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斜纹夜蛾发生量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斜纹夜蛾灯下虫量、田间虫量、温度、湿度和主害期发生程度调查资料,筛选出5月份以前和6月份灯诱虫量、6月下旬田间虫量、7月份温度和湿度作为预报因子,主害期(8月下旬)田间发生程度为预报量,采用加权列联表分析方法组建了斜纹夜蛾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该模型回测准确率达100%。对2006年和2007年斜纹夜蛾主害期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田间发生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建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对斜纹夜蛾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南菜区大田斜纹夜蛾1~5代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3.6%,98.5%,97.2%,99.1%,99.99%.1~4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7.41,4.62,5.63,0.55,明确了1~5代斜纹夜蛾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并探讨了利用生命表对斜纹夜蛾发生量和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应用,为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性信息素用于蔬菜害虫的预测预报和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甜菜夜蛾Spodpptera exigua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小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严重为害豆类、瓜类、茄果类等几百种作物。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耕作制度不断更新,蔬菜露地和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这3种害虫的发生期不断延长,为害日趋严重。通过田间普查虫口密度进行发生期预测预报耗时耗力,难以推广。而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性信息素进行诱虫,不仅可以^[1,2]。本文利用国外引进的性信息素,研究上述3种害虫在慈溪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菜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1996~2002年历时7年在广州市郊5个代表性的地点监测,以田间虫口基数、性诱蛾量和气象因素为预报因子,组建广州地区小菜蛾发生量预测预报回归模型,应用模型进行发生量预测.经2003、2004年试用检验.预报结果达到准确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测2010年郴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趋势。[方法]以湖南省郴州、宁远等县连续多年的田间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结合当地气象数据,预测了2010年郴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结果]以郴州地区为例,2010年4~6月斜纹夜蛾发生量仅低于2002和2003年,而高于历史其他年份,说明2010年将属斜纹夜蛾中等偏重发生年。利用1月气温预测4~6月的斜纹夜蛾发生量,相关系数显著,达90%的可信度;利用2、3月性诱蛾量预测4~6月斜纹夜蛾发生量,两者的相关性很高,达98%的可信度;利用2~4月小地老虎性诱蛾量预测4~6月斜纹夜蛾性诱蛾量,二者相关系数达90%的可信度。[结论]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组建和测报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组建表明,浙南菜区斜纹夜蛾2-6代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3.6%、98.5%、97.2%、99.1%和99.99%,第六代为越冬代。加6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7.41、4.62、5.63和0.55,明确了加6代斜纹夜蛾关键虫期和关键因子。同时明确斜纹夜蛾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并探讨了利用生命表对斜纹夜蛾发生量和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应用,为生产上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做好昆山市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通过研究性诱监测结果,分析了降雨日平均雨量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成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对近几年的性诱数据进行分析,8、9月的降雨日平均雨量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月平均单盆累计诱蛾量负相关性大;依据7、8月的降雨日平均雨量和夜蛾累计发生量可预测同年8、9月夜蛾的发生量,且符合率较高,尤其是两月之间的降雨日平均雨量相差100mm/d的情况下,符合率更高。因此,降雨日平均雨量可作为8、9月的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成虫发生中期预测预报的一个新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蔬菜作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浙南菜区斜纹夜蛾常间歇性大爆发,危害白菜、甘蓝、毛芋、豇豆、空心菜等多种蔬菜作物,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温州菜区2002年发生严重,2003年大爆发,而2004年轻发生,3年中发生程度和发生规律十分复杂,与原有的许多研究报道有很大差别,为更好地开展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和预测预报工作,笔者系统调查研究了3年来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发生特点,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惠安县斜纹夜蛾的发生监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别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是世界性害虫,国内分布普遍,是一种食性很杂和暴食性的害虫.在蔬菜中主要为害甘蓝、白菜、茄子、番茄,受害最重的是水生蔬菜、十字花科及茄科蔬菜,近年来在惠安县普遍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2000年7月中旬,斜纹夜蛾在我市十字花科蔬菜、豇豆等作物上大发生,每株豇豆有上百头,危害严重.小菜蛾发生为害亦重.我们引进杜邦公司15%安打SC防治斜纹夜蛾和小菜蛾,采用安打3500~4500倍液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临海市1985—2004年农田鼠情监测情况,阐述了农田鼠类种群结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农田鼠类运行的四个阶段特征以及长期运动规律,创建了鼠类种群数量变动的Logistic模型:Y(t)=22.8818/(1 0.1038e0.2219X)、X={1,2,3,……,n}。提出了以农田生态调节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推广群众性测报防治为关键、改进药物灭鼠技术和因地制宜分类做好防治为保障的持续控制技术。2000—2004年推广应用面积8.04万hm2,将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将农田鼠害率持续控制在0.5%以下。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烟粉虱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黄板诱集法连续4年(2009~2012年)对设施大棚内蔬菜作物上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数量受种群内因和气候外因的协同作用上下波动,全年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分为夏季高峰期(7~8月)与秋季高峰期(9~10月);但年度间种群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和2010年为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年和2012年烟粉虱的危害较轻;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的发生量不同,黄瓜上最大,茄子、番茄上其次,辣椒上最少,表明杭州地区烟粉虱对设施蔬菜的趋性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本研究还选择不同时期虫口基数、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作为预测因子,共筛选出了29个因子(19个气象因子、10个前期虫口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析历史数据,使用逐步回归法组建了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其中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为种群基数和气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蝴蝶突变模型的性质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发生突变的条件和机理。【方法】在已有的害虫种群动态模型基础上添加农药影响因素,建立受天敌、气象环境因素、农药及植被状况影响的害虫种群动态蝴蝶突变模型,并对蝴蝶突变分歧点集所分各个控制区域的系统势函数和平衡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害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模型,并利用蝴蝶突变的性质描述了害虫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突跳和滞后等现象,解释了害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特征。【结论】害虫种群动态蝴蝶突变模型可用于解释昆虫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害虫种群自然控制的阻滞增长摸型分析天敌对害虫具控制能力的益害比指标在设定害虫种群呈logistic曲线增长的基础上,通过稳定性钟分析,建立了具自然控制能力的益害比指标模型。摸型分析表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大小由害虫种群增长率、害虫种群数量、天敌相互干扰以及环境容纳量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具控制能力的益害比指标并非一恒定值,而是随时发生变化。故此,具控制能力的益害指比标只能根据某时的实际情况,利用本文提出的摸型或建摸方法来确定。本文的研究对害虫测报和生防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橙斑白条天牛是杨树的一种新害虫.应用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橙斑白条天牛幼虫在杨树林间呈聚集分布,种群在样地内具有明显空间依赖性,空间聚集范围在10-13 m之间.根据不同样方天牛幼虫种群的变程,南→北方向的相关距离大于东→西方向,说明天牛幼虫在林间的聚集斑块不是圆形的,而是南→北方向比...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害虫种群动态的研究中,单一预测模型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测精度。组合预测模型是将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适当的优化组合,以综合利用各单项模型的预测信息,以提高预测精度,然而组合预测模型的核心问题是所综合的模型权重的确定。运用信息熵理论,根据测度不确定性的函数确定组合模型的权值,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组合预测模型,以期在研究昆虫生态中应用。将新建立的预测模型在玉米蚜种群动态研究中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松突圆蚧种群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2003年松突圆蚧上半年的虫口数量高于下半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的虫口数量高,7月上旬到10月上旬的虫口数量低,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虫口数量较高.低龄若虫(1龄若虫和分化前2龄若虫)的虫口变动趋势与种群一致,是引起种群波动的重要原因.种群及其各虫态的死亡率动态基本上与虫口数量呈相反趋势,7-10月低龄若虫死亡率高是引起该阶段种群及低龄若虫数量低的主要原因.气象因子中气温对种群有着极重要的影响,高温不利于种群的扩张,对低龄若虫的影响高于高龄虫态.  相似文献   

18.
樟巢螟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雪芬  黄顺  朱广慧  王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8-2199,2223
根据2002~2004年连续3年田间系统调查,樟巢螟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香樟树冠下浅土层内越冬;第1、2代幼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初和8月下旬~9月初。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在幼虫初孵期分别用4.5%高效氯氰菊酯、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2.5%灭幼脲1号、1%杀虫素(Bt制剂)1 000~1 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明显,校正防效达75.7%~87.4%。多年田间防治实践表明,采用园林技术、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能控制樟巢螟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水稻耕作规模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呈“U型”关系,水稻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高,租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低,其他影响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变量还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和户主是否参加绿色防控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相关服务主体应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  相似文献   

20.
谭春英  谢恒星  冯雪  李清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69-4470,4475
分析了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变动状况,应用GM(1,1)灰色模型拟合了该地区人口数量,并对未来4年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1960年有1个人口低谷值417.95万人;分别利用1949~2004年和1979~2004年人口数据建立GM(1,1)灰色模型,两者的拟合精度均较高,但后者要优于前者;利用1979~2004年人口数据建立的灰色模型预测未来4年内烟台市人口分别为664.45万、668.01万6、71.59万和675.19万人,人口有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