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总结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的主要成效。肯定以强化行政许可监管为重点、保障种子产品质量,以质量抽检为手段、加强种子源头管理,以执法检查为核心、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的主要做法。并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市场行为有待规范的问题,提出加强主体意识,提高执法效能,夯实基层监管力量,深化法规宣传等提升措施,确保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为农作制度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柞蚕生产基本情况、柞蚕种繁育及其市场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柞蚕种繁育供给中存在的无序竞争扰乱市场,供求不稳定、繁种主体利益与责任不统一、监管不到位,《蚕种管理办法》执行不力等是导致种子质量无法完全保证的主要问题。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柞蚕种质资源创新、建立柞蚕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国柞蚕种业战略联盟等有效措施。力求为保障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为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农作物种子安全有效供给,文章结合临沧实际针对新常态、新形势下种子市场变化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强监管思路与对策,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基本方针、原则和思路。旨在于构建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提高种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政府监管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对发展生态经济有重要影响。发展生态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企业的具体行为选择,政府的宏观指导与企业的具体参与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在生态经济背景下,运用博弈论思想,基于政府与企业两个主体在发展生态经济上的行为选择构建博弈模型,研究得出:政府参与监管,政策制度势必会影响企业进行投资行为的选择;政府不参与监管,放任企业自主选择,企业基于预期效用的考虑势必会导致"城市发展悲剧"。最后根据博弈结论,提出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业科学》2012,(6):51-53
为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把《农业部关于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中各项举措落实到位,我部决定2012年开展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以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出台为契机,建立健全农药管理法制体系、监管体系和残留标准体系,以规范农药生产经营主体为抓手,以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和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净化农药市场,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农药产品质量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在探讨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茶叶GAP关键控制点和生产过程条码化管理方法,利用Visual C#.NET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采用二维码(QR code)标识方法,开发了茶叶质量溯源管理客户端软件和茶叶二维码溯源查询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茶叶企业根据GAP种植规程指导茶农进行规范化生产,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为政府监管提供溯源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契合消费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市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的需要,是实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转型和提升生活层次和质量的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个维度:政府-导向作用,"看的见的手";市场-激活作用,"看不见的手";农民-主体作用,农业发展的依靠主体和享用主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生猪屠宰监督检查行为,畜牧检疫部门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屠宰监管及猪肉市场经营秩序整顿为工作重点,狠抓企业规范化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夯实部门监管职责,保障了肉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种子市场监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先导作用和发展绿色种业两大任务,深入贯彻新《种子法》及相关配套规章,以市场监管为重点,以清理整顿违法生产经营主体为主线,坚持部门协作、区域合作、单位联动、行业自律、主体自治、社会监管的监督思路,切实肩负起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牢固树立全年监管不放松,全程服务无终点,种子监管始终"在路上"的思想。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推动种子市场监管沿着法治化、规  相似文献   

10.
规范农资市场不仅是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也是政府履行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农资市场监管直接制约着农资产品的质量和农资经营者的市场经营行为,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本文就目前农资商店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出了构建农资商店监管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RFID技术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可在非触碰的条件下准确采集茶叶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详细信息,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茶叶来源是详实的、可溯源的。所以在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中引入RFID技术,既可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的环境,也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的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茶叶的价格现象,得出如下结论:茶叶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茶叶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茶叶生产价格是决定茶叶市场价格的内因,市场供求等因素是影响茶叶市场价格波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13.
为给生产者、消费者及监管机构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产品生产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以火龙果为例,采用集成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数据库和全球统一标识(GSI)等信息技术,开发贵州精品水果追溯系统。消费者运用手机或PC可以从系统查询火龙果果品唯一的标识码,获得其生长环境、生产、管理、采收和贮藏等从产到销的信息,充分保证了火龙果的品质,可为企业和政府的监管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4.
李捷  徐有明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92-15694,15697
采用SWOT方法分析九江茶叶产业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九江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优化茶叶区域布局,着力培植名优茶区和重点茶区;提高茶产业集中度,统一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茶叶基地建设力度;建立生态观光示范园,培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加快茶叶加工设施改造,推行清洁化生产;建立茶叶专门市场,健全营销体系;实施科技兴茶,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加快推进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营造产业发展氛围;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关系到我们的民生问题。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这就警示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同时对政府监督部门也加大了压力。运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方法,建立政府监督机构与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行为的博弈模型。讨论政府监督机构与食品生产企业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决策的选择,并提出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对小型、分散的单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构成的食品供应链中,制造商对原材料和最终食品进行质量检测的情况,建立了以供应商和制造商各自的质量水平为决策变量的优化模型,分析了最优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并依据结论提出相应建议,如提高消费者对优劣食品的识别能力,发挥制造商在供应链中的监督检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资源约束趋紧、保障主粮供给的背景下,提高茶叶种植户的生产效率是茶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基于DEA-SFA三阶段模型,利用安徽省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测算不同规模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及其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主导了综合效率的大小与变化趋势,且其变化在不同规模之间服从正态分布;纯技术效率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在其决定因素中,市场距离与种植规模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且种植规模越大,市场距离的作用越强;劳动力短缺是所有类型茶叶种植户共同面临的难题,即种植户的规模越大,劳动力短缺问题越突出。因此,应合理布局茶叶交易市场,引导更多小农户发展规模经营,鼓励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以减少因劳动力短缺、市场距离等因素导致成本上升而出现的规模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8.
湄潭茶叶作为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因其优良独特的茶品质,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经济的推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本文论述了影响湄潭茶叶品质的因素与检测方法,以期对湄潭茶叶的品质监控提供理论基础,为湄潭茶叶市场监管以及对消费者购买湄潭茶叶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京市、辽宁省和河北省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交易方式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生猪质量属性和安全属性的经济学内涵不同,交易方式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相对于市场交易,与屠宰加工企业签订契约对于养猪场户在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作用,而与生猪收购商签订契约有助于养猪场户的质量控制提升,但不利于其安全控制。另外,养猪场户的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外部环境、预期回报和认知水平都对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产生了影响。据此提出注重政府监管与市场治理协同,加强对生猪购销商监管,提高养猪场户组织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