小檗碱和药根碱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转化研究,尝试给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外和体内关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制备大鼠肝微粒体,用Brad ford法测定酶活性,以此配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加入药物温孵,用质谱进行检测测定并比较小檗碱、药根碱代谢产物图谱。结果 检测到小檗碱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后产物中有药根碱,药根碱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后产物中有巴马汀,但小檗碱代谢产物中未见巴马汀。结论 小檗碱和药根碱是同母核生物碱,在肝微粒体中孵化可相互影响,但体外代谢无法简单关联体内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6.
溶栓候选药物双吲哚海洋生物碱FGFC1的转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新型海洋纤溶化合物FGFC1体外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其转化产物。从Wistar大鼠获得肝微粒体,lowry法检测肝微粒体蛋白浓度,HPLC方法检测FGFC1及其转化产物的增减,LC-MS/MS方法分析和鉴定FGFC1的转化产物,4-苯基-1,2,3-噻二唑、去乙酰环丙氯地孕酮、苯妥英钠和酮康唑为CYP450酶系亚型的选择性抑制剂。结果显示,FGFC1的体外代谢半衰期T_(1/2)=(96.25±2.3) min,固有清除率CL_(int)=(0.072 0±0.001 4)mL/(min·mg)。FGFC1的唯一转化产物是((2S,3S)-2-((E)-7,8-dihydroxy-4-methylnon-3-en-1-yl)-3,5,8-trihydroxy-2-methyl-3,4,8,9-tetrahydropyrano[2,3-e]isoindol-7 (2H)-one)(PIO),其分子质谱和片段峰(m/z)分别为463.20[M+C_2H_3N+H]~+和m/z 110.90[C_7H_8O+H~+H]~+、215.70[C_(13)H_(26)O_2+H]~+、337.00[C_(18)H_(27)NO_5]~+、337.00[C_(25)H_(31)NO_2]~+。苯妥英钠显著抑制肝微粒体酶系CYP3A4亚型,FGFC1的转化产物PIO被减少49.11%。研究表明,肝微粒体CYP3A4亚型酶系通过N-脱烷基反应、N-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转化FGFC1为PIO。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水产品各组织(血、肝、肾、肌肉)的提取、净化方法,建立了一套水产品血、肝、肾、肌肉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准确、简便的测定方法.并应用该套测定方法初步研究了中华鳖中恩诺沙星的代谢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肌注的方式,给药浓度lOmg/kg,并采用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初步研究了恩诺沙星在乌鳢体内的代谢规律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消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在血浆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8.5%~91.3%,在肾、脾、肝、肌肉组织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2.1%~87.6%。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均可达到0.O1mg/kg。恩诺沙星在乌鳢体内肌注给药后,血样中浓度快速升高,2h左右基本达到顶峰,然后再缓慢降低;在肾、脾、肝组织中,9~12h浓度达到顶峰,其中依次为肾〉脾〉肝,5d后还有2~4mg/kg的残留;肌肉组织中较其他组织浓度升高稍缓,在18~24h达到顶峰,但是在29d还有浓度0.05mg/kg左右残留。肌注给药后0.5h在样品血浆中、2h在肌肉组织中就能检出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且环丙沙星的浓度在血浆中24h内在O.1-0.4m非g范围内波动;而在代谢组织肾、脾、肝中环丙沙星浓度慢慢增加,在12h达到峰值,5d内浓度明显,29d检测不出;肌肉组织则浓度慢慢增加,5d达到实验最高浓度0.36mg/kg,29d时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9.
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3.1、542.9、411.4、205.9μg·h·mL-1,最大药物浓度(Cmax)分别为33.48、16.91、26.44、18.71μg.g-1和15.30μg·mL-1,9.20、5.39、7.78、6.88μg.g-1和4.50μg·mL-1;药物在各组织中消除时间较长,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69.0、141.4、113.4、36.7、63.5 h和27.3、49.2、77.0、38.5、62.7 h。结论:恩诺沙星以10 mg.kg-1剂量单次口服给药,对细菌引起的异育银鲫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需注意药物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0.
恩诺沙星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恩诺沙星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的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畜牧兽医以及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上。但是近年来,由于养殖户过度使用抗生素,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建设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理念,以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为发展目标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渔业,必须要了解恩诺沙星的相关性质以及它的代谢迁移转化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养殖户合理安全的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对环境的污染。恩诺沙星的主要代谢产物是环丙沙星,是由恩诺沙星脱去一个乙基得到的,农业部已经将环丙沙星列为禁药。本综述通过探讨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结构性质,药物动力学代谢特征以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途径,从而为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渔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拟南芥花粉体外和体内2种萌发的差异。[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体外萌发培养基的萌发率差异并比较体外萌发率和体内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花粉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平均为51.01%,而在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平均为83.97%;在体外,液体萌发培养基优于固体萌发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萌发率较固体培养基萌发率高,稳定;体内萌发较体外萌发稳定,萌发率高,平均萌发率为94.00%。[结论]研究结果为检测花粉活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标准,为拟南芥花粉的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设{ζn}、{ηn}为概率空间(Ω,F,Ρ)上两列随机变量,若ζnL→ζ,ηnP→C(C为常数),显然有ζn±ηnL→ζ±C,ζnηnL→Cζ,ζn/ηnL→ζ/C(C≠0),本文证明了,若f(x,y)为R2上的二元连续函数,也有f(ζn,ηn)L→f(ζ,C)。本文还将此结论继续推广到ηnP→η,η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译诗的“三美”——许渊冲诗歌翻译艺术欣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格律诗的韵译与其他译者的翻译,讨论了许渊冲译诗的“三美”论。通过实例证明了诗词翻译除了“意美”之外,还应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作者否定了把诗译成散文的做法。认为经过认真学习许渊冲的译诗理论,欣赏其诗歌翻译艺术,并付诸实践,诗不仅是可以译的,还可以在“三美”理论的指导下,译出同原作均等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出现超越原作的最佳译作来。文章在名家理论的指导下,旨在为恢复以诗体译诗的传统,把翻译的艺术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影响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因素。[方法]以西洋杜鹃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生理状态、光照、活性炭对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影响。[结果]低盐量、低硝酸盐的1/2 Read培养基较适合西洋杜鹃花芽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34.44%;保持一定湿度的含0.7%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花芽的效果好。IBA 2.0 mg/L是诱导花芽产生的最适宜激素用量。茎尖分化的试管苗最适宜作花芽诱导的材料。光强强度3 000 lx,光照16 h/黑暗8 h的光照条件适合花芽的诱导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2%活性炭能显著提高花芽诱导率。[结论]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及状态、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激素等对西洋杜鹃离体培养试管苗开花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竹醋液处理黄瓜育苗基质对基质微生物和苗期根圈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会增加基质中细菌的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而放线菌数量以0.5%处理的最多。所以,0.5%竹醋液灌根,有利于黄瓜根圈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16.
以26份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接种秆锈菌21C3CTH、34 MKG、21C3CFH比较了苗期离体与活体2种鉴定方法在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秆锈菌21C3CTH和21C3CFH的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秆锈菌34 MKG在大多数小麦品种中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一致,个别品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河边掏沙坑和荒滩地等荒废资源,建立一个人工可调控的生态区系,开展以水体为中心,荒滩地为依托的生态系统多品种联合种养,利用种养品种间的共存互利关系和物质能量转化规律,优化组合品种,发挥多种技术综合效应,以获得“生态优势”。达到高产低耗高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对肉仔鸡肠道pH和肠 道菌 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且生产性能相近的艾维茵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 重复,每个重复20只。选用无任何抗生素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作为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分别在 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3%,0.5%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试验期42 d。分别于1 4,21,28,42日龄无菌取回肠、盲肠食糜以检测肠道pH和菌群数量。结果表 明 :0.1%,0.3%,0.5%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回肠、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 <0 .05),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尤以0.5%添加组的效果最好。0 1%,0.3%,0.5%组降低了肉仔鸡回肠、盲肠的pH,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生发泡移植过程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发泡(GV)移植后的重组卵母细胞能充分在体外成熟和发育,本试验比较了GV移植过程及体外成熟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通过透明带切口及GV移植获得的重组GV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为87.0%(147/169),体外受精后发育到原核期胚和2-细胞期胚的比率分别为76.2%(112/147)和42.2%(62/147),与仅做透明带切口但不进行GV移植的对照组相似(P>0.05),表明GV移植过程未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发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但与体内成熟的卵母细胞相比,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和卵裂率都明显降低,表明其进一步发育的能力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人参中氟菌唑残留动态进行研究,使其在人参上的使用合理化.【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气质联用方法检测了质量分数为30%氟菌唑WP施药后0、7、14、21、28和74 d(收获期)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和结论】施药剂量为1 000 g·hm-2,施药1次时,氟菌唑在人参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54和0.25 mg·kg-1;半衰期分别为19.9和25.4 d;收获时鲜人参根中氟菌唑最终残留量为0.04 mg·kg-1、干人参的残留量为0.14 mg·kg-1;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我国鲜人参中氟菌唑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暂定为0.05 mg·kg-1、干人参暂定为0.20 mg·kg-1;施药量不高于1 000 g·hm-2,一个生长季节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