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临海市1985—2004年农田鼠情监测情况,阐述了农田鼠类种群结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农田鼠类运行的四个阶段特征以及长期运动规律,创建了鼠类种群数量变动的Logistic模型:Y(t)=22.8818/(1 0.1038e0.2219X)、X={1,2,3,……,n}。提出了以农田生态调节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推广群众性测报防治为关键、改进药物灭鼠技术和因地制宜分类做好防治为保障的持续控制技术。2000—2004年推广应用面积8.04万hm2,将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将农田鼠害率持续控制在0.5%以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秋季黄瓜苗期烟粉虱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调查,取得了9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黄瓜秧苗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3.7049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所引起的;当(≥3.7049时,其聚集是由害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测定,以五点式为最佳,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N=1/D2[5.2851/ +0.1063],Tn=5.2851/[D02-0.1063/n].  相似文献   
3.
番茄地烟粉虱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通过对春季番茄烟粉虱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调查,取得了11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番茄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2.9638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所引起的;当m≥2.9638时,其聚集是由害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比较几种抽样方式以五点式为最佳,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007 9/m+0.0633],Tn=1.0079/[D20-0.0633/n]。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灾发原理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8~2004年调查观察与试验研究,阐述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流行原理,提出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必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虱防矮为关键,健身栽培为保障,掰蘖补丛为因急补救的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据临海市1985—2004年农田鼠情监测情况,阐述了农田鼠类种群结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农田鼠类运行的四个阶段特征以及长期运动规律,创建了鼠类种群数量变动的Logistic模型:Y(t)=22.8818/(1+0.1038e0.2219X)、X={1,2,3,……,n}。提出了以农田生态调节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推广群众性测报防治为关键、改进药物灭鼠技术和因地制宜分类做好防治为保障的持续控制技术。2000—2004年推广应用面积8.04万hm2,将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将农田鼠害率持续控制在0.5%以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锐劲特5%SC对防治灰飞虱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单季稻秧苗3-4叶期应用5%锐劲特SC等对灰飞虱成虫进行了6处理3次重复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5%锐劲特750 ml/hm2处理为最佳,其药后1 h、4 h、10h、24 h、48 h、3d、5d、1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31.7%、31.9%、50.0%、68.3%、73.1%、75.0%、76.3%、100%,对持续控制灰飞虱传播水稻病毒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甬优12对N、P、K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甬优12对N、P、K养分的需求规律和互作机制,明确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充分发挥甬优12的增产潜力,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其N、P、K养分需求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施用N、P、K后一般可增产20%以上,对N、P、K养分需求呈幂次函数变化规律,并且N+P+K(M)整体维度需求量明显大于N、P、K单维度需求量之和,其数学模型分别为Y=-0.7744N2+18.565N+510.01(r=0.9634*),Y=3.0931P2-8.6161P+604.66(r=0.9999**),Y=-3.3975K2+35.733K+521.45(r=0.9841*);Y=-0.1239M2+8.4834M+489.36(r=0.8010**)。通过对上述模型和通用N、P、K比例分析,甬优12对N+P+K组合互作最佳需求量为34 kg/667 m2,即纯N 14 kg、P2O57 kg、K2O 13 kg,其超高产栽培应在整体维度最佳需求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大有机肥配套和微量营养的合理促成,以健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推动攻大穗、保多穗的超级栽培预期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